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修例風波|遭警從後射海綿彈 商台記者申覆核 監警會維持「無法證實」
【有線新聞】2019年商台記者被警員從後發射海綿彈射穿背囊,監警會覆核調查結果後,同意警方將投訴列為無法證實,涉事記者對結果極度失望。 時任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曾就事件訓斥相關警員,記者事後投訴警員濫用職權,投訴警察課將投訴列為無法證實。記者去年9月要求覆核結果,監警會說,投訴警察課檢視相關影片後,認為調查結果並無不妥之處,同意維持原來的調查結果。 涉事記者重申,警方就事件的陳述失實,認為警員從背後發射海綿彈合理性成疑,亦不符最低程度武力原則,根據警察通例,在場的人員亦不應妨礙傳媒攝錄。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幼童接種率不足三成 楊何蓓茵:防疫新階段「口罩令總會變」 籲家長及早安排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本港已進入防疫新階段,呼籲市民適時接種疫苗。 楊何蓓茵到元朗社區疫苗接種站視察,她說現時80歲或以上長者和三3以下幼童的接種率,分別只有約72%和25%,即使病毒威脅相對上減低,疫苗仍提供保護作用。她又指總有一天「口罩令」的適用地點會改變,家長應及早安排幼童接種疫苗。她說未來政府會因應疫情發展,適時調整疫苗接種點計劃及設施。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市場料聯儲局周四放慢加息至0.25厘 歐央行及英倫銀行維持0.5厘
【有線財經】環球三大央行今個星期都會議息,其中市場最關注美國聯儲局會否在今次將加息幅度進一步放慢。 有「聯儲局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預告,今次加息幅度會再放緩至0.25厘,令聯儲局有更多時間評估早期加息的效用,相信在會上亦會討論到未來加息次數及維持利率見頂多久。 他又引述有聯儲局官員擔心,由於勞工市場持續緊張,經濟運行在高於正常水平,工資等價格有機會反彈。 不過有分析相信美國通脹已經見頂。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這次通脹升溫,從2021年4月開始,實質工資一直在減少,工資增長一直追不上通脹,整個貨幣環境已出現一個明顯收緊,我覺得今年通脹突然反彈的機會不大。現在通脹已經見頂,當然會繼續下滑,所以這一方面,加息周期肯定差不多,加完這次,最多加多一次就會結束了。」 市場開始預期聯儲局今年底可能會減息,利率期貨顯示,聯邦基金利率在11月份回落至目前水平機會率有逾10%,在12月更達到約30%。 不過歐元區及英國的通脹相比美國而言仍然是高水平,市場估計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今次繼續要加息0.5厘。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滙豐、恒生檢討員工薪酬 中基層員工加薪幅度或跑贏通脹
【有線新聞】滙豐和恒生據報正檢討今年度薪酬預算,其中基層級別員工加薪幅度,將跑贏通脹。 信報引述消息指,滙豐及恒生的薪酬檢討屬於基層的第6至8級員工,主要來自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今年固定薪酬增幅預算約達3%;至於中層員工加幅會略低,而高層則變動不大。滙豐回應查詢時指,薪酬政策在於吸引、激勵及挽留人才,會根據業務績效、員工表現等因素,並參考市場薪酬水平,制定具競爭力的薪酬方案。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政府料周四公布系列措施吸引海外旅客 送50萬張機票 業界倡贈車票予內地客
【有線新聞】為吸引旅客重臨香港,據了解政府星期四將公布系列措施,包括送出50萬張機票,旅遊業界相信有一定吸引力,可以帶動旅遊業及零售餐飲等復蘇。 防疫大鬆綁已經一個月,海外旅客來港已不用檢疫檢測。據了解政府星期四會聯同旅遊業界公布一系列措施,希望吸引旅客來港,包括送出50萬張機票,旅客入境時亦會獲贈電子購物券。 看看近幾個月的數字,由去年九月底實施「0+3」,訪港旅客一直緩慢增長,到11月只有11萬多人次訪港,跟疫情前相比仍有一大段距離。旅遊業界相信送機票等措施,有一定吸引力。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例如澳門,很簡單地吸納短途客,即香港。澳門推出買一送一來回交通安排,很多香港居民打算立即或已到澳門玩,在噱頭和實際效果其實是有用的。(新措施)最大作用是告訴環球旅遊市場,香港已恢復業務。疫情前訪港旅客以內地客為主,2019年就佔大約七成八,崔定邦希望預留一定比例的機票予內地旅客,「哪個地區的旅客消費力最高?就是內地市場,環球旅遊業都在爭取內地客到當地旅遊消費。透過派機票給國家大城市旅客,令最高消費那批客人首選來港消費、購物、飲食,這是即時挽救香港經濟最快速的方法。」他建議可送贈直通巴或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日本長野縣滑雪場附近雪崩 兩失蹤外籍客尋獲
【有線新聞】日本長野縣一個滑雪場附近雪崩,兩名失蹤的外籍遊客尋獲,但已無生命跡象。 搜索隊早上在小谷村一帶搜救,發現失蹤的遊客。據報兩人,分別是美國籍和奧地利籍 ,包括一名31歲美國職業滑雪運動員。 長野縣北部的小谷村,海拔大約2100米的天狗原東面山坡,昨日下午發生雪崩。當時約10人在該處滑雪,5人被雪掩埋,當中3人脫險後自行下山求救,其中一人右肩脫臼送院治理。 氣象廳上周五起,向小谷村發出雪崩警報,當地積雪高達一米。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南韓室內口罩令解除惟醫院等高風險場所例外
