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20日
一線搜查|葵涌工廈劏房屎渠爆完又爆 保險拒賠償 租戶不滿業主拒退租
葵涌一幢工廠大廈的1樓,業主劏成20多個單位,每個都有獨立洗手間,看似企理整潔,但租戶搬入後卻屢爆屎渠。有租戶向免費電視77台節目《一線搜查》表示損失了逾10萬元貨物,不單保險公司拒絕賠償,業主更是拒絕讓租戶退租和退還按金。 業主承諾維修但屎渠繼續爆 據租戶A小姐表示,租下單位時有3個月試租期,其間已曾爆屎渠。在A小姐要求下,業主也同意安排裝修師傅維修,但最後只是有一名男子「泵幾下,通返咁就算」,她其後更發現該男子是業主公司的秘書。 A小姐續稱,之後屎渠繼續爆,業主於年初時曾搭棚做工程,情況才得以好轉,但到了10月又爆過,「一年爆咗8次屎渠,問題仲要係一次比一次嚴重,我次次喺度都要不停抹屎水……黑色,係黑色㗎!好恐怖!」 損失逾10萬元 保險公司拒賠 A小姐表示,多次爆渠令她捐失了約值10萬元貨物,包括口罩和寵物食品。她曾向保險公司索賠卻失敗,A小姐引述保險公司指其租用單位閣樓、廁所和水渠「所有嘢都係僭建」,她說:「即係僭建有關部份,有任何水、火險問題,都係唔包嘅。」 原來屋宇署曾於6月頒布命令,指該幢工廈1樓所有實心地台和排水渠都屬於僭建,要求盡快拆除。根據租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澳門特首賀一誠明赴京述職
【有線新聞】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明日至星期六到北京述職。 賀一誠明日會出發到北京逗留四日至星期六,其間會向國家領導人述職,匯報澳門特區政府過去一年工作和明年的施政重點。賀一誠赴京期間,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將臨時代理行政長官職務。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23周年 賀一誠:來年防疫方向轉為防重症、死亡
【有線新聞】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3周年,早上舉行升旗儀式,行政長官賀一誠在酒會致辭說,澳門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新一年防疫政策方向,會由防感染轉為防重症和死亡。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為治療、醫療救治,著力保健康、防重症,特區政府將會密切研判疫情形勢,病情輕重緩急的程度,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盡最大努力減低重症和死亡率。最艱難的日子正在過去,在此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居民,繼續支持、配合政府,新階段疫情防控舉措。」 升旗儀式早上八時於金蓮花廣場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伉儷及高層官員都有出席。儀式結束後,儀仗隊向嘉賓敬禮,步操離開現場。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明日大嶼|鐵路走線由屯門變洪水橋 田北辰:誓死反對 填海基建造價增至5,800億元
【有線新聞】明日大嶼最新造價5,800億元,較原先估算多800億元,人工島由兩個增建至三個,接駁人工島的過海鐵路走線,由屯門內河碼頭改為元朗洪水橋。當局說要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造價暫時未能封頂。 上屆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在交椅洲興建兩個人工島,合共1,700公頃。一個近交椅洲,1,000公頃;另一個位於旁邊的喜靈洲,700公頃,合共可建最多40萬個住宅單位。今屆政府修改填海方案,人工島由兩個變三個,Y型設計減少對水流的影響,面積縮水較原方案少700公頃。住宅單位亦少一半,最多21萬個,住55萬人。 不只填海方案修改,過海鐵路走線都改。當年建議由屯門內河碼頭,經小欖、欣澳、交椅洲人工島,去港島西,香港大學站。新方案放棄屯門內河碼頭,改為元朗洪水橋、全長30公里,接駁現有多條鐵路綫。洪水橋站可以轉乘屯馬綫,欣澳站可以搭東涌綫,香港大學站連接港島綫,亦會研究在堅尼地城增設轉車站。 當局解釋走線改去洪水橋是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亦可透過鐵路連繫,提升交椅洲人工島地位。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你是完全心目中服務跨境客和北部都會區,對於屯門50萬人口及沿岸居民完全放棄了,我跟他說如果是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內地多2656宗本地確診、北京增5死 多地宣布無症狀和輕症可上班
