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警截女工程師檢噴膠剪刀 疑隧道貼海報 事隔逾2年提控判服務令
【有線新聞】一名女工程師3年前懷疑在行人隧道內張貼海報,管有物品意圖或摧毀財產罪成,判240小時社會服務令。 28歲被告2019年10月在太子道西行人隧道被警員截查,搜出噴膠、膠紙及剪刀等,事隔逾2年後被控意圖使用物品摧毀政府隧道內牆壁。裁判官指被告在定罪後才稱有悔意是遲來的悔意,又指律政司要處理眾多案件,不認為延誤檢控,但同意被告承受壓力、一度失去自由,相信不會重犯,判處最高時數社會服務令。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16日
一線搜查丨天文台料周日跌破10°C 電暖爐放對位置全屋暖笠笠 專家教開暖氣4招慳電費
天文台預料,冬季季候風今晚(16日)壓境,本港氣溫將會急降,星期日(18日)市區氣溫隨時跌破10°C,相信到時不少人都會開暖氣禦寒。不過有醫生提醒,室內溫度並非越高越好,若果經常維持在23°C以上,身體有機會頭昏腦脹,嚴重者更可致命。想知怎樣開暖氣安全又慳電?即看下文。 更多禦寒貼士: 移英港人用泡泡紙貼窗屋內即暖3°C 玉米式穿法冬季保暖 內外層搭配教學 日本節目教3大Heattech正確穿法 暖氣開23°C以上容易頭暈腦漲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發文指,有外國研究發現,如果人在10°C以下的極冷環境走到23°C以上的極暖室內,由於室內外溫差太大,身體可能逐漸疲倦乏力,容易頭暈腦漲。當溫差大於5°C以上,死亡率就會增加,特別是60歲以下沒有任何病史的人,他們患急性腦中風風險倍增。 室內最佳溫度是18°C 黃軒建議,室內溫度應盡量保持18°C或以上,因為有英國顯示,肺病患者在21°C環境下活動9小時,呼吸症狀較不易發作,而心血管疾病者若一直留在很冷的房間,身體血壓會升高,血液較濃稠,增加猝死機率,因此18°C是較安全的環境。 至於65歲以上的長者或慢性病患者,黃表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本港累計43宗類鼻疽個案 新增69歲女患者居深水埗
【有線新聞】本港過去一星期新增一宗類鼻疽個案。 69歲女患者居於深水埗,有多種長期病患,她上月23日開始發燒和頭暈,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醫、留院治療,情況穩定後出院,上星期三因持續發燒再入院仍然留醫、情況穩定,血液樣本對類鼻疽病菌呈陽性。衞生防護中心不排除個案之前處於潛伏期,因免疫力減弱而復發,本港今年累計有43宗類鼻疽確診,超過6成患者居於深水埗區。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馬來西亞雲頂營地山泥傾瀉 至少18死、十多人失蹤
