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南韓:約10名北韓士兵一度越過三八線
【有線新聞】南韓軍方指約10名北韓士兵一度越過三八線,韓軍鳴槍示警。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指該批北韓士兵傍晚時分,在兩韓非軍事區的東部前線越過俗稱三八線的軍事分界線,抵達三八線以南區域,韓軍隨即作警告廣播並鳴槍示警,未幾他們就返回三八線北面,韓軍正密切注視朝軍動向,將根據作戰程序採取必要措施。去年6月,兩韓非軍事區的中部前線亦曾有北韓士兵越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全球首個人形機械人半馬拉松賽事 周日在北京亦莊舉行
【有線新聞】全球首個人形機械人半馬拉松賽事周日在北京亦莊舉行,部分參賽機械人已完成路測,專家認為指今次賽事有助推動具身機械人產業的發展。 北京亦莊將舉行半馬拉松暨人形機械人半馬拉松賽事,部分參賽機械人已進行路測,工作人員在場收集數據,作開賽前最後的調試訓練。賽制遵循「同步報名、同一賽道、同時起跑」原則,人形機械人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起跑,路線相同但賽道分開,全程有鐵馬或綠化帶隔離。 機械人半馬路程約21公里,過程中裁判員和保障團隊會全程緊隨,途中設有補給站可以為機械人更換電池、安全設備和輔助工具。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機器人馬拉松代表的是科技和產業的一場馬拉松,機器人在賽道上的奔跑也象徵著向著科技和產業的馬拉松,這一個賽道上不停地奔跑。」人形機械人半馬機械人競賽組副組長王國林:「可以對機器人的通行能力、穩定性、姿態的合理性,對能源的利用效率、控制算法綜合進行一個評價,我們希望通過大家的交流共同推動具身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今次是全球首個人形機械人半馬賽事,參賽的機械人必須是可以奔跑或行走的兩足機械人,至於控制方式則可以是手動遙控或者完全自主控制。
- 財經資訊
- 2025年04月08日
每日樓市 08/04/2025
主持:麥嘉恩 。寫字樓首季空置率創歷史新高 分析:前景仍未明 。SIERRA SEA上載樓書 面積279呎起 。美聯「租金走勢圖」3月呎租升0.16% 見5個月高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電車加價|有市民擔心會推高通脹 電車公司:預計第二季推出新手機APP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電車加價1至3毫,下月12日生效,電車公司表示歡迎,有乘客認為可以接受,亦有人擔心會推高通脹。 電車事隔近三年再加價,新的成人車費3.3元比現在貴3毫,小童車費就加1毫至1.6元,65歲或以上長者票價亦會調高至1.5元,而月票票價維持260元。 盧先生:「只會百物騰貴,通脹是不停你也加、他也加,愈來愈加上去。」Billy:「相對比其他交通工具不算貴,對經常乘搭的人可能有影響,像我不是經常乘搭,也不算很大影響,其實現在甚麼都加價,人人都開始適應。」陳小姐:「最重要服務,你看看現在這麼多人等車,雖然這票價不是要求很高,也要改善次數及衞生環境,因為有時候很多人扔垃圾在車上,如果加價後找多些人清潔或次數多,都可以接受。」 政府發言人強調評估電車公司加價申請時,有仔細嚴謹把關,包括公眾的接受程度;而電車公司自上次加價以來持續面對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競爭,乘客量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非車費收入佔比約五成,增長空間有限,有需要調整票價,維持穩健營運,建議加幅亦處於可接受水平。政府會繼續鼓勵和協助電車公司傳承電車歷史價值,同時開拓收入來源,特別配合「無處不旅遊」理念,更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Coldplay香港演唱會|6人涉場外賣黃牛被捕 本台記者直擊炒價:$299賣$2799
【有線新聞】COLDPLAY演唱會一票難求,有「黃牛黨」在場館外兜售,本台兩名記者先後都遇上「黃牛黨」,叫價高五成至兩倍幾。警方先後拘捕6人,包括5名持雙程證內地人,餘下一名本地男子向探員兜售遭當場拘捕。 「(記者:985元是賣多少錢?)3,300元。(記者:3,000那麼貴)299還賣2,799元。你行,我找他領票。(記者:是現票?)現票、現票。」演唱會下午開始優先入場,當時有操普通話的男子手持的士車隊的傳單走近本台記者兜售門票,更稱未來幾日一樣有門票,之後又走向其他人。 入夜後已經開場,類似情況繼續發生,有操普通話的女士兜售門票,「你要幾張?(記者:兩張,可以看一下嗎?)不是連號的可以嗎?(記者:可以,有沒有實體?我想看實體)就這個,1,299元的。(記者:1,299元那現在……)1,800元一張,(記者:兩張)兩張3,600元。」 警方亦在啟德體育園一帶打撃「黃牛黨」,其中一名本地男子據報向探員兜售門票,原價1,699元,叫價2,399元,探員隨即表露身分,將他拘捕,初步調查他通過官方渠道購票後企圖高價轉售圖利,門票已收回及作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Coldplay香港演唱會|帶動體育園內商戶生意 食肆及零售店有一至兩成增長
【有線新聞】COLDPLAY演唱會帶動體育園內商戶生意,有餐廳希望可以完善周邊深宵交通,吸納散場的生意。 看演唱會少不了買周邊商品紀念,位於體藝館的銷售處在開騷前大排長龍。何小姐:「主要看還有甚麼我喜歡的,因為我看很多已經售罄。」Ray:「用了一千多元買了黑膠、海報、兩件衣服,(記者:花費可以接受?)這些是情緒價值,不是平常買衣服這樣計算。」 體育園內的三個零售館人流都比平日多,賣玩具的店舖有不少人駐足。玩具店店員Eddie:「生意有兩三成提升,(記者:有甚麼顧客?)顧客主要是內地客及遊客,本地也有但本地佔比不多,(記者:有甚麼吸引他們?)主要是過來購買公仔人偶。」 這間位於體育園內的酒吧餐廳露台對正主場館,即將迎來首輪大型演唱會人潮,可謂佔盡地利,負責人尤其希望完善周邊深宵交通,才可以近水樓台做到散場的生意。食肆助理經理Torrence Cheng:「其實很多的士、Uber都不太願意進來這裏,因為比較複雜,Coldplay最後兩日我們會延長營業時間,開到凌晨兩時,我們都想試水溫,究竟客人會不會留在這裏消費。」 這間餐廳在接下來幾日演唱會期間有粉絲包場舉行活動,餐廳特別準備了雞尾酒以C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高才通|首批簽證開始續期 議員關注所需文件是否每宗個案不同
