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7日
宋熙年孖老公陳智燊做KOL 因撈唔掂轉行?Sarah自爆最想做1件事丨專訪
宋熙年(Sarah)2009年約滿離巢無綫TVB後,與老公陳智燊(Jason)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SARAH & JASON》,兩人不時上載煮食、名錶、汽車及美容護膚等片段,至今已有逾16萬粉絲,大受觀眾歡迎,更有傳兩人拍住上做KOL,月入高達60萬。Sarah接受《有線娛樂》訪問,分享做KOL原因,更大爆入行以來,一直有一件事想做,可惜未有機會。 誤打誤撞成為KOL 本來為主持及司儀的Sarah,從電視螢幕,走到網上平台轉型做KOL,開設YouTube頻道,跟大家分享一家三口的生活趣事,到底為何會萌生這個念頭?Sarah憶述:「早幾年YouTube邀請我主持他們一個頒獎禮,當時聽了很多YouTube高層的分享,他們指,將來看電視或娛樂的模式會有很大轉變,以後電視機只會是一個播放的電器。這番話令我想起,原來做電視一段時間,自己與外界的媒體很脫節。」 於是Sarah回家後與Jason分享,「有些香港人會看我們的電視節目或劇集,的確很「入屋」,但年輕一代卻未必會看,他們可能是看新的製作,不如我們都試一試,了解一下如何做。」結果兩人便拿著一部相機,拍一些日常生活的瑣碎片段,逐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二人遭控煽惑他人投白票、周五提堂 包括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
【有線新聞】廉署起訴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及另一人煽惑他人投白票,星期五提堂。 22歲報稱項目主任的蘇浚鋒及58歲福利工作員陳星涉嫌於去年十月至十二月,在個人社交媒體專頁轉載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煽惑他人在立法會選舉投白票的貼文,被控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二人獲准保釋,星期五在西九龍裁判法院答辯。 許智峯及另外六人涉嫌發文及公開呼籲投白票或不投票,正被廉署通緝。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英國保守黨黨魁電視辯論 因主持突昏倒腰斬 辛偉誠、卓慧思:樂意再度交鋒
【有線新聞】英國保守黨黨魁兩名候選人在第二場電視辯論繼續就減稅議題交鋒,互相指責對方倡議是道德錯誤,兩人唇槍舌劍期間主持突然不適昏倒,辯論最終腰斬。 英國保守黨黨魁選戰最後兩強的第二場電視辯論,外相卓慧思和前財相辛偉誠繼續就解決生活成本高企及減稅議題爭論不休。卓慧思:「我認為道德上是錯誤的,至少在此刻,當家庭為了生計苦苦掙扎,我們卻對普通人徵稅。」辛偉誠:「我認為道德錯誤的是要求子孫為我們付不起的賬單『埋單』,若我們能就此對話就太好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做了很多支持國家跨過疫情,沒有人認為不需為此『埋單』,所以問題是,誰要為此『埋單』?」 原定一個小時的辯論只進行到一半,錄影廠突然傳出巨響,主持麥卡恩不適昏倒,直播隨即中斷。電視台其後指麥卡恩未有大礙,但未能繼續工作,辯論最終被腰斬。辛偉誠和卓慧思分別在社交網站發文,對主持無恙表示鬆一口氣,表明樂意再度交鋒。 英國傳媒分析,今次辯論兩人的焦點轉至施政方向,火藥味不及第一場。最新民調顯示,保守黨員普遍認為卓慧思較辛偉誠貼地、親切和值得信賴,但在誰具備出任首相條件,兩人則不相伯仲。他們接下來尚有個多月爭取黨友支持,勝出者將於9月初入主唐寧街10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7日
冷氣消暑 ︳男子吹冷氣突腦中風 半身癱瘓失語言能力 醫生:冷氣溫度不宜過低
