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南韓明年起增養育嬰幼兒每月津貼
【有線新聞】全球出生率最低國家南韓,政府再推銀彈政策鼓勵生育,明年起養育2歲以下嬰幼兒,父母每月可獲最少約2000港元津貼,不過有分析質疑補助措施單一,成效有限。 出生率長期低迷、備受人口老化壓力的南韓政府,再嘗試以「銀彈」攻勢催谷生育,最新發布的五年規劃,繼續向新手父母提供補貼。 明年一月起,養育不滿一歲嬰孩的家庭,每月可獲70萬韓圜現金津貼,折合約4200港元。至於滿一歲但未滿兩歲幼童,每月有35萬韓圜,即約港幣2100元。2024年將分別加碼至100萬及50萬韓圜,即6000和3000港元。使用託兒所服務的家庭,每月獲50萬韓圜資助。 這筆生育補助非新鮮事,在前朝文在寅政府下,新生兒首年每月可獲30萬韓圜津貼,但有分析批評這種財政援助過於單一,未能持續支援孩子成長。 政府已計劃未來五年每年增加約500間公營託兒設施,應付需求,不過免費的公營託兒所質素參差,加上社會性別不平等、期望女性專注育兒現象等,都是南韓年輕夫婦對生兒育女卻步的因素。 當地出生率屢創新低,僅0.81,即每名女性生育不足一名子女,預期2025年,65歲或以上人口將佔整體兩成以上。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短池游泳世錦賽 何詩蓓晉級女子100米自由泳決賽
【有線新聞】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港隊的何詩蓓在女子100米自由泳,以第二名晉身明天下午的決賽。 力爭衛冕的何詩蓓,以初賽最快時間晉級準決賽。 16位泳手分兩組,爭8個決賽席位。被編在第四線的何詩蓓,入水反應時間0.76秒,是同組最慢,完成25米轉塘只排第7。 但這位港隊代表傷癒復出後狀態大勇,三站世界盃包攬100、200米自由泳金牌。之後加速慢慢追上來。緊貼勁敵旁邊第五線的艾瑪麥姬安。 這位澳洲泳手聯同隊友在4X100米自由泳接力,以破世界紀錄時間奪金,並造出49秒96,是首位在這項接力分段突破50秒的女將。幾乎由頭帶尾,游出51秒28首名觸池。何詩蓓以51秒69獲得小組次名,總成績排第二晉級。兩人在決賽再鬥過。 男女子混合四式接力初賽就出現新香港紀錄。港隊在第二組第三線,歐鎧淳、吳欣鍵、施幸余和何甄陶,合力游出1分42秒05,小組排第四,但總成績排14未能晉級。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 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有線新聞】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綱要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可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是大國經濟具有內需為主導的顯著特徵。為了進一步發揮市場優勢,必須擴大內需、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綱要提到展望未來一段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中國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在很多方面還有較大投資空間。 同時綱要強調,中國要擴大內需仍面臨不少制約,包括勞動力、土地、環境等要素趨緊制約了投資增長,以及創新能力不能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令多樣化消費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同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建議通過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民眾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內地防疫政策鬆綁 帶旺旅遊金價市場
【有線財經】內地放寬防疫限制,民眾出入都毋須再掃碼,或進入特定地點要查驗核酸陰性證明。有旅行社預計明年春節,出遊的人數會有倍數以上的增長。另外目前已有北京、廣州、南京等地,相繼宣布會向市民派發消費券,累計補貼會逾十億元人民幣。 一班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年青人,在畢業後毅然將興趣當作事業,並且由當初的興趣社團,發展到現時一間擁有40多人的電影製作公司,平均每年製作影視作品達300多部。現時他們的團隊,在廣州及澳門共開設了4間公司,創辦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把業務發展到全國各地。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國泰口頭承諾改善下月更表 工會不滿未有具體方案、或考慮罷工
