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美國暫停與烏分享情報 據悉有望重啟談判 馬克龍稱將與歐盟商討擴大核威懾
【有線新聞】美國先後暫停向烏克蘭提供軍援及分享情報,但美烏官員透露兩國有望重啟談判。法國總統馬克龍考慮擴大核保護範圍,保護歐洲免受俄羅斯威脅。 美國進一步收緊援助烏克蘭,繼暫停軍援後,白宮及中情局證實已暫停與烏方共享情報,消息指包括俄軍部署及目標。 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說,總統特朗普正審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否致力推進和平。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透露,若俄烏推進談判的進度理想,可望恢復援烏。 澤連斯基稱幕僚長葉爾馬克與華爾茲通電話,形容有正面進展,正籌備下輪會面,期望下周有初步成果,他將到比利時與歐盟領袖舉行緊急會議。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峰會前夕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警告俄羅斯的威脅不限於烏克蘭,更威脅法國和歐洲,演變成全球衝突,絕不能坐視不理,願意與歐洲盟友商討擴大法國核威懾力,保衛歐洲大陸。法國是歐盟唯一擁核國,馬克龍強調,總統擁有使用核武的最終決定權,又說法國和歐洲不能離棄烏克蘭,不排除戰後在烏克蘭部署軍隊。他又提到美國改變俄烏戰事立場,稱已預備好應對,期望美方仍與歐洲立場一致。 路透社引述外交消息,法國和英國計劃數天內與烏克蘭敲定和平計劃,再向美國闡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美國證實與哈馬斯會談 特朗普警告釋放人質 否則需付沉重代價
【有線新聞】美國證實曾與哈馬斯直接對話,磋商釋放美國人質,是廿多年來雙方首次直接接觸。總統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警告哈馬斯釋放餘下所有人質。 以哈停火協議第二階段停滯不前,餘下59名人質未知何時獲釋,包括相信仍然生還、擁有美國國籍的21歲人質。多間傳媒報道,美國與哈馬斯代表近期曾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會談,磋商釋放美國人質及停戰協議。 白宮證實雙方直接對話,美方談判代表是人質事務特使伯勒爾,但拒絕透露詳情。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這名參與談判的特使有權與任何人對話,已徵詢以色列意見。(對話是關於人質問題,還是商討總統特朗普接管加沙計劃?)談判對話正在進行,我不會詳細說明,這關乎美國人性命。」 哈馬斯成員證實雙方曾兩次會面,由埃及和卡塔爾代表安排,認為會談本身已代表有進展,預料雙方會繼續對話。 今次是美國自1997年把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首次公布雙方有直接對話,以色列總理府稱已就對話向美方闡明立場。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後發帖文,向哈馬斯發出最後通牒,警告釋放所有人質及歸還死者遺體,並離開加沙,否則哈馬斯和加沙民眾將付上沉重代價,聲稱會向以色列提供所需資源完成戰鬥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兩會|丁薛祥出席港澳政協聯組會議 以「鑽石」形容香港 高度肯定23條立法
【有線新聞】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丁薛祥連續第二年出席全國政協港澳聯組會議,有政協引述丁薛祥以鑽石來形容香港,又高度肯定香港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 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丁薛祥到場,全體委員鼓掌歡迎,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亦在主席台上,會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主持。何厚鏵:「充分體現中央對一國兩制事業的重度重視,和對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親切關懷,我們倍感溫暖、深受鼓舞。」 會議上多名委員發言,討論範疇包括香港資本市場、橫琴發展等,丁薛祥聽取發言後作總結。有政協引述丁薛祥高度肯定香港歷史性完成23條立法,支持香港繼續拼經濟、惠民生。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除了高度肯定我們廿六年後可以就23條立法外,更加提醒我們大局穩定後一定要居安思危。」全國政協委員何超瓊:「香港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但不應該自己單打獨鬥,我們現在應該結集大家的力量,令到粵港澳大灣區或者加入國家整體全面發展。」 有政協引述丁薛祥以鑽石來形容香港。全國政協委員管浩鳴:「無論鑽石抑或明珠都是珍貴的寶石,如果你問我,我想起通常說起明珠都是比較東方一點,說起鑽石是較西方一點,我會解讀為丁副總理希望香港在中西上更能發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市建局山東街/地士道街項目 現場接獲至少10份意向書
