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台南吊臂車勾到高壓電線燒毀 3工人葬火海
【有線新聞】台南一部吊臂車懷疑操作期間勾到高壓電線著火,車內3人被燒死。 吊臂勾到高壓電線後隨即起火,整部車陷入火海之中焚毀。事發在周二上午近7時,該輛吊臂車在六孔碼頭操作時,勾到6600伏特的高壓電線。 消防員在車內發現三名工人被笉燒焦屍體,三人年齡介乎26至48歲,警方正在調查事故原因。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四川甘孜州6.8級地震釀65死 震央磨西鎮兩酒店倒塌多人被埋
【有線新聞】四川甘孜州瀘定縣6.8級地震,已造成至少65死,近250人受傷。震央磨西鎮海螺溝有兩間酒店倒塌,多人被埋。地震引發的山泥傾瀉亦導致河水斷流,並形成堰塞湖。當局至今已安置5萬多人到安全地方。 地震發生後,震央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海螺溝對外交通受阻,水、電、通訊亦一度中斷。有當地酒店職員表示,附近多間酒店受損,最少有兩間倒塌:「現在磨西鎮從瀘定方向過來的道路是不通的。建築這邊有部分垮塌,然後那個酒店的建築,也有不同程度的一個受損的情況。然後垮塌的話,有兩個酒店,它是直接基本上全沒了。」 救援人員合力從瓦礫中救出多名傷者,並抬上救護車前往醫院救治。其中一間酒店的底層結構損毀嚴重,樓身向鄰近一間酒店傾側。其中一名傷者的丈夫表示,妻子所住的酒店出事後,連同職員合共4人被埋廢墟下,幸好妻子當時躲在桌子下,最終被救出送院,逃過一劫。 瀘定縣當局表示,當地多條村鎮大量房屋受損,部分地段山體滑坡情況嚴重,當地大渡河一級支流灣東河更因山體滑坡而斷流6小時,並造成堰塞湖。附近過千名村民受困,當局要派員協助疏散轉移。 瀘定縣常務副縣長謝旭說:「上面有堰塞湖,都在圍著灣東河,它不僅是河流斷流,地震造成
- Digital Tech
- 2022年09月06日
全球最強颱風「軒嵐諾」逼近韓國 濟州島天空拍到疑似UFO列隊飛行 CCTV揭外星人真身
被南韓、台灣等地氣象廳認為是2022年「全球最強颱風」的軒嵐諾於9月5日襲韓,並率先登陸濟州島。軒嵐諾掠過期間,濟州下起暴雨、颳起猛烈強風。有網民就在韓國論壇上上傳了一則名為「實時濟州CCTV」的帖文,可以看到多處CCTV正捕捉颱風下的濟州。16格CCTV畫面中的幾個鏡頭竟然都拍到UFO(不明飛行物體)疑似出沒,引起網民熱議!到底真的是颱風把外星人也吹來了嗎?一起來看看。 「最強颱風」軒嵐諾捲起4層高巨浪 「最強颱風」軒嵐諾最先登陸濟州島之後到釜山。濟州在9月5日早上6時已宣布進入最高級別戒備狀態。在軒嵐諾掠過期間,可以看到環海的濟州島捲起4層高巨浪。有CCTV拍到一名男子在晚上跑到海邊,直播軒嵐諾掀起的大浪,結果下一秒一個高浪把他整個人掀起後,更把他吞噬,險象環生。除了強風巨浪,軒嵐諾把「外星人」也吹來了。 UFO出沒注意? 隨着颱風直接進入,濟州島不僅下起暴雨,還颳起了猛烈的強風。軒嵐諾捲襲濟州期間,有網民在韓國論壇上傳了一則名為「實時濟州CCTV」的帖文,內容引起熱議。帖文看到一些CCTV正捕捉颱風下的濟州。而當中幾個畫面,竟然看到大量圓形的物體在空中飛來飛去,即時吸引了人們的視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日本:安倍國葬總開支料逾16億日圓
【有線新聞】日本政府預計,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的國葬總開支約16.6億日圓,是早前公布的超過六倍。 當局原本公布預計支出約兩億五千萬日圓,這個預算只包括會場設置費等基本開支,在在野黨要求當局公布保安費等開支後,政府宣布安倍國葬總開支預計超過16億日圓,當中保安警衛費約8億,海外政要接待費約6億,國葬已定於月底舉行,但日本國內仍有強烈聲音要求取消,超過40萬人參與網上聯署反對國葬,官員表示會繼續向民眾解釋說明。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強制舉報虐兒草案首場業界諮詢 李家超盼盡快立法 對五歲童離世感難過
