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巴基斯坦東部持續暴雨 至少63死、近300傷
【有線新聞】巴基斯坦東部持續暴雨,至少63人死亡,近300人受傷。 網上片段可見,洪水就像急流,淹沒市區的道路,有汽車被困。東部的旁遮普省受災最嚴重,星期三起持續降雨引發山洪暴發,河流水位暴漲,有民眾被困於洪水中,由直升機救起,當局亦派出小艇疏散數十人。水災造成嚴重破壞,省內已封閉多條公路,多班航班取消,當局指暴雨和洪水令多間房屋倒塌,造成嚴重傷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出高溫預警 各部門採取措施應對
【有線新聞】內地多個地方出現高溫天氣,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出高溫預警,各部門採取措施應對,河南鄭州的鐵路工人夜間出動,檢查行車設備。 鄭州樞紐高鐵綜合維修車間技術員李剛:「因為最近溫度比較高,白天鋼軌表面溫度能達到將近60度,容易出現脹軌現象,我們的設備隱患風險也隨之增加。」 鄭州樞紐高鐵綜合維修工區工長閆家亮:「天氣依然還很悶熱,我們仍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確保每一項作業精準到位,確保每一列高鐵安全運行。」 在山西,局部地區的溫度高達40度,太原市環衛局調整工人戶外工作時間,增派灑水車出勤次數降溫降塵。內地多個地區天氣持續酷熱,氣象部門指華北、江淮、江南等局部地區有35度以上高溫天氣,其中重慶、四川和新彊部分地區的氣溫高達40度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小米雷軍陪比亞迪王傳福參觀小米車廠
【有線新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參觀小米汽車工廠。 網上流傳小米創始人雷軍與王傳福會面片段,王傳福現身小米車廠,雷軍陪同參觀及講解。比亞迪是小米汽車的電池供應商,在手機業務亦有合作,去年北京車展二人亦已有互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入境處加價 48頁特區護照加至$520 楊永杰指加幅合理 何俊賢:還是蝕錢
【有線新聞】入境處建議調高轄下28項服務收費,包括一本48頁的特區護照申請費由460元加至520元,新收費預計9月實施。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加幅合理,但關注加費後入境處仍未能收回服務成本。 楊永杰:「加幅我覺得可以接受,我在地區也有問居民意見,他們也說其實證件還有好幾年,還未到期,今次加價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即使下次去換領證件,也是10年期,除開每年也是幾元。」 何俊賢:「看整體上全部加幅,在收回成本率還是低過100%,政府還是蝕錢。」 保安局副秘書長姜梁詠怡:「一些收回成本40%以下的收費項目,我們提高的比率比較大,至於收回成本率較高的,我們調高收費的比率就比較少,希望逐步在一個市民可以接受,或者衝擊比較少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政府長遠所有項目可以收回成本的目標。」 當局表示,目前多項服務收費的成本回收率,介乎一成四至九成四,會考慮民生和營商環境逐步檢討和調整收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中國批准近450種日本水產品進口
【有線新聞】中國批准近450種日本水產品進口。 海關總署在網頁發布獲批進口的日本水產品名單,包括吞拿魚、扇貝、螃蟹等共449種。中方上月底宣布恢復進口部分日本水產,不包括福島、東京等10個都縣。上周批准了北海道和青森縣3間企業的出口註冊登記,他們需向日本政府機構提交衛生、放射性物質檢測及產地證明,水產品運抵中國後會經海關檢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中國商務部:人為「脫鈎」是不可能的
