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拜登警告一旦出動核武將引致末日
【有線新聞】俄烏戰事引發核危機升溫,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斡旋在扎波羅熱核電廠建立安全區,以免核電廠受衝突波及。對於俄方可能動用核武,美國總統拜登指現時核威脅為冷戰以來最高,正面臨末日危機。 烏克蘭控制的南部城市扎波羅熱有住宅大樓被炮火擊中,多人死傷,當局指責是俄羅斯所為。 這裡位於俄羅斯宣稱兼併的扎波羅熱地區,鄰近的扎波羅熱核電廠戰事初期已被俄軍佔領。 上月率團視察核電廠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周四到訪基輔,與總統澤連斯基會面。 格羅西強調核電廠屬於烏克蘭,不承認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簽令接管核電廠,他稍後將到莫斯科會晤高級官員,期望能在核電廠周邊設立安全區,防止核災發生。 俄烏戰事已持續大半年,核危機亦逐漸升溫。普京曾揚言會用盡所有方法,包括核武保衛俄羅斯國土。 澤連斯基日前視像出席澳洲一個智庫研討會時提議,北約預防性攻擊俄羅斯,阻止其使用核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回應指,對方言論引證俄方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必要性。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民主黨活動時形容俄烏戰爭觸發的核威脅,為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高,世界再度面臨末日危機。 拜登提到俄軍戰況失利,指普京威脅使用戰術核武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土瓜灣重建|幾十年唐樓戶喜「甩難」 車房料搬舖需數十萬元:或轉行保安
【有線新聞】有位於重建範圍的車房說很難找到舖位搬遷,預計要用幾十萬元,有居民對重建感到高興,認為可解決居住環境惡化問題。 黎小姐:「噢,你見到嗎?我不是不想住,只是這樣老化,不到我選擇不想不住。」黎小姐一家四口住在明倫街一幢唐樓7樓,她說住了幾十年,很多地方都老化:「有一間房,以前自己的房間,(天花)剝落得很嚴重,我現在用作雜物房及天花、洗手間,因為洗手間修補了很多次都是一整塊掉下來,很像威化餅,威化餅意思是這樣用手就可屈斷的鋼筋。」 另一個困擾她和部分居民,是這座大廈8層高但無電梯,黎小姐:「最嚴重是疫情要戴口罩,即使不戴口罩行樓梯都很喘氣,加上戴了口罩更加沒氣。」 記者從地下走到黎小姐住的7樓,足足用了1分49秒,如果是老人家買菜後回家,少點力氣都不行。 對住戶的佳音,對商戶或者是噩耗,「五街」不少地舖都是車房,有負責人說搬走需要數十萬元,又擔心生意會流失,汽車零件店負責人關生:「街坊全部熟絡,回來好像回家,就算我放假都回來。暫時未接受到,裝修、搬遷費各方面,客人又少了點,損失好大。」 車房負責人杜生:「我想搬走最輕都要20萬元,市區位置不多,尤其是這行業,機械汽車零件開始式微。看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07日
一線搜查︱日本疫後再無100円壽司?松屋、炸雞、迪士尼門票 5類港人最愛商品通脹下加價
日本自由行|受日圓貶值、能源價高、疫後開關等因素影響,日本8月物價按年升2.8%,物價升幅是30年來最高!不少向受港人歡迎的日本商品,例如100円壽司、便利店炸雞,統統都難敵通脹加價!《有線生活》編輯整合5類在過去兩年加價的商品,讓大家「返鄉下」前做好心理準備。 Klook.com 《日テレNEWS》日前報導,日本踏入10月將會有6532種商品加價,加幅平均達14%。除了電器、肉類外,就連鎖麥當勞、冬甩店、迴轉壽司店都相繼加價。《有線生活》參考有關報道,以及網上商品價格,整合出5大類受通脹影響加價、港人最愛商品。下列介紹的價格單位為日圓,全部已含稅。 餐廳 食品 飲品 景點 出行 餐廳 【1】壽司 港人最愛的連鎖迴轉壽司店壽司郎,以及其對手藏壽司,因食物原材料價格上升而紛紛加價。壽司郎自1984年創業以來一直100圓一碟(不含稅)作招來。今年10月的加價可謂打破了多年的傳統,壽司郎每碟¥110加至¥120,另一家迴轉壽司龍頭,藏壽司每碟¥110加至¥115。 【2】牛丼 日本三大牛丼連鎖店中(吉野家、すき家、松屋),很多香港人認為松屋最好吃,而且松屋是三間之中唯一在香港沒有分店,更顯珍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國慶長假結束迎回程客流高峰 人車流量大增
