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1月07日
皇都戲院|保育機構指復修進度理想 冀四年內完成 邀商戶後人共聚記念戲院70周年
【有線新聞】今年是皇都戲院70周年,負責復修戲院的機構說現時工程進度理想,目標是2026年完成。 外牆壁畫的油漆部分已經脫落,天台的「飛拱」桁架建築也有些生銹。皇都戲院兩年前展開復修工程,現時戲院外圍被棚架包圍,有工人勘察外牆。負責復修的新世界保育團隊說,期望工程在四年內完成。 皇都戲院保育顧問委員會成員吳韻怡︰「現階段尚算完成初步勘察,情況尚算是理想,我們的目標也是希望可以將來能展示現時的面貌讓公眾觀賞。我們有很多不同的難關要通過,例如我們現時面對現今的建築條例,其實會令我們有很多限制。」她說戲院會保留,但要再裝修,希望將來打造成文化藝術的表演場所。 適逢今年是皇都戲院70周年,機構特意舉辦活動,邀請當年皇都的商戶後人在尖沙咀一間餐廳聚首一堂,現場擺放皇都戲院的物品。好像這些不同顏色的戲票,代表不同價格的座位,這張綠色戲票是超等座位,看午夜場需3元。以前未有數碼化的年代,看電影時突然沒有畫面,就會有職員舉起這塊牌,提醒觀眾不要離場。團隊已收集過千件當年的物品,希望戲院復修後可以再展示出來。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07日
血月月全食+月掩天王星11.8同時出現 3大香港觀賞地點推介丨附直播連結
「血月」月全食及月掩天王星將於11月8日(星期二)同時出現,屆時月球會呈不常見的銅紅色,並且剛好掩食天王星。兩個天文現象同時發生的情況相當罕見,香港更是全球最適合觀測是次天文現象的城市之一。香港太空館推介了3個最佳觀賞地點,太空館亦會網上直播過程,萬勿錯過! 血月+月掩天王星同時出現 在11月8日,香港上空將會上演月全食天文現象,月球會呈現出不常見的銅紅色,全港多區都可以觀賞得到。而在月食發生的同時,更會發生另一個天文現象「月掩天王星」。在一般情況下,要在明亮的月球旁邊看見天王星並不容易,但在月全食發生時,月球亮度大幅下降,大家便可以透過望遠鏡,看到月球和天王星雙雙出現。今次的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同時發生,屆時銅紅色的月球將會掩蓋天王星。 下次月全食要等到2025年 今次的「血月」月全食將於11月8日下午5時37分起開始,至晚上6時16分,月球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即月全食開始,整個過程歷時約1小時26分鐘,隨後的月偏食則會於8時49分完結。而下一次在香港可見的月全食將發生在2025年9月8日。 觀賞小貼士 太空館表示,月球處於東北偏東近水平位置,市民需要到視野廣闊的地方觀測,屆時隨着
- i-Cable
- 2022年11月07日
北韓公布連日軍事行動稱反制美韓挑釁
【有線新聞】北韓指上周連日的作戰行動,是回應美韓同期舉行的空中軍演,包括出動500架戰機,又向南韓附近海域發射巡航導彈等,表明不會姑息美韓的侵略軍演,將更嚴厲反制。 北韓總參謀部透過朝中社,發布多張發射導彈等的相片,指是上周三起一連四天展開「軍事應對作戰」,回應美韓「警戒風暴」空中聯合軍演。 行動包括向西部無人島發射彈道導彈、模擬打擊敵人空軍基地、發射數十枚地對空導彈和火箭炮等。 南韓上周三指有北韓彈道導彈落入領海附近,罕有發空襲警告,並發射導彈回應。 北韓宣稱為了報復南韓的行動,當日由東岸咸鏡北道向南發射兩枚巡航導彈,落入南韓蔚山市對開80公里水域,又聲稱在上周四按國防科學院要求,進行了「重要彈道導彈試射」,不過沒有透露成果。 南韓當天評估則懷疑北韓發射「火星-17」洲際彈道導彈,但試射失敗。 南韓翌日又公布偵測到朝軍大規模派出約180架次戰機升空。 北韓則宣布當日動員了500架戰機,進行近4小時空軍出動作戰。 北韓宣稱連日作戰行動全部圓滿成功,指朝軍擁有能摧毀敵人空軍的優勢,再次批評上周結束的美韓軍演,是故意加劇地區緊張的公然挑釁,警告會有更嚴厲反制,重申會持續以壓倒性的軍事措施,
