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立法會選舉|曾國衞:投票率不設硬指標 冀市民明白選舉重要性
【有線新聞】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7日舉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指,不會為投票率設硬指標,但希望市民明白選舉重要性。 曾國衞:「投票率受多因素影響,實事求是說,定硬指標不切實際,但不等於我們沒有追求。我們仍望透過跟市民解說,以宣傳推廣令大家明白,選舉對大家不論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包括跟市民福祉和安居樂業都息息相關。」
- 財經資訊
- 2025年07月21日
股市直播室(21/07/2025) 恒指見逾三年高、25000點呈攻防戰,平台經濟、電力設備及資源股獲資金追捧
主持:黃皓琳 嘉賓:阮子曦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 收市焦點: 。恒指收升168點報24994點 。市監總局約談,美團及京東升2%、美團升幅最大科指成分股 。西藏全球最大水壩、水電工程動工,一眾電力設備及資源股炒上 。東方電氣曾飊7倍擬烏龍盤,收漲65%,東北電氣升40%、哈爾濱電氣升28% 。華新水泥漲85%、山水水泥升23%,重鋼升25% 。中石化和中石油升5.5%及3.6%,升幅首兩大國指成分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暴走團逼停消防救護車 團長拒認錯「又不是緊急救援」 網民轟:有甚麼權交涉
【有線新聞】內地近年湧現健身徒步團,但因屢惹擋路爭執衝突而被稱為「暴走團」,近日就有網民上傳影片,直指在遼寧朝陽市大淩河景區,有老年徒步團列隊出發時迎面遇上消防車和救護車,但拒絕讓行。「暴走團」行徑引發大量網民炮轟,涉事團長隨後回應更是「火上加油」,遭網民揭發涉及商業元素。 團長:交涉幾十秒 不存在逼停的意思 內地傳媒報道,影片可見在景區河邊道路上,服裝統一的徒步團體正在列隊。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從對向駛來時,靠邊緩慢行駛,徒步隊伍未見禮讓。雙方僵持將近兩分鐘後,救護車及消防車靠邊,讓路予徒步隊伍通行。上傳網民表示,事發時三輛公務車並非有緊急任務,但也是前往固定地點「執勤」待命。 影片引起熱議後,該徒步團團長回應傳媒時表示,知道「從7月初開始,當地在景區舉辦大型活動,消防車與救護車每晚要通過步道,19點前趕到活動現場『備勤』保障」。團長指當天快到徒步出發時間,他們隊伍遇到了應急保障車隊,認為對方「不是執行緊急救援任務」,她只是和救護車司機交涉了幾十秒,並不存在逼停、攔住車輛的意思。 稱考量隊員安全 網民質疑屬非法集會 團長強調是「考量百名隊員安全」,才未即刻讓行,若果現場有突發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成功研製月壤打磚機 月球建房取得突破
【有線新聞】內地計劃在月球建設實驗室已成功研製出月壤打磚機,能夠滿足在月球實地取材建房的需求。 內地深空探測實驗室研製出首台月壤打磚機,有望實現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建屋,利用聚光太陽能把月壤加熱到1,300度以上,實現月壤熔融,通過3D打印技術便可以「列印」出不同形狀的月壤磚。深空探測實驗室未來技術院工程師楊洪倫:「利用一個跟蹤機構,我們追著太陽走,我們用的是反射鏡,實現一個點的滙聚,滙聚完就是通過光纖柔性的傳輸,遠距離的傳輸。」 實驗用的月壤參考了真實月壤的成分,並使用太陽模擬器傳遞出3,000倍的太陽光能量進行月壤熔融實驗,楊洪倫:「如果我們再移動的話,就可以形成一條線,然後再立體方向進行行走的話,就可以形成各種更複雜的一些形狀。這個就是目前來說,我們用這套3D打印系統打印的最大的一塊磚,這個尺寸可以達到一個10厘米乘10厘米,還有5厘米厚這個尺寸(還挺沉的),對,它基本上跟地面上紅磚的密度和強度都差不多。」 經這套裝置製成的月壤磚,不但強度高,原位資源利用率亦高,相信能為未來月球科研站建設提供建材保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長者肯德基歎冷氣阻生意 擺袋霸位、打牌傾偈瞓晏覺 官方不管:自發乘涼