【有線新聞】國慶長假結束,全國交通系統迎來客流高峰,鐵路、公路、機場等都面臨壓力,但為防止疫情擴散,多地加強對回程旅客的檢測要求。 從星期四開始,十一黃金周迎來回程高峰,北京、江蘇、廣東等地的高速公路及鐵路,人流及車流逐步增多。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民警王志剛表示:「預計(全省高速)流量在240萬到260萬輛左右,車多緩行路段主要在,新揚高速宿遷揚州段、京滬高速蘇州段由東向西、江陰大橋、蘇通大橋由北向南方向,(6日)下午四點後暫時會迎來一個晚高峰。南京、蘇州、無錫、徐州等城市的收費站,以及服務區預計會比較集中。」 而回程返北京車輛,在星期五到達頂峰。鐵路方面星期五全國列車數量將達到8383班,運送超過740萬人次。 此外,國慶假期期間,廣州白雲機場的出入境人數超過2.5萬人,亦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出入境客、貨航班超過600架次,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一倍。 但旅遊出行人數的增加,亦讓多地收緊防疫政策。廣東、上海、山東等大部分省市,就要求所有跨省、跨市人員返程後,進行三天兩檢或五天三檢;北京、四川等地就要求全部民眾在周六上班時,提供48至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海關青衣檢逾2,800萬元私煙 拘貨櫃車司機
【有線新聞】海關檢獲走私香煙,市值逾2,800萬元,拘捕一人。 海關上星期六在青衣長輝路截查一輛貨櫃車,檢獲1,040萬支走私香煙,市值約2,860萬元,應課稅值2,000萬,拘捕39歲貨櫃車司機。調查後相信該批走私香煙從水路運來香港,再分拆及分銷。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07日
一線搜查|2022大閘蟹售價貴三成 大廚話你知食公定食乸 中醫教4個部位不能吃
由於早前內地天氣異常炎熱,導致陽澄湖大閘蟹失收,蟹體較為細隻,有大閘蟹專門店負責人表示,今年較大隻的大閘蟹售價貴三成。此外,不少人食大閘蟹都會問應該食公定食乸,以及大閘寒涼有甚麼驅寒方法,《一線搜查》訪問了蟹商、大廚、中醫,為你教路! Klook.com 大隻大閘蟹售價貴三成 大閘蟹專門店負責人陳眺明表示,今年由於大閘蟹失收導致貨源緊張,加上遇上國慶假期,內地需求大,因此售價比往年高,「我初頭預算係兩成(較去年貴),但依家已去到三成」。他解釋,今年內地天氣特別熱,加上雨水較少,導致大閘蟹換殼次數比過去少一、兩次,因此特別大的蟹貨源會更少。質素方面,陳眺明指大閘蟹現時多為人工養殖,因此質素有保證。 食公定食乸? 對於食蟹最佳時機,坊間有「九雌十雄」說法,即農曆九月食蟹乸,農曆十月食蟹公。中菜大廚龍哥表示,雌蟹及公蟹的味道有別,雌蟹的蟹膏蒸出來橙紅色,至於公蟹蒸熟後則會呈現奶白色,而公蟹的蟹膏口感較為結實,雌蟹則較為甘香和油份較重。食蟹乸還是蟹公,也是個人口味選擇。 中醫:4個部份不能吃 註冊中醫關富健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大閘蟹長年累月生長於湖底,不見天日,中醫角度認為是虛寒、寒濕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慶生惹眾怒!台灣兩壽星仔被綁燈柱 好友狂擲蛋糕弄污街頭
【有線新聞】台灣澎湖日前有兩名男子被十多人綁在燈柱,再被人瘋狂擲蛋糕及剃鬚膏等。 星期一深夜,澎湖馬公新店路附近,一大群男女,笑聲此起彼落。十多名年輕男女,逐一向被保鮮紙綁在燈柱的兩名男子擲蛋糕及噴剃鬚膏等。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這兩位被綁在燈柱的朋友慶祝生日,不過有關行為惹來當地居民不滿。有居民批評說:「其實最主要只是希望,就是能夠讓大家去撻伐這些人,逼這些人出來自己去負責、去整理。」 雖然他們事後都有簡單收拾,不過仍然滿地朱古力漿。當地環保局說會以廢棄法追究,而這些製造垃圾的人或會被罰款1000至6000元新台幣。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增4,369宗確診、多兩死 當局稱疫情處平台期 憂入冬流感夾擊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369宗確診,本地佔3,983宗、多兩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比對過去兩周數字,形容疫情處於平台期,不過近期流感在海外有活躍跡象。當局憂慮在冬季會造成雙重夾擊,呼籲市民接種流感及新型肺炎疫苗。 過去大半個月,本港確診數字一直維持在三、四千宗,衞生防護中心說過去七日平均每日有3,800多宗個案,比對再之前七日情況差不多,形容本地疫情處於平台期。 