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百佳進口法國乳酪或含玻璃碎 食安中心指令下架回收
【有線新聞】百佳超級市場一款法國進口乳酪,可能含有玻璃碎片,要停售及回收。 食安中心接獲歐盟通報,說品牌Casino一款雲尼拿味的玻璃樽裝乳酪可能含有玻璃碎片,隨即要求百佳停售及下架,又呼籲市民不要食用,並在辦公時間致電進口商熱線2606-8658,了解回收安排。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今年正式恆常化 起薪點1.8萬元
【有線財經】「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由今年開始正式恆常化,最低工資和補貼的金額均保持不變。一般職位的起薪點依然是1.8萬元港幣,政府會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最長為期18個月。參與企業須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企業可由三月起經計劃網頁提交職位空缺。 至於參加計劃的青年必須為香港居民,並於2021至2023年獲頒學士或以上學位。職位空缺經勞工處審批後,將由3月20日起上載計劃網頁供畢業生申請。獲聘的畢業生與企業可隨即協定僱傭合約的生效日期,截止日期為9月30日。 惟計劃實行至今都惹來不少爭議,有立法會議員提出首年度放出近3500個職位,但最終只有一千多名畢業生入職,對計劃的成效存疑。另外亦有聲音促請當局放寬計劃申請限制,令職業訓練局學生及副學士亦可受惠。不過勞工處回應,近八成參與計劃的青年和企業都表示對計劃感到滿意,又指大學生北上後帶回的效益更好,暫時不考慮納入其他畢業生。 廣州2021年提出構建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三年計劃,今年是計劃的最後一年,廣州不少全新文旅景點已經落成。據《廣州旅遊發展趨勢報告》,去年廣州屢次在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全國熱門航班目的地等排首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九龍塘基華小學爆發急性腸胃炎 27學童痾嘔 1人需入院
【有線新聞】九龍塘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爆發急性腸胃炎。 衞生防護中心說學校星期二起,先後有27名六至七歲學童嘔吐和腹瀉,其中一人一度留醫,當局派人到校視察後要求學校消毒及建議他們採取預防措施。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每日樓市】2/3/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KOKO ROSSO次輪賣出九成多,開售翌日繼續錄得成交。此時元朗單幢盤雨後乘勢推出,一房開則與一般新盤有少許不同,會去看看。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商務部:努力留住優質外資 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准入限制
【有線新聞】面對外資流失,商務部回應今年將努力留住優質外資,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准入限制。 內地放寬疫情防控後,消費市場逐漸回暖,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年升6.8%,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按年增長近三成。商務部指情況好過預期,今年會將汽車、家電、家居、餐飲定位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點。 被問到有外資撤走,商務部指亦有不少外資看好中國市場,會努力留住優質外資。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長期來看,中國的市場對企業來講是必選。我們會在投資促進、提升服務、擴大開放、優化環境上,下更大力氣,努力把優質的存量外資留下來,把更多高質量的外資引進來,將研究推動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准入限制。」 至於就業問題,人社部就預計就業形勢將持續回暖,總體保持穩定,但指出今年新增的城鎮勞動力規模創下了新高,達到1662萬人,承認仍然存在壓力。人社部部長王曉萍表示:「招工難、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老百姓在求職就業中還面臨著一些急難愁盼的問題,希望有更充分的就業機會,更合理的勞動報酬,更可靠的社會保障,這些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面對人口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鴨脷洲留宿幼兒中心爆上呼吸道感染 17學童及3職員染病
【有線新聞】一間留宿幼兒中心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耀能協會鴨脷洲幼兒中心上月初開始,先後有17名三至六歲學童及3名女職員發燒、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當中3人要入院,經治療後已經出院。 衞生防護中心稱3人帶有呼吸道合胞病毒,1人帶有腸或鼻病毒,已建議幼兒中心消毒及將染病學童分隔。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滙控小股東呂宇健:雖決議案表決門檻被提高 有信心獲通過
