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保護海港協會宣布停運 指30年工作已足夠 重申憂政府能「自裁自決」填海
【有線新聞】成立近30年的保護海港協會宣布停運,協會解釋保護海港條例修訂後,協會無法用同樣方式繼續運作。 「我們保護海港協會圓滿結束,預備結束這個協會。」保護海港協會宣布停運,解釋由於保護海港條例,5月獲立法會通過修訂,保護海港協會主席陸恭正:「如果將法例修改,保障就會消失,這是我們的意見,亦徵同不少資深大律師研究這事,所以到今天,我們覺得無辦法以同樣方式繼續運作,保護這個海港。」 協會指30年工作已足夠,海港已受到一定的保護,但重申憂慮修訂條例後政府能「自裁自決」填海,又回應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不點名批評,有組織發布「填滿維港」圖片作「有心的挑動」,協會指只是將政府90年代的計劃畫出來。保護海港協會副主席徐嘉慎:「不是軟對抗,絕對說不通,所以我寫信給特首,特首立即接受我們解釋,這是事實,是政府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做這張圖出來只是解釋給法庭聽政府這張圖,對嗎。」 保護海港協會於1995年成立,反對在維港大規模填海,1997年協會副主席、時任立法局議員陸恭蕙以私人草案方式通過訂立保護海港條例。協會特別點名多謝前特首董建華及林鄭月娥及市民多年來的支持。徐嘉慎:「當年媒介擁護是非常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旺角奪命火|一家四口三死一傷 有住戶指警鐘未響起 消防:起火與燈具有關
【有線新聞】旺角有住宅單位發生火警,三死一傷,死者包括一名六歲男童,女傷者清醒送院、情況嚴重。有住戶表示,事發期間大廈火警鐘未響起。消防表示起火與單位內的燈具有關。 涉事單位有濃煙冒出,消防員即場為80歲男傷者施展心外壓。另一名53歲男傷者,還有6歲男童陸續被救出,戴上氧氣罩,被送往廣華醫院,但三人最後證實不治。一名75歲女士獲救,清醒送院。消防在單位內發現兩具貓屍體。 事發為周四深夜11時許,旺角洗衣街建煌華廈一個低層單位起火,消防員出動煙帽隊升起雲梯開喉灌救。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關耀基:「四名傷者分別在不同位置,包括在窗邊救援的女士,我們分別在洗手間的位置找到一名男性小童及一名男性成年傷者,當時是昏迷,最後我們在上方廚房位置找到最後一名男性長者,他也是昏迷。 受火警影響,大廈內公共電力一度暫停,電燈和升降機無法運作,進入大廈裡仍有濃烈燒焦味,大廈後樓梯就有小量雜物。涉事單位門外瓷磚被輕微燻黑,濃煙一度攻入對面單位,有住戶表示一度未能逃出。住戶池小姐:「我和女兒洗澡後,我嗅到味,我馬上開門看,誰知一開門便很大煙,我逃不出,我帶著小朋友和一隻狗,你知通常走火警又要掩鼻,我都不敢走。」 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達美航空A330客機飛荷蘭遇氣流 急降明尼亞波利斯 25人傷
【有線新聞】美國達美航空一架客機由鹽湖城飛往荷蘭期間遇上氣流,要緊急降落明尼亞波利斯,25人受傷。 網上相片見到,放置飛機餐的餐車傾側,食物、紙杯和餐盤等散落一地,地板有大量污漬。乘客座位亦一片混亂,飲品被打翻,部分人衣服沾上污漬。客機在明尼亞波利斯機場緊急降落,多架救護車將傷者送院。 事發周三晚,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330客機,原定由鹽湖城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飛行途中遇上氣流要緊急降落,機上有275名乘客和13名機組人員。有乘客表示事出突然,機組人員當時正在派餐。乘客納什:「若沒有繫好安全帶,沒有繫上安全帶的乘客,被拋上機艙天花板再墮地,餐車亦被拋上天花板再墮地,有人受傷,這發生了數次,情況很可怕,玻璃瓶到處亂飛。」 達美航空說已為受影響乘客安排特別航班前往阿姆斯特丹,航空公司亦會配合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徹查事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關稅戰|加拿大部分貨品即日起加徵35%關稅 卡尼表失望 特朗普稱仍願磋商