不過上月底入境檢疫「0+3」後,輸入個案有上升,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由先前平均每日183宗,上升至過去七日每日298宗。在海外一些地方,似乎新冠疫情當進入冬季時開始再度活躍。」 歐家榮說,新加坡近日BA.2.75變種病毒的感染比率有上升,歐家榮:「新加坡今次新一波的疫情由2,000多宗上升到4,000多宗,根據當地的資料,主要的原因是BA.2.75的出現有免疫逃逸,或二次感染的風險,這些情況有機會在香港出現。」 過去近三年疫情,流感個案因佩戴了口罩大幅減少,近期在海外重新活躍了,憂慮會在冬季對香港造成雙重夾擊,衞生署榮譽顧問醫生曾浩輝:「如果兩樣(流感及新型肺炎)重疊,大家可以想像對於醫療體系或醫院服務提供都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國際貨幣基金將第四度下調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下周召開年會
【有線財經】環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升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危機越來越嚴峻,推算到2026年全球可能會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產出,規模相當於整個德國的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佔全球經濟三分之一的國家將在今明兩年至少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收縮,即使在正增長的國家,數以億計人民將感覺似經歷衰退,因為通脹正蠶食實際收入。」 基金組織下星期發表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她預告會再度下調明年全球經濟增長2.9%的預測,將是今年來第四次調低,而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為3.2%。 雖然經濟放緩,基金組織繼續呼籲各國堅定抗通脹,同時呼籲全球最大雙邊債權人中國參與重組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避免出現違約浪潮。 美國財長耶倫同意仍要繼續控制高通脹,但同時也要關注加息對經濟的影響。美國財長耶倫:「美國和許多其他發達經濟體,要同時控制通脹 ,並向最受影響的人提供針對性幫助, 在應對全球挑戰時,我們必須合作,並互相聆聽。」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國鐵集團:預計全國鐵路客運量達745萬人次
【有線財經】「十一黃金周」最後一天為內地客運高峰期,國家鐵路集團預計,全國鐵路客運量將達745萬人次,比上日的642.1萬人次,明顯增加,預計周五開出達8300幾班列車 以應付乘客回程需求。有分析預計,上海鐵路站回程客流量將達高峰,預計有45萬6千人,為確保車票數量充足,上海鐵路站亦會增開27班主要通往安徽、蘇北等方向的列車。
- i-Cable
- 2022年10月07日
更具傳染力、免疫逃逸能力最強 Omicron BF.7變異株首現內地
【有線新聞】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今輪疫情中發現一宗個案,帶有Omicron BF.7變異病毒株,是內地首次發現這種病毒分支。疾控部門表示,BF.7有更強傳染能力,亦是目前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的病毒株。 世界衛生組織早前表示,Omicron病毒多款亞型變異株正在加速流行,當中包括BF.7變異病毒株,有機會在數星期內成為全球主流。 內蒙古呼和浩特防疫部門近日通報,經過對此輪疫情的病毒基因排序檢測,上周三的一宗本地感染個案,發現帶有Omicron變異病毒株進化分支BF.7,是首次在國內發現。 而截至周一該款病毒株在內蒙古,累計已錄得超過500宗個案。疾控部門表示,BF.7比現有的變異病毒株更具傳染能力,逃避免疫的能力也更強。患者感染後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持續性咳嗽、身體疼痛和食慾不振等。 另外有多名專家表示,感染過BA.5的患者仍有被BF.7感染的風險,因此它有可能會成為今年秋冬季流行的變異病毒株。不過疾控部門強調,包括戴口罩和接種疫苗,都是現行抗擊新型肺炎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