【有線新聞】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近郊一個營地發生山泥傾瀉,最少18人死亡。當局指死者均是馬來西亞人,包括數名小童,還有十多人失蹤,總理安華計劃稍後到現場視察。 大量山泥連同大樹。由約30米高的斜坡塌下。覆蓋大片範圍,掩埋營地。 事發在吉隆坡以北50公里,雲頂高原附近一個有機農場的營地。當局在凌晨2時許接報,發生山泥傾瀉,沖毀很多帳幕,很多人仍在睡夢中,逾90人一度被困。 多個部門出動近400人到場搜救,陸續救出數十人。有相信是生還者坐在臨時帳幕旁邊等候,獲救的包括有新加坡人。多人受傷需送院治理,包括1名孕婦。 有生還者表示,半夜突然聽到巨響驚醒,能夠及時逃生。 當地現時處於雨季,但意外前沒有下大雨。 傳媒引述地方政府表示,營地所在的有機農場只准進行有機耕種。營地並無領取牌照,是非法營運露營活動。據報內政部下令附近一帶,所有營地及水上活動設施即時關閉,直至另行通知。 總理安華對事故感到震驚,指示相關部門展開有序搜救。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16日
消委會拆解漱口水8大迷思 有酒精成份會致癌?愈辣愈有效?誤吞會中毒?1類人不宜使用
漱口水有用嗎?不少漱口水產品聲稱具殺菌及除口氣效果,很多注重口腔衞生的人,除了早晚刷牙,更會使用漱口水。消委會日前測試了市面上32款漱口水產品,包括:李施德林、Oral-B及NONIO等,同時拆解使用漱口水的8大迷思,包括漱口水是否愈辣愈有效、可否代替刷牙等,即睇下文了解。 漱口水8種常見成分 不少漱口水產品含有多種配方,聲稱具殺菌及除口氣效果,又能預防牙周病、蛀牙、口臭等。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32款漱口水產品,並列出8種較常見的有效成分和主要效用,包括:精油、西吡氯銨、氯己定、聚維酮碘、氟化物、羥基磷灰石、鋅鹽及過氧化氫,大家不妨參考一下,再按個人需要而購買。 拆解漱口水8大迷思 漱口水雖然為十分普遍的牙齒護理產品,不過又是否人人都適合使用、用得正確?消委會就此拆解使用漱口水的8大迷思。 漱口水迷思1. 漱口水可以代替刷牙? 香港牙醫學會代表陳慧玲醫生指出,最好兼最有效的清潔牙齒方法,是使用正確的方法刷牙,並且配合牙線及牙縫刷一起使用,因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只能以牙刷及牙線清除,若單靠漱口水並不能徹底清除,所以漱口水並不可以代替刷牙。 漱口水迷思2. 漱口水愈辣愈好? 有些人認為刺激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涉騙取立委助理費 台灣新竹候任市長高虹安列為被告
【有線新聞】在台灣九合一選舉中當選的候任新竹市長兼立委高虹安,涉嫌騙取立委助理費。警方決定將高虹安列為被告,她准以60萬元新台幣交保候查。 高虹安交保之後,周五清晨離開台北地檢署。當局周四先後將高虹安、她的男友李忠庭、辦公室主任陳奐宇及助理王郁文,分別帶到地檢署調查和問話。 當局表示,早前接獲舉報指,高虹安在任職立委期間,涉嫌詐騙領取助理費用,並要求助理交出部分收入作為其辦公室的開銷,行為已涉嫌觸犯貪污治罪條例。地檢署及調查局人員同日派員,到高虹安在立法院的辦公室搜查。 經過漏夜調查後,陳奐宇及王郁文兩人要繳交10萬元新台幣,作為保證金;李忠庭則毋須交保,在助理陪同下坐車離開。 現年38歲的高虹安,上月代表民眾黨在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參選新竹市長並勝出,原定本月25日宣誓就職;不過新竹市當局指,若高虹安未能如期宣誓,就要在3個月內補回,否則市長一職就會補選。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16日
一線搜查|天文台料周末急凍 有區得6度 「風寒效應」助攻凍上加凍 聖誕節回暖?
