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港區人大代表下月換屆 消息指譚耀宗無意連任
【有線新聞】港區人大代表下月換屆,消息指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無意競逐連任,譚耀宗則指下周一選舉會議首次全體會議時交代。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我現階段不會討論任何人選,或評論任何人參與或不參與,關於我自己的事情,等待下周開會時大家便會明白。」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類鼻疽|深水埗再多一人染病 配水庫通氣口樣本驗出病菌 當局將加裝濾網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一宗類鼻疽感染個案,患者是一名61歲男子,同樣居於深水埗。衞生防護中心聯同港大,早前於石硤尾及蝴蝶谷配水庫採集約200個環境樣本,當中發現6個通氣口附近,樣本含「類鼻疽伯克氏菌」。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這些泥土有機會經通氣口進入水庫中,這個我們要承認,因為這個和地面只有一米距離,基本上泥土的基因排序、細菌排序和病人血內種到的基因排序是高度同源的,換句話說我們有理由相信,泥土內的細菌是真的進入了病人的血內。現在的問題是到底如何進入?這個是今天我們也沒有辦法搞清楚。」 當局指,水務署會陸續為轄下其餘175個配水庫,約2400個通氣口加裝濾網,目標在兩個月內完成。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入境核酸四變二 4日3夜團難受惠 旅議會倡只做機場核酸
【有線新聞】旅議會主席徐王美倫說減少海外人士的核酸檢測次數,對入境旅行團影響不大,希望能放寬至只做機場核酸檢測。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接待訪港旅客的慣性通常較多集中3日2夜或4日3夜,3日2夜旅行團在現行核酸檢測,第0、2、4、6日沒影響,他們在第3日已離開香港,如果對4日3夜的旅客,現時新公布的放寬措施他們未能受惠。」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駱惠寧:由亂到治局面非輕鬆得來 港人應自覺維護中共領導
【有線新聞】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說二十大報告關於一國兩制的論述是歷來最多,充分體現其重要地位,又提到香港當前由亂到治的局面不是輕鬆得來,香港市民應自覺尊重黨的領導和維護國家根本制度。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當前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會實現,在座的一些朋友無懼反中亂港勢力的抹黑,堅定投身香港國安立法,完善選舉制度等重大鬥爭,體現了報國為民的忠誠勇毅,令人敬佩。特別行政區所有居民應當自覺尊重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推動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始終沿着正確的軌道前行。」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APEC|李家超抵曼谷 機場歡迎問候習近平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抵達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他說期間有機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交流,又透露在機場見過習近平。 行政長官李家超:「最主要是接機歡迎習主席,兼且向他問候。當然在真真正正會議期間,我相信都有機會大家見面。(記者:有甚麼交流?會否有機會一同吃早餐、一同聊天、見面的機會?)這些到實際真真正正大會安排,我們留待大會安排。」 李家超到埗後先後會見泰國總理、中國駐泰國大使及泰國中華總商會,介紹香港情況,尋求兩地合作。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國家疾控局:無社區傳播風險 不會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有線新聞】內地新增的新型肺炎本地個案,連續兩日突破兩萬宗。國家疾控局強調,為配合優化防疫20條措施和落實精準防控,在無社區傳播風險時,不會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又批評個別地方提級管控,做法沒有必要。 國家疾控局強調,早前發布的優化防疫20條措施已提出,只有在發生聚集性疫情,而且感染來源和傳播鏈不清,社區傳播時間較長等情況下,才會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國家疾控局副局長沈洪兵:「如果當地疫情僅有零星的感染者,傳播鏈條清晰,在沒有社區傳播風險的時候,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當局稱,此舉旨在落實精準防控,盡可能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服務保障的影響。他又批評個別地方將次密切接觸者,直接判定為密切接觸者,並予以提級管控,做法沒有必要。 內地疫情持續擴大,周三新增23132宗本地個案,廣東仍是疫情最嚴重地區,單日錄得9822宗個案,廣州佔了9675宗。重災區的海珠區,封控措施原定在周三解除,但因疫情嚴重,當局宣布延長封控至周六。 北京周三新增434宗本地病例,涉及全市14個區。房山區一名患者發病後仍出席活動,引發感染群組,超過200人涉及染疫風險,有90多人須集中隔離。 重慶新增超過400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市民曾持免針紙可獲「過渡疫苗通」 二價復必泰最快下月可接種
