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海關破四宗海路走私 檢3.55億元電子貨物
【有線新聞】海關偵破四宗海路走私案,檢獲市值3.55億元的走私電子貨物,包括路由器、手提電腦及車輛零件等。 海關探員3月1日鎖定三個經海路運往南韓、泰國及馬來西亞的40呎貨櫃,兩日後再截查一艘開往內地的內河船,經調查後發現,四艘船的貨櫃都載有與申報不符的物品。海關指涉案貨物最高可逃稅4,600萬元,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將有人被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一組指揮官鄧卓諱:「我們留意到不法分子是利用虛假的申報去作掩飾,例如把高價的電子產品和配件虛報為低價值的電源適配器,即是火牛和電子設備,企圖蒙混過關。同時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我們相信不法分子最終會把這些貨物再轉運、偷運到內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殺校|兩資助小學獲「派0班」 蔡若蓮:須正視人口結構下跌 指未來幾年挑戰更大
【有線新聞】新學年有兩所學校「派0班」小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已採取相當寬鬆安排,壓低「派0班」學校數目,重申有必要進一步收緊小一發展方案,應對人口結構下跌。 蔡若蓮:「過去數年曾經包括開班線、開班要求降低、做了些調整,時至今天可以用的方法都差不多(用盡),包括『叩門位』都已實施,必須要正視和面對,並及早為學界可持續發展做措施。考慮目前實際情況,小一派位有優化和調整可以理解。在各個措施推行下,即使業界和社會估計可能有兩位數學校面對停辦情況,在大家努力下、各項措施發揮效果下,見到今年主要兩所小學獲『派0班』,所以目前見到情況,未來幾年可能挑戰會更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啟德捷運|將增至6個車站 走線與民居距離增1倍
【有線新聞】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車站將由5個增至6個,走線與民居的距離亦會增加。 運輸及物流局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原先沿啟德空中花園的走線接近民居,最新方案建議有關走線移至花園上面,令系統與樓宇之間由最近距離約10米增至約20米;亦建議於啟德郵輪碼頭及啟德空中花園之間近承景街增設多一個車站,車站數目由5個增至6個。 當局強調會小心檢視車站選址,例如啟德郵輪碼頭站將設於抵港大堂附近,並設行人天橋,直接連接碼頭一樓的集合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金監總局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振消費
【有線新聞】金監總局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幫助提振消費。 金監總局發布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更好滿足消費領域金融需求,加強對相關需求的支持,並提供適度優惠,亦要開展專項行動發揮政策協同作用,積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工作,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強投放個人消費貸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港深西部鐵路|據悉將於內地設口岸、採一地兩檢 劉國勳:由內地公司興建可降成本
【有線新聞】消息指,連接洪水橋及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會於內地設置口岸,並實施一地兩檢,深圳灣亦有機會設站。有議員認為,讓內地公司興建新綫會有助降低成本。 為了配合北部都會區,政府計劃興建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及深圳前海,途經廈村及流浮山,預計最快2034年落成。財政預算案曾經預告年內會展開勘查及研究設計,消息指當局會在深圳前海設口岸並實施一地兩檢,具體位置未定,而深圳灣亦有機會設站。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在內地設一地兩檢比在香港設關口更有效率,造價亦較便宜,但關注鐵路以洪水橋作為終點,有機會加重當區交通壓力。張欣宇:「尤其是元朗南、將來北環綫帶來新的人口都有數十萬,這裏的新人口基本上可以頗肯定,屯馬綫流量或者運力會完全不足夠,值得要提前規劃。我一直倡議就是洪前鐵路應該不要只是在洪水橋總站,應該繼續延伸,將第一期第二階段延伸到欣澳,最少可做到分流及疏導作用。」 運輸及物流局說政府計劃將工程公開招標,讓港鐵以外的公司都能夠參與,議員劉國勳認為如果交由內地公司由內地向南興建新綫,會有助降低成本。劉國勳:「港深西部鐵路是全新的鐵路綫,亦是跨境項目,我個人認為引入公開招標形式非常合適、絕對可
- 財經資訊
- 2025年03月14日
收市交易所直播室 14/03/2025 恒指終止五連跌一度反彈逾600點、惟24000點得而復失,憧憬消費政策出台內需股炒上
主持:黃皓琳 嘉賓:莫灝楠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 收市焦點: 。恒指最多升650點、收漲497點 。恒指今周累跌1.1%,科指降近2.6% 。下周一內地舉行提振消費發布會,李寧、海爾智家升6% 。內地推「谷生育」政策,蒙牛升9%升幅最大國指成份股、錦欣生殖漲41% 。海爾智家升6%最佳科指成份股 。美團、京東升逾5%,阿里漲3.2% 。被批出售巴拿馬港口,長和及長建跌6.3%及近3%、跌幅首兩大藍籌 。友邦新業務價值及回購股份規模令市場失望,收跌近2.5%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日本富士山最新測量高度增高5厘米
【有線新聞】日本富士山最新測量高度增高5厘米。 國土地理院改用人造衛星定位技術重新測量富士山主峰高度,發現「長高」5厘米,實際高度是3,775.56米,經四捨五入,官方所列高度維持3,776米。國土地理院說以往採用水準測量法,以不同測量點之間的高度差別測量山峰高度,耗時及誤差較大,去年起改用新方法,量度國內逾千座山因地殼變動造成的高度變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一線搜查|黃大仙地盤隔音布不足 民居硬食噪音廢氣 呻商場有活動始停工:欺善怕惡
