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入境設限|中港澳出發旅客入境加拿大澳洲需檢測陰性 摩洛哥全面禁止來自中國旅客
【有線新聞】加拿大及澳洲收緊中國旅客防疫措施,要求由內地、香港及澳門入境的旅客須持有兩日內陰性病毒檢測證明,方可登機。摩洛哥則全面禁止來自中國的旅客,歐盟將於周三商討針對中國旅客入境的措施。 針對中國旅客收緊入境防疫措施的國家愈來愈多,加拿大宣布周四凌晨起要求由中國入境的旅客,包括港澳地區,只要是兩歲或以上,登機前必須向航空公司出示兩日內的陰性檢測證明,出發前10日以上,而不超過90天內曾確診旅客,可以提供康復文件,取代陰性檢測結果,措施為期30日,當局稍後再評估。 澳洲亦宣布基於缺乏中國流行病學情況的詳情,出於高度謹慎,周四起要求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旅客登機時須出示兩日內陰性檢測證明。 至於北非國家摩洛哥則宣布為免出現新一波感染,周二起不論國籍一律禁止所有旅客從中國入境。 剛於元旦展開,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的瑞典指周三將召開歐洲理事會的危機應對會議,商討針對中國旅客入境的聯合措施。 早前已有多個國家相繼宣布收緊對中國旅客入境的限制,包括日本、南韓、西班牙、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及印度,中方重申始終認為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和交流合作。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人工島造價5800億惹爭議 甯漢豪:若不趁早造地或失機遇
【有線新聞】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造價5,800億元,比2018年估算高出800億元,被質疑造價太貴,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要及早造地才不會錯失良機。 明日大嶼計劃用5,800億元填三個人工島,造價比2018年高16%。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人工島可以帶來每年2000億元經濟效益,如果不及早造地,到需要發展時就可能錯失良機。 甯漢豪:「剛才我跟主持說笑般說,孫東局長,他每次見我好像我的債主一樣,他說:『漢豪,妳何時才有土地給我?』我經常跟他說,我舉新田科技城為例,我們正在做研究,2024年可有土地開始平整,他說:『要到2024年?可否再快一點?』這正正顯示甚麼?如果現在不預先造地,到他日有這機遇、經濟情況好轉,屆時就會錯失良機,甚至束手無策。」 接駁人工島的過海鐵路,由屯門內河碼頭改為元朗洪水橋,甯漢豪說會等待屯門西一帶重新規劃後,再研究是否接駁內河碼頭。 甯漢豪:「我們的心仍存在,甚至現在的建議鐵路駁至屯門東會預留一個駁口,其實都是希望創造容量,預留一些東西,將來我們研究駁上來,就可以有這條支線。」 她說現在一定要開始生態研究,希望能在2025年底動工填海造地。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2023年電費車費齊加價 政府交通補貼四月底完結
【有線新聞】踏入2023年,電費、車費齊加,還有甚麼令「荷包出血」呢? 新一年加電費,中電按年加價約兩成,每度電要超過1.5元;港燈加價四成半,每度電接近2元。 不只電費加,車費也加。港鐵3.8%特別車費回贈優惠1月底完結,少了優惠,車費要多付一些。政府的公共交通費補貼可以幫輕,每月乘車超過200元,政府會補貼三分之一,計劃延長至4月底才完結。 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駕車都一樣。房委會停車場的私家車、輕型貨車月租泊位,加100至120元,電單車車位加20至30元。 還有一件事,除夕開始已經加價,就是膠袋徵費,由5毫增至1元,裝冷凍食品都沒有豁免。 新一年要留意的還有電話卡實名制,2月23日前要向電訊商實名登記,否則會停用。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李夏茵專訪|指疫情需「著陸」 稱待冬天過去才考慮取消口罩令
