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英美加共同研低成本「超壓氣球望遠鏡」 可停空中約百日 影像質素媲美哈勃
【有線新聞】想探索太空,除了用地面望遠鏡或發射望遠鏡上太空,以後有個新選擇,天文學家發明了新式高空氣球望遠鏡,避開大氣層阻隔,影像質素貼近太空望遠鏡,但成本更低。 望遠鏡要突破大氣層的遮擋,不一定要射上太空,用氣球吊上高空一樣可以,但一般高空氣球不夠耐用,只能在空中支持數天。直到美國及加拿大的太空總署聯同英國杜倫大學等多間院校,研發了這種「超壓氣球望遠鏡」。 關鍵是特製的超壓氣球注入氦氣之後,可以連續在空中停留100日,將「氣球搭載望遠鏡」變成現實。氣球連同望遠鏡於4月16日升空,停留高度33.5公里,相當於穿過九成九以上的大氣層。最近傳回首批照片,包括劍魚座方向距離我們16萬光年的蜘蛛星雲,還有烏鴉座方向六千萬光年以外的觸鬚星系,它其實不是單一星系,而是一對正在相撞的星系。 以氣球代替火箭將望遠鏡升上大氣層邊緣,影像質素直迫哈勃這類太空望遠鏡,但成本只需千分之一,維修保養也容易得多,可能是未來望遠鏡的新趨勢。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拉近文化】圖影風姿—香港電影與漫畫
【有線新聞】這次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展覽帶我們了解本地電影和漫畫如何互相影響,造就香港電影和漫畫的黃金年代。觀眾更可以走進沉浸式空間,置身電影世界,觀賞「聶風大戰火麒麟」、華英雄和無極「決戰自由神像之巔」等經典場面。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拉近文化】圈粉無數的小提琴家陳銳
【有線新聞】曾在金馬獎頒獎典禮開場演出,生於台灣、在澳洲長大的明星小提琴家陳銳,這次來到香港,與本地的香港管弦樂團一起演出。孟德爾遜優美動人的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銳其中一首首本名曲,但這次演出後,他即將暫停演奏這首作品,香港樂手和觀眾就成為陪伴他渡過了這個重要時刻的人。 在社交媒體上有數十萬粉絲追蹤的他更熱衷於推廣音樂教育,他把自己當作一位古典音樂的大使。這次他和我們分享各種音樂,還有電影配樂《舒特拉的名單》、流行曲《青花瓷》,快來聽聽!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每日樓市 │ 議員爭啟德建集運系統 大埔新盤再加推 │ 24/4/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議員、發展商積極為擱置的啟德單軌鐵路尋找替代方案,政府展示開放態度。正在收票的大埔白石角University Hill再加推61伙,折實平均呎價1.65萬元,個別輕微加價。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河套區應急醫院試行日間放射診斷 醫管局冀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有線新聞】醫管局將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安排市民到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接受放射科服務。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在網誌提到,輪候放射診斷服務的病人持續增加,非緊急個案動輒須等候至少十多個月,因此局方將推出先導計劃,邀請合適病人到位於落馬洲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接受放射科服務,包括腦部及胸腔的電腦掃描造影。 首階段會在新界東聯網試行,造影結果會送回原來的覆診醫院,待病人覆診時跟進。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五一黃金周|海關多區設宣傳車派傳單 提醒旅客注意合規格營銷手法
【有線新聞】海關在遊客區擺放宣傳車,向市民、遊客及商戶宣傳合規格營銷手法。 海關的宣傳車停泊在旺角西洋菜南街,關員向行人、商戶派傳單;另外海關在土瓜灣、銅鑼灣等提醒商戶銷售時要符合商品說明條例,又說五一假期臨近會巡查多個購物熱點。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Uncle Ray病逝|家屬質疑涉事醫生專業失德 伊院致歉認溝通不足
【有線新聞】唱片騎師Uncle Ray一月病逝,家屬質疑伊利沙伯醫院束縛病人雙手及未有抽走肺積水等,已向醫委會投訴涉事醫生專業失德,又要求院方全面交代病人情況。 Uncle Ray誼子周舜河:「伊利沙伯醫院經常說『已告訴病人這樣、那樣』,但病人早已證實是沒有自我照顧能力,我不明白為何不停單方面跟一名不能自我照顧的病人溝通,而我們家屬每日不停追問就選擇隱瞞我們。」 伊利沙伯醫院說病人入院時情況嚴重,要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以胸腔穿刺抽走肺積水屬入侵性程序,病人面對缺氧或心臟停頓的風險非常高,因而決定採用保守的藥物治療;又指病人有腎衰竭,插尿喉屬臨床需要,以便監察尿液及排尿情況。 院方承認與家屬溝通有不足,包括解釋各項治療程序,再就不足向家屬致歉。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澳洲調整國防策略應對中國威脅