【有線新聞】中國商務部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歷經風雨,雙方仍然是對方的重要經貿夥伴,人為「脫鈎」是不可能的,協商解決問題才是最佳選擇。 中國商務部指出,2018年美國挑起經貿摩擦以來,中美經貿關係有起伏,但歷經風雨後雙方仍然是對方的重要經貿夥伴。他認為,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合作是唯一正確道路,協商解決問題是最佳選擇,而中方的立場一貫的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美經貿合作難免會出現分歧和摩擦,這是一種常態,分歧、摩擦是一種常態,我們得正視,我們覺得對話協商,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選擇。」 去年中美貨物貿易額和服務貿易規模逾6,800億美元和近1,560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一成八及近三成半,王文濤指出,中美經貿合作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和民意基礎,人為的「脫鈎」是不可能的。 他又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社會零售實際購買力已超過美國,下階段十五五期間會繼續因時因勢推新應對政策。「十五五我們還面臨非常嚴峻複雜的形勢,國際變化不穩定不確定,我們一些政策會在因時因勢提出一些新的應對政策,就像已經說的,我們工具箱是豐富的,我們也會充分準備的。」 截至6月底,十四五實際使用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港鐵故障|將軍澳綫今早服務受阻 乘客冀做好維修 方國珊促盡快更換系統
【有線新聞】港鐵北角站早上上班繁忙時段因信號設備運作不暢順,令將軍澳綫額外行車時間多5至8分鐘,服務受阻約三小時才回復正常。 工程人員在北角站往將軍澳方向月台檢查隧道內信號設備,警方派人到場協助。事發在早上大約七時半,北角站信號設備運作不暢順,列車班次一度要調整,額外行車時間多5至8分鐘。列車到站後,比平時停留較長時間,職員安排乘客上下車。 將軍澳調景嶺站上班的人流較多,月台站滿候車乘客。楊先生:「工作時間比較彈性,所以不是太受影響,在家聽到訊號故障,所以遲了出門。」林小姐:「列車裝滿人,我想起碼等了10分鐘,平時兩分鐘就關門駛走。我們出行都是港鐵,希望港鐵在維修保養方面做好些,港鐵一出事出行會不方便,而且天氣很熱不想坐巴士。」服務受阻持續約三小時後回復正常。 有區議員批評,將軍澳綫多次出現事故,要求港鐵盡快更換設備,提高穩定性。西貢區議員方國珊:「大家記得5月22日的事故,又是過海段出事,無論是它的電纜或信號系統,都是同一路段。要我們兜觀塘綫,轉乘東鐵綫到金鐘站,本來要走11個港鐵站,變成17個站,這不是理想的選擇。歸根究底要催促港鐵刻不容緩,盡快更換和提升將軍澳綫的信號系統。」她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打風|黃雨生效 元朗荃灣雨勢特別大 天文台最快今晚發一號風球
【有線新聞】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現正生效,天文台指元朗、荃灣雨勢特別大, 有可能出現嚴重水浸。另外天文台預料熱帶風暴韋帕今晚至星期六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屆時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星期六日間考慮改掛三號風球,再視乎情況評估星期日是否要改發更高風球。 風未到、雨已到,受深圳強雷雨區南移影響,巿區中午前多處地方下起大雨,沒有帶雨傘的市民在路邊暫避。上午十時,熱帶風暴韋帕集結在馬尼拉以東北約460公里,預料會向西北移動,大致移向呂宋海峽一帶。 天文台預測韋帕會在今晚至星期六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屆時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沈志泰:「預料韋帕進入南海北部後會逐漸增強,所以要留意韋帕在南海北部仍然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所以大家要留意天氣。在週末期間到星期日會有一定的變化,尤其是星期六稍後到星期一,會有狂風大驟雨和雷暴,風勢頗大。」 天文台考慮在星期六日間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稍後會視乎韋帕與珠江口的距離、強度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在星期日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世大運|張智傑破男子100蛙泳香港紀錄晉級決賽