一線搜查|天文台料周末急凍一區得6度 「風寒效應」助攻凍上加凍 聖誕節回暖?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立會討論修訂嶺南大學條例 擬撤學生會長當然校董 改選學生代表
【有線新聞】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修訂《嶺南大學條例》,包括學生會會長不再是當然校董,改由全體學生選出代表。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如果一間大學的學生會愈來愈矮化,甚至沒有角色,我認為這真的不似一間大學應有的本質。我更擔心嶺南大學去學生會化成為先例,大家都認為大學生參與管治沒有需要。」選委會界別(教聯會)議員鄧飛︰「作為一個過客式的大學生,他到底應否有如此強的權力參與校董會管治?如果大學生作為教育與被教育關係都可以參與管治,其實很多人都可以,家長也可以參與。」 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學生)是否應該成為校董,暫時我們看法是這是學生參與校政的渠道、方式,在他們不應參與地方有設隔火牆。原本的學生會它在外間註冊,與大學可說是沒甚麼直屬關係,不過它現在代表性很低,同時我們現在存在不同學生會,所以大學向前走的做法就是對所有學生組織都是同一態度。」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Twitter封鎖多名資訊科技記者的帳號
【有線新聞】社交平台Twitter封鎖多個資訊科技記者的帳號。 多間美媒的科技版記者Twitter帳號,周四陸續被封鎖。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指,他們均是積極跟進馬斯克入主Twitter消息的記者,已要求Twitter解釋封鎖原因,又表明會重新審視雙方合作關係。馬斯克則表示,參與「起底」的用戶會被封鎖一周。 Twitter早在周三封鎖了一個追蹤馬斯克私人飛機動向的用戶,被視為Twitter競爭對手的另一個社交平台「長毛象」,亦因為在Twitter宣傳該名用戶,而被封鎖帳號。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北韓聲稱成功測試新型武器固體燃料發動機
【有線新聞】北韓聲稱成功測試大功率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領袖金正恩期望在最短時間內製造出另一款新型戰略武器。 朝中社報道,測試周四在平安北道的西海衛星發射場進行。金正恩現場指導北韓第一個推力有140噸力的大功率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進行地上點火測試,結果顯示推力、燃燒特點等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設計。報道形容測試具戰略意義,為開發另一款新型戰略武器系統提供堅定科技保證。 南韓韓聯社引述分析,新技術可能用於發展新型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梁君彥回顧年度立法會工作 稱重回正軌非橡皮圖章 議員盡力助政府應多報道
【有線新聞】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回顧本年度立法會工作,形容立法會重回正軌,不同意立法會是橡皮圖章,又認為議員盡心盡力協助政府施政,是做實事,傳媒應該多報道。 本屆立法會上任一年舉行過33次大會,總時數達264小時,政府提交了25項法案,17項獲通過,包括防疫抗疫相關法案,主席梁君彥認為議員是做實事,強調本屆議會屬良性善治式監察。梁君彥︰「少了的是惡性破壞,拉布、流會、謾罵,這些如果你說是監察,那麼不監察也沒所謂,但實際的監察我們今屆的議員是做足了所有的功夫,議員是做實事的,不是為搏出名,搏出名就不用做議員。」 他又說立法會現時的辯論和歷屆一樣有很多火花,不認同「清一色」的說法,傳媒應該多報道細節。梁君彥︰「五光十色不會混合變白色或不變白色、變黑色,你當然是看見五光十色,正正是大家不同意見,說到出來讓市民知道。當你詳細報道審議,你會看見議員問很多細節,而有時候官員是答不到議員的問題,你不會看見我們立法會是橡皮圖章,輕易舉手支持任何法案。」 新一屆政府上任後提出舉行前廳交流會,至今舉行5次,梁君彥說成績顯著,有助促進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希望當局未來繼續到立法會與議員交流。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攝影師追拍警員裁非法集結 上訴高院獲撤罪 終院改判罪成囚3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攝影師前年追著警員拍攝,非法集結罪成、上訴後脫罪,律政司不服上訴,終審法院重新判他罪成。 被告蔡健瑜到終審法院聽裁決,案情指前年3月8日,有人在大埔悼念墮樓死亡的科大學生周梓樂,被告連同另外3人近距離追著便衣警員拍攝,初審裁定他非法集結罪成,他上訴至高等法院獲撤銷定罪,律政司不服上訴至終院。常任法官林文瀚在判詞說,錄影片段顯示被告有意圖與其他人近距離纏繞警員,顯然並不是純屬身處現場,亦不是一名不知情的旁觀者即興攝錄,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被告監禁3個月,即時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