【有線新聞】澳洲國防策略檢討報告指,中國的軍事發展是二戰後最大和最具野心,澳洲將調整策略應對,優先加強北部軍事基地及發展遠程攻擊能力等;中方指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呼籲停止炒作。 澳洲政府發布長110頁《國防策略檢討》報告,指澳洲的盟友美國不再是印太地區的單極領袖。中美之間的激烈競爭正為印太地區寫下定義,大國競爭有可能演變成衝突。 報告提到中國的軍事建設是二戰以來,全球最大規模、最有野心,而且沒有透明度,中國沒有向印太地區表明戰略意圖以消除疑慮,同時在澳洲鄰近地區進行戰略競爭。又指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聲索,威脅印太地區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對澳洲的國家利益構成不利影響,警告在導彈時代,澳洲不再受地理隔離所保護,必須避免陷入最高的戰略風險。 報告建議在未來十年增加國防開支,花費約190億澳元,應對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包括優先加強北部軍事基地,將加快購買射程逾500公里的遠程導彈和海馬斯火箭系統,並與美國緊密合作,包括加強雙邊軍事規劃、聯合巡邏,以及更多美軍輪換包括潛艇,同時必須加強與日本、印度、太平洋和東南亞國家的防務合作,維持地區平衡。 總理阿爾巴內塞形容,今次是澳洲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男子打劫長沙灣金舖 搶走一條四萬元金鏈被捕
【有線新聞】長沙灣一間金舖遇劫,警方拘捕一名男子。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下午2時許,一名男子假扮顧客到青山道264號一間金舖揀選金器,搶走一條價值約4萬元金鏈逃走,一名男店員企圖阻截,被匪徒襲擊,手部受傷。 警方接報到場在附近一帶追截,在元州街一幢大廈天台將疑犯拘捕。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據報美國要求南韓向三星及SK海力士等施壓 禁向中國增加設備或技術供應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要求南韓向龍頭晶片商施壓,禁止廠商向中國增加設備或技術供應,以反擊中國制裁美資晶片商美光的行動。 中美晶片戰持續升溫,中國本月開始反制裁,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有意禁止相關產品和技術在內地銷售,並對公司啟動安全審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正部署反擊,白宮已向南韓提出要求,一旦美光被禁在華銷售,南韓廠商不應借勢填補供應缺口,必須拒絕向中國增加供貨,白官希望南韓政府能夠向美光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廠商施壓。兩國政府及三星都未有回應報道,SK海力士就指未有收過相關禁售要求。 報道又引述消息人士指,有關禁售要求是在南韓總統尹錫悅本周展開國事訪美行程前提出,尹錫悅訪美期間料將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 美光是全球DRAM晶片市場三巨頭之一,與三星及SK海力士齊名,美光去年收入有308億美元,當中25%是來自內地和香港。 日前亦有消息傳出,美國總統拜登計劃下月七國集團舉行峰會期間頒布新的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重點領域的投資,當中涉及到晶片、人工智能等技術,並會爭取盟友支持,從而限制中國提升軍事力量的技術及資金。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鄧炳強率紀律部隊首長訪內地 拜訪政法委和港澳辦 討論國安及跨境罪行等
【有線新聞】鄧炳強上任保安局局長後首次率領紀律部隊首長,訪問內地四日。 他下午在北京酒店出發與公安部會面,同行的有海關關長何珮珊等,他們還會拜訪政法委和港澳辦,之後轉到廣州和深圳。 他說此行會討論到國安、跨境罪行等,加強合作令香港更安全和穩定;至於會否談23條立法 ,他說不方便談內容,重申希望在今年內,最遲明年完成,訪問團星期四返港。
- i-Cable
- 2023年04月24日
外交部: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主權國家地位
【有線新聞】外交部回應駐法大使言論,重申尊重各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蘇聯解體後,中國是最早同有關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建交以來,中方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則,發展雙邊友好合作關係。中方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主權國家地位。」 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不是有效主權國家,質疑克里米亞是否屬於烏克蘭。對於盧沙野的言論是否代表中方立場,毛寧回答指,自己在記者會上的表態代表正式立場,法國外交部表示將會與盧沙野磋商。多國外長出席歐盟外交會議時,包括捷克外長等表明絕不能接受盧沙野的言論,希望中方能說清楚。立陶宛外長亦表示,波羅的海三國將正式要求中國澄清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