【有線新聞】內地周一新增2656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新增5宗的死亡個案全部來自北京。有當地專家預計,北京在未來一兩周內會迎來重症高峰。另外多個省市近日宣布,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可正常上班。 內地周一新增5宗本地死亡病例,全部都來自北京。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接受內媒訪問時表示,北京在未來一兩個星期內,會迎來重症高峰;又稱目前Omicron傳播速度增加,傳播力強,致病力轉弱,而北京此輪疫情主要流行的BF.7,絕大部分都是有症狀,例如會發高燒,帶來的重症病人也較多。 另外有內媒周一報道,內地愈來愈多人出現「幻陽症」,即是民眾經常因懷疑自己染疫,每天禁不住做多次快測來確認,期間又會寢食難安,情緒不穩。有醫生稱,這些行為都是焦慮表現,建議民眾採用積極合理方式應對,譬如維持規律作息,提高免疫力,關注權威平台發布的科學信息,閒時冥想放鬆,穩定情緒等。 另外再有多個省巿,包括浙江和安徽等地政府宣布,無症狀或輕症患者都可在做好防護情況下正常上班。北京宣布感染患者完成隔離後,毋須核酸或快測,就可重新上班。 內地周一新增2656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廣東佔最多,有1075宗,北京就有456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李家超明赴京述職:將反映通關訴求 烏國防部影片現黑洋紫荊旗 特首稱外交部會處理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出發到北京述職,星期六下午回港,他說會向國家領導人反映香港市民跟內地正常往來的訴求,相信中央亦很了解。至於烏克蘭國防部發布一段影片展示黑底白色洋紫荊的旗幟,李家超說外交部會處理。 李家超一連四日訪京行程將會見國家領導人,是他上任後首次述職,期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署理行政長官職務。李家超說會向領導人報告本港實況,包括經濟、政治、疫情,及跟內地免檢疫通關等訴求。 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的市民關心跟內地通關正常往來,我相信是一個普遍聲音,這個我必然會如實向領導人反映。香港市民長期希望跟內地有正常通關交往,我相信中央很了解。任何特區政府可以做而配合到內地疫情管控,令在管控方面更有效,從而有其他新安排,特區政府非常願意配合。」 烏克蘭國防部星期日在社交平台發布一段感謝各地支持的影片,裏面出現黑底白色紫荊花旗幟,亦要由中央處理。李家超:「有關區旗不正確,這是涉及外交的事務,我們已經跟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溝通,這件事會由外交途徑處理,所以如果有任何查詢,可以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查詢。」 李家超又說會再接觸Google,要求移除錯誤的國歌搜尋結果,他說顯示錯誤國歌涉及侮辱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勞福局常秘及局長新聞秘書確診 孫玉菡快測陰性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先後有兩名職員確診。 勞福局常任秘書長劉焱及局長新聞秘書分別經快速及核酸檢測發現確診,最後上班日為上周五及昨天,兩人工作時有佩戴口罩及遵守防疫措施,最近沒有外遊紀錄,局長孫玉菡今日快測結果陰性。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基層醫療藍圖|倘醫生不在名冊 病人將不獲計劃資助 李夏茵:冀市民說服醫生參與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資助市民篩查及管理慢性病。醫務衞生局說不提供全額資助是善用公帑,又指會跟醫學界商討讓更多私家醫生加入。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希望先找出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及早診治,醫務衞生局說全港有15,000名醫生,目前有2,600人登記在基層醫療名冊,希望有更多醫生參與。