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新地去年度多賺1% 末期息2.8元
【有線新聞】新地去年度多賺1%,盈利192億元,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基本盈利微升至218億元,派末期息2.8元,按年持平。 期內物業銷售溢利升5%,至近83億元,淨租金收入跌3%,至183億元。主席郭炳聯在業績報告指在住宅市場氣氛改善下,致力提高物業發展的資產周轉,維持強勁現金流,新項目準備好後就會推出市場。另外有一批位於新田及北環線沿線的土地被政府收回,補償金額約12億元,將於下年度入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傳內地降溫股市投機 上證綜指跌穿3800點 恒指跌至二萬五邊緣
【有線新聞】內地據報為股市投機降溫,內地及本港股市下挫,上證綜指跌穿3800點,恒生指數險守25000點。 恒指先升後跌失守20天線,收市跌284點報25058點,三日累計跌558點,成交增至3,022億元。汽車經銷股捱沽,和諧汽車急挫約兩成,中升控股跌8%為最弱勢藍籌。汽車股亦普遍受壓,蔚來跌6%,比亞迪、吉利跌2%至3%。 藥業生科股大幅回吐,藥明康德急跌7%,翰森製藥跌4%。據報中資科企仍熱衷採購英偉達AI晶片,內地晶片股向下,華虹半導體及中芯跌幅介乎5%至6%。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原國家部委人員與外國女官員生兩私生子 充當間諜被判死緩
【有線新聞】國家安全部披露有原國家部委人員派駐外國期間,不但與該國女官員交往,更充當間諜盜取國家機密。 國安部指,該名人員姓張,早年派駐外國期間結識了當地外交部一名官員,雙方逐漸從公務聯繫轉為私下交往,對方其後以高額報酬利誘他提供情報。此後數年間,他不但為外國政府充當間諜,甚至與當地一名女官員交往,生下兩名私生子,更在辭職前盜取大量機密資料。 經國家安全機關查明,他因私存5,200份文件資料,其中包括59份絕密級文件,犯間諜罪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在2019年2月被判死緩。
- 財經資訊
- 2025年09月04日
股市直播室(04/09/2025) 傳內地擬為股市降溫,恒指三連跌險守25000點
主持:黃皓琳 嘉賓:譚智樂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 收市焦點: 。恒指曾挫330點,低收284點報25058點三連跌 。國指和科指收跌1.24%及1.84% 。傳內地擬為股市降溫,上證指數跌1.25%三連跌 。憂打壓股市投機,寒武紀挫14.25% 。中芯挫6.66%最差國指及科指成分股 。優必選獲大單,曾升8.6%但收跌0.87% 。地平線機器人跌6.64%第二差科指成分股 。傳比亞迪降全年銷量目標、跌3.24%,蔚來挫6.42% 。百度升2.12%最佳藍籌 。金價回落,紫金跌3.33%、靈寶黃金挫7.19%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賴清德稱「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 國台辦批言論喪失民族立場
【有線新聞】賴清德昨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在北京,國台辦批評賴清德的言論完全喪失民族立場,公然挑戰正義良知。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亦是海內外中華兒女揚眉吐氣的「勝利日」,賴清德的言論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充分暴露「台獨」分裂勢力,背叛歷史、背叛民族、褻瀆先烈、泯滅良知的醜陋面目和邪惡本質,正告賴清德之流,任何歪曲抗戰、二戰歷史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挑戰戰後國際秩序、人類正義良知的行徑都必然失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回應特朗普言論 北京:對外關係從來不針對第三方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強調中國的對外關係從來不針對第三方。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中方邀請外國嘉賓來華出席有關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是為了攜手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發展同任何國家的外交關係從來不針對第三方。」郭嘉昆又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有向支援和幫助過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另外,外交部強烈譴責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的言論,指是充滿意識形態偏見,公然鼓噪對立對抗,十分錯誤及極不負責,表明堅決反對,要求立即糾正錯誤言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習近平會見越南國家主席梁強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活動的越南國家主席梁強。 習近平強調面對單邊主義、叢林法則逆流,愈來愈多國家認識到妥協退讓沒有出路,聯合自強才有希望,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就是要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方願同越方一道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為世界提供更多正能量。 梁強則表示,對華關係對越南具有戰略意義,是越南外交政策的頭等優先,願同中方緊密團結、相互支持,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兩國發展戰略對接,拓展經貿、科技等領域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提早「透支」需求 貿發局料今年出口增長升至7-9% 明年或急速放緩