【有線新聞】市建局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項目中午截收意向,現場至少收到10份,有分析擔心項目招標時有流標風險。 市區重建局山東街、地士道街項目截收發展意向,現場所見,遞交的包括鷹君、中國海外、華懋及帝國集團等。有測量師關注會否繼上次啟德道/沙浦道後,再有市建局項目流標。萊坊執行董事及大中華區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方耀明:「有些少意外,因為參考之前幾次經驗,一般市區重建局的地,項目都在市中心,一般位置都頗不俗。原本預期今次這位置在旺角,預計(反應)應該會頗好,估計有數個因素,始終反映市場現況及接下來的財政年度,市區地在政府及賣地表仍有數幅,可能規模再小一些,估計發展商認為其他地較有吸引力。入標的發展商出價一定更加保守,變相有流標風險。」 項目地盤面積約2.6萬平方呎,可發展總樓面面積上限約16萬平方呎。市建局為了提高設計彈性,在不超過現時總樓面面積下將住宅地積比率上限由7.5放寬至8.5倍,預計可提供約380個住宅單位。項目亦需要提供約3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作為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用途,可獲豁免計算在總樓面面積內。 綜合市場預測,項目估值約7.6億至逾9億元,每呎樓面地價預測最高約6,000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滙控據報重新命名地域組織不稱東部和西部市場
【有線新聞】滙控據報計劃重新命名地域組織,不再稱東部和西部市場。 滙控去年開始架構重組,將地域組織分為東部及西部市場管理。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滙控決定將業務重新命名為「亞洲和中東」以及「歐洲和美洲」,業務架構上並沒有改變。集團之前將業務分為東西市場,惹來分拆業務的猜測,但滙控已否認。消息亦指部分員工認為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分東西市場並不合適。 滙控發言人指,正簡化地區治理架構,由5個轉為兩個,可提升全球網絡服務客戶的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兩會|專家指改善工資增長機制 有助促進消費投資循環
【有線新聞】中央新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要激發企業活力及提振消費,不少字眼如「瞪羚企業」、「投資於人」首次被寫入報告,專家說是要保障民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從而釋放消費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要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意思是投入到人的發展和保障上,從多管道促進居民收入改良勞動者的工資增長機制,落實福利和休假制度等,從而釋放消費力。 專家指這些做法有助解決內需消費不足,產能過剩的問題,帶動消費牽引投資的良性循環。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林山:「推動中低收入群體的增收減負,還有增強居民的長期消費能力等,以上這些舉措目的就在於推動我們的消費,從規模擴展型向提質升級轉型,解決我們供需錯配的問題。」 報告亦著力發展民營經濟,有不少新字眼首次出現,例如「瞪羚企業」,意思是跨過創業初期超速發展的企業,無論在技術、商業模式上都有強大的創新能力;而「獨角獸企業」則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具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力和市場潛力的未上市公司。 工作報告提到要支持這兩類企業發展,促進中小企在新領域發展壯大。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魏楚:「我們現在的民營企業大量地進入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白居二|今期新增1,500「青年計劃」配額 家長為子女申請:始終已經長大、需要自己空間