【有線新聞】美國公布對全球貿易夥伴的新對等關稅,下周四生效,但加拿大部分貨品即日起會加徵35%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失望,美國總統特朗普則稱仍願意磋商。 美國暫緩向全球徵收對等關稅期限屆滿前夕,總統特朗普於白宮簽署行政命令,連同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調整69個貿易夥伴的關稅,新稅率屆乎10%至41%,下周四生效,附件清單不包括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中國。 根據行政命令,日本及南韓按貿易協議下調至15%,敘利亞被徵收最高的41%,緬甸及老撾徵40%,瑞士則面臨39%關稅,印度是25%。附件沒有涵蓋的國家及地區則維持在4月公布的10%,特朗普亦提到,若有國家有意規避關稅經第三國轉口貨品,則要額外收取40%轉運稅。 歐盟貨品按協定收15%,若目前商品關稅低於新水平,則會提升至15%。巴西的對等關稅列為10%,但特朗普以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遭受政治逼害為由決定加40%關稅,部分貨品累計加徵50%對等關稅。 特朗普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批評加拿大未能有效堵截芬太尼等毒品及採取反制措施,決定將部分貨品關稅,由25%上調至35%,跟其他國家不同,加拿大的新關稅即日生效。 至於墨西哥,特朗普早前跟墨西哥總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保護海港協會宣布停運 點名多謝董建華、林鄭月娥 冀市民繼續保護海港
【有線新聞】成立近30年的保護海港協會宣布昨日起已停運,協會解釋保護海港條例修訂後協會無法用同樣方式繼續運作。 「我們保護海港協會圓滿結束,預備結束這個協會。」成立近30年的保護海港協會召開記者會發表工作報告,突然宣布停運,解釋由於保護海港條例早前獲立法會通過修訂。保護海港協會主席陸恭正:「如果將法例修改,保障就會消失,這是我們的意見,亦徵同不少資深大律師研究這事,所以到今天,我們覺得無辦法以同樣方式運作保護這個海港,亦覺得30年已足夠,海港已受到一部分的保護。既然已成事實,我們沿用法例去保護海港,相信這個辦法再做下去相信行不通。」 保護海港協會1995年成立,目的是反對政府在維港大規模填海,1997年協會副主席、時任立法局議員陸恭蕙以私人草案方式通過訂立保護海港條例。協會感謝市民多年來支持,又特別點名多謝前特首董建華及林鄭月娥致力保護海港。保護海港協會副主席徐嘉慎:「董建華特首,當然他變了很好的朋友,他大力支持我們工作,我們協會對他很大感激。今天海港這麼漂亮,有26公里長的海濱長廊,多得林鄭,所以我們香港市民,要好好感激林鄭對海港的建設。」 協會指,日後要靠市民繼續保護海港,徐嘉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蘋果料今季關稅成本增至11億美元 將加大AI投資
【有線新聞】蘋果公司上季營收升幅逾三年最大,主要反映消費者憂慮關稅而提早釋放需求。另外,公司預期今季度關稅相關成本將會增至11億美元。 受惠消費者因關稅問題「提前」入貨,iPhone和Mac的需求提前釋放,蘋果公司上季度營業收入升近一成至940億美元,好過預期,升幅逾三年最大,提前釋放因素約貢獻上季度營業收入1個百分點,季度純利亦升9%。 iPhone在華銷售強勁,大中華區銷售153億美元,升幅4.3%,是兩年來大中華區銷售首度錄得增長。行政總裁庫克指出,中國及許多新興市場增長加快,而中國的補貼政策亦有利產品銷售。「(中國)政府推出了某些補貼,影響到我們部分產品,但不是全部,我認為這確實產生到一些效果,補貼政策實施的第一個完整季度,一定程度上能在上季度(業績)體會到。」 蘋果指出,上季度產生8億美元的關稅相關成本,預期今個季度相關成本將會增至11億美元。蘋果上季度按產品分類,iPhone收入445億美元,連同服務收入均升一成三,iPad和可穿戴、家居及配件收入則向下。庫克指出,公司將大幅增加對AI的投資,內部調配人員聚焦研發,亦對透過併購加速AI發展持開放態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佛山基孔肯雅熱疫情持續 佛山放出不咬人巨蚊捕食伊蚊
