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西九龍公路九巴撼工程車釀兩傷 巴士車頭嚴重損毀
【有線新聞】一輛九巴在西九龍快速公路與修路工程車相撞,兩人受傷。 意外後乘客留在座位等候,救護員為各人檢查情況,協助受傷長者上救護車送明愛醫院,同時消防員安排無受傷乘客到安全地方等候,轉乘另一輛巴士離開。事發下午2時半左右,一輛由粉嶺開出的九巴沿西九龍快速公路往港島,駛至美孚對開懷疑收掣不及,撞向一輛道路維修工程車。車頭損毀嚴重,司機和一名女乘客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泰國下令恢復禁止娛樂用大麻
【有線新聞】泰國下令重新禁止娛樂用大麻,僅限醫療用途。 衛生部長簽署命令,禁止向沒有醫生處方的人出售大麻,未提及罰則,預計最快數天內刊登在《王室公報》後生效。衛生部更揚言未來會將大麻重新列為毒品。 泰國2022年大麻合法化,是亞洲首例。大麻零售店常見於遊客區,但政府指民眾上癮和遊客走私大麻個案激增、青少年太易接觸大麻,因此在支持大麻合法化的政黨上周退出執政聯盟後,決定收緊大麻管制。有支持大麻合法化的組織揚言示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軟對抗|狄志遠指要平衡文藝創作諷刺時弊功能 何君堯倡改殖民色彩地名作文化輸出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文化政策,對於近日有官員提醒文化界要留意軟對抗,有議員認為要平衡文藝創作的諷刺時弊功能 ,當局又澄清無意將紅館改為粵劇場地。 立法會討論更新文化政策無約束力議員議案,有議員關注業界的創作空間。狄志遠:「有官員提醒文化界要留意軟對抗,當然我們不希望看見有人刻意挑撥離間造謠生事,許冠傑、Beyond等音樂人的作品成為經典,正因為其反映了社會問題與個人感受,具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需要在軟對抗與諷刺時弊之間拿捏得準確。」謝偉俊:「用行政手段處理軟對抗很多時是誰判斷、誰執法、誰作主、誰講了算,令整個文化空間和藝術空間完完全全步步為營,不敢去創作,動輒得咎。」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早前受訪說要仔細審批藝文資助提防軟對抗,她在會上未有再回應軟對抗問題。 有議員提出香港要做好文化輸出,應該檢討具殖民色彩的地名,令市民和遊客了解其中的黑暗歷史。何君堯:「皇后大道中是否可以改叫『Wong Hau Street』、『Wong Hau Road』 不用『Queen’s』,我們慢慢去想,維多利亞公園可否改作不叫維多利亞公園,多維利公園,調一調吧。」 文體旅局早前公布調整紅館定位,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數字資產政策宣言2.0出台 政府倡帶頭應用穩定幣 鼓勵ETF等產品代幣化
【有線新聞】政府發表第二份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考慮由當局帶頭使用穩定幣,鼓勵市場發展代幣化ETF,以及建立統一的數字資產監管框架。 繼2022年推出首份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政府最新提出「2.0」升級版,就著法規、產品擴充、應用場景以及人才四方面提出政策方向。在推進應用場景方面,政府邀請市場參與者就當局如何使用穩定幣提出建議,例如用以提升政府支付效率等。 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政府)想用作是支付工具,怎樣可以用到區塊鏈做技術?譬如用作交錢,政府相關有不少費用市民要繳交。會否好像其他網上電子支付,是否可以透過政府帶頭、自己都用的話,可能帶動到社會多些去使用。」 當局亦會聯同監管機構,為穩定幣提供有利的市場環境,解決穩定幣應用於經濟活動所遇到的問題。在擴充代幣化產品方面,政府鼓勵引入代幣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並考慮豁免相關交易印花稅,以增加發行及買賣誘因。 改善法規方面,當局將建立統一的監管框架,涵蓋所有數字資產相關服務,並會聯同證監會就交易商及託管商的發牌制度展開公眾諮詢,以及與金管局合作,全面檢討所有相關法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數字資產透過區塊鏈技術有助促進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恒指結束四連揚 收市跌149點
【有線新聞】港股結束四連升,恒生指數於24300點爭持。恒指最多跌239點,收市跌幅收窄至149點,報24325點,成交逾2,600億元。 內地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華為的鴻蒙智行啟動補貼,汽車股普遍受壓,最弱勢藍籌吉利跌逾4%,小米公布SUV售價前股價反覆靠穩。 金屬相關股造好,中國宏橋連續三日創新高,收市升逾4%為最強勢藍籌。中資金融股個別發展,建行見七年高位,國泰君安先升後回。旅遊股炒上,香港中旅曾觸發市調機制,收市升逾八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中銀香港:看好下半年投資及保險類等手續費收入表現
【有線新聞】中銀香港表示,看好下半年投資及保險類等方面的手續費收入表現。 中銀香港副總裁陳文:「預期內地和香港宏觀經濟將會維持穩定向好,投資氣氛亦會保持暢旺,北上南下旅遊需求持續增加,種種因素將有利我們行的投資及保險類,以及其他非信貸類傳統手續費收入表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 伊朗、俄羅斯等10成員國出席
