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鄒幸彤等3人終極上訴 爭議控方應先證明屬「外國代理人」
【有線新聞】支聯會拒交資料案終極上訴,終審法院開庭審理,前副主席鄒幸彤等爭議控方應先證明支聯會是「外國代理人」,警方國安處亦無權要求提交國安法生效前的資料。 鄒幸彤由囚車押送到終審法院,懲教署職員以吹氣帳篷和黑簾遮擋,兩名前常委鄧岳君和徐漢光亦有到庭。 三人被控2021年沒有應警方國安處要求提交資料,原審罪成、判監四個半月,他們不服上訴被駁回,去年獲批再上訴至終審法院。案件由五名本地法官審理,鄒幸彤親自陳詞,稱被指是「外國代理人」,攻擊她的個人誠信和獨立性並非小事,認為不應因警方的錯誤指控被罰。 法官李義質疑陳詞無關,應集中處理國安法實施細則,訂明只要警務處處長有合理懷疑就可以發出遞交資料通知書。鄒幸彤稱,警方不應有絕對權力,以模糊的法律條文作補救詮釋,法庭要小心警務處處長的看法會否凌駕於法律之上。 代表鄧岳君和徐漢光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亦爭議通知書沒有追溯性。法官李義問,如果合理地相信是為了國家安全,為甚麼不能要求索取國安法實施前的資料。彭耀鴻說,要求索取的是特定資料,當時國安法並未生效,沒有任何基礎顯示支聯會違法需要遞交資料。舉例如果有人被裁定強姦罪成,但沒有告訴他地點和時間,等同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1.1萬人使用精神健康評估服務 議員憂外國教授難支援本地市民
【有線新聞】政府去年8月在三個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健康心靈先導計劃,醫衞局指截至去年12月,有11,000名市民使用服務,當中700人建議由心理健康主任跟進,有議員關注部分服務機構未能符合市民需要。 選委會界別(民建聯)郭玲麗:「一個英國政府的機構,但是來到香港時換了名字,過往來看只是做評估為主的,因為全部心理學家,而且入面全部都是外國的教授,我難以想像這類人如何支援我們地區中國人的需要和輔導。」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我們的考慮因素包括這個機構要在相關地區有廣泛的社區網絡和服務經驗,配合三個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的服務網絡,同時我們都要求他們在分層護理方面有經驗,這是考慮了地區康健中心的討論,也諮詢精神健康委員會的意見,按著委聘的方法去選擇,我們會檢討今次這個程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2元乘車優惠|管浩鳴倡上調回65歲 引申報機制:沒理由補貼有工作的人
【有線新聞】政府正檢討長者兩元乘車優惠,身兼社聯主席的立法會議員管浩鳴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同意上調門檻回65歲,亦可以考慮加入申報機制,更針對性協助有需要長者。 立法會議員(選委界)管浩鳴:「現在政府經常叫人65歲才退休,政府都自己推動,無理由自打嘴巴,因為60至65歲很多人工作,無理由補貼有工作的人,公道一些不如上調門檻回65歲。會不會考慮引入簡單主動申報,例如有很多人在網上剔選申報資產,能夠幫助到當局分辨,當然政府可能說資產審查很麻煩,其實也只是一個誠實制度,有一部分人如果無限制就享用福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KK園區|一批家屬稱15港人被困 赴泰國領事館求助
【有線新聞】一批港人家屬到泰國駐港總領事館求助,指有15名港人被禁錮在緬甸「KK園區」 ,希望泰國政府協助營救。 受害人家屬Kelvin:「就內地演員事件來說,泰國政府和中國領事館的態度我看到是很積極,由見報到獲救,只用了幾天就獲救,我不知道是否他是知名度高和他引起很多人關注就很快救到。我的家人是普通市民,沒有人關注他們就一直被困,救不到他們,希望泰國政府盡快幫助家人,救他們出來。」 家屬向領事館提交家人證件資料,協助他們的油尖旺區議會前副主席余德寶指,去年收到6宗求助,至少15名港人經泰國入境後被綁架到園區,至今約六個月,家屬曾經去信特首辦,亦向入境處和警方報案,至今未有消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據報布魯可上限定價 集資額增至16.7億元 港交所:FINI系統曾現技術問題
【有線新聞】據報新股布魯可上限定價,港交所指新股結算平台FINI曾短暫出現技術問題。 港交所表示知悉布魯可的FINI系統狀態顯示有誤,該所確認招股程序仍在進行中,並會繼續按招股書上的上市時間表進行。彭博引述消息指,布魯可將會以60.35元上限定價,公司將按機制額外發售15%股份,令集資額增至16.7億元。 布魯可公開發售孖展認購金額超購逾6,000倍,涉資超過8,000億元,有可能成為本港歷來第三大凍資金額股份之一。股份周五掛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機管局發債185億港元破紀錄
【有線新聞】機管局發債185億元,創下本港港元發債紀錄。 機管局發行4種港元債券,分別是3、5、10及30年期,利率4.05至4.5厘,發行額共有185億元,將創下最高港元債券規模。彭博引述消息指,市場認購額有253億元,全部來自亞洲地區,所得資金用於再融資及資本開支,包括機場三跑道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黎智英案|辯方續就黎智英節目言論提問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圍繞黎智英節目言論提問。 黎智英第25日作供,辯方問到他在節目中主張台日在軍事上聯合起來,是否要對抗中國,黎智英否認要敵對中國,而是台灣受到大陸軍事威脅,有需要尋求保護。又稱拜登政府上任後,必須積極調整對華策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西九文化區擬建7幢住宅樓宇 提供不多於1,995伙