【有線新聞】國泰工會與管理層開會,商討更表混亂及待遇等問題,工會指公司口頭承諾下月更表會改善,但沒有具體說明情況,對談判結果並不滿意,會繼續與公司溝通,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包括罷工。 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外務副主席蕭詠恩:「他有提出某些班次或航班的改進,但就沒實際地提出究竟改善了多少小時,或一些很實際的數字。暫時公司宣布1月的更表將於12月19日推出,我們會密切留意,然後盡量收集不同同事的更表再作應對,所有行動都在考慮之內。」 國泰說與工會會面四小時解釋新編更安排,包括調整長途航班、機組人員的外站逗留時間及避免機組人員,要於抵達外地當晚回程等。國泰指已邀請工會代表,下星期一公布1月更表後再會面,及明年2月再見面商討共同關注事宜。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院舍外勞|安老業界斥杯水車薪促再加位 有工會憂本地員工被壓價、難吸新人入行
【有線新聞】有安老業界歡迎政府放寬院舍輸入護理員限制,但認為只是杯水車薪。有工會擔心計劃會壓低本地護理員薪酬,難以吸引本地人入行。 本地護理員多年來招聘困難,有院舍指近年受疫情及移民潮影響,加劇人手流失,空缺率達兩成半。 政府放寬輸入外勞限制有助補充人力,但只是增加約3,000個名額,仍是杯水車薪。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原因是有很多新增服務,舉例古洞北新發展區有一個綜合照顧大樓,另外小欖精神復康大樓,這些宿位需要大量護理人手,兩個地方共需要1,000個名額,只餘2,000個。現時殘疾及院舍照顧有1,100間院舍,只餘2,000個名額,分配給多間院舍是很不足夠,欠缺1.1萬人才有3,000個名額。」 李輝認為至少再加多2,500個名額才足夠,不過有工會反對指,現時護理員入職薪酬只有大約1.5萬元,擔心放寬輸入外地護理員會壓低本地員工薪酬。健康服務從業員協會主席劉錦萍:「如果政府大量輸入外勞,即是不需要本地員工,薪金可以不用加,不用加多些,亦無晉升,完全沒機會。」 工會認為應該增加入職薪酬到2.1萬元,提供更多進修機會才可吸引人入行。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亞開行降明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 但有投行料復常速度可超預期
【有線財經】亞開行下調明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認為經濟活動仍然受到零星疫情爆發影響,但有投行估計,經濟復常速度可以快過預期。 內地近日開始放鬆防疫措施,不過對刺激經濟的效用不同機構的看法有分歧。亞洲開發銀行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預計今年只增長3%,明年預測亦調低0.2個百分點至增長4.3%,亞開行指經濟活動仍然受到零星的疫情爆發影響,房地產市場亦持續疲弱。 不過投資銀行就較為樂觀,摩根士丹利將明年增長預測由原先的5%調高至5.4%,反映經濟重啟及復常速度快過預期,並估計確診宗數會在農曆新年前後見頂。 中信銀行國際亦認為,若防疫措施持續鬆綁,明年經濟增長有望達5%以上。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如果防疫政策繼續比較多彈性、更加靈活的話,我覺得明年零售及服務業會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反彈空間,明年比較顯著的內循環,內需方面的反彈的話,我覺得有機會中國重新成為全球增長引擎。」 內地將會在周四,公布首11月經濟數據,國統局指因工作安排,早上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改為網絡發布。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港交所料明年上半年推「雙幣股」櫃位和莊家制度
【有線財經】港交所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雙幣股」櫃位和莊家制度,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機制改善,期望本港明年有望迎來首家「雙幣」新股。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我們預計如果人民幣櫃枱出台的話,我想雙幣新股,我意思是IPO有期待迎來另一隻,基本上十年之後,希望迎來2023年一隻雙幣IPO的發行。」 港交所預告明年上半年推出港元和人民幣的「雙櫃台」交易模式和莊家機制,進一步支持本港發展人民幣股票,亦會豁免有關市場莊家的股票印花稅,以提升人民幣櫃台的流動性及收窄兩個櫃台之間的價差。「雙櫃台」意旨同一隻股票接受港元或人民幣計價交易,兩種幣值的股票亦可互換,港交所早在十多年前已推動「雙幣股」,但一直未有成功新股上市例子。 但有市場人士認為,新措施只會將成交分流至兩種貨幣,對刺激大市成交幫助不大。紅蟻資本投資經理李澤銘:「這不會對整個市場來說,有很大量的增量資金,從原本完全以港幣交易的部分分流了一部分出來,所以(成交)總量來說,一開始分別不大,但久而久之對往後來說可能有少少幫助。」 早前十多家上市公司已表態支持在港加設人民幣交易櫃位,包括美團、阿里巴巴及騰訊等,分析認為新措施不會為上市公司增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小米:將持續收購知識產權 應對相關訴訟已成營運一部分