【有線新聞】文明社會提倡公德心,但的確並非人人都能做到,「佔座不消費」就是其中一個很常見引起議論的現象。內地網絡近日就廣傳一段長者佔座坐滿肯德基的影片,只見店內近乎「清一色」都是沒消費、只為乘涼的長者,有人更直接「打橫瞓」在長椅,引起不同世代網民的爭論,有人認為要體諒,亦有人認為是政府責任。 街道辦:店鋪自主經營 靠店員勸說 內地傳媒報道,有抖音網民在山東聊城東昌府區的肯德基店內,拍下多位長者佔座。影片中的長者分別霸佔多張桌椅,「自成一區」的聚在一起聊天,更有兩桌長者在打牌娛樂,亦有人躺在椅上睡覺,但重點是沒有一個人有點餐,甚至連一杯飲料也沒有,都把布袋放在桌上。評論區不少網民表示這種行為很影響做生意。 店員回應時表示最近天氣熱,許多長者吃完早飯就來店裡乘涼,店員只能盡量溝通,不影響客人用餐,不讓長期佔座。該店鋪所屬的柳園街道辦事處則表示,「老人去乘涼屬於自發行為,店鋪自主經營,目前主要靠店員勸說」。 太熱難樹下乘涼 網民:可以去公家 「乘涼就乘涼,那些打牌的躺著的刷視頻外放的無法接受」、「其實就是想佔便宜,家裡也不是用不起空調」、「萬一老人在那裡暈倒,店家還要負責任」,事件引起網民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曾參與諾曼第登陸、晚年TikTok親述歷史 網紅「Papa Jake」逝世 享壽102歲
【有線新聞】曾參與二戰諾曼第登陸的美國老兵拉森上周逝世,享年102歲。他晚年在TikTok開設頻道,分享戰場故事,吸納120萬粉絲。 美國老兵Papa Jake:「謝謝你們細聽,謝謝你們給我動力,太棒了,Papa Jake仍然是Papa Jake,永遠也只會是Papa Jake,我亦是TikTok明星,全賴你們,我愛你們,這是一趟美妙旅程。」 笑容親切的Papa Jake在TikTok開設頻道「Papa Jake說故事時間」,就像眾人的爺爺向下一代分享戰場上及已故戰友的故事,短短五年吸納120萬粉絲。Papa Jake:「今天是5月8日,歐洲戰爭勝利紀念日,當我得知戰爭結束時,我已經退役了,我與父母在家中,他們告訴我歐洲的戰事已完結了,希特勒死了,我想提醒你們,我如今在這裏是因為很多朋友犧牲了,讓我能安坐於此,難以想像直至戰爭結束我仍絲毫無損。」Papa Jake形容TikTok改變他人生,令他有機會在這個平台,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成為下一代的「歷史書」,講述二戰歷史與世界聯繫。 Papa Jake原名拉森,1922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出生,15歲加入國民警衛隊,1942年派駐北愛爾蘭,之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一線搜查|面膜護膚變傷眼? 醫生警告兩類成份易致敏 三招避風險
市面上的護膚品琳瑯滿目,標榜保濕、抗痘、清潔、控油、美白、抗皺等功能,其中面膜更是許多女士日常護膚的「必備神器」。然而,錯誤使用面膜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甚至導致眼睛紅腫、皮膚流膿等嚴重後果。專家亦提醒消費者謹慎選用及使用面膜,以免護膚不成反傷身。 敷面膜後眼睛紅腫 醫生提醒兩種成份易致敏 有網民早前在社交平台分享一段令人震驚的經歷,指在敷面膜約半小時後,突然感到眼睛乾澀及疼痛,隨即以清水洗臉及清洗眼睛,但症狀未有改善。數小時後,其雙眼更出現強烈刺痛,甚至無法張開眼睛。當她勉強用手撐開眼瞼時,驚覺雙眼已紅腫不堪,情況令人擔憂,事件亦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解釋,一般來說,含美白及抗衰老成份的產品較容易引發過敏反應,要多加留意這兩方面的成份。他指出,過敏初期通常會出現痕癢,隨後可能導致皮膚腫脹,嚴重時甚至會脫皮、起水泡,或感到灼熱及刺痛。若未能及時處理,症狀可能惡化,出現皮膚發熱、紅腫、熱痛,甚至流膿的情況。 陳醫生建議,若使用面膜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用,並以清水或適當的潔膚產品清洗殘餘物質。若症狀持續,應盡快求醫,醫生可能會處方抗生素藥膏、輕度類固醇藥物,或口服抗組織胺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黃仁勳:中國是獨一無二市場 全球供應鏈不可能脫鈎
【有線新聞】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認為全球供應鏈不可能脫鈎,又指中國在當中的影響力亦不容忽視。 貿易戰、保護主義等因素令全球供應鏈受阻,市場關注會否引發脫鈎風險。 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整個(供應鏈)太複雜,永遠也會互相牽連。這種聯繫是大家需要的,這正是供應鏈最奇妙的地方。以當今各行業的複雜程度而言,根本無法想象一個供應鏈不互相連結、不互相依賴。」 晶片製造商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接受央視節目訪問時提到中國是一個獨特市場,不能夠掉以輕心。黃仁勳:「中國營運著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供應鏈,它的規模、複雜程度、多樣性,所包含的產品類型、科技、參與建設中國供應鏈的企業數目,毫無疑問是全球的一項奇蹟。中國也生產設備、控制系統和零部件,供應全球供應鏈。」 黃仁勳又提到阿里巴巴、美團、騰訊、小米和百度是他在中國的傑出朋友,並指華為是英偉達值得尊重的競爭對手,會與對方保持良好關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內地網民規模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近8成