【有線新聞】西九文化區計劃興建7幢樓高少於100米的住宅樓宇,提供不多於1,995伙,今年第一季向城規會申請。 建議的項目位於柯士甸道西,鄰近藝術廣場,西九管理局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文件,提到項目佔地近2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不多於13萬4,500平方米,當中10萬8,500平方米是住宅,設有三層平台,提供零售、餐飲等設施,地下三層會興建綜合地庫和停車場,計劃今年第一季向城規會提交規劃許可申請。西九管理局去年7月獲批出售區內住宅發展項目,以改善財務狀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有議員倡限制海外港人回流醫病 盧寵茂:難定義「外人」準則、暫不考慮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指有移居海外人士,持香港身份證「回流醫病」,認為當局應作出限制,醫務衞生局說議題複雜,須有廣泛討論以達致共識,暫時不會考慮設限。 港島東(民建聯)梁熙:「社會討論財赤,有聲音說是否要削減長者2元乘車優惠,對於自己人非常嚴苛,對於外人就非常慷慨,津貼他們回流香港醫病,食窮特區政府,當局可否刀口向外。」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對於外人的定義會有疑問,因為梁議員提及的人仍是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如何定義一個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是外人呢?用刀口向外的說法似乎是重了些,我們希望照顧好曾經在香港的市民。」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消費券提取強積金人士無法取得,醫管局的收費是否應更有彈性,能否半私家(收費)?」盧寵茂:「除非我們作年度審批,全港750萬人都要通過審批機制才可以享用公營醫療服務,否則我們每次問病人在港時間,在執行上對醫護或對市民都是完全不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孫志剛在央視反腐專題片中披露貪污受賄細節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委員、貴州省委原書記孫志剛,在央視反腐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中披露貪污受賄細節。 孫志剛:「我確實是辜負了組織上的培養和信任,失守了底線,犯了嚴重的錯誤、罪行,我也很痛心。」 孫志剛前年被立案審查調查,去年被開除黨籍,案情指他利用職權斂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承攬等方面謀利,非法收受巨額財物。而他表面上是以合法的經商辦企業賺取利潤,實際上卻是他背後權力的運作,他亦包庇放縱自己多名親屬參與其中,當中包括他的弟弟孫少武就是他最主要的「收款員」。 孫少武:「這個肯定是利用了孫志剛的影響力了,我深刻感受到了,也意識到了自己,利用影響力犯了罪了,我也很懺悔自己的罪行,也很後悔。」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四審查調查室副主任侯欽學:「貌似合法的企業經營、項目轉讓這麼一種表象,其實質是孫志剛利用他的權力為企業謀取利益,企業向孫志剛及其弟弟進行利益輸送的這麼一種實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西藏6.8級地震|逾3萬人已獲轉移安置 救援隊伍連夜搜救
【有線新聞】西藏6.8級地震過後,截至周三早上10時,共記錄660多次餘震,最大一次為4.4級。當地逾3萬人已獲轉移安置,救援隊伍連夜在震央日喀則市全力搜救。 地震後第一晚,當局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設置安置點,武警搭建臨時帳篷安置災民。武警西藏總隊日喀則支隊隊員劉偉:「我們官兵連夜奮戰,不斷搭建帳篷,現在氣溫已經降到零下15攝氏度,無論條件多麼惡劣,都要保障我們的群眾能夠住進去。」 供電設施陸續恢復,因地震損壞路段已全部搶通,但當地位處海拔超過4千米,氣溫寒冷,保暖物資不足。當局說會盡快完善安置點設施,提供24小時電力、熱水供應。 而在受災最嚴重的古榮村,近40戶的房屋全部受損,部分完全倒塌,消防和搜救犬展開地毯式搜救。地震過後,西藏自治區住建廳集中調度活動板房儲備和供應情況,首批34套活動板房深夜率先送到災區,周三下午有多1200套活動板房到達。 專家說今次地震震央位於青藏高原南部、拉薩地塊內部,因印度洋板塊向北擠壓和地殼運動而形成,自1950年以來同一地域發生過21次6級以上地震,預計未來幾日持續有餘震。 西藏應急救援、消防、公安等共派出過萬人參與救援,上海、四川等地都有醫療隊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08日
內地擴大「兩新」政策範圍 發改委:提早下發補貼金保障春節消費
【有線新聞】內地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每件不超過500元,家電以舊換新產品範圍擴大至12類,發改委指已提早下發補貼金,保障春節消費。 落實擴大「兩新」政策範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通知,其中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金額為產品售價15%,每件補貼不超過500人民幣。另外,以舊換新補貼家電產品增至12類,除原有雪櫃、洗衣機、電視等8類,新增微波爐及電飯煲等4類產品,單件最高可享售價20%的補貼。發改委指已提早下發補貼資金,保障春節消費。 至於今年總體金額規模將於兩會期間公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這批資金經過我們測算能夠充分保障兩新政策順利接續實施,特別是能夠充分保障好,元旦、春節期間人民群眾消費需求,這種補貼的需求。至於今年支持『兩新』總體的資金總規模到底有多大,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支持『兩新』的資金總規模比去年有大幅增加。」 財政部指近日已發放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810億人民幣,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續實施的銜接工作。另外,發改委指會特別安排一部分資金擴大實施設備更新貸款利息補貼,降低企業設備更新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