【有線新聞】俗稱「白居二」的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今期新增1,500個「青年計劃」配額。有家長幫兒子索取表格,希望他有自己的空間,亦有人說已經輪候公屋多年,因此嘗試申請「白居二」。 在樂富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早上陸續有市民前來索取申請表,今期「白居二」新增1,500個「青年計劃」配額,申請者須40歲以下,有巿民就為兒子或朋友索取表格。 市民梁小姐:「因為兒子長大,幫他嘗試一下。現在住在劏房,環境比較小,兒子不是太方便,始終他已經開始長大,需要自己空間,所以嘗試申請。」 市民梁小姐:「30歲左右,因為他可能都想結婚,收到有這個消息可能想結婚用,有自己地方舒服很多。(會否覺得是好事?)當然是好事,大家都可以安居樂業,各方面都有居住的問題,有居住的地方很好。」 一般配額只得4,500個,但仍吸引不少人來申請,希望改善居住環境。市民王先生:「我現在住得很擠逼,三個人同住一間很小的屋,所以看看能不能買。(為何不申請房協其他計畫?)房協我等了好多年,等了七、八年,我也申請了公屋,問題是等不等得到。」 白居二本月26日截止申請,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攪珠,房委會會在第三或四季向成功申請者發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台北市精舍命案 檢方依傷害致死罪起訴13人
【有線新聞】台北市一家私人精舍,有女信徒去年被發現死於場內,檢方依傷害致死罪,起訴藝人李威夫婦等十多名被告。 台北地檢署起訴的13人中,除了李威夫婦,還包括知名作家王薀、吳姓女主持等,他們被指涉嫌共同虐待蔡姓女信徒,迫女信徒長時間跪拜懺悔,搞打她的膝蓋,加上語言暴力,最終令女信徒體力透支,導致橫紋肌溶解症身亡。 李威目睹霸凌過程,因為他的供詞有助追訴其他正犯,獲轉為污點證人,將可請求法院減輕或免除刑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特朗普據報下周一會見美國半導體公司領袖
【有線新聞】特朗普據報下周一會見四家美國半導體公司領袖。 彭博引述消息指,惠普、英特爾、IBM及高通的行政總裁將會與特朗普會面。惠普發言人指公司關注貿易政策及美國製造業等議題,特朗普上任後推出一系列政策改革或不利當地半導體企業發展,包括日前呼籲美國國會廢除前總統拜登任內通過涉及約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內地經濟增長目標符合大行預期 野村:憂貿易戰升級拖累需求
【有線新聞】總理工作報告提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以及預算數字等,大行普遍認為符合預期。 不過花旗認為經濟增長目標維持5%左右,顯示北京比較心雄,財政和貨幣政策亦無重大突破,估計到年中的政治局會議才會對政策進行全面評估,認為市場焦點短期內重返即將公布的月度經濟數據,相信有不俗的開局。 野村擔心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好快升級,同時以舊換新計劃和出口的利好,都已經在今年較早前反映,導致需求逐漸減少,維持對今年經濟增長4.5%的預測,去到年底會放緩至4%,估計北京將在下半年加大政策支持。 摩根士丹利則指,今年的財政政策擴張溫和,主要在經濟下行當中提供支撐,而不是重大刺激,在新增的2萬億人民幣赤字裡面只有四分之一與消費有關;又指雖然會議提到改善地方政府化解債務的工作,防範發展商債務違約風險,並承諾用更多貨幣政策工具來支持樓市和股市,但欠缺細節及時間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德國債息急升引發漣漪效應 日本10年債息2009年中以來首度升穿1.5厘
【有線新聞】德國債息急升引發漣漪效應,環球債息跟隨向上。 德國同意設立5,000億歐元基礎設施基金,並將改革債務規則。德國10年國債息率見逾一年高位,日內曾升30個基點,創1990年3月中以來最大單日升幅。亞洲債市、債息同樣抽升,其中,日本10年期國債息自2009年中以來首度升穿1.5厘。 在外匯市場,美元向下,美匯指數見四個月低位,單日跌逾1%,歐元及英鎊兌美元見約四個月高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消委會|調查揭私營醫療收費差異大 同一手術相差達152% 套餐價目表未列明額外收費
【有線新聞】消委會研究發現本港私營醫療服務醫患資訊不一,價格亦欠缺透明度,建議政府為價目表的呈現方式提供指引,私營醫療機構則要提供清晰書面服務費預算等,提升收費透明度。 2021年至2024年消委會接獲私營醫療服務投訴,超過四成五與收費爭議相關。消委會發表醫療價格透明度研究報告,訪問及調查逾500名消費者、13間私家醫院及20間日間醫療中心等,發現六成七受訪者在選擇接受治療的機構前沒有格價,而私家醫院對相同治療的收費亦有顯著差異,同一手術的收費在各私家醫院相差達152%。 消委會說,私家醫院和日間醫療中心等有責任向消費者提供和解釋價目資料,但現時未有一套慣常做法。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以深入訪談個案為例,醫生當初預計費用是16至17萬,但最終結帳時費用高達23萬,當消費者追問時,醫院指收費由醫生決定,要他找醫生查詢,但醫生又稱費用由所屬醫療集團決定,結果消費者最後也不能追回差價。」 研究又發現部份消費者即使向職員查詢也無法獲取價目資料,近七成消費者亦曾遇到價格差異,但當中只有三成五消費者獲解釋。消委會指不同的私營醫療機構套餐有助消費者進行價格比較,但現時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