【有線新聞】滙控小股東呂宇健指已要求集團在5月股東大會加入兩項決議案,雖然通過門檻被提高,但仍有信心獲通過。單一大股東平保就指,任何改善滙控業績和提升價值建議都會支持。 「分拆滙控關注組」召集人呂宇健接受訪問時指已獲100名股東授權,要求5月5日的股東大會加入兩項決議案,分別為動議集團制定提升價值的計劃和策略,包括研究分拆、重組亞洲業務以及承諾派息不低於疫情前水平,即每年每股51美仙。 呂宇健:「接近八成利潤來源都是亞洲,若可將滙控亞洲分拆,滙控亞洲派息能力會提升,當滙控亞洲派息能力提升,會很多股東想買滙控亞洲,股價就會體現出來。」 呂宇健指已接獲滙控通知要求將議案以特別議案形式提呈,意味通過門檻要提高至超過75%贊成票,但有信心獲股東支持。 呂宇健:「這兩個決議案作為股東,我相信百分百會通過,要反對的我不清楚他們的心態是什麼。」 滙控主要股東平保一直被視為推動滙控分拆的主要推手,而呂宇健為創業板公司「創天傳承」的最大單一股東,去年11月獲平保合作夥伴入股,被外界視為同一陣線,呂宇健回應指雙方目標都是提升滙控股東回報。 呂宇健:「這是完全毫無關係,因為我在這公司只是一個股東,我與他的心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上海老翁在家門口種菜被指佔公共地方 物管人員清理手法惹爭議
【有線新聞】上海有老人在家門口種菜被指佔用公共地方,但當局只給他一個小時通知,之後就派人強行清理,被批評做法太粗暴。 網上流傳一條影片,幾十名人員在通知一小時後就到場強行倒掉門口盆栽,更一度與長者發生推撞。事發在星期三,青浦區一名82歲老翁因為在家中門口種植24盆蔬菜,被指霸佔公共地方,接獲通知要他一個小時內清走,家屬指由於時間太過倉促,令到現場情況非常混亂。事件引起網民關注,批當局勞師動眾欺負老人家。 當局經調查稱片段中為物管公司人員,上月已通知住戶要清走植物。物業工作人員賈先生表示:「這個(安置房)是分給他們的,沒有花園一說,都是(公共)綠地。因為現在(有住戶)侵佔綠地比較嚴重,現在集中整治,政府派的城管之類(工作人員)統一執法的。」 對於家屬指人員執法手段過於暴力,當局指工作人員已保持克制,期間無任何言語或肢體衝突。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屯門醫院吊機路軌外殼脫落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康復病房一個天花懸掛病人扶抱吊機路軌外殼脫落,無人受傷。 醫管局說吊機去年8月檢查過,當時沒有異常,每年亦會做負重測試確保系統安全,符合牌照規定;事發後已即時停用吊機,安排承辦商維修,沒有影響病人臨床服務。 全港公立醫院有約1130套不同型號的天花懸掛病人吊運系統,至今沒有收到其他異常報告。醫管局已經要求各聯網全面檢查,確保病人及員工安全。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藝術館明起米羅作品展 近八成首現亞洲 與畢加索、達利並稱西班牙三傑
【有線新聞】「西班牙現代藝術三傑」之一、抽象派藝術家胡安.米羅作品明天起在香港藝術館展出 。 一入展館,第一幅畫細心去看,是女人、鳥的形態,還有星星、月亮、眼睛,是米羅經常採用的視覺符號。香港藝術館館長羅欣欣:「米羅其實小時間本來他父親希望他從商,他後來17歲時真的成為一個會計文員,因為不適合工作就生病。他如何療傷?就是回到家鄉有個農莊,他便發現大自然可以醫治他心靈。我們看這些符號不只是一些簡單、抽象視覺元素,而是一些可以令自己平靜的符號。」米羅常用的標誌在這裏化為天上的星座,市民進來這裏可以盡情感受這個世界。 胡安.米羅是20世紀知名藝術大師,與畢加索、達利齊名,有「西班牙現代藝術三傑」之稱。他主張詩歌與繪畫無分界限,日常生活就地取材。60年無間斷創作,晚年作品「煙火」筆觸依然揮灑有力。羅欣欣:「他涉獵許多不同範疇,有雕塑、繪畫、板畫、公共藝術、陶瓷也有,一個如此全面的藝術家都難得一見。」 米羅94件作品首次在香港展出,逾八成首次登陸亞洲,當中11件是第一次外借。市民星期五起至6月底可以去香港藝術館參觀,一睹米羅作品的風采。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消費券|營辦商指去年第二季交易較前年同期多 料今次多作日常消費
【有線新聞】政府連續3年派發消費券,電子支付工具營辦商WeChat Pay HK說,去年第二季即消費券派發後幾個月,相關交易金額比2021年同期上升六成七,預料用戶今次多數用作日常消費。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洪丹毅:「去年以日常消費為主,2021年以大宗交易即電器、手機為主,初步判斷今年比去年較遲消費,主要用在超級市場、便利店、餐廳為主,包括很多線上繳費。」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多名港區政協委員下午抵京 有委員料中央對港政策不變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會議周六開幕,多名港區政協委員周四下午抵達北京,他們說會就香港事務提案,有委員相信中央對港政策會不變。 抵達北京的港區政協委員,周四下午5時多來到入住的北京華彬費爾蒙酒店。據了解,今年兩會將繼續以閉環方式舉行。 他們是於周四早上由香港出發,多位政協委員包括長和主席李澤鉅、影星甄子丹,以及蘇長榮、自由黨邵家輝等,一早就去到機場。他們都說,會就香港事務提案,範圍包括推動經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國家安全等。 今年是中央政府換屆之年,有委員相信中央對港政策會不變。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說:「我想人事安排到適當時候,國家會公布。我們都希望國家政策一如既往,支持香港一國兩制發展。哪位領導人掌管香港領導小組,相信對香港總體政策不變。」 全國政協及人大會議,分別在星期六和星期日開幕,而在開幕前一日,政協和人大都會先舉行記者會,簡介會議議程和相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