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私隱公署要求26平台刪逾1.7萬條起底訊息 稱若執法有效不考慮封鎖Telegram
【有線新聞】起底前年10月刑事化,截至去年底,超過1.7萬個起底訊息被要求刪除,涉及26個網上平台,私隱專員公署指有頻道整個被刪除。 截至去年12月底,公署處理了2,000多宗起底個案,刑事調查當中114宗,並向26個平台發出1,500個停止披露通知,涉及超過1.7萬個起底信息,遵從率超過九成。 去年有報道指,公署研究封鎖整個通訊程式Telegram,記者多次追問會否封鎖整個平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個別頻道我不想在此評論,因為涉及執法工作,有些頻道不只移除一個起底訊息,或者甚至整個頻道都移除了,如果有這情況,即我們執法已經有成效,就不需要考慮更進一步的行動。」 起底個案32宗轉介警方跟進,12人被捕、2人罪成,其中一人判監8個月。公署指案件主要透過社交平台及即時通訊軟件「起底」,已經向不遵從通知的平台發警告信,亦會聯絡海外對口執法單位要求協助,至今執法成效顯著。 公署亦調查香港銀行學會一宗資料外洩事故,認為學會資訊系統管理欠佳,導致載有個人資料的伺服器被攻擊,違反《私隱條例》的保障資料原則,已經發出執行通知要求糾正。 去年共有105宗資料外洩事故通報,當中41宗來自公營機構,其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西九龍法院玻璃昨疑遭射爆 警乘吊船量彈孔 未有人被捕
【有線新聞】西九龍法院大樓一幅玻璃幕牆昨日懷疑遭人射擊爆裂,警方繼續在法院蒐證,暫時未有人被捕。 爆裂的玻璃幕牆未維修好,下午3時許,探員乘坐吊船從平台降至大樓外牆位置,用工具仔細量度彈孔大小,又拍照蒐證,大批軍裝警員早上在法院外戒備,亦出動警犬。 事發星期三下午,法院一幅玻璃幕牆爆裂,發現懷疑彈孔,警方初步調查相信有人在西九龍走廊天橋射擊法院外牆。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澤連斯基轉抵法國晤馬克龍及朔爾茨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短暫訪問英國後,轉往法國,與總統馬克龍及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爭取各方提供更多先進武器和戰機,周四將到比利時布魯塞爾會見歐盟國家領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三晚由英國轉抵法國巴黎,隨即前往愛麗舍宮,獲總統馬克龍招待,聯同德國總理朔爾茨舉行工作晚宴。 澤連斯基在記者會上稱法國和德國有潛力改變戰局,只要烏克蘭獲提供遠程武器和先進戰機,坦克聯盟就會更加強大,亦可盡早結束俄羅斯的入侵,讓歐洲回復和平。 馬克龍指法國是值得依賴的盟友,將協助烏克蘭打勝仗。 朔爾茨就稱,歐洲和跨大西洋的盟友一直向烏克蘭提供軍事和人道援助,未來亦會繼續這樣做,但未有表明如何增援。 澤連斯基這次突然外訪,首站先到英國,分別與首相辛偉誠會面,覲見英王查理斯三世,並探訪在英國受訓的烏軍部隊。澤連斯基一再呼籲各方提供戰機支援,辛偉誠稱一切都可以談,國防部正研究可提供哪種戰機,但強調過程和培訓需時。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警告,一旦英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機,後果牽連全球。 澤連斯基下一站將到比利時布魯塞爾,會見歐盟國家領袖,包括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並在峰會發言,為烏克蘭爭取更多武器。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09日
一線搜查|運輸署辦手續大排長龍 排隊黨求平反:我哋跟規矩 指根源是運輸署櫃位不足