- Digital Tech
- 2022年11月07日
立冬養生貼士|中醫推介5種冬天養生食材 1款湯水補腎養陽 素食者都啱
立冬養生|11月7日是「立冬」,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冬季的開始,北風增強,氣溫下降。《有線健康》邀請註冊中醫何慧潔,從中醫角度講解立冬後的養生貼士、合時飲食。 中國以農立國,古代立冬是大自然的天氣開始嚴寒,草木凋零,農作物在秋收後,納入倉庫收藏;動物亦躲起來準備冬眠的時節。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中醫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體的精氣亦會進入「冬藏」的情形。而在五行學說,冬天對應屬水的臟腑──腎臟。這段時節應做好順應天道的準備,補腎養陽,帶來健康的身體好過冬。 宜少食生冷寒涼食物 冬日氣溫開始下降,雖然香港地處南方,11月的天氣仍然是乍暖還寒,但氣溫一定是逐漸向下變冷的。大地的陽氣慢慢減少,人體的陽氣亦會慢慢收入體內。所以入冬適合進食溫補陽氣的食物,亦應減少進食生冷寒涼的食物。 冬日亦應調整起居作息規律,《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睡眠時間較春、夏、秋的三季稍長,亦且更應該待日出之後,穿好衣服保暖才外出作活,免受寒氣侵襲。 現代醫學亦證明,冬天由於日照較少且氣候寒冷,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動力較差,容易產生情緒低落、抑鬱的情形。因此,冬季亦應調養情緒,做到心平氣和,
- i-Cable
- 2022年11月07日
南韓首爾火車出軌多人受傷
【有線新聞】南韓首爾一列火車出軌,34人受傷。 火車車頭和5節車廂全部出軌。這列載著275名乘客的火車,由首爾龍山開往全羅北道益山市,昨晚近9時,駛到首爾西南部的永登浦站時出軌,數百名乘客要由路軌走回站內,大部分傷者是輕傷,有5名外國人。受事故影響,火車服務受阻超過1小時,鐵路公司正調查出軌原因。
- i-Cable
- 2022年11月06日
七欖|欖總滿意入場人數 九名黃碼轉藍碼球迷獲安排包廂觀賽
【有線新聞】欖球總會行政總裁麥偉彬,滿意七人欖球賽入場人數,又說安排九名黃碼轉藍碼的球迷到包廂觀賽。 香港欖球總會行政總裁麥偉彬:「有超過60,000香港人,參與七人欖球賽是極好的,粉絲、贊助商、合作機構、隊伍的評價,我真的認為七人欖球賽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表演。9名黃碼人士來了,當中5位星期六轉了做藍碼,我想他們享受周末、享受星期六日,他們玩得很開心,他們真的很感激有機會,觀看七人欖球賽的最後一天。」
- i-Cable
- 2022年11月06日
港超 標準流浪0:2傑志
【有線新聞】香港超級足球聯賽,傑志作客2比0擊敗標準流浪。 兩隊半場互交白卷,白衫的傑志換邊後7分鐘,明加索夫的頭槌打破僵局,亦是這位土庫曼翼鋒,個人今季第5個聯賽入球。 到補時階段,傑志再靠希臘中鋒文尼亞斯建功,最終淨勝兩球,目前4戰得9分,對賽成績不及同分的理文,位列第2。標準流浪就排第8。
- i-Cable
- 2022年11月06日
曾俊華批強制公院醫護服務年期「阿茂整餅」 指搞不清香港留人才、還是趕走人才