【有線新聞】廣東基孔肯雅熱個案累計超過6,000宗,各地展開驅蚊滅蚊措施,有內地學者在佛山放出不會叮人的巨蚊,利用牠們來捕食伊蚊的幼蟲,希望阻斷傳播。 廣東省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中山大學師生團最近到佛山三水區南山鎮,在蚊蟲滋生的地方釋放出巨蚊幼蟲,目的是透過生物防治原理來防控疫情。團隊指這種「華麗巨蚊」,是伊蚊的天敵,幼蟲滋生的環境和伊蚊高度重合,牠們一生至少可以吃80至100條伊蚊幼蟲,當幼蟲長成巨蚊後只會吸食植物汁液和花蜜,不會吸血,對人畜不構成侵擾。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佛山日前啟動公共衞生三級響應,全市展開成蚊消殺重點攻堅行動,在7天行動期間,疫情較嚴重的社區每日要滅蚊兩次,當局呼籲市民在家中點蚊香、掛蚊帳,出門前塗上驅蚊液。 根據國家衞健委和中醫藥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孔肯雅熱目前並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以對症治療為主,提醒要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藥物。除了採取驅蚊防蚊措施,亦呼籲前往疫情流行區人士提高防範意識,防止在境外感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CHIIKAWA DAYS特展開幕 下午發售加場門票 羅淑佩:文創活動可吸引旅客
【有線新聞】卡通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開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旅發局主席林建岳出席開幕禮。卡通中3位主角都率先登場,展覽在尖沙咀K11 MUSEA舉行,設有3個展區,室內展廳重現多個漫畫場景,亦特別加入香港「飲茶」主題場景,展覽一共展出過百座不同角色、造型立體雕塑。展覽原定即日舉行至8月24日,將會加開一星期至8月31日,加場門票下午5時網上平台發售。主辦方說反應熱烈,預料入場人數將超過六位數,首兩輪售票約三成購票者來自海外。 羅淑佩說文化創意產品和活動可吸引更多訪港旅客:「這些IP跟香港旅遊業息息相關,除了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外,為業界提供支援,以及培養創意人才,亦鼓勵業界善用IP資源拓展商機。產業化非常重要,因為這些相關IP,當中包含產品、活動,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旅客,為他們帶來豐富嶄新旅遊體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高才子女申大專資助須居港兩年 有議員冀政府增名校學額迎「插班潮」
【有線新聞】政府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有議員認為2年居港要求合適,讓內地家長及早規劃子女升學。亦有議員相信可鼓勵人才留港貢獻,希望政府讓知名度較高中學,增加高中學額,迎接人才子女「插班潮」。 資助學額申請資格加入居港兩年要求,有立法議員認為時間合適。鄧飛:「如果三年局限要報讀香港中四插班生,甚至可能更早,他在內地初三下學期可能要離開,決定來不來香港,這裡有個麻煩位置,對於家長決定,他可能會考完內地初三升高一中考,因為中考競爭也很大,看看中考成績再作打算。」 在本港正規學校讀兩年,亦可以滿足居港條件,過去就有「高才」家長反映高中插班非常困難。身兼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希望政府提供便利措施:「這是最大的矛盾點,因為現在政府公布有足夠插班位,讓人才子女插班,但實際坦白說第三組別學校有不少位置,但既然篩選人才時,有250萬年薪收入以上或全球百大名校畢業生名銜要求,他對子女教育有要求,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建議政府可否考慮有辦學品質、比較有保障的學校、知名度高學校,可否加開一班,或每班學額未必30人封頂,可以32、35上下,有位迎接這一波插班潮。」 尚海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醫管局新任行政總裁李夏茵履新 冀縮減專科門診等候時間 延長普通科服務
