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二十大精神宣講會 鄧炳強、孫玉菡等官員出席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出席香港政府舉辦的「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講會。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等多名官員早上到達會展,出席為公務員而設的閉門宣講會,下午則有公開的宣講會,主講嘉賓包括沈春耀、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謝伏瞻等。 中央宣講團昨日已經到達香港,並舉行第一場宣講會,中央駐港機構、中資企業及中央駐港新聞機構,共500多人出席。沈春耀說,要堅持共產黨全面領導,不斷開拓香港工作的新局面。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楊萬明就說,港澳工作系統要負起特殊責任,推動港澳社會深入學習二十大精神。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播錯國歌|亞洲健力賽出錯 港將舉手叫停獲港府肯定 王敏超:不排除牽涉政治
【有線新聞】再有國際體育賽事播錯中國國歌,阿聯酋迪拜亞洲經典健力錦標賽上香港運動員連煒楨奪得金牌,頒獎儀式播了反修例歌曲,她舉起T字手勢示意,大會隨即更正。特區政府肯定她和領隊當場維護國家尊嚴,港協暨奧委會形容他們回應適時、恰當。 香港代表連煒楨在女子健力47公斤級別奪金,大會播錯英文版的反修例歌曲,播了約10秒,連煒楨舉起T字手勢示意,歌曲沒有再播放。 台下有人說播錯歌,連煒楨繼續站在頒獎台上,工作人員播放一小段歌曲,確認歌曲是正確,再從頭播放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播錯至播出正確歌曲相隔超過一分鐘。播完全首後緊接再由頭播放,播到一半就停了。 這次是港協暨奧委會早前發出的國歌和升掛區旗指引後,首次有賽事播錯國歌,特區政府反對及強烈不滿,要求港協暨奧委會盡快交報告及嚴肅跟進,又說連煒楨及領隊遵從指引,肯定他們當場維護國家尊嚴的表現。港協暨奧委會就形容香港代表隊「作出適時並恰當的回應」。 香港健力總會就說星期一索取含有正確國歌和區旗的工具包帶往比賽使用,星期四賽事首日再主動向大會提供正確版本的國歌、歌名及區旗規格,總會已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大會調查出錯原因並將直播片段從YouTube下架。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日日有頭條:00年教練冀運動攀登普及化
【有線新聞】運動攀登在東京奧運首次成為正式項目,亦獲國際奧委會批准納入2024年的巴黎奧運,本港早在2000年已有教練指,期望把運動攀登普及化。
- Digital Tech
- 2022年12月03日
發霉屋令2歲童咳嗽氣喘 黴菌入肺不治 消委會警告一種體質要注意|附消委會8招除霉
香港天氣潮濕,家中牆壁、浴室等位置容易滋生霉菌。除了影響外觀,霉菌原來亦會帶來健康風險。英國一名2歲男童,因長期在發霉房子中生活而患上呼吸系統疾病,經常咳嗽和氣喘且不斷惡化,最終不治。消委會指,導致發霉的黴菌會影響過敏性體質人士的健康 ,引致呼吸道產生過敏反應。 2歲男童霉菌入體內 致呼吸道疾病不治 據英國《BBC》報道,當地一名2歲男童Awaab Ishak,因經常咳嗽和氣喘且不斷惡化而入院,可惜多次轉院治療最終仍不治。負責驗屍的醫生指,男童的呼吸道收緊並過敏,檢查發現了內有由真菌引起的嚴重炎症。因此男童死因被斷定為因霉菌進入體內,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身亡。 大量黴菌引起過敏反應 男童死後,當地專家Malcolm Richardson曾到他家中進行調查,從浴室和廚房的牆壁、天花板、臥室的櫥櫃裡等地方都發現了大量黴菌。專家指出,由於這些真菌進入男童體內引起了過敏反應,導致他患上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房子是租住的,男童父親表示兒子去世前,一直要求業主清理家中霉菌及處理長期發霉問題,但業主就因為合約問題而未有採取任何行動。 消委會:黴菌影響過敏性體質人士 黴菌是導致發霉的真菌,消委會指,一般來說黴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料確診數未來兩周見頂 許樹昌:毋須再收緊防疫 倡加強長者接種疫苗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預計,確診人數或於未來一、兩星期見頂,除非公營醫療系統無法負荷,否則毋須再收緊防疫措施。 過去一星期的單日確診數字徘徊在八、九千宗,周四更一度錄得過萬宗。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說,現時患者主要以輕症為主,除非醫療系統無法負荷,否則毋須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他預計確診人數多一、兩星期有機會見頂。 許樹昌:「近期的病毒即時繁殖率都是1.12,相信數字會再上升多一段短時間,然後才會回,但都毋須太擔心。跟新加坡之前兩波十分類似,過了一萬多一點便回落。社交距離措施現時仍是那麼多個案,短期內都是要繼續。」 衞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安老院舍長者可接種二價疫苗作為第五針,許樹昌說是因應院舍近月的感染情況嚴重了。許樹昌:「11月初每周有30間院舍有個案,但到11月尾上升到79間,加上二次感染的比例,安老院舍達33%、本港社區整體約為4.4%。