【有線新聞】政府就立法強制舉報虐兒舉行首場諮詢會,草案建議違者判監3個月,罰款5萬元。行政長官李家超對近日有男童懷疑受虐死亡感到難過,希望盡快立法。 上星期深水埗一名五歲男童懷疑受虐待死亡,他母親涉嫌謀殺被捕。去年政府已經建議立法舉報懷疑虐待及忽略兒童個案,一年過去,未立到法,再發生嚴重虐兒事件,李家超:「我是非常關注,亦非常難過,這件個案正正反映我們要盡快推展和落實立法工作。」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就草案諮詢業界,根據諮詢文件,要強制舉報的專業人士包括社工、教師、醫護、幼兒中心主管等,如果見到18歲以下兒童受嚴重傷害或有迫切危機受嚴重傷害,包括身體或心理虐待、性侵犯、疏忽照顧都可以舉報;舉報機制分三級,第一級要向警方或社署舉報,第二、三級是轉介個案到社署或其他服務單位,沒履行責任舉報屬違法,最高判入獄3個月及罰款5萬元,比去年傳出研究監禁3年少。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這個刑罰程度可以接受,如果機構同事或者上司,基於某種原因阻撓或拖延個案舉報,應該同樣有刑事責任。我認為一個月內要舉報比較合理。」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你很難劃線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市民交通習慣調查 問卷涉網約車、電動滑板車 運輸署:不會因答案而被追究
【有線新聞】運輸署本月起調查市民交通習慣,問卷會涉獵不合法的網約車或電動滑板車。助理處長梁世豪強調市民不會因回答問題而被指違例。 梁世豪:「我們問也是問意向性問題,如果有關這方面,例如你覺得你用這些電動工具,你沒有的話,你會不會覺得安全是個考慮?如果你曾使用,你有甚麼經驗?問法不會有甚麼違例的問題,是問大家整體出行的資料,大家如何完成每一日行程。」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李家超:檢疫限制是否放寬按疫情發展 強調政府團隊團結 正與内地商討「逆隔離」
【有線新聞】確診個案每日在一萬宗水平徘徊,本港11月將舉行國際七人欖球賽、金融投資峰會等活動,被問到會否再縮短入境檢疫日數等,李家超說仍然要視乎疫情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於不同措施,包括社交距離措施,都是按風險級別從而推出,政策及執行程度按實際情況做。防疫抗疫方面,政府團隊是團結的,每人的工作關係都是非常愉快及良好,在我們每次討論政策時,當然我們都會討論利弊。我們在討論後,大家決定的事亦都很一致性推行。」 至於港人到內地前先在港「逆隔離」的安排,李家超說與內地商討中,已制訂須討論的議題,例如核酸測試標準等。李家超:「我都希望大家明白,第一次做這個全新概念,是有不同問題需要處理及克服。而且在實際運作方面,內地都有疫情的管控需要,香港亦每日有確診數字一萬宗,所以在這方面,大家共同處理自己的疫情,期間商討及處理『逆隔離』的新方案,大家是必須要時間探討。」 李家超又重申政府抗疫政策是「不躺平」,呼籲市民盡快打針,對於有建議指應強制市民打針,他說接種率雖未滿意,但正逐步上升,政府會努力宣傳。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四川甘孜州6.8級地震增至65死、近250傷 至少10次餘震
【有線新聞】四川甘孜州瀘定縣6.8級地震,死亡人數增至65人,近250人受傷,至少16人失蹤。 截至周二早上7時,當地共錄得10次3級或以上的餘震,最強一次達4.2級。甘孜州與雅安市有超過5萬人,被疏散到臨時安置地點。當地逾4.3萬戶停電,3.5萬戶通訊中斷,多條通往震央的道路中斷。 當局至今動員解放軍和武警等6500人參與救援,並調動4架直升機及2架無人機,展開空中救援及災情偵查。 鑑於災情嚴重,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部,將國家地震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二級。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被指收五百診金濫發免針紙 元朗女西醫被捕 李家超籲配合防疫政策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私家醫生,懷疑她濫發豁免打針證明書,涉嫌製造虛假文書,初步估計上個月有6000人到訪診所,仍在調查發出了多少張「免針紙」。 