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拉近文化】「餓底畫家」
【有線新聞】建築師、中醫師、機師、銀行職員、室內設計師等等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畫畫!? 無論日曬雨淋,這群畫家都會定時在平常人的吃飯時間聚在一起,在城市中不同的角落寫生,以畫筆記錄香港,尤其是一些即將消失的物事。 畫家說:「你要慢慢細心看,才會覺得自己的城市有多美麗。」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小事大意義】「兒」動藝術城堡:以藝術助學障兒童面對疫下學習困境
【有新新聞】9歲女孩,拿起電鑽,有姿勢有實際,絕對不遜男孩,可以自己木椅自己製作。 偏偏她,原來是一位讀寫障礙兒童。 四個小孩的母親,芯芯媽媽回憶起,剛發現女兒是讀寫障礙兒童時,感覺晴天霹靂,因為芯芯和其他兄弟姊姊,看上去根本沒有不一樣。看到女兒面對種種學習壓力,考試失眠、腸抽筋,媽媽愛莫能助,不知如何在學習路上,為她打氣。 原來在疫下,很多學障兒童連基本的識別評估過程也受拖延,無支援的網課,亦令他們與一般人的學習鴻溝加大,信心更挫。 明愛賽馬會「兒」動藝術館如何透過多元藝術教育,提升學障兒童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幫他們認識和表達自我,重拾自信?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稱發現新證據 入稟求開死因庭 高院下月底頒判詞
【有線新聞】十年前南丫海難造成39人死亡,三名死者家屬入稟要求下令召開死因研訊,高等法院下月底頒判詞。 代表家屬入稟的,包括事發時在南丫四號的趙先生,南丫海難倖存者趙炳全:「心情真的很難形容,我希望做的事,政府不做,我們來到法庭真的很無奈,要來到最後一步了。」家屬梁小姐:「這事發生太久了,如果拼圖不再完成,只會愈來愈少,我們都想重新生活,如果十年都沒有真相,如何重新生活?」 2012年國慶夜,南丫四號與海泰號相撞後沉沒,39人死亡。死因裁判官前年去信家屬,指獨立調查委員會報告及相關的刑事審訊已披露遇難者死因,裁定他們死於非法被殺,毋須召開研訊。 家屬代表律師在庭上說找到新證據,質疑南丫四號船艙的圍板高度不達標,海泰號船頭用了鋼片加固,懷疑是導致南丫四號迅速下沉原因。負責造船的財利船廠沒有安裝水密門,海事處人員驗船亦沒發現,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要求法庭頒令召開死因研訊釐清真相和責任,又說雖然只有三名家屬入稟,但如果法庭批准召開研訊,應該讓所有家屬參與。 法官說需時審視多年來的文件,押後至下月31日頒判詞。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李家超稱正積極研究調整入境檢疫 將盡快決定 確保不走回頭路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疫情回落,正積極研究調整入境檢疫政策,會盡快決定,方向是讓香港聯通世界,但要確保順利有序,不會走「回頭路」。 商界、政界、專家近日紛紛表態,要求放寬入境檢疫「3+4」至「0+7」。特首李家超說確診數字近日回落,對於疫情走勢感到正面,但未有提到是否「0+7」::「有甚麼空間,我們作出甚麼調整,我們每個部門都積極研究中,我們會盡快作出決定。」 他說聽到社會聲音建議更改抵港檢疫安排,以及取消登機前的核酸測試,政府會積極考慮不同意見,李家超:「目標是我們能管控疫情走勢的情況下,我們給予最大空間,讓我們香港聯通世界,減少抵達香港之後,因為檢疫要求,減少旅客的不方便,這方面我們是有序向著同一方向推進,我們希望保持一致方向,不走回頭路。」 被問到近日多個大型賽事和人才流失,香港的聲譽似乎不及新加坡,李家超認為香港制度、勞動力都優越,具有競爭力,相信可以克服困難再發展。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渣馬擬2月復辦 參賽名額25000 楊德強稱政府田總近日收大量意見推動決定
【有線新聞】田徑總會宣布,積極計劃明年2月復辦香港馬拉松,體育專員楊德強說,暫時預計可有25,000萬人參賽,又說政府和田總近日聽了很多意見,所以很快決定復辦日期。 田徑總會上周五說,因為準備時間不足,取消今年11月舉辦的香港馬拉松,事隔4天峰迴路轉,田總宣布得到政府全力支持,積極計劃明年2月12日復辦,又說會嚴格遵守防疫指引及措施,繼續就疫情最新發展作出相應準備,詳情盡快公布。 為何隔了數天有這麼大變化?體育專員楊德強說,田總本來都在考慮明年的檔期,楊德強:「不過星期五可能因時間緊迫,他們宣布取消11月檔期後,沒進一步講解下一次賽期安排。我們這幾天都聽到很多市民,特別是想報名跑馬拉松的跑手意見,田徑總會亦收到很多這方面意見,大家考慮過後很快作出決定。」 楊德強說,暫時預計參賽人數維持在較早前談好的25,000人,至於參賽者是否要更分散地起步或者賽前是否轉為「黃碼」,他說細節仍在商討:「之前有與田徑總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商討過,例如在跑手檢測後如何可以令到他們、勸諭他們不要參加除口罩的活動,是有討論過這方面,但沒有具體措施要求田總採取。」 楊德強又說,雖然有些國際賽事短期內無法在香港舉行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20日
強檢懶人包|社區檢測中心點預約?強制檢測費用幾多?可享有薪病假?唔去有後果?