【有線新聞】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的復必泰二價疫苗最快本月底抵港,下月可供市民接種。另外,曾經持有免針紙又打了至少一針的市民,在完成接種三針前,可申請臨時疫苗通行證。 醫衞局說已經成功採購到復必泰二價疫苗,最快月底運抵香港,下月內可以開始接種,供市民選擇作為第四針,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二價疫苗會不會,剛才這位記者提問,會不會變成醫定必須打第四針,其實我們很尊重科學委員會和疫苗專家建議,現時未有打算將它變成一定要打的針。」 本月底前5至11歲兒童要打齊兩針,12歲以上人士就要打齊三針,才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醫衞局宣布現在持有或曾經持有免針紙的市民,如果打了至少一針可以申請過渡疫苗通行證,方便他們打齊針前出入不同處所。 李夏茵:「例如他要做手術,手術前後醫生可能勸諭他先等一等,這些情況比較個別、短暫,這些市民就很慘。如果我們11月30日實施了,必須打齊三針才能進入處所,他就要等一段頗長的時間。就這些個案可以給他一段短時間過渡,所以你會看到過渡期的時間很短,直至他可以接種下一針。」 李夏茵估計有約5萬人可以受惠,包括早前被裁定免針紙失效的市民,他們可以帶同免針紙,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東京連續兩日過萬宗確診 當局提高疫情警戒級別
【有線新聞】日本東京都提高疫情警戒級別。 東京過去兩日錄得過萬宗確診,當局開會後,宣布上調疫情警戒級別至第二高,警告感染將再次蔓延。衛生部門指日本踏入第八波疫情,確診患者急增,將為醫療系統帶來壓力。市民應減少高風險行為。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積金局稱基金長年錄正回報 籲勿因市況波動高買低賣 料收費有下調空間
【有線新聞】積金局指強積金屬長線投資,強積金成員不應因市況波動,高買低賣,令短期波動變為實際虧損,又指推出積金易平台後,預期強積金收費仍有下調空間。 市況波動,令大部分強積金過去一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帳面虧損,但積金局指從較長年期角度各類基金都錄得正回報,其中股票及混合資產基金自制度實施以來,分別累計有1.4倍及1.2倍淨回報,反映強積金從長線投資角度,仍達滾存增值功能。 積金局行政總裁鄭恩賜:「我們鼓勵成員一定要留意自己的強積金,每半年至一年審視一次是否有需要調整,因你自己的情況、自己才清楚,所以自己的情況於有需要時可調整,否則我們建議持之以恆用平均成本法,繼續作長線儲蓄投資。」 積金局又指,隨著積金易平台推出節省行政費用,預期強積金收費仍有下調空間,鄭恩賜:「收費方面隨著積金易平台的推出,可以很簡單的告訴大家是只會向下、不會向上,其實收費方面,事實上還有很多下調的空間,我們估計十年內行政費可以下降五成半。」 另外,積金局優化部分強積金審批標準受託人,將獲准提供包括中國A股基金、單一國家基金及符合一定條件的特殊基金,如以ESG為主題的基金,以滿足不同階段計劃成員的需要,並分散投資風險。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抵港檢測調整 下周一起取消第四及第六日核酸 續須七天快測
【有線新聞】政府下周一實施新的入境檢測安排,抵港人士四次核酸檢測減少至兩次,快速抗原測試的要求維持不變。換言之,即日起,由海外和台灣抵港人士毋須在第四日及第六日做核酸檢測。 即日起由海外地區或台灣抵港人士只須要在抵港當日及抵港後的第二日做核酸檢測,毋須像現時般連第四、第六日都要做,上機前以及抵港後首七天繼續要做快測。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重申一次,我們沒有放寬到入境的要求,我們只是優化了整個程序,我們仍然須要從海外地區及台灣入境的人士每天都要做快速測試直至第7日,只不過核酸檢測的靈敏較高,所以就維持在落機當日及第二日做核酸測試已可。」 李夏茵解釋,旅客現時抵港後首兩次核酸檢測的陽性比率已經超過八成,加上入境人士抵港後可在社區活動,即使在第四或第六日確診,不排除他們是在本地感染。 既然可以減少入境檢測次數,是否有空間直接放寬到「0+0」?李夏茵:「其實特首也說過,0加多少已無意思,希望市民及記者也有個感覺,疫情是反反覆覆,現時更有上升趨勢,要十分謹慎走每一步才可知道繼續放寬的地步是怎樣,希望可在防疫及民生取得平衡點,亦希望疫情可以軟著陸,大家的生活都可以回去平穩的地步。」
- i-Cable
- 2022年11月17日
河南鄭州四月大女嬰疑因防疫遭拒診病歿 市衛健委介入調查
【有線新聞】內地多個省市加強疫情管控,但仍屢傳防疫亂象。河南鄭州有網民投訴,稱四個月大女兒因患血管瘤求醫,但出院後須在酒店隔離,期間女兒發病遭院方拒診,最終病重身亡。當地衛健委已介入調查。 河南一名姓李的男人周三在網上發文稱,自己四個月大的女兒早前因後腰患有血管瘤,要到鄭州看病,期間當地封控,出院後兩人被迫滯留酒店隔離。直至周一凌晨,姓李男人餵女兒進食期間,女兒發病不適嘔吐,他於是報警求助。 死者父親李先生說:「11點57(分)打到第一個120,12點02(分)我又打了第二個。(救護車)12點30(分)多的時候到酒店,讓醫護上樓給我們做了抗原檢測,我陽性,我閨女陰性。救護車裏的人給我打電話,說我孩子當時的症狀不屬於重症,加上我是陽性,然後就是他們不接。」 直至同日晚上8時多,防疫人員終於安排送院,但送到醫院已是晚上約11時,女兒病情惡化,最終在凌晨失救病死。他不滿院方拒診,並懷疑他們為了防疫而耽誤治療,當地衛健委已就事件介入調查。 「打了20幾個電話,電話在這扣著呢。」甘肅蘭州這個社區辦公室,被居民發現聯絡電話掛起,導致長期無人接通。當局這樣解釋:「這一個社區有1萬多人,這一個小區就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