診所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警方星期一下午到診所帶走64歲姓蔡的女醫生,檢走文件、電腦記錄等證物,警方懷疑醫生向每名病人收取500元診金,發出豁免接種新型肺炎疫苗的證明書,有效期90日,發了多少張仍在調查。元朗警區刑事總督察戴玉麟:「這間診所開業,根據我們調查,相信已超過一年,有多少病人都是調查方向之一,初步估計過去一個月有超過6000名病人去過診所。根據調查所得,確實有人排隊,情況也嚴重。」 至於醫生發「免針紙」前,有沒有查問病人病歷或要求出示其他醫生證明,警方說這些是調查重點,無法回答。 行政長官李家超呼籲市民配合防疫政策:「行使或發放虛假文書是嚴重罪行,我們都是按應該做的守則做,也希望大家遵守防疫政策,配合防疫措施,對大家整體在疫情管控下,導致我可更有效平衡疫情風險及經濟活動,有正面幫助。」 衞生防護中心就說不披露個案更多細節,只是強調長時間不適合打針的人非常少。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長期痛症或因情緒所致 控制情緒助放鬆緩疼痛
身體無故出現痛症,即使進行身體檢查,也找不到痛症原因?這可能是情緒給你的警號!持續痛症或因心理因素所引起,而身體長期疼痛又會影響情緒,形成惡性循環。精神科專科聶偉醫生表示:「如患者因情緒問題而致長期痛症,只要改善情緒,痛症亦可得以紓緩。」 負面情緒致痛症 易成惡性循環身心的關係十分密切,身體痛症除了可由疾病引起,也有機會因情緒而起,聶醫生解釋:「痛症是身體的感覺之一,而這些感覺會受大腦影響。如情緒出現問題如抑鬱、焦慮等,患者的腦內化學物質失衡,會加劇痛症感覺。當承受著痛楚,情緒會變得緊張,肌肉隨之更為繃緊。」而情緒所引起的痛症,在任何身體部位也有可能出現。當中最常見的是頭痛及腰痠背痛等,並多為長期痛症,但部分患者只在特定場合如公開演講、上學考試時才出現肚痛,則屬短期痛症。 到底如何分辨痛症是否由情緒所致?當身體出現痛症,一般也有特定原因,如受傷或身體出現問題,一般在進行檢查後可找到病因,醫生便可對症下藥,而在康復後,痛症就會消失。聶醫生指出:「情緒病患者的痛症是持續的,有時患者也說不清痛症出現在哪個部位,以及發生的原因,因此難以對症下藥。」 改善情緒可紓緩痛症 心理輔導藥物治療皆有幫助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內地新增1499宗本地病例 大慶市疾控中心主任等官員防疫失責被免職
【有線新聞】內地周一新增1499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 西藏佔最多,有505宗,黑龍江有155宗,大部分來自大慶市。當地市防疫部門周一通報,包括疾控中心主任在內的多名官員,因防疫失責被免職。廣東的60宗個案,深圳佔36宗,廣州及江門分別有8宗及11宗,惠州及梅州都有人染疫。 而台灣新增3.6萬多宗本地個案,仍以新北市最多,超過7000宗,再多21人死亡。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教師離職潮 致資歷斷層 有人任職三年升主任 有校長指與社會因素、工作量有關
【有線新聞】上學年流失四千多個教師,比前一學年多七成,離職教師不少年資達十年以上,導致學校斷層,只有數年經驗的老師,都短時間接替做主任。 中學資訊科技科科主任陳老師(化名):「年資只有三年,變相很多教學策略,或行政工作其實過往我都是不知道,在這個位置上,(初時)有一定困難。」 30歲的陳老師,在中學任教3年資訊科技,去年六月突然接手擔任科主任,因為本身任教15年的資深同事要移民。不再只負責自己班級,而是負責全校各級,這個「組仔」轉眼升為「組長」,要邊做邊適應。 陳老師(化名):「壓力就會有,開學之前很多事務要準備,例如全年計劃、開支預算如何使用、人事配合,以往做『組仔』時,很多時候靠組長負責。現時我是一個橋樑,我要去協調下屬,有時候自己都要尋找方法,去思考做一個教學。」 年資淺「擔大旗」不只陳老師一個,這間小學上學年有兩成老師辭職,絕大部分年資超過十年 中、英、數、常,四個主科,科主任有人離任和調職,要由5至7年經驗的「副手」接替。 獅子會何德心小學校長李文萱:「如果年輕同事一接手,沒有人支援,對他們就會真是很大挑戰。(學校)恆常設立一個顧問制,學科顧問由已晉升的前科主席擔任,當新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