【有線新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港隊的張智傑打破男子100蛙泳香港紀錄晉級決賽。 第1線的張智傑,初賽以1分1秒29,總成績第14名晉級,與第3線的隊友麥世霆被編在準決賽第一組。首次出戰世大運,張智傑準決賽發揮出色,以1分正秒50、小組第4名觸池,將麥世霆在初賽游出的香港紀錄推前0.3秒,總成績第7名晉身決賽。麥世霆游出1分正秒57,總成績第9、無緣決賽。 女子200米背泳準決賽,第7線、港隊的張心悅以2分12秒69小組第4名完成,總成績第8、晉級決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環法單車賽|普加卡贏得第12站冠軍 搶回黃色戰衣
【有線新聞】環法單車賽,衛冕的普加卡贏得第12站冠軍,搶回黃色戰衣。 180.6公里、攀升高度達3,850米,終點前約12公里有一個超級坡,總成績領先,身穿黃色戰衣的希利今站以第25名完成,給了機會普加卡追上。身穿代表世界冠軍的彩虹戰衣,這位三屆總冠軍,最後約12公里突圍,成功帶到尾,拋離第2的雲基加2分10秒,贏得今屆第3個分站冠軍。總成績再次領先,有3分31秒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河北贊皇縣推動非遺和文旅產業發展 吸引更多遊客到訪
【有線新聞】在2019年脫貧的河北贊皇縣,近年積極推動非遺和文旅產業發展,希望吸引更多遊客到訪,並將當地特產銷往海外。 絨棉質地的衣服、色彩繽紛的床單,這些都是由贊皇縣特產「原村土布」製作而成。原村土布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匹布都經過72道工序,以純手工編織。經過四代人傳承和鑽研,突破了傳統土布「粗、厚、笨、重」局限,還發展出逾2,000種花紋和顏色。為了讓這門技藝發揚光大,當地在2007年成立合作社,免費培訓農村婦女的紡織技藝,學成出師後承接訂單,幫助她們脫貧致富,合作社又設置了展覽館,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門技藝。 這裏還可以讓遊客體驗紡織過程,例如將棉花織成棉線,工作人員說要織得好,秘訣是要夠專注。隨著合作社不斷狀大,如今已發展成規模化企業,預計今年銷售額將突破6,000萬人民幣。創始人說,原村土布現時正通過品牌商走向海外,又計劃未來到香港開店。原村土布合作社創始人崔雪琴:「中國最有底氣的,就是傳統文化,在文化上,我覺得讓我們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走得更遠。其實文化自信來源於哪裏?其實要和產業和產品結合,我們不是非遺有句話說,人民的非遺,中國的紅包。」 除了推動非遺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美國青年在成都創立「盲盒」平台 把「盈餘食物」重新包裝出售
【有線新聞】一名美國青年在成都創立「盲盒」平台,把「盈餘食物」重新包裝出售,推廣節約風氣。 盈餘食物盲盒平台創辦人羅科:「當發展得愈多,便可能有愈多食物浪費,這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這個問題無處不在。我們都有食物浪費的問題,而這都是源於方便,我想要方便,這便衍生出盈餘,而盈餘就是我們要處理的問題,我們要找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或減少浪費的數量。」 熱衷環保生活的羅科,四年前開始走訪聯絡成都的商家,邀請他們跟自己創立的「盲盒」平台合作。把賣剩的食物包裝好,拍攝照片後上傳,以超低價格出售,顧客不會預先知道「驚喜包」裏面的是甚麼食物。 羅科的創業路並非一帆風順,除了合作夥伴的人事變動,亦有其他不穩定因素。「我的意思是這個應用程式,不是那種普通的平台,能隨時找到有食物供應的地方,因為它取決於商店的盈餘,是不斷改變的。」 羅科親身走訪成都各處,聯絡不同商家,逐一洽談合作。「有一些商家他們也跟我說英文,我的中文不太好,他們的英文不太好,所以溝通不容易。有時候我覺得最難的事情是,我找到一個老闆,他一直都跟我說四川話,沒要的,沒的,這個比較難。」 近年在成都街頭,隨處可見推廣「光盤行動」的宣傳,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