【有線新聞】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今日履新,她說希望醫療服務多以病人角度出發,研究縮減專科門診病人等候時間,亦可能延長普通科門診時間,但表明不會開24小時。 由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轉任醫管局行政總裁的李夏茵,首日上班主動見傳媒 她說第一項工作,最重要是與員工溝通,未來採納更多前線員工意見,亦會繼續推動醫管局改革。李夏茵:「不論在等候時間或輪候時間,甚至醫療事故上,都出現些疲態情況,未來工作方面,我希望我們醫管局採用溫度去溶解這些疲態。例如病人來我們專科門診看醫生,其實是否需要排四次隊,包括排隊等看醫生、排隊等取藥、排隊等預約下次覆診、排隊等下次照X光或抽血,我們可否做些事情令流程順利些,令帶病在身的病人多少少便利。」 她說會研究以科技簡化預約流程,亦考慮延長普通科門診服務時間。「普通科門診會否開24小時,其實不會開24小時,因為普通科門診,我們看過病人的情況,其實不是一些緊急情況,而且我們過往經驗發現,很深夜的普通科門診,其實效能不大,不過你說普通科門診能否延長時間、例如長少少,晚間都有診症服務,令病人毋須衝急症,這絕對是研究的方向。」 李夏茵又承認部分醫療事故,由病人家屬向傳媒公開情況不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旺角奪命火|三死一傷包括六歲童 疑電器起火肇禍 住戶:當時警鐘未響起
【有線新聞】旺角有住宅單位發生火警,一家四口、三死一傷,死者包括一名六歲男童,初步懷疑是電器起火。有住戶表示事發期間大廈火警鐘未響起。 涉事單位有濃煙傳出,消防員即場為80歲男傷者施展心外壓。另一名男傷者,還有男童被戴上氧氣罩被送往廣華醫院,三人最後全部證實不治。 周四深夜十一時許,旺角洗衣街建煌華廈一個低層單位懷疑因電器起火,消防員出動煙帽隊,升起雲梯開喉灌救。消防員展示單位平面圖講述救援情況。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關耀基:「圖的右小角紅點位置就是第一名被油壓升降台用救生籠救出的女性長者,當時她是清醒狀態。其後右邊圖中間兩點的住置,我們分別在洗手間的位置找到一名男性小童及一名男性成年傷者,當時是昏迷。最後我們在上方廚房位置找到最後一名男性長者,他也是昏迷。」 涉事單位門外瓷磚被輕微燻黑,濃煙一度攻入對面單位,有住戶表示一度未能逃出。住戶池小姐:「我和女兒洗澡後,我嗅到味,我馬上開門看,誰知一開門便很大煙。我馬上替女兒穿衣服,想着逃生三寶,跟着旁邊有人拍門,誰知換好衫一開門想走,煙便攻入來。」 有住戶表示火警期間警鐘懷疑失靈。住戶何太:「我朋友打電話來,沒有響警鐘,平日沒有事就響到很吵,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巴拿馬總統:看不到長和港口合約繼續的理由
【有線新聞】巴拿馬總統穆利諾稱,將成立政府與運河管理局之間的委員會監察運河的投資發展,又強調會等候法院裁決涉及長和合約的問題,但現時看不到維持合約的理由。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全國將於有決定時獲全面知會,但現時看不到港口合約繼續的理由,無論修改與否,還是依法訂立新合約。香港的長和,我們已知其動彈不得,記著這是個廣泛的過程,全球正有41個港口出售,巴拿馬兩港口正處於分別的過程,兩者並沒有關連,巴拿馬共和國絕對會採取其港口政策,將於適時公布,目標是對運河落實執行對全國所有運營同步調的海事物流戰略,以真正好好利用我們的戰略地理優勢。」 穆利諾又指,與運河管理局成立聯合委員會並非干預運作,但運河亦是巴拿馬全國的一部分。又認同審計長所指,數年前續約長和25年的決定並非巴拿馬政府認可,贊成入稟法院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