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濫用制度、炒高樓價 外國人問題成日本參議院選戰焦點 惟惹排外主義憂慮
【有線新聞】日本參議院選舉周日舉行,除了美國開打的貿易戰,日本優先政策成為選戰另一焦點,包括政府成立針對管制海外人士的事務局,引發排外主義爭議。 日本是不少人旅遊、工作,甚至投資的目的地,截至去年底,居住日本的外國人和訪日遊客人數均創新高,分別有370萬及近3,700萬人次。 外國人過多造成的社會及治安問題引起關注,更成為參議院選戰的焦點議題之一,多個保守派政黨拉票期間提出外國人問題。其中參政黨主張的日本人優先政綱,贏得部分選民支持,力保參議院過半議席的執政自民黨選前推出加強監管外國人的措施。 首相石破茂周二宣布成立跨部門事務局,「與外國人有序共生社會推進室」打擊外國人犯罪,部門由內閣官房統領,法務省和財務省等官員組成。石破茂提到部分外國人違反法例、濫用制度,令民眾感到不安,政府有必要審視並調整各項針對監管外國人的措施。 例如外國人的交通意外數字上升,日本政府收緊換領日本駕駛執照的資格。外國人投資置屋,亦被指推高樓價,國土交通省著手調查境內買賣物業情況,將更嚴格規管海外人士在日本置業,政府亦會加強移民管理,打擊欠交社保的人。 不過多項針對外國人的措施引起社會對排外主義的憂慮,左翼立憲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太子社區客廳開幕 場內放置國安宣傳品 營運機構:理所當然
【有線新聞】太子社區客廳開幕,預計服務500個劏房戶。 新開放的社區客廳位於界限街,一共三層、佔地5,000平方呎,設有備餐區、洗衣房以及健身設備等,服務居住在油尖旺及深水埗的劏房戶,預計每年能服務8萬人次。場內又放置了國家安全教育宣傳品,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出席開幕禮。 營運機構說已設計了暑期班,協助劏房兒童尋找學習興趣,又指有責任協助服務對象認識國安。樂群社會服務處總幹事黃萬成:「我們認為任何界別,包括我們社福界,維護國家安全是理所當然,亦認為作為服務提供者,有責任協助服務對象認識和支持維護國家安全,因為國安才家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上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屬二級水平 反映分布頗為廣泛
【有線新聞】上月份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屬於二級水平,反映白紋伊蚊分布情況頗為廣泛。 食環署公布上月份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9.5%,屬於二級水平。在64個監察地區中,藍田及秀茂坪、馬灣的分區誘蚊器指數都高於20%的警戒水平。署方指持續炎熱及有雨,或導致誘蚊器指數上升,食環署與相關部門將繼續防蚊及滅蚊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本港失業率維持3.5% 學者:未必再有大變動
【有線新聞】本港失業率維持3.5%,低於預期。不過建造和餐飲業失業率上升,有學者認為失業率未必再有大變動。 本港失業情況暫未有惡化,失業率繼續於約兩年半高位徘徊,4至6月失業率3.5%,低於預期。失業人數增加400人至13.62萬人,就業不足率維持1.4%。 各行業失業情況變動不一,其中,建造和餐飲業失業率上升,分析認為除非再有大型公司宣布結業,否則隨著貿易戰及關稅政策明朗化,本港失業率未必再有大變動。 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如果大公司有(結業)這些舉動的話,可能大家會暫時沒信心再聘請人手,可能會覺得市場(氣氛)會差一點,若果不是好像上半年有這麼多結業新聞,我估計(失業率)會相對穩定,大家關注了數個月的關稅,我認為中美定下的方案大家也接受,不擔心會影響內地和香港的經濟。」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出,應屆畢業生和離校人士投入勞工市場或影響整體就業情況,不過,香港經濟繼續擴張應會為勞工市場提供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日本回應公民在華間諜罪成案 稱極度遺憾
【有線新聞】日本政府回應有公民在中國間諜罪成判囚案,稱極度遺憾。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青木一彥稱,就連串在華日本人被拘留案件,已透過首腦和外相等外交層面,要求中方盡早放人。對於日本製藥公司員工因間諜罪判囚3年6個月,感到極度遺憾,再次要求中方釋放當事人,保障其正當權利,並提高司法程序透明度,稱拘留事件不利兩國往來及改善關係。 中方日前則強調,司法機關嚴格依法辦案,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華夏基金香港推人民幣、美元代幣化基金
【有線新聞】華夏基金香港推出第二批代幣化基金,包括人民幣及美元數字貨幣基金,公司表示連同2月獲批的港元基金,將為本港穩定幣條例實施數字化投資產品發展作完善銜接準備。 華夏基金香港行政總裁甘添:「我們代幣化的金融產品,就為了迎接接下來穩定幣的到來,無論是港幣、人民幣還有美元。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從金融市場利用區塊鏈的技術,未來金融市場所有的產品我的理解都會上鏈,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24小時7天、無縫去交易。」 華夏基金香港指出,今次是全球首隻人民幣代幣化基金,基金資產為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與傳統基金一樣受相關法律及監管要求約束,但代幣化基金以區塊鏈數字代幣形式存在,除銀行及券商,亦可在合規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交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台積電次季多賺67%勝預期
【有線新聞】台積電第二季多賺六成七,勝預期至128億美元,營業收入升四成四至300億美元,毛利率逾五成八。 台積電預期今季銷售介乎318億至33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測,預期毛利率55.5%至57.5%,維持全年資本開支預測380億至420億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科大研AI生成患者骨骼3D影像 輻射較傳統CT掃描低九成 料明年公院可應用