【有線新聞】內地公布網民規模超過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近8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北京發表報告,指內地「十四五」期間互聯網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截至6月,網民規模達11.2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9.7%,其中60歲及以上的「銀髮網民」規模達1.61億人,農村網民就有3.22億人,同樣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去年內地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千億元,增長率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韋帕|西安街唐樓頂層整排窗戶倒塌 南區區議員稱需加強監管區內舊樓
【有線新聞】香港仔西安街一棟唐樓頂層窗戶在颱風期間倒塌。 窗戶向內倒塌,有部分露台沒有遮擋,餘下窗戶以橙帶拉緊。唐樓地下張貼一份屋宇署三月發出的告示,提及業主必須在六個月內檢驗露台和窗戶。對出東勝道早上解封,地舖照常營業。有南區區議員指涉事唐樓樓齡超過60年,相信今次是強風下發生的個別情況,但需要加強監管區內舊樓。 南區區議員林詠欣:「單位空置了一段時間,樓齡相對長。也有不同情況,未必有足夠保養維修導致一大風情況就吹脫。不只是(強制驗樓)計劃,即使目測到有機會有問題,平時落地區時,可能即使未夠樓齡,但相對平時少做外牆維修或者有些『食風』位,甚至有其他人報告給我們的,都會提早報告屋宇署或相關部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韋帕|西九龍高鐵站離境大堂現人龍 早上不少長途車票售罄
【有線新聞】西九龍高鐵站排隊乘高鐵離境的人亦不少,現場秩序良好。 高鐵站離境大堂出現長長人龍,安檢流程大致暢順,而在自助通道外亦有不少乘客排隊等候入閘。有電子螢幕顯示,前往檢票關口暢通,等候時間少於15分鐘。 因為颱風韋帕襲港,高鐵昨天取消超過140班車,不少今早出發的長途列車車票早已售罄,有未能在周日回內地的旅客在香港逗留多一晚。 葉先生:「沒車出來,之後通知我今天(星期日)上不了、故障,手機改票沒辦法、沒車,颱風是天災的事情,沒辦法是吧。」陳小姐:「其實我們昨天(星期日)要飛日本玩,飛機因為颱風取消,又不想今天(星期一)同樣飛去日本,怕機場很擠迫,所以就準備坐高鐵去內地某一個地方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1日
屯門西填海發展棄建住宅單位 發展局解釋因「成本效益」 有業界憂難融資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修訂屯門西填海發展建議,放棄原本興建2.2萬住宅單位的計劃,發展局解釋考慮過成本效益,又認為中長期有足夠的住宅土地供應,有業界關注未來融資問題。 政府建議在龍鼓灘及屯門西近岸填海190公頃,同時改造現有逾100公頃土地,建設「智綠產業港」,發展先進建造業、循環經濟等4個產業,修訂建議中減去了2023年曾提出興建2.2萬住宅單位的計劃。發展局解釋深入研究後認為興建住宅「壞處比好處多」,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何佩玲:「那一帶氛圍非常工業,本身設施帶來空氣污染或噪音問題,所以似乎作為住宅用途不太適合。屯門西即使作為住宅用途不是短期能夠做到的項目,也是10年以外的,我們中長期找到足夠的住宅用地。」 有業界建議加強規劃屯門西物流用地,釋放北部都會區部分土地用途,改為興建住宅。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如果把物流的部份擴大,是可以把北都不同地方的棕地搬過去重新組織,反而令棕地得以運用,可以作住宅或其他發展用途。這個方法可以令整件事資金回籠比較容易。」他又指屯門西在沒有住宅下,難以吸引地產商作片區發展,相信須靠政府自行融資或透過園區公司發展整個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