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17歲女賣19歲男友到詐騙園 賺十萬留泰喪玩十天 律師:沒拐賣男性罪
【有線新聞】內地誘騙親友去「電騙園」事件日益猖獗,廣東就有19歲青年聲稱被17歲同居女友,以10萬人民幣轉賣至緬甸園區,更因業績不佳被毒打至失聰。而涉案女友賣走男子後,卻在泰國旅遊享樂足足10天,回國後隨即被公安拘捕。 暪家人與女友同遊泰國 落機即被收走手機護照 據內媒報道,受害男子小黃今年19歲,去年在桌球室認識了17歲少女小周並發展成同居情侶。小黃胞姊透露女方一身名牌、白富美形象示,而在二人同居後,小周不斷向她的弟弟表示家族在緬甸做生意,希望與小黃到緬甸工作,「女的聲稱自己是福建人,父母在各地都有生意投資。」 小黃在今年2月瞞著家人與女友同遊泰國曼谷,黃女士指看弟弟發朋友圈才知道他去了泰國,又評價弟弟是「典型戀愛腦」。「來到邊境就(發現)不對勁了,我弟弟說來接他的人是有槍的,並且還沒收了他的護照和手機。我弟弟求那個女生把手機給他玩,他才有機會發消息告訴家人,我們就迅速報警。」 詐騙業績差、被打至耳聾 家屬付贖金救人 兩人來到泰緬邊境後,女方謊稱要去接人,把小黃丟下就離去,而小黃則被持槍人員直接押到緬甸「凱旋園區」。小黃入園後被剃了頭髮,園區人員要他去詐騙別人,若業績不達標就要關小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印度白鴿數量急增惹衛生問題 一度禁民眾公眾地方餵飼 爆警民衝突後撤回
【有線新聞】印度當局因應白鴿數量急增,牠們的糞便引發的健康風險上升,一度禁止民眾在公眾地方餵白鴿,之後撤回。 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早前宣布禁止民眾在公眾地方餵飼白鴿引發示威,有民眾更因為當局關閉餵飼白鴿地點與警員衝突被扣查,之後因應民情撤回決定,有人在鴿舍前撒飼料慶祝。 白鴿與印度的文化一直有深厚聯繫被視為和平與忠誠的象徵,由於缺乏天敵,加上有人餵飼容易得到食物,印度的白鴿數量近年急升,要處理白鴿糞便引發的公共衛生問題更是刻不容緩。 印度白鴿數量近年大幅增加,自2000年起上升超過一倍半,一隻白鴿每年可生產超過15公斤糞便。有調查指出,長期暴露於白鴿糞便中會增加患上肺部及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去年有位11歲小童就因為長期暴露在白鴿糞便及羽毛中 ,引發過敏性肺炎而死亡。 餵飼白鴿引發的衛生問題不是印度獨有,不同地區都有不同方法應對。新加坡會處以大額罰款,倫敦和紐約要在指定的區域餵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美食博覽|最後一天參展商落力清貨 市民:很划算所以瘋狂購物
【有線新聞】在會展舉行的美食博覽最後一天,參展商落力清貨。 買一送一月餅,麵食、曲奇餅都減價促銷。一連五日的美食博覽來到尾聲,場內人山人海,不少人都趁最後一天清貨特價帶備購物車掃貨。 梁女士、劉女士:「這個米粉20元有14個,很划算。(平日多少塊?)我記得在街市買7至8元,只有5至6個,所以瘋狂購物。」Mario:「可能是最後一天清貨,(攤位)都清貨減價優惠,很低價、可能成本價就可以買到。這裏應該有1,000多元,都是100元至200元累計下去,應該買了1,500元左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DSE|考評局今起接受2026年自修生特殊報考申請
【有線新聞】考評局即日起至10月8日,接受2026年DSE自修生特殊報考申請。 2026年文憑試加強自修生身份審核,考評局推出特殊報考申請系統,讓未考過DSE或考試當年元旦未滿19歲考生,又可證明合資格考DSE的考生申請特殊報考。這些考生可透過新系統遞交所需文件完成報考手續,並要7天內要繳付2,000元,6至8個星期內通知結果,申請不論成功與否都不會退款。
- 財經資訊
- 2025年08月18日
股市直播室(18/08/2025) A股市值首破100萬億、上證創十年高,應揀A股定港股?