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早前報道過,運輸署牌照事務處排隊辦手續大排長龍,動輒要排2至3小時,人龍中有不少都是「排隊黨」,日日長駐收費代客辦手續,引起排隊市民不滿。有業內人士則反映,他們跟足規矩排隊代辦手續,認為導致輪候時間超長的原因,是運輸署未有因應情況增加櫃位。 有關《一線搜查》早前報道運輸署排隊問題,可按此了解【直擊運輸署排隊黨如何吸金、即場招客 市民:冇咗排隊黨可能15分鐘就走得】。 「排隊黨」是誤解 從事汽車買賣阿Ben(化名),同時有經營汽車維修生意,他指車主想保留舊車牌,或轉移、套上車牌,都需要到運輸署辦理手續,不可在網上辦理,而由於客人未必有時間親身到運輸署,便會交給他們辦理。他表示,市民將「代辦」形容成「排隊黨」是誤解,「我哋係比其他人早去到運輸署排隊,我哋有付出時間同服務。」 更多熱門文章東涌櫻花園、嘉道理農場、中文大學 香港賞櫻3大好去處|附交通方法《給十九歲的我》爭議懶人包 李慧詩不滿「被通知」、電影監制回應一文看 最大責任運輸署? 對於被指帶備櫈仔排隊,又霸佔運輸署牌照事務處的長枱,阿Ben表示,行家間都有默契,不會佔用現場所有長枱,會盡量聚集於同一張枱。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光城者案|兩人認串謀煽動顛覆政權 分別囚5年及5年3個月 官:情節嚴重
【有線新聞】組織「光城者」七名成員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餘下兩名被告判監五年,法官說「光城者」在街站持續宣揚「流血革命」,對社會構成風險 。 兩名被告蔡永傑及陳右津,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他們被控去年一月至五月透過擺街站鼓吹「武裝起義」,早前已承認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辯方求情指被告年輕,受當時社會氣氛影響、變得偏激,只是一時迷失方向,希望法庭給予機會。 法官判刑指,蔡永傑是組織創辦人,相信「無底線革命、流血革命」等言論是由他發起,亦相信他煽動其他被告擺街站、派傳單;他曾多次在街站岀現、接受傳媒訪問,又舉行記者會,反映他積極參與組織的事。至於被告陳右津,法官說他案發時已24歲,曾在外國獨自留學,是成熟的成年人,不相信他受人唆擺,他在街站用英語宣讀組織的理念,是意圖向不懂廣東話的人散播言論。 法官指「光城者」在街站重複宣揚「流血革命」,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各被告成功煽動其他人,但如果情況持續,不能排除可能煽動到心智未成熟的人,對社會構成風險,屬國安法中「情節嚴重」,判監五年。 蔡永傑另外涉及一宗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判監半年、當中三個月分期執行,總刑期五年三個月,而同案另外五名被告早前已判入
- Digital Tech
- 2023年02月09日
食道癌|50歲女吃湯圓鯁喉 醫生一看「這病徵」揭她患食道癌 6大症狀要小心
鯁喉或或出現吞嚥困難要小心,有可能是食道癌症狀。一名50多歲女子在元宵節吃湯圓時鯁喉,食道被湯圓黏著,無法進食。醫生為她診治時發現其有嚴重的胃酸倒流,更患上第一期食道癌。醫生指,幸好及時發現,否則嚴重可致脫水死亡。醫管局列出食道癌6大早期症狀及高危因素,大家要小心。 吃湯圓鯁喉揭患食道癌 綜合台媒報道,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文倫分享個案,指一名50多歲女子吃湯圓時鯁喉,整個食道被湯圓黏著,胸口出現異物感,無法進食及吞口水。醫生為她移除湯圓時,發現她有嚴重的胃酸倒流,導致食道狹窄,更揭發其食道下段出現第一期食道癌。女子亦表示在此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症狀。 不及時治療 嚴重可致脫水死亡 王文倫指出,由於湯圓的甜度較高,難以消化,會加劇胃酸倒流的情況。另外,若有食道癌、食道腫瘤病史的人士,食道比一般人狹窄,在進食湯圓的時候更易鯁喉,不但無法進食,而且連口水都吞不到。他續指,這類患者的胸部及喉嚨會出現嚴重的異物感,如不及時治療,有機會造成脫水,甚至死亡。 王文倫又提醒,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建議少吃甜湯圓,選擇鹹湯圓較能避免引起胃食道逆流。另外,由於湯圓屬於糯米類,並不容易消化,應適量進食,不宜
- News Editor
- 2023年02月09日
ChatGPT|惡鬥微軟開局失利!Google AI答錯累母公司股價跌破百元 背後竟「多得NASA」?