工作整日回到家中都想安靜地休息,有住在黃大仙過渡性房屋居民投訴,指長期受到旁邊地盤噪音及廢氣滋擾,由一早開工嘈到夜晚,雖然地盤有安裝隔音屏障,但阻隔效果強差人意,嚴重影響生活及健康。 地盤隔音布不足 居民硬食噪音廢氣 涉事地盤為房協竹園聯合村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於2023年動工,目前正進行地基工程。現場可見,地盤與民居只有一米之隔,受影響街坊陳先生表示,地盤每日早上七點就開始工作,發電機等機器噪音一直不間斷,直至到夜晚六、七點。工程的廢氣又飄入屋,家中的風扇及牆壁更出現黑色污漬,令他完全開不了窗。他說已經多次向房協反映要求增高現有隔音屏等措施以減低影響,但一直未有回音,「裝高啲可以隔噪音兼廢氣,你盡咗力就算隔唔到,咁都冇人怪你,但佢都冇盡力,法例允許操作時間範圍是七時可開動機器,咁無可厚非,但隔音屏一定要起,對健康影響非常大。」 陳生又指,地盤出入口附近周圍亦沒有住客,只是出入車輛及洗車,卻興建一個大型帳篷並且鋪滿隔音屏,「反而民居旁邊就點都整唔到,但近廣場那邊又圍得很好,若有活動舉辦時,更會把機器關掉,整個地盤停工,等活動完了再重新開工」,批評承建商欺善怕惡。 居民:有時會嚇醒 議員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Tesla警告將成關稅報復對象 美資玩具商加快撤出中國避關稅戰
【有線新聞】美國電動車生產商Tesla警告美國政府,貿易戰將會令企業招致報復。另外有美資玩具商加快將生產撤出中國,減低受美國關稅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揚言下月向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汽車從此可以在美國輕鬆製造,但汽車龍頭Tesla並不同意。外媒報道,Tesla去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指公司及其他美國出口商會因為美國的關稅措施而受到其他國家報復威脅,造成不成比例的影響,除了推高製造成本,亦減低Tesla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警告即使積極實現供應鏈本地化,但某些零件仍然很難,甚至不可能在美國境內採購。另外,代表多間外國汽車生產商的貿易組織亦警告,車廠無法一夜之間轉移供應鏈,成本增加會令消費價格上升,最終可能導致美國生產線停運及職位流失。 美國的關稅行動影響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加重出口商成本,受累的還包括美資企業。路透報道,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和Target的主要玩具供應商MGA Entertainment加快撤離在中國的生產線,計劃在6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把四成的生產搬至印度、印尼及越南。公司行政總裁指,為了保護本身已經微薄的利潤,無可避免要提高在中國製造的產品批發價,把額外成本轉嫁給零售商,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有議員關注中醫院啟用後沒足夠人手 盧寵茂:或在香港以外招聘人手
【有線新聞】本港首間中醫院今年起分階段投入服務,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有議員關注中醫院啟用後有沒有足夠人手應付服務需求。 林素蔚:「整個香港醫生只有這麼多,如果接下來從診所去到中醫院,會否人手跟不上,市民搶着去看醫生呢?所以想跟進,接下來局方有沒有確保開設中醫院時,會否有足夠人手應對住院、門診和國際發展的需要?」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中醫醫院確實是香港首次有中醫住院病人,以往香港中醫服務,到時診所,基層門診的服務,確實住院服務方面我們需要有一些其他人手。所以中醫院在這方面積極招聘人手,亦包括有可能在香港以外,一些中醫住院的人手人才來到香港。」 醫衞局指9月會公布中醫醫院門診收費詳情,強調收費是可負擔的水平,其中三分二將由政府資助,其餘則由中醫醫院董事局根據市場導向考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旅發局: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按年增7%
【有線新聞】旅發局公布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有840萬人次,按年增加7%。 其中內地旅客佔650萬人次,按年多4%,非內地旅客量為191萬人次,按年增長兩成。旅發局指,短途市場表現理想,菲律賓、印尼、日本和南韓等訪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多超過三成,長途市場方面,以澳洲表現突出,訪港人次按年增長34%。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4日
雪卵|政府擬撤10年上限 有婦產科醫生指屬與時並進 惟醫護應向病人清楚解說
【有線新聞】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建議修例,取消精子、卵子或胚胎的儲存期上限,有婦產科醫生認為修例是與時並進,但關注病人對服務的了解。 修例建議配子,即是精子和卵子 或胚胎由儲存10年上限改為無限期,有婦產科醫生指外國的病人使用十年內儲存的卵子,而成功生產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更有九成雪卵的女士最終沒有使用,主要用作保險。 婦產科醫生羅致廉:「英國的經驗,大部分人留卵子後不會用,九成人不用卵子,不知十年後發生什麼事,使用時要明白成功率,基於當年留卵子時間的年齡及身體狀況,身體很健康、28歲留卵子成功機會最高,但都低過百分之五十。」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香港卵子的儲存數字2019至2023年有上升趨勢,2021年的數字更是按年翻倍,醫生提醒,醫護要令病人了解治療不能確保可以懷孕。 婦產科醫生羅致廉:「解說很重要 ,正式的診所、胚胎體外受精移植中心應對病人講清現實 ,要講留多久、成功機率幾多、要面對什麼,現在歲數會影響將來的成功率,要很誠實。」 醫生相信,香港普遍遲婚和遲生育,相信對生殖科技需求會愈來愈大,香港一次雪卵療程約十萬元,但台灣、內地等地相關收費較香港低三分之一甚至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