【有線新聞】本港與內地通關在即,不過外界關注內地疫情升溫,現時是否通關好時機。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認同通關令市民恐慌,但反問恐慌是否有需要,又認同冬天放寬防疫措施有風險,因此保留了最低成本的口罩令。 疫情大流行未結束,政府已鬆綁大部分防疫措施,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都認為夏天放寬才穩妥。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接受本台專訪時說,疫情將近三年,始終要嘗試著陸。 李夏茵:「我不會說疫情是完結,疫情已經要著陸,就好像我們坐飛機要降落,我們現在已到達一個地步,一定要降落。而且一架飛機在天上飛那麼久,都要看一看燃油是否足夠,如果飛機不夠燃油,好像香港經濟已經受損,可能要轉變策略。」 現時只剩下口罩令,李夏茵說一定要等冬天過去,才會考慮取消。 李夏茵:「冬天放寬是有些擔憂,所以為何我們仍然會保留口罩令,一定要過了這個冬天。(即是會一步步放寬?而不是一下子全部不用戴口罩?)視乎屆時情況如何,如果條件許可,我認為放寬口罩、如果到夏天情況穩定,放寬口罩令不是甚麼問題。」 內地與香港通關在即,兩地確診仍高企,近日又出現搶藥潮,李夏茵說理解市民的憂慮。 李夏茵:「基於大家以前有一些不好的經歷,所以覺得一有這些情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李家超發表新年賀詞 稱確保今年內帶領香港脫離疫情困擾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年賀詞。 李家超表示:「2023年必定會有一番新氣象,我和團隊會竭盡所能,推動社會各項民生、經濟活動,確保在今年內帶領香港脫離疫情困擾,回復正常,第二,我們會全力落實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各項工作,增強發展動能,排解民生憂難,建立健康活力,關愛共融的宜居香港,並推動青年發展及教育,實現新飛躍。
- Digital Tech
- 2023年01月01日
肝癌|10大傷肝壞習慣!睡眠不足5小時易患脂肪肝|附肝癌7大症狀
肝癌是本港常見癌症的第5位,很多人發現患上肝癌時已是中晚期,絕對不容忽視。有營養師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大部分肝病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當有症狀時通常是很嚴重了!」同時又列出10大傷肝的壞習慣,提醒大眾要避免這樣做,當中包括喝酒、久坐少動等,即睇下文。 10大傷肝壞習慣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大部分肝病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當有症狀時通常是很嚴重了!」 她表示,護肝保肝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傷害它,避免以下10大傷肝壞習慣。 1. 喝酒 常聽說「喝酒傷肝」,程涵宇指,因為肝臟負責代謝酒精,喝酒會提高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2. 肥胖 肥胖會導致肝臟脂肪積聚,容易造成肝臟發炎及肝臟受損。 3. 胡亂吃藥 藥物不要亂吃!進食來歷不明的中藥、西藥,又或是沒有跟從劑量指示服用藥物,甚至吃藥時攝取酒精,都非常容易對肝臟造成傷害。 4. 高油飲食習慣 進食飽和脂肪(如:雞皮、肥肉)、紅肉(如:香腸、火腿)、反式脂肪等,會造成肝臟穀胱甘肽代謝受損,身體發炎氧化造成脂肪肝,從而導致肥胖及肝損傷。 5. 喜愛含糖食物、飲料 喜歡吃高糖食物(如:蛋糕)、含糖氣泡飲料、含糖零食,都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全港學界精英排球賽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奪得女子組冠軍
【有線新聞】全港學界精英排球賽,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奪得女子組冠軍。 決賽對藍衫的協恩中學,鄭裕彤率先入局,先贏25比17,五局三勝制下先拔頭籌。 但之後連失兩局,由領先變落後,鄭裕彤作出調整,以25比17扳平後,決勝局再贏15比11,局數贏3比2,繼2016/17學年後再封后。 但男子隊就得亞軍,決賽對白衫的拔萃男書院,開局一度領先7分,但未能好好把握,先輸19比25,男拔乘勝追擊,再贏兩局,局數3比0實現四連霸。
- Digital Tech
- 2023年01月01日
消委會評測12部長續航力5G手機 iPhone\Redmi\Xperia 最長連續使用逾51小時