【有線新聞】受惠於提前付運,貿發局大幅上調今年本港整體出口增長預測,但認為出口需求只是因應關稅而被提前「透支」,明年本港貿易活動有可能急速放緩。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及本港出口商信心回升,貿發局上調今年本港整體出口增長預測,由原來的3%預測,提升至7%至9%,但當局認為貿易環境仍然充滿變數,市場應該避免過份樂觀。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我們好像透支了,將提前付運透支了之後的需求,不論是出口商提前付運,等於進口商提前下單,等於消費者提前消費,因此這個透支遲早要還。」她認為隨著搶出口及提前付運的效應減退,明年本港貿易活動有可能急速放緩。 貿發局公布第三季出口信心指數,現狀指數及預期指數都按季回升,並創去年首季以來新高,主要受惠於提前付運以及貿易價值在加徵關稅後提升。調查亦顯示本港出口商仍然看好內地、東盟及歐盟等市場前景,唯獨對美國市場失去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口岸爆炸案|七名被告反恐條例串謀爆炸罪脫 其中三人交替控罪罪成
【有線新聞】2020年口岸爆炸案,8人涉嫌策劃在明愛醫院、羅湖港鐵站和將軍澳尚德商場引爆炸彈,7人被控反恐條例全部罪名不成立,其中3人被裁定交替控罪罪成。另一人被控企圖製造炸藥,陪審團亦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 獲判無罪的被告分別坐的士及私家車離開高等法院。第二宗律政司引用反恐條例起訴的案件,原定75日審期,直至第160日,兩男七女陪審團連續四日退庭商議約34小時有結果。八個不認罪被告中,七人被控反恐條例下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全部獲陪審團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屬於交替控罪的《刑事罪行條例》串謀導致爆炸罪,陪審團以8比1大比數裁定何卓為、李嘉濱和張家俊罪成,這項控罪最高刑罰是監禁20年,其餘被告獲一致或大比數裁定罪名不成立。 整合審訊時的案情,何卓為和李嘉濱涉嫌分別租用大角咀兩個單位擺放爆炸品或原材料,亦參與運送炸彈,張家俊就被指製作炸彈遙控器。李嘉濱另因被指謊報地址,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獲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至於單獨被控企圖製造炸藥罪的周皓文,同樣獲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 部分被告聽到裁決時微笑,亦有家屬落淚。三名罪成的被告將於下月10日求情,期間會索取他們的心理報告,會額外拿張家俊的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九三閱兵|首次集中展示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有線新聞】北京「九三閱兵」首次集中展示「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北京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閱兵儀式展示的核導彈方隊,驚雷-1、巨浪-3、東風-61等核導彈亮相,是首次集中展示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被形容為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的「戰略王牌」。核導彈第一方隊官兵馬少君:「方隊所屬四型裝備,作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列裝部隊後,讓官兵保家衛國的底氣更足,強軍興軍的信心更強。」 驚雷-1是中國首款在空中發射的遠程導彈,有外國傳媒引述專家分析,或對太平洋地區美軍基地構成威脅。至於巨浪-3是最先進的潛射洲際導彈,有力實現超遠距離打擊。首次亮相的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可配備多重彈頭,相信射程達到1.2萬公里,足以覆蓋大部分主要目標城市。 英國《衛報》報道,根據一間總部設於瑞典的獨立智庫機構的報告,中國核武庫的擴張速度較其他國家快,估計已擁有600枚核彈頭,到2035年數目增加至1,50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政經CHAT|禁毒專員李基舜、青協副總幹事陳文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美國法院裁定特朗普凍結哈佛撥款屬非法
【有線新聞】美國聯邦法院裁定總統特朗普非法凍結哈佛大學逾20億美元撥款,下令當局解凍資金,同時禁止日後再停止發放資金,白宮表明上訴。 美國波士頓地區法官伯勒斯裁定。總統特朗普以哈佛大學未有妥善處理校園的反猶太主義為理由,削減哈佛超過22億美元的聯邦撥款是違法。法官伯勒斯在長達84頁的判決書中指出,大學長期未有處理猶太裔學生在校園面對的騷擾問題,明顯有錯,但打擊反猶太主義並不是特朗普政府的真正目的,官員只是想向校方施壓,逼使哈佛接受他們的要求,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言論自由權利。 判詞又說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第六章,規定政府各機構在終止聯邦財政援助之前,必須給予通知、調查和回應的機會,而政府未能遵守,審查後發現哈佛多個受資助研究項目與反猶太主義無關;而華府利用反猶太主義作為煙幕,對頂尖大學進行報復,重申國家反對反猶太主義,但也須保護學術言論自由,下令當局即時恢復撥款、禁止扣留補助金和研究資助等。 哈佛大學校長加伯發聲明,稱裁決肯定哈佛為捍衛大學學術自由,及美國高等教育核心價值而作出的抗爭。白宮發言人說會對這個令人震驚的裁決提出上訴,強調憲法沒有保障大學獲得公帑資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