【有線新聞】科大研發利用AI生成患者骨骼3D影像,相比傳統CT掃描,可減少患者接收輻射量,新技術預計明年在公營醫院應用。 在這個平台只需上載2至4張病人骨骼的X光片,不足1分鐘便能生成3D骨骼結構影像。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利用AI建構3D骨骼模型技術,相較傳統CT掃描,新技術更快生成影像之餘,病人減少接受的輻射量最高可達99%。 研究團隊利用120病人數據同時進行CT掃描,和AI生成影像技術作試驗,結果顯示誤差僅少於一毫米。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和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小萌:「CT影像在醫療中應用非常廣範,但它有個缺點就是輻射劑量高,包括是便携性不好,沒有辦法快速的出現成像,X光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替代品,但是X光的缺點就是沒有辦法實現,三維高清成像,我們的技術通過AI的呈現,剛好彌補了X光的缺陷。」 AI生成3D影像後,醫生可以更快更易設計病人需要的植入物。不過有骨科醫生表示,新技術目前未能完全取代CT掃描。骨科專科醫生謝龍峰:「病理上的診斷,除了骨科的變形、退化之外,還有其他例如感染、腫瘤等需要其他適切的影像檢查,例如是磁力共振,掃描加顯影等以達致其他作用,電腦掃描現階段不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打風|天文台考慮周六發三號風球 酷熱天氣持續、沙田等地錄36度
【有線新聞】天文台預測位於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氣旋,將於周五晚上至周六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屆時將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周六日間考慮改掛三號波。 酷熱天氣持續,不少市民外出撐傘,還要出動風扇降温。本港多處地區氣溫升至33度以上,元朗、沙田及上水更一度錄得36度以上。 天文台預測,位於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氣旋將大致移向呂宋北部,周五晚上至周六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屆時將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預料隨後會逐步增強,周六稍後至星期一將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天文台科學主任麥佩緹:「受熱帶氣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未來一兩日廣東地區持續酷熱,受持續酷熱天氣影響,市民應該提高警惕,多補充水份及做足防暑措施,慎防因為酷熱引起的不適,以及留意身體狀況。」 天文台預測周末至下周初期間本港將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天文台會在星期六日間考慮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視乎熱帶氣旋與珠江口距離、強度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星期日是否需要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貿易戰|中方重申芬太尼是美國問題 籲勿加徵關稅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重申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美方不應就此對華加徵關稅。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我們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美方無視中方的善意,執意對中國加徵芬太尼關稅,這嚴重衝擊中美在禁毒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也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美國如果真心想同中國合作,就應正視客觀事實,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對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新冠|政府本月29日起停向私家醫生提供免費口服藥
【有線新聞】政府本月29日起將會停止向私家醫生提供免費新冠口服藥。 免費的供藥安排由2022年4月開始,讓私家醫生免費處方予合資格確診者,截至上月處方數量共約20萬。衞生署指新冠已成為常見呼吸道病毒感染,大多數徵狀輕微,今年經私家醫生免費處方數量較過去兩年明顯下降,所以會停止相關安排。私家醫生可自行採購,為病人提供新冠口服藥,並收取費用。至於公營醫療服務會照舊按既有安排,為有臨床需要的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英國誕「三親嬰兒」 醫生藉植入捐贈者DNA 助嬰兒避開罕見病
【有線新聞】英國有醫生透過將父母的細胞核植入有第三人線粒體的胚胎,避開遺傳線粒體疾病,即是嬰兒體內有3個人的DNA,利用新技術誕下的8名嬰兒都大致健康。 2006年莉莉比預產期早產五周,除了身型比一般嬰兒小,出生初期身體尚算健康,但約七周大時癲癇發作,呼吸及心臟均曾停頓,醫生確診她患上無法根治的線粒體疾病,莉莉媽媽帶她回家共度最後六個月時光。 大約5千個新生嬰兒,就有一個患上罕見的線粒體疾病,導致身體不足能量維持心跳,腦部受損、癲癇、肌肉無力和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但沒有治療方法。 英國2017年採用創新的人工受孕技術,結合父母和女性捐贈者DNA,嘗試去除有問題的線粒體,避開這種遺傳病。線粒體只由媽媽遺傳予孩子,醫生先在實驗室讓媽媽的卵子受精,由胚胎取出父母各自的細胞核,擁有健康線粒體捐贈者的卵子同樣在實驗室用爸爸的精子受精,之後抽走原本的細胞核,植入父母的細胞核,連同健康線粒體的胚胎,再植入子宮受孕。 嬰兒體內DNA只有0.1%屬於捐贈者,22人試驗過這項新技術,8人成功受孕,除了一人仍懷孕,另外7人誕下8個嬰兒,包括一對雙胞胎,出生時都健康,沒有遺傳線粒體疾病。 其中三名嬰兒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