本港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確診人數未見顯著下跌,為更有效找出社區中的隱性患者,港府於3月22日起重新發出強制檢測通告,要求曾到訪較高傳染風險地點的相關人士做核酸測試。不過很多收到通知的朋友,都不了解強檢流程及注意位,《有線生活》整理出10點須知,即睇下文了解。 Q1. 甚麼途徑會收到強檢通知? 《安心出行》App 在一般情況下,會每日從政府更新強制檢測之處所名單,如在指日期內於這些處所逗留超過2小時的市民,有關人士手機上的《安心出行》就會收到強檢通知,逗留少於2小時的人士,則只會建議他們檢測;市民亦可瀏覽衛生防護中心網站索取最新的強檢公告。 Q2. 收到通知後去哪裡檢測? 須進行強制檢測的人士,須在指定時間內到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或認可本地醫療檢測機構進行專業拭子採樣檢測,以符合強制檢測的要求,而幼童則可以糞便樣本進行檢測。 Q3. 因強檢未能上班,會獲發有薪病假? 《第599章》規定,接受隔離令、檢疫令或圍封檢測的人士,可因缺勤獲得有薪病假,如果僱員因相關限制而被解僱,屬於不合理解僱,但有關規定並不包括因前往接受強檢而缺勤,或等候強檢結果的人士。 Q4. 強制檢測費用為多少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傳染病科醫生林緯遜稱疫情頂峰已過 有條件放寬防疫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宗數持續回落,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認為香港處於第六波疫情,有條件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林緯遜:「同意應該稱為第六波,始終主流病毒株與先前有所不同,應該頂峰已過,約九月初至中左右,預期未來一兩個月確診數字應會反覆向下,疫情並不似年初。疫苗接種和社會人口免疫屏障出現,預計年底疫情處於相對比較好的階段,有空間再放寬限制包括餐飲處所限制 。」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日日有頭條:99年首屆展翅青見計劃開學
【有線新聞】「展翅青見計劃」是政府成立的職前培訓計劃,為副學位或以下學歷的離校青年提供職前和在職培訓,提升競爭力。一起看回顧20多年前首日開學的情況。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周日強陣風西貢吹翻獨木舟 24歲女墮海遇溺送院 延至周一不治
【有線新聞】周日強陣風襲港,在西貢遇溺送院的一名女子,延至周一不治。 星期日下午4時許,強陣風襲港,西貢白沙洲有獨木舟翻側,一名24歲女子懷疑墮海遇溺,救起後送院搶救,延至周一凌晨12時許不治。
- i-Cable
- 2022年09月19日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指 兩款疫苗仍是效益大於風險
【有線新聞】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認為,本港現有兩款疫苗仍然是效益大於風險,無需更改兩款疫苗的使用。 委員會就兩款疫苗的持續效益及風險評估開會討論,檢視復必泰和科興的最新臨床資料及數據後,沒有發現新的重要安全信號,現時毋須更改兩款疫苗的使用,稍後會向醫務衞生局局長提交意見。
- i-Cable
- 2022年09月19日
英女王逝世|靈柩移送溫莎 數萬民眾沿途送別 移英港人:如像送別家人
【有線新聞】西敏寺的國葬儀式結束,女王靈柩移送溫莎,除了移靈隊伍規模龐大,估計沿途有數以萬計人最後送別,女王最後於溫莎的教堂與王夫菲臘親王合葬。 移靈隊伍再次用炮架車運送女王靈柩,隊伍有約3,000個軍人,包括英聯邦國家軍隊、英國皇家海陸空三軍、海軍成員等負責拖曳炮架車。女王十名子孫和親屬尾隨步行,包括查理斯三世、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王儲威廉、其弟哈里王子。其他王室成員,包括王后卡米拉、王妃凱特等人則乘坐專車。 隊伍途經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及白金漢宮,民眾沿路送別。國葬開始前兩小時,在白金漢宮附近移靈隊伍會經過的路段,已經迫到插針也插不入。 移民英國港人陳先生:「我們自小開始便紀念她,有英女王生辰都會紀念她,亦很像我們的家人一樣,今天來這裡就像送別家人。」 英國民眾Faye:「如祖父母今天在這裡、今天仍在世,他們便肯定會和我一起在這兒,我來這兒為了祖父母,也為了自己,還為了王室一家。他們是一切,所以我只想……我不能夠……女王離世對我打擊很大,我不能凝視她的照片,不能夠想起時又忍著不哭。」 靈柩抵達海德公園威靈頓拱門,轉由靈車移送溫莎,隊伍大部分人及民眾在這裡與女王最後道別。靈柩送抵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