【有線新聞】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強制公立醫院醫護服務年期是「阿茂整餅」,令更多醫護離開公營系統。 曾俊華撰文評論醫衞局局長盧寵茂,研究強制醫護在公營醫療系統服務一定年期才可離開,曾俊華說絶對不懷疑醫護服務社會的初心,但人手短缺、壓力大,但願不要再「阿茂整餅」,令醫護人才流失。 曾俊華說搞不清香港是留人才、吸引人才,還是趕走人才。他指商界要防疫措施開放的環境,不可能長期被困,資金和人才離開後未必回流,形容摧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只需要一瞬間。
- i-Cable
- 2022年11月06日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有線新聞】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埃及開幕。 一連13日大會於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最受關注的議題是「損失與賠償」。大會首次同意討論發達國家應否向受氣候暖化影響的貧窮國家作出賠償,主席舒凱里表示,相關討論不涉及法律責任,亦沒有約束力,旨在引導討論,希望於2024年前有定案。發達國家曾於去年氣候大會,否決就賠償設立融資機構的建議。
- i-Cable
- 2022年11月06日
七欖|決賽澳洲20:17反勝斐濟奪冠 歷來第六次奪標
【有線新聞】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澳洲反勝斐濟,相隔34年再奪盃賽冠軍。 硬撼今屆未輸過的斐濟,黃衫的澳洲開賽不久被撕破防線,華古雲拿比利先拔頭籌。 香港可以說是斐濟的福地,贏過19次冠軍,力爭再刷新紀錄。隊長拿古治中路突破達陣,斐濟拉開到12比0。 應屆世界系列盟主澳洲,晉級過程只輸給薩摩亞,赫捷臣邊線找到機會,完半場前追成5比12。他今場表現活躍,換邊後吸引兩位斐濟球員過來,助攻基文斯得分。 但形勢都是被動,走甩了拿古治又被拉開,一放到底,取得個人今場第2個達陣,斐濟領先17比10。 澳洲在香港的往績雖然不及對方,只贏過5屆,對上一次要數到1988年,但勝在夠韌力,赫捷臣再度追近。戲劇性一刻出現在最後30秒,把握到斐濟失誤,當巴搶到球後交給羅臣,球證一度請求視像助理裁判協助。最終確定是成功達陣。即使附加罰球不入也不緊要,澳洲反勝20比17奪得冠軍,是歷來第6次在香港封王。
- i-Cable
- 2022年11月06日
岸田文雄稱需加強日本防衛力量應付威脅
【有線新聞】日本海上自衛隊主持國際閱艦式,南韓相隔7年再次派艦艇參與。首相岸田文雄譴責北韓多次試射導彈,指日本急需建造更多艦艇,加強防衛能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登上「出雲號」護衛艦,慶祝海上自衛隊成立70周年,並主持三年一度的國際閱艦式。 自衛隊20艘護衛艦和潛艇,在神奈川縣相模灣率先受閱。 美國、加拿大、澳洲等12個國家,共派出18艘艦艇參與,船員向「出雲號」敬禮。 南韓相隔7年再次參與日本海上閱兵,派出1萬1千噸級的「昭陽號」戰鬥支援艦。因應近期北韓威脅加劇,南韓政府希望日韓防務合作正常化。 日本指有邀請中國參與,但解放軍沒有派遣艦艇。 岸田文雄檢閱外國艦艇後表示,北韓今年密集發射彈道導彈,包括洲際導彈,比以往更頻密,而東海和南海安全環境變得更嚴峻。 岸田指避免紛爭及尋求對話很重要,但日本有需要為威脅的挑釁做好準備,有迫切需要在5年內增強軍事力量,包括建造更多艦艇及加強導彈防禦能力。 日本亦會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和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