【有線新聞】青島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國防部長董軍指中方願意與成員國推動防務安全合作行穩致遠。 上合組織成員國防長會議一連兩天在青島舉行。出席的包括國防部長董軍、伊朗防長納西爾扎德,早前爆發衝突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防長亦有同場現身。董軍指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中方願意與成員國推動防務安全合作行穩致遠,共同應對安全挑戰,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與會代表同意繼續加強戰略溝通,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李抒音:「短短二十多年,一個非常年輕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就經歷了三次擴員,而且近兩次擴員國際局勢非常複雜,伊朗和白俄羅斯相繼成為了上合組織的成員國。這就說明了越是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上合組織越彰顯了它的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有更多國家更願意借助上合組織平台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今次防長會議在青島舉行,是青島時隔七年再次舉行防長會,期間董軍在當地分別會見了白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防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發改委:有信心和能力把外部衝擊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有線新聞】發改委表示有信心和能力把外部衝擊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指面對更趨嚴峻的外部環境,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農業生產有序展開,工業服務業穩定增長,消費投資持續擴大,出口亦保持較快增長。針對消費品以舊換新,發改委指前兩批合共1,620億元資金已於1月及4月撥付,第三批資金將於7月下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本港5月出口升15.5%勝預期
【有線新聞】本港上月進出口表現均好過市場預期。 5月出口按年升15.5%,較4月加快0.8個百分點,進口亦加快3.1個百分點至18.9%,貿易逆差有273億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21.8%,其中輸往內地升17.6%,日本升逾96%,但輸往英國及美國分別下跌52%及18.4%。 政府發言人表示,隨著內地經濟繼續穩步增長,以及香港與不同市場有緊密經貿聯繫,均有助支持貿易表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一線搜查|扶手電梯意外頻發 今年首季逾700宗 專家教保命三招
扶手電梯作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處可見,但與其相關的意外事故屢見不鮮。有專家指出,意外涉及不同原因,包括乘客未有緊握扶手、機件故障及異物卡入梯級等,呼籲市民提高警惕,掌握安全乘梯知識。 700宗事故敲響警鐘 鞋子、手推車成「攝物」元兇 翻查資料,2025年首3個月,全港已錄得超過700宗扶手電梯意外,當中大部分涉及乘客不當使用,部分事故更導致乘客受傷。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首席教導員(電梯)黎家駒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最常見的意外類型是乘客未有緊握扶手而失平衡摔倒、機件故障,以及異物卡入梯級導致「炒梯」。 他指出,鞋子是「攝物」的主要元兇之一,尤其軟身物料的鞋子更容易發生意外,包括膠鞋、尖頭高跟鞋及人字拖。其次手推車、BB車等亦是常見的「攝物」元兇,「一啲膠轆貼住梯級背板,用力推嘅話,梯級上升到頂部時就會夾住個轆,行到梯梳齒嗰度就會有『炒梯』現象發生。」 黎家駒解釋,扶手電梯的運作原理是梯級緩慢上升,當鞋子或物件卡入梯級間的縫隙時,若未能及時拔出,物件可能被帶到梯頂的梯梳位置,導致「炒梯」。 專家教三招緊急應對 提醒勿電梯上走動 若不幸被梯級夾住,應如何應對?黎家駒建
- 財經資訊
- 2025年06月26日
股市直播室 26/06/2025 資金外流港股成交仍活躍、恒指終止四連升、消費及旅遊相關獲資金追捧
主持:黃健臻 嘉賓:李澤銘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 收市焦點: 。恒指收跌149點 。周大福及李寧升3.7%及2.4% 。香港中旅升85%最佳港股、專業旅運升12.3% 。新濠國際漲4.3%、永利升2.4% 。吉利及比亞迪跌近4.9%及3.2% 。新股:聖貝拉高收33.7%、周六福高收25%及穎通低收16.6%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壽司郎香蔥赤蝦驚現尖銳鐵片 食客批店員反應冷淡:放入口一定流晒血
【有線新聞】食物安全問題再掀風波,有網民日前發文投訴在大埔壽司郎進食期間,在香蔥赤蝦壽司內發現尖銳鐵片,於是向店員投訴,惟對方僅詢問「取消或重新做過」。事件引起不少網民關注,有人質疑真偽,不過亦有人分享類似經驗,建議事主向食環署舉報。 顧客投訴壽司藏鐵片 店員回應冷淡 事主在社交平台Facebook群組「香港壽司郎關注組」發文,指本月19日光顧位於大埔超級城的壽司郎時,在香蔥赤蝦壽司中發現鐵片,初時以為是沾上了紫菜,細看後驚覺是一塊「又尖又利」的鐵片。事主大感驚恐隨即通知店員,然而店員反應冷淡,僅詢問是否取消訂單或重新製作,事主感到無奈。事主感嘆幸好有細心檢查異物,否則「放入口脷同喉嚨一定流晒血」,並呼籲其他食客進食時要格外小心。 網民批評店家態度 分享類似經歷 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網民紛紛批評壽司郎的處理方式欠缺誠意,有網民留言斥「冇道歉,仲要咁樣回應真係好過份」、「係咪香港人好蝦啲?連基本道歉都冇?」、「試過啦,有咩問題都話佢哋有跟程序做,永遠都唔會道歉或者主動同你換返」、「愈做愈差」、「而家壽司郎係極度求其出餐」、「如果放咗入口,後果不堪設想」,更有人諷刺該壽司為「鐵火赤蝦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