11月的4星期都有千多人是80歲以上接種過3針都是要入院,我們認為都是要跟他們加強接種。」 他又說二價疫苗的儲存時間較第一代疫苗長,建議政府可加強二價疫苗的外展接種服務。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油麻地私家車、的士撞傷途人不顧而去 傷者清醒送院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途人懷疑被私家車和的士撞傷,涉事兩架車輛不顧而去。 傷者送院時清醒,要戴上頸箍固定傷勢。凌晨4時許,一名男子在彌敦道近加士居道,橫過馬路時,先後被駛向尖沙咀的一輛私家車和一輛的士撞倒受傷,其他途人見到報警。警員到場時,涉事車輛已離開,現場留下車輛的側鏡及部分碎片。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美國列中俄等為侵犯宗教自由特別關注國家
【有線新聞】美國宣布把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12國,列為嚴重侵犯宗教自由的特別關注國家。 國務卿布林肯指,世界各地、政府、非國家行為者針對個人的信仰,騷擾、威脅、監禁甚至殺害他們,扼殺個人宗教或信仰自由,利用機會謀取政治利益,指這些行為製造分裂、破壞經濟安全、威脅政治穩定與和平,面對這些侵犯行為,美國不會袖手旁觀,歡迎與所有政府會面,概述刪除名單的步驟。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低成本等離子體光催化劑助轉化潔淨氫能
【有線新聞】美國萊斯大學研發了一種新型光催化劑,除了只需要光就能將阿摩尼亞轉化為潔淨的氫燃料,生產催化劑的成本亦更低。 這座儀器正利用新型等離子體光催化劑,將阿摩尼亞轉化為氫燃料,是美國萊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等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液態阿摩尼亞容易運送,而且含有大量能量,新催化劑能把它分解成氫氣。與傳統熱催化劑不同,新催化劑不需要熱能,只要吸收光的能量。 雖然學者多年前已發現等離子體光催化劑的優勢,但以往是要用到釕等貴價金屬。這次研究卻證明,較便宜的鐵亦可成為高效的等離子體光催化劑。 無論較微弱但便宜的LED光,還是天然的陽光,也可達到光催化效果,氫氣亦不再需要在工廠生產,有望減低發展氫能的成本,有助減少碳排放。 傳統化石燃料依靠熱能發電,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即使改用氫燃料,亦要考慮熱催化生產過程中的排放,化工生產每年更要花費數十億美元於熱催化劑上。有了新的等離子體光催化劑,便可望在減低成本下,進一步減排。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美國調查指中國太陽能板供應商涉規避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商務部初步調查指,四間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涉嫌規避關稅。 涉嫌避稅的公司包括比亞迪、阿特斯、天合光能及隆基綠能旗下的越南光伏科技,佔美國太陽能板進口量逾一半。這些公司透過將設廠東南亞作輕微加工,規避美國關稅,調查又認為另外4間廠商並無避稅嫌疑。 美國或會加速在國內外尋找替代供應,以滿足對太陽能板飆升的需求。美國今年6月起實施兩年免稅措施,涉及柬埔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太陽能零件關稅。
- i-Cable
- 2022年12月03日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涉「農場門」醜聞面臨下台壓力
【有線新聞】南非執政非洲人國民大會召開執委會,磋商總統拉馬福薩的「農場門」醜聞,涉及懷疑洗黑錢及妨礙司法公正等,正面臨下台壓力,亦可能要面對國會彈劾聆訊。 南非國內近日正討論拉馬福薩應否辭職下台,起因是「農場門」醜聞,可追溯至2020年2月左右。有左翼政黨公開了案發片段,當時拉馬福薩名下一個位於南非東北部的農場,遭多名賊人闖入偷竊。據報偷去了逾400萬美元現金,但其後並沒有正式向警方報案,而是指使總統保護組組長「私了」解決。 揭發事件的是與拉馬福薩對立的前總統祖馬的親信、國安局前總監弗雷澤,他指控涉案鉅款原本是收藏在傢俬中,懷疑可能涉及「洗黑錢」;案件還涉及綁架疑犯追討贓款及向他們支付「掩口費」。總統府承認農場失竊,又指拉馬福薩當時正在國外出席非洲聯盟峰會。 國會推動的獨立彈劾調查,日前提交報告指,拉馬福薩可能嚴重違反了憲法及反貪法規等,應作進一步交代。國會下周二將磋商報告內容,決定下一步行動,包括有可能展開彈劾聆訊,甚至進而定罪撤職。
- i-Cable
- 2022年12月02日
蒙古恐龍化石確認屬新品種 外型如鴨「半水生」 再次印證有恐龍擅水中獵食
【有線新聞】古生物學家證實一批蒙古化石屬於罕見的新品種「半水生」恐龍,和今日的鴨一樣,活動範圍覆蓋陸地和水,再次印證有恐龍懂得游泳。 如果只是看這副身軀,大家一定以為牠是隻鴨,但跟鴨不同的是,牠的腳趾之間沒蹼,因為牠的年代早得多,其實牠是一隻恐龍、一隻熟水性的恐龍。 南韓首爾大學的團隊在戈壁沙漠的南部發現牠的化石,年代大約七千萬年前,因為頭骨及頸骨保存得好,學者得以確認這隻恐龍是新品種。牠不只身型像鴨,尺寸也跟鴨差不多,身長只有數十厘米,是隻小巧的恐龍;有流線形身體,胸腔特別扁平,這些也是適合游水的證明。所以牠是少見的半水生恐龍,雖然不是鳥類,但和今日不少鳥類一樣擅長水中獵食。 以往所知不少恐龍也能夠下水,但究竟有沒真正熟水性的恐龍,專家一直未有定論,今次發現填補了部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