【有線新聞】南韓即日起解除室內口罩令,但部分高風險場所,仍要佩戴口罩。 南韓單日新增確診個案,只有七千多宗,跌至七個月來的最低。當局即日起,亦不再強制在室內佩戴口罩,但建議民眾繼續這樣做。 新措施下,超市、商場、學校、體育館等大部分場所不用戴口罩,不過公共交通車廂、醫療機構、療養院等高風險場所,會繼續維持口罩令。 南韓的室內口罩令持續超過兩年,據報在解除的首日,首爾仍有大批民眾在室內戴口罩。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推新措施應對槍擊案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針對巴人槍擊案,公布新措施。包括會拆除襲擊者的住屋、剝奪他們家人的居留權,及讓以色列民眾更容易拿到槍牌。內塔尼亞胡強調,會嚴厲打擊恐怖主義。 以色列軍警周日,封鎖耶路撒冷一間巴勒斯坦人的房屋,用金屬片將門窗封死。 上周五在東耶路撒冷猶太教堂,開槍打死7人,最後被擊斃的21歲巴人槍手,與家人就是住在這裡。有槍手親人透露,槍手的祖父20多年前被猶太極端分子殺死。 接連發生巴人槍手施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明言,槍手的房屋將被拆除。 內塔尼亞胡這日,前往醫院探望槍擊案傷者。他又召開內閣會議、頒布新措施,表明會對巴人施襲者的家人,施以更多懲罰,包括更容易拆除他們的房屋和剝奪他們家人的社會福利,甚至是居留權。又會讓以色列民眾,更容易拿到槍牌以減少暴力。他強調新措施並非要令局勢升級,是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情況。 巴勒斯坦當局指責新措施,對巴人是懲罰性集體歧視,只會令局勢進一步惡化,煽動更多暴力行為。 以軍上周四突襲西岸巴人難民營,造成多名巴人傷亡。隨後在耶路撒冷,先後發生兩宗針對以色列人的槍擊,多人死傷。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修例風波|男子禁錮電單車司機囚八個月 官指案情與付國豪案相若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於2019年反修例事件參與禁錮一名電單車司機,判監8個月。 2019年8月5日,屯門公路有約200人堵路,一名電單車司機撞向路障倒地、被圍毆及用索帶綑綁,被告被人拍到用索帶綁起司機雙腳,他在區域法院承認非法禁錮罪。 法官李慶年指被告夥同其他人犯案,案情與內地記者付國豪在機場遇襲及禁錮相若,以此案作為量刑參考,考慮到案中司機即使被禁錮時間短但傷勢較重,以12個月為量刑起點,判被告監禁8個月。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稱或同意芬蘭加入北約而非瑞典
【有線新聞】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透露,可能會同意芬蘭加入北約。至於同時要求加入的瑞典,埃爾多安重申,瑞典應按土耳其的要求,移交庫爾德恐怖分子,換取加入北約。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席活動發表演說,首次暗示安卡拉政府,可能只批准讓芬蘭加入北約。埃爾多安稱,在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問題上,會向芬蘭傳達不同的訊息。瑞典可能為此感到震驚,但芬蘭不應該重蹈瑞典的覆轍。 埃爾多安稱,安卡拉已向瑞典提供一份120人名單。如果瑞典真的想加入北約,就應該按照去年協議,引渡這些庫爾德工人黨恐怖分子,否則不會獲土耳其同意入盟。 瑞典近期爆發多場針對土耳其政府的示威,期間有政客焚燒可蘭經,亦有庫爾德人倒吊埃爾多安假人。土耳其批評瑞典政府縱容示威,與斯德哥爾摩的關係日益緊張。日前已暫停與瑞典和芬蘭就加入北約的談判,並向歐洲國家發出旅遊警示。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稱,希望與土耳其恢復就北約議題對話。芬蘭外長哈維斯托表示,芬蘭應與瑞典同時加入北約。 芬蘭和瑞典兩國加入北約的議案,必須獲全體成員一致同意,目前只差土耳其和匈牙利,匈牙利預料下月會批准兩國加入。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伊朗軍工廠遭無人機攻擊疑涉以色列
【有線新聞】伊朗伊斯法罕軍工廠房遭無人機襲擊事故,當局強調不會影響核計劃發展。有美國官員懷疑,是以色列背後策劃,以色列拒絕回應。 伊朗國營傳媒發放片段,展示軍方擊落,襲擊當地軍工廠的無人機及受襲廠房屋頂的損毀情況,但無提到廠房的其他資料。 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一座軍工廠周六晚遭三架無人機襲擊。當局稱僅造成輕微破壞,無人傷亡。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周日於首都德黑蘭接見卡塔爾外長,他在記者會上形容襲擊懦弱,強調不會影響伊朗發展核計劃的決心。 美國官員懷疑事件涉及以色列。伊斯法罕是伊朗軍工重地,設有多個核設施。伊朗情報部門去年聲稱,粉碎襲擊當地軍事航天設施的陰謀。官方傳媒報道,指是接受過以色列訓練的庫爾德武裝分子策劃襲擊。 以色列拒絕回應,總理內塔尼亞胡一個月前上任時,曾表示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新政府主要任務之一。
- i-Cable
- 2023年01月30日
修例精簡發展程序 議員憂予政府權力過大 甯漢豪:由行會把關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有關精簡土地發展程序條例,有議員擔心修例容許政府改變原本收回土地的用途,令政府權力過大。 江玉歡:「有市民告訴我他們很擔心,政府可能會想收地,提出一個較容易被採納的公共用途,收地後改為一些公眾沒那麼接受的公共用途。如何避免政府隨意改變土地用途,而繞過市民或反對意見,當中如何維持程序公義?」 甯漢豪:「把關是由行政會議把關,因為土地已經復歸政府,但我們明白可能提出條文,令大家擔心政府會否用一些幌子,收了一幅地回來,然後隔數年做第二個用途,這個的確不是我們的原意,我們是想處理一些不可預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