【有線財經】小米表示未來會持續收購知識產權,期望用最高效率,擴大集團的知識產權規模,又指應對知識產權訴訟和挑戰已成為營運過程的一部分。 面對全球知識產權爭端加劇,小米發表知識產權白皮書,確立集團未來的知識產權戰略。小米管理層表示,對於科技行業來說,應對知識產權訴訟已成為營運過程的一部分,重申守護知識產權之餘亦需考慮大眾利益。小米合夥人兼總裁王翔:「我們認同共贏可持續的知識產權生態,但是這種生態也是符合技術普惠的利益,零和遊戲是沒有合作的,是不可能有長期合作,不可能有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們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所以一定要共贏,我們如果能夠建立可持續夥伴關係,就是因為多贏的體系,能夠跟大家一起推動技術進步,改善全球人類生活。」 截至今年9月底,小米在全球擁有超過2.9萬項專利,5G標準專利在全球排名13位,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小米透露,每年都會簽訂專利合作協議,未來亦會持續進行知識產權收購,在推動技術創新同時,亦要確保企業高效率發展。小米合夥人兼總裁王翔:「沒有一家(科技公司)例外,都會通過收購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專利資產和技術資產,那麼小米也不例外,我們需要高質量的IP(知識產權)資產來補足或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美國議員提法案限制華為使用美銀行服務
【有線新聞】美國國會有議員提出議案,限制華為使用美國銀行服務。中方批評美國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企業。 議案由共和黨參議員科頓提出,得到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支持。提出加強制裁,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5G企業,列入財政部黑名單,排除在美國金融體系外。科頓指責華為,猶如中國情報部門的左右手,不能容許華為和中共,取得美國人個人資料和進入國家最敏感防禦系統,必須應對中國企業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嚴重威脅。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破壞國際規則,也將反噬自身。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必須「常態化」監管互聯網金融
【有線財經】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必須「常態化」監管互聯網金融,以防行業無序擴張,又建議加快推出金融穩定法,明確金融風險的處置制度。 內地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頓,近半年似有降溫跡象,但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認為,必須設立「常態化」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郭樹清在人民日報發表《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文章,指出互聯網平台開辦金融業務帶來特殊挑戰,因平台可利用數據和技術優勢壟斷市場,當局要避免有關問題無序擴張。 他重申科技創新值得鼓勵,但必須配合完善監管,所以將積極推進監管大數據平台的建設,以及開發智能化風險分析工具,發展早期預警的監管模式,確保監管行為可審計、可追溯。郭樹清亦提到要加快出台金融穩定法,明確金融風險處置的觸發標準、程序及法律責任等,又指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存款保險基金及其他行業保障基金不能成為「提款箱」。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周二亦在人民日報撰文,同樣提到必須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因為監管不到位將成為妨礙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又指金融機構資產和規模擴張,必須受到資本金的約束,一旦出現經營風險也要先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