【有線新聞】由OpenAI開發AI對話程式「ChatGPT」去年底面世, 隨即引爆IT界新一輪爭霸戰,兩大科網巨頭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相繼加入戰團。不過,Google日前發布的推廣動畫卻爆出公關災難,被眼利網民發現回答出錯,外界隨即質疑Google的AI技術未成熟,母公司Alphabet股價受累跌破百元。這次風波卻可能是「非戰之罪」,背後更可謂「多得NASA(美國太空總署)」? 誤解新聞稿 NASA標題模棱兩可 綜合外媒報道,Google近日在Twitter發布AI對話程式「Bard」的推廣動畫,當中有問題問:「如何告訴我9歲的孩子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有哪些新發現?」,「Bard」給出的第三項答案「拍攝了第一張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照片」卻是錯誤。 據報道,韋伯太空望遠鏡確實於去年九月拍攝了「它的第一張」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照片,當時NASA發出的新聞稿便以「NASA’s Webb Takes Its First-Ever Direct Image of Distant World」為題,但「全球第一張」卻是由歐洲南方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卡塔爾元首擬45億鎊購曼聯 作價遜格拉沙期望 須歐洲足協改例才能成事
【有線新聞】英超球會曼聯賣盤有新進展,據報卡塔爾國家元首有興趣出價。 英國衛報引述消息指,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計劃以45億英鎊洽購曼聯作價,比班主格拉沙家族期望的60億英鎊低。另外由於塔米姆已擁有法甲球隊巴黎聖日耳門,交易若要通過,需要歐洲足協更改規則,容許同一擁有人旗下的球隊對賽才能成事。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北韓建軍75周年閱兵儀式展示軍事實力
【有線新聞】北韓昨晚舉行建軍75周年閱兵,展示洲際彈道導彈等武器。 北韓官方傳媒報道,身穿黑色大衣和戴帽的領袖金正恩,攜同妻子和女兒,出席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的閱兵,展示包括洲際彈道導彈等武器。 有美國企業的衛星圖片顯示,閱兵儀式上有疑似運載導彈的軍車。專家相信閱兵展示的武器,包括火星17洲際彈道導彈及可能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韓聯社報道,金正恩未有在閱兵儀式發言。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易通行|青沙月尾先行 全港近半車輛已取標貼 運輸署倡貼車頭玻璃中間偏左
【有線新聞】全港近半領牌車輛已經領取「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標貼,青沙管制區本月26日起率先採用。運輸署說收到車主反映未收到標貼,或忘記所登記的電子聯絡方法,下星期會向車主發信確認。 本月26日凌晨五時起,青沙管制區不設人手收費亭,「快易通」車道亦取消,行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只可以用「易通行」不停車繳費,在預設的繳費戶口扣除隧道費。運輸署署長羅淑佩:「青沙坦白說是比較暢順的一條隧道,平時都不會特別塞車,所以會否特別快很多?青沙未必會,這亦都是為何我們選擇青沙試行。我們希望任何引入科技,別說市民要適應,系統亦要適應。」 全港有363,000名車主登記及取得「易通行」標貼,佔全港領牌車輛四成半。收到後緊記須確認車牌是否正確,之後可以安裝。運輸署建議水平線張貼在車頭玻璃中間偏左,不要阻礙駕駛視線,與行車記錄儀或者「快易通」貼,保持至少10厘米以免干擾。 張貼後在「易通行」網站,或者手機應用程式註冊戶口選擇繳費方式。不過有車主反映註冊不到,稱電子聯絡方法不符。運輸署提醒車主要用續牌、過戶時向署方登記的聯絡資料。羅淑佩:「的確有市民說不記得,我不記得當時提供了甚麼,我有很多個電郵。不要緊,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氣球風波|美國防部:中國高空監視五大洲多年、與數十國分享情報 外交部斥屬對華信息輿論戰
【有線新聞】美國指中國氣球過往多次進入領空,形容中國的高空監視計劃持續多年、遍及五大洲,已與數十個國家分享相關情報,中方質疑美方對華發動輿論戰,而美國總統拜登則重申中美關係無受氣球風波影響。 美國國防部表示,在本月的氣球風波前過去曾4次發現中國氣球進入領空,飛越中方感興趣的地點,批評中方多年來在五大洲多地展開高空監視計劃,強調美方掌握這類氣球的情報,有能力加以追蹤,美軍亦會繼續打撈日前擊落的氣球殘骸。 國務卿布林肯在華盛頓會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時,直指美國並非中方計劃的唯一目標,批評這類行動侵犯五大洲多國的主權,透露華府已跟數十個國家分享中國氣球的情報。 《華盛頓郵報》引述華府官員指,美國情報界認為這次的中國氣球屬解放軍的監視計劃,指計劃已經在海南省運作多年,收集北京關注的多地軍事情報,包括台灣、日本、印度、菲律賓、越南等。其中日本過去數年亦多次發現上空出現類似氣球,政府確認去年1月於九州以西公海上空發現過不明氣球,會調查是否與美國發現的氣球有關,並與盟友合作收集情報。 在北京,外交部反駁指美方提出監視氣球計劃的說法,可能是美方對中國進行信息輿論戰的一部分,又指日本應秉持客觀公正的
- i-Cable
- 2023年02月09日
大灣區內地城市將試行往來港澳簽注政策 六類人才受惠
【有線新聞】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本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6類在灣區工作的內地人才可受惠。 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周四發公告,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決定由本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在灣區工作的6類內地人才可符合資格申請。 當中包括傑出人才,即對灣區建設發展作出重大突出貢獻或灣區急需的頂尖人才;科研人才,即灣區科研機構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文教人才,即灣區高等院校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衛健人才,即灣區副高級職稱以上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及衛生研究人才;法律人才,即參與在香港澳門法律仲裁程序的內地仲裁員,處理內地與香港、內地與澳門投資爭端的內地調解員等;以及其他人才,即由灣區人才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高層次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 其中傑出人才可申辦有效期5年的人才簽注,科研、文教、衛健人才可申辦3年簽注,法律和其他人才可申辦1年簽注;有效期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或澳門,每次停留不超過30天,並可根據實際需要,單獨或同時申辦赴港和赴澳人才簽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