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以後政府一些資助項目,包括現時已經資助的項目,以後都會在基層醫療名冊找那些醫生幫忙,例如接種疫苗或者大腸篩查項目,現時現有的項目,以及以後用的長者醫療券。(如果醫生沒登記在基層醫療名冊就加入不到計劃?)加入不了,所以我們希望,其實有兩個做法,第一就希望市民說服到醫生參與基層醫療名冊,市民就可以得到資助。」 政府可能會資助參與計劃的市民一半費用,當局解釋不提供全額資助,是希望有效運用公帑。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整個醫療體系,尤其醫療成本或者開支著實都是一個挑戰,公營機構仍然是一個安全網,有需要、經濟條件沒那麼優厚的市民,仍然可以使用公營醫療體系接受高度補貼,但一些市民經濟許可下,他們都可以有多個選擇,所以為何我們就有共同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荃灣山火仍未救熄 已焚燒逾12小時
【有線新聞】荃灣圓玄學院對上山頭的山火仍未救熄。 現場火光熊熊,有多條火線,並且不斷蔓延,山火面積約20米乘40米。昨晚8時許,消防接報在老圍路,圓玄學院對上的山頭發生山火,由於不近民居毋須疏散。
- i-Cable
- 2022年12月20日
深水埗行人隧道疑遭縱火 26歲女子燒傷送院
【有線新聞】深水埗有行人隧道懷疑被人縱火,一名女子燒傷送院。 行人隧道內有大量白煙冒出,消防開喉灌救,並用抽氣扇抽走隧道內的煙霧。昨晚10時許,警方接報指港鐵南昌站C出口旁的一條行人隧道發生火警,消防派出一隊煙帽隊開動一條喉灌救,約一個半小時將火救熄,其間一名26歲女子燒傷手及肩膊,由救護車送院治理。消防調查後,相信起火原因有可疑,警方列作縱火案處理。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20日
一線搜查|加濕器千萬別裝水喉水 否則噴「毒霧」 吸入後可致肺炎 K Kwong教7大安全貼士
秋冬季節天氣變得乾燥,皮膚水分容易流失,不少人都會在家中、辦公室等室內空間放置加濕器提升濕度、舒緩皮膚乾燥繃緊情況。坊間對於使用加濕器都有不少迷思,例如應用甚麼水才是最適合、濕度多少才需使用等。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鄺士山(Dr.K Kwong)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講到,其實加濕器用水喉水是一個健康「陷阱」,並講解了如何安全使用加濕器的貼士,即看下文了解。 加濕器原理 加濕器的作用,就是為家中、辦公室等室內空間補充水分。加濕器會把裝進去水箱內的水,變成水蒸氣並發出。K Kwong表示一般來說,加濕器其實是利用超聲波,將水份震成微細的水珠,再形成我們日常所見一層層霧的形態,從而增加空氣濕度。在乾燥空氣下,有鼻敏感、哮喘問題等人士吸入一些潮濕空氣會較好。 用水喉水加濕可致肺炎 不過,不少人都會直接打開水喉裝入自來水到加濕器。對此,K Kwong表示:「由於加濕器的原料就是水,而自來水本身含有養分,有機會滋生細菌。」K Kwong又舉例,若自來水中含有退伍軍人菌,經加濕器霧化後變成超細微粒飄散於空氣,而我們吸入由含菌自來水化成的水珠,可導致肺炎、危害健康,所以並不建議使用自來水。 相對濕度幾多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20日
一線搜查丨紅葉好去處全港8大推介 元朗大棠以外的選擇 市區附近、鄰近港鐵出口|附交通方法
大棠紅葉2022|本港逐漸踏入賞紅葉季節,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日前(16日)就把大欖郊野公園楓香林紅葉指數轉黃,意味大家可以收拾行裝,準備出發賞紅葉了。除了元朗大棠外,香港還有多個賞紅葉勝地,有些鄰近市區,交通非常方便,下文即為你盤點8大好去處。 Klook.com 紅葉指數逢星期五更新 漁護署將紅葉指數分為5級,包括「紅」、「開始紅」、「黃」、「綠」、「樹葉疏落」,逢星期五更新一次,大家可於出發前到漁護署官網查看當期紅葉指數,免得錯過最佳觀賞時間。 為甚麼葉會轉紅? 漁護署解釋,葉的細胞除了含有葉綠素(chlorophyll)外,亦含有呈黃色的胡蘿蔔素(carotenoids)及紅色的花色素苷(anthocyanin)。秋天的天氣乾燥,在寒冷的氣溫及強光的照射下,葉綠素會加速分解,但卻有助葉細胞製造花色素苷,也無損胡蘿蔔素。大家如果想睇紅葉盛況,最好要等較乾燥、日夜溫差較大的日子。 8大賞紅葉好去處 除了元朗大棠外,香港還有多個賞紅葉勝地,包括: 紅葉好去處【1】將軍澳寶琳寶康公園 將軍澳寶琳寶康公園是近年新興的賞紅葉熱點,數棵楓香樹每到12月就會轉成橙紅色,各位在拍照之餘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