消委會手機評測2022|越來越多人習慣在手機煲劇或收看串流影片,這類用家最需要的是一部高電量手機,可以長時間播放影片。適逢消委會早前測試了60款本地有售的4G及5G智能手機,包括蘋果iPhone、三星Samsung、小米、Sony等品牌旗下多個型號,本文整理消委會測試結果,並列出12部可以連續使用逾40小時或以上的高續航力5G手機,供用家參考。 早前《有線生活》已選取了14部獲得消委會高評分、售價又在4000元以下的高性價比手機,詳情可按此 👉 【消委會14部高分5G手機 全部$4,000有找 小米/Samsung/Sony邊款抵玩?】 今次本文則會列出12部高電量5G手機,除了電池容量和連續使用時數外,特別列出充電時間供參考,因為如果一不留神把電量耗盡,如能快快充滿電,對用家來說也是一個「加分位」。 即睇12部「長氣」5G手機資料👇 【1】三星 Samsung Galaxy M23 5G(購買) 【2】小米 Poco M4 Pro 5G(購買) 【3】Sony Xperia 5 IV(購買) 【4】One Plus Nord CE 2 Lite 5G(購買) 【5】三星
- Digital Tech
- 2023年01月01日
洗床單|揉成一團放洗衣機等於無洗過 日本家務達人教正確做法徹底除菌
大家平時多久會換一次床單?早前有英國研究指,若你超過1個月不洗不換床單,就等於與細菌共眠,嚴重可引致肺炎!不少人洗床單,都只會將它揉成一團,然後直接放入洗衣機,但有日本家務達人就提醒,這樣做無法將床單污漬去除,洗完等於無洗,去文即睇當中原理,以及5步驟為床單除菌。 日本花王生活情報開發室經理福地奈津子撰文指,地毯及床單屬於經常接觸到身體的日用品,較易有汗水或飲品污漬,但如果你洗床單時,只將床單揉成一團就放進洗衣機,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做很難洗到真正有污滇的位置。 清洗地毯、床單5大正確步驟 洗床單【1】參考物料標籤 放入洗衣機前應先參考衣物物料標籤,如寫明要用洗衣網的話就應跟從。專家亦建議,如果洗衣機本身有大型物品清洗模式的話,亦應啟動。 洗床單【2】預先塗上清潔劑 床單放入洗衣機前,可先確認污漬的位置,並先將洗衣粉或洗衣液塗在污漬上,這樣做可更有效去除污漬。 洗床單【3】入機前摺成M字形 如果只將床單揉成一團放入洗衣機,污漬無法徹底去除,專家建議入機前將床單摺成「M字」形,確保清洗時污漬部分向外。 洗床單【4】加入酸素系漂白劑 專家建議可加入酸素系漂白劑清洗,有效除污之餘,同時去除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亞洲多地復辦跨年活動慶祝踏入新一年
【有線新聞】隨著全球疫情放緩,不少國家和地區得以「解禁」,復辦無防疫限制的跨年活動。 阿聯酋哈伊馬角,首次在無防疫限制下,舉行煙花表演,採用了452架無人機和15,000盞納米燈,打破兩項健力士紀錄。 泰國曼谷發放5000發煙火,歷時5分鐘,是疫情三年後首度全面開放慶祝。 台北101大樓的跨年煙火,主題是關懷世界閃耀夢想,新增4面雷射特效燈光。 北京亦有倒數活動,冬奧場館園區擠滿人群,迎接新一年。
- i-Cable
- 2023年01月01日
2023新年快樂|維港兩岸大批市民觀看煙火 稱沒限聚令較盡興 冀不用再戴口罩
【有線新聞】踏入2023年,維港上演煙火光影匯演,吸引大批市民到尖沙咀、中環觀賞,不少人說解除了限聚令等限制玩得比較盡興,希望新一年不用再戴口罩。 漫天煙火照亮維港,大部分人選擇隔著手機螢幕欣賞。市民張浩霆:「最尾一刻不斷放、放、放,超級美。」市民Hendry:「三年沒有看過煙花,不要計較是否美,可以享受到這個節日慶典的樂趣。」 大家在尖沙咀海傍等了數個小時,都是為了這十分鐘,當然要把握機會留住最美一刻。市民 陳小姐:「這幾年香港人都很難過,其實不只是香港,全世界的人都很難過,在此時讓大家知道世界仍有愛。」 疫情以來,第一個沒有限聚令的除夕,大家都玩得盡興一些。市民John:「現在可以出來倒數,疫情過去三年不能那麼自由地出來,希望可以除下口罩就更好。」 對面海的中環海濱,氣氛一樣這麼好,摩天輪附近,周圍都是賣飾品、氣球的攤檔。市民李先生:「前兩年好像死城,今年(氣氛)好得多。」市民Marvin:「很多香港人都很辛苦、過去一年,現在年尾了,大家都好像開始釋懷了。2023大家除口罩,疫情完全消失。」 雖然今年蘭桂坊沒有倒數活動,不過都一樣這麼多人一起來迎接2023。踏入2023,大家都希望
- i-Cable
- 2022年12月31日
南部戰區:美軍偵察機對中方飛機做出危險動作
【有線新聞】解放軍指美軍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對中方軍機做出危險動作。 美軍早前指解放軍一架殲-11戰機迫近一架美軍RC-135偵察機,相距不足三米,指中方飛機不安全飛近。解放軍南部戰區回應指,美方的指控罔顧事實,純屬炒作,又發布片段,指美軍偵察機在華南沿南、海南西沙群島蓄意飛近偵察,中方派飛機監視,偵察機突然改變姿態,對中方飛機做出危險動作,嚴重影響安全,嚴正要求美方約束軍隊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