【有線新聞】首批「高才通」簽證開始續期,有立法會議員關注人才續簽時所需的證明文件是否每宗個案都不同。 選委會界別尚海龍:「僱主只需提交在職證明就可續簽,但真實情況到入境處需要交的文件很多,包括營業額、員工數目、公司利潤等,有部分中小企覺得麻煩、不願意提供。」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舉例如果他在著名大機構工作,而該機構已經提供在職證明,我們就認為足夠,但如果我們認為證明不足,會繼續問申請人,他有責任向入境處提供足夠資訊,讓我們作出審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首批經港珠澳大橋進口的鮮活水產順利通關
【有線新聞】首批經港珠澳大橋進口的鮮活水產順利通關。 首批進口鮮活水產來自澳洲、緬甸、越南等地,經香港和澳門轉運,由專業運輸車送抵港珠澳大橋口岸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海關開放綠色通道作優先查驗,實現水產品車輛「即查即放」。當局指未來會有更多境外鮮活水產、時令水果等生鮮品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口,有利推動進口產品種類更多元化。 港珠澳大橋海關副關長劉澍︰「標誌着『空陸鮮活食品專屬快線』計劃落地,通過『空港集貨+大橋快運』模式,賦能大灣區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為跨境生鮮供應鏈提質增效、提供戰略支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陳國基︰完成修訂社工註冊條例標誌社福界回歸正軌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社福界維護國家安全研討會,致辭稱完成修訂社工註冊條例,標誌着社福界回歸正軌。 陳國基出席政府與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舉辦的研討會,形容特區政府過去一年多,在維護國家安全和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取得豐碩的成果,社福界作為服務社會、關懷市民的力量,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擔當着特別使命。寄語社福界繼續與政府推動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社會福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讓市民得到更好福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公屋富戶|房委會向約21萬租戶派申報表 須下月底前交回
【有線新聞】房委會已向約21萬公屋租戶派發富戶政策申報表及居住情況申報表,提醒要在下月31日或之前交回申報。 房委會4月1日已將兩份申報表派發至相關租戶信箱,租戶需要申報入息、資產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是否持續居於單位以及有否丟空或違規使用單位等。房委會提醒租戶,拒絕申報會被終止租約,虛假申報亦有機會遭檢控。富戶政策下,住滿十年的公屋租戶須每兩年申報一次,今輪沒有收到申報表的租戶會於日後批次獲發申報表。
- 財經資訊
- 2025年04月08日
焦點財經 08/04/2025 恒指反彈近300點 人行、匯金及金監總局釋維穩信號
焦點財經 08/04/2025 。恒指反彈近300點,成交逾4300億元北水淨流入236億元 。人行、匯金及金監總局釋維穩信號,社保基金亦已入市 。國資委促企業增持回購,中石油、中石化將合計斥逾80億元回購AH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陳茂波:香港自由貿易政策更吸引企業拓展業務
【有線新聞】第四批18間重點企業與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政府指外圍地緣政治衝突升溫,香港自由貿易政策更吸引企業在港拓展業務。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與第四批18間來自內地、美國和新加坡的重點企業,簽署合作意向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在外圍地緣政治衝突升溫下,香港自由港政策更能吸引內地和海外企業在港拓展業務,「在單一及保護主義升溫下,香港維持我們的承諾,自由港及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資金、貨物、人才及資訊自由進出。」 今次新加入的18間重點企業涉及醫療科技、金融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行業,其中有14間來自內地。有創科企業都指看好香港國際化和不同科研人才環境,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李冠華:「香港有很多高效研究機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與產出其實是全球矚目的,這個是吸引我們來香港一個很重要原因。第二個是香港的國際化地位,其實在人才吸引方面,國際化地位是非常好的,有很多海外人才包括海外留學生,其實會選擇第一站來香港。」CertiK首席技術安全官李康:「香港是金融供應鏈和市場發展的樞紐,是全球領導者,香港政府也推動並鼓勵商業領域發展。」 政府預期新引進重點企業今年在港投資約500億元,創造逾2萬個就業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