主持:黃健臻 嘉賓:李偉傑 天風國際證券經紀業務部董事 收市焦點: 。上證指數收升0.85%創近十年高,全市成交2.81萬億人民幣歷來第三高 。恒指以全日最低位收市、跌93點三連降,大市成交3127億元 。國指低收0.06%、科指高收0.65% 。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升8.4%及3.56%,升幅首兩大藍籌 。康師傅、龍湖及潤地跌3%,跌幅首三大藍籌 。蔚來升6.97%,升幅第二大科指成份股,長城10.2% 。華虹購同系華力股權,跌6.19%最差科指成份股 。特步業績佳、升7.33%,361度進軍機器人穿戴、升2.35% 。與遊戲王者榮耀合作,閱文升15.3% 。極兔速遞和中通快遞升逾3%,升幅第二及三大國指成份股 。雅生活盈喜、升13%,合景悠活盈警、升6.34% 。雖否認協助恐怖分子支付,渣打仍跌5.29%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加航罷工|約一萬名空服員拒政府復工令 加航恢復運作計劃推遲至周一晚
【有線新聞】加拿大航空約一萬名空中服務員拒絕政府的復工令,繼續罷工。加航指受工潮影響,周日下午起約240班機取消,同時押後恢復航班運作的計劃。 「我們不會上機工作!」在加拿大城市蒙特利爾,大批周日繼續罷工的加航空中服務員冒雨抗議。溫哥華亦有同類示威,空中服務員高舉批評政府介入工運的標語,代表他們的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批評政府發出的復工令違憲和只為保障航空公司的盈利,因此拒絕復工,但樂意與資方重返談判桌,尋求達成公平協議。 加拿大的工會甚少違抗政府制止罷工的命令,有法律學者指工會可能被罰款,過往亦有先例,工會領袖可能被判監,但政府要冒著觸發更大規模工潮的風險。 首都渥太華的國際機場,周日起飛或降落的逾半加航航班取消,有航班被取消的旅客指本來打算致電重新訂購機票,但電話不通,惟有到機場櫃檯碰運氣。一萬名加航空中服務員周六起罷工,就業和家庭部長哈伊杜引用勞工法,命令加航恢復服務,旗下員工復工,對於工會違抗命令,哈伊杜的發言人稱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加航原定周日恢復航班運作,但隨著罷工繼續推遲恢復運作的計劃至周一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特朗普:相信任內北京不會攻台 外交部:願以最大誠意努力爭取和平統一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相信在他任內北京不會攻台,中方回應說願以最大誠意和努力爭取兩岸和平統一。 特朗普周五接受霍士新聞專訪,稱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表明不會在特朗普任內對台動武,但同時指自己很有耐性。在北京,外交部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願以最大的誠意和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許智峯獲澳洲政治庇護 外交部:強烈反對任何國家包庇罪犯
【有線新聞】被警方國安處通緝的許智峯獲澳洲政治庇護。在北京,外交部強烈反對任何國家包庇罪犯,敦促停止干預香港事務。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你提到的這個人,是被香港警方依法通緝的反中亂港分子。香港特區政府已經發表嚴正聲明,強烈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包庇罪犯。我們敦促有關國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香港的法治,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外長王毅訪印度 中方冀推動兩國關係穩定發展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今日將抵達印度展開三日訪問。在北京,外交部稱願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印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印度傳媒報道,王毅今明兩日將分別會見印度外長蘇傑生及總理莫迪。外交部稱,願同印方一道努力,落實好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保持兩國高層交往勢頭,妥善處理分歧。 王毅亦會出席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中方稱願同印方在既有共識的基礎上,本著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就劃界談判及邊境管控等議題深入溝通,共同維護好邊境地區,可持續的和平安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港股反覆下跌 連跌3日
【有線新聞】港股反覆下跌,連跌3日。 恒生指數曾升196點,但午後再度倒跌,並以全日低位25176點收市,跌93點,成交3,127億元,兩星期以來最多。龍湖集團發盈警,股價跌逾2%。內地物管股個別發展,雅生活發盈喜,股價急升一成三,華潤萬象生活跌2%。資金追捧醫療股,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分別升8%和3%,為最強勢兩隻藍籌。醫美概念股亦炒高,醫思健康急升三成二,見十個月高位。華虹半導體擬收購華力微電子,跌逾半成,其他晶片股普遍向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上證十年高 分析:只是牛市的反彈初期
【有線新聞】內地股市破頂,A股市值首度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上證綜指見十年高位。有分析指出,目前只是牛市的反彈初期。 利好政策及流動性充裕下內地股市造好,上證綜合指數見2015年8月中以來高位,有分析認為目前只是牛市的反彈初期。上海中和應泰首席研究員呂長順:「滬指反彈到3700點附近位置,市場是存在分歧的。我認為按照突破交易理論,滬指突破3700點的平台高位,恰恰會吸引一些場外觀望資金入場,所以我看到最近A股成交量持續放大,日成交額已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看到了7月非銀行存款增加2.14萬億元(人民幣),這就是新資金進場搶籌跡象。」 上證綜指曾高見3745點,收市升31點、收報3728點,見近十年高位,今年至今累升逾11%。另外,深證成指升1.7%,創業板指數升2%,滬深京三市成交逾2.8萬億元人民幣,是歷來第三高。據內媒數據統計,A股市值首度突破100萬億元。 滙豐環球研究認為目前內地流動資金充裕支持股市表現,未來仍看好中國股市。國泰海通證券認為中國轉型加快、資本市場改革等因素下,A股及H股仍有機會再破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台灣抽驗30款枸杞全部驗出重金屬
【有線新聞】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抽驗30款枸杞產品,全部驗出重金屬鎘和鉛。 協會指30件檢測樣本中有4件超出鎘含量標準,其中2件是有機認證產品,另外有2件產品亦超出鉛含量標準,最高超出2.6倍。協會指目前台灣本地沒有生產枸杞,市面上的貨品全部都是進口,當中九成來自大陸包括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協會又提到現行檢驗標準是以鮮果作準則,乾製品因流失水分可能導致重金屬檢測含量較高,但市民長期過量攝取仍會增加腎臟損傷、骨質疏鬆、神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