天氣持續炎熱,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室內涼冷氣消暑降溫。日前,一名男子在家中吹冷氣,突然感到手腳乏力,初時不以為意,怎料翌日半身癱瘓,甚至失去語言能力,送院後證實腦中風。神經科醫生列出5大注意事項,建議大眾要留意冷氣溫度、出入溫差等,否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長期吹冷氣 突然半身癱瘓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日前,西安一名姓宋年輕男子長時間於室內開冷氣消暑,隨後突然感到右側肢體乏力,但由於當時仍能走動,便不以為意。結果翌日,事主情況惡化,手腳無法抬起、右半邊身癱瘓、無法說話,同時理解不到別人的說話內容,於是被送到醫院治理。 醫生檢查後,發現事主左側頂、枕、顳葉、側腦室旁出現急性腦梗死,亦即「中風」。經治療後,事主情況已有好轉,逐漸恢復自主行動能力及語言交流能力。 溫差大引致中風 西安市紅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曉輝表示,在天氣炎熱高溫下,很多人會將冷氣溫度調得很低,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當人們進出溫差大的環境時,有機會造成血管突然收縮擴張,人體血液內水分減少,亦會令血液黏稠度上升,容易造成血管閉塞,誘發腦中風。 開冷氣5大注意事項 胡醫生列出5大注意事項,以減低溫差大所導致的中風危險: 1. 冷氣溫度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宋皇臺有柴犬遭捏頸壓地 男子涉殘酷對待動物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宋皇臺寵物公園涉嫌暴力對待一隻柴犬被捕。 柴犬在寵物公園被一名男子捏頸壓在地上,其間柴犬不斷掙扎,片段超過半分鐘。警方在牛池灣拘捕一名39歲男子,涉嫌殘酷對待動物,他正被扣留調查。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四川發生槍擊案釀3死2傷 疑兇據報為當地民警
【有線新聞】四川發生槍擊案,一名據報是民警的男子,涉嫌持槍持械傷人,造成3死2傷。 案件發生在星期二下午,樂山市沐川縣一名男子,涉嫌持槍擊傷2人,持械殺害3人後逃去,公安懸紅10萬元通緝。據內地傳媒報道,疑兇是當地一名36歲民警,案發時有一支配槍及20發子彈,當局暫時未有公布死傷者與疑兇的關係,亦未清楚犯案動機,而涉案槍彈已被全部查獲。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教大下學年起本科生須到大灣區考察
【有線新聞】教大2023/24學年起,要求本科生必須到大灣區考察。 考察內容涵蓋歷史文化、創科、經濟等,學生完成考察後要做小組匯報。教大亦與多間港人子弟學校合作,安排主修教育的學生到當地實習三星期,每間學校提供四至六個名額。
- Digital Tech
- 2022年07月27日
一線搜查|坑口商場熟食街變老鼠樂園?食店:唔只係我哋舖頭嘅問題
免費電視77台《一線搜查》報道,位於將軍澳坑口站附近的一個商場熟食街,有食店被拍到有多隻老鼠同時出沒,拍片市民指已非首次在該處目擊老鼠「搵食」,食店職員則說,不只是該店才有鼠患,即睇下文! 拍片市民:佢哋又上又落搵食 這個「老鼠樂園」位於將軍澳坑口站附近一個商場內的熟食街,有通道連接旁邊一個街市。拍片居民表示:「我係放工經過見到有老鼠走出嚟,冇晒毛咁樣,我咪好奇企喺度睇下佢,點知佢見到又唔走喎,我咪用相機影張相。」拍片居民續稱,多隻老鼠在熟食店的桌面、飯煲和垃圾桶間穿梭,似乎在覓食。她又表示,因為其中一隻老鼠「甩晒毛」,所以今次才好奇停下拍攝,「平時我見到佢又行我又行,人有人行,老鼠有老鼠行咪算數囉」。 老鼠熟食店、街市兩邊走? 拍片居民懷疑鼠患與熟食街旁邊街市有關,形容老鼠可能「兩邊走」。《一線搜查》採訪隊到現場實地視察,發現熟食街與街市一條通道相連,而後面便是垃圾收集站,衛生情況成疑。有街坊看過片段後都表示「好驚」、「好恐怖」,有街坊更表示曾經見過老鼠出沒。 有食店放置老鼠籠 《一線搜查》採訪隊發現街市垃圾桶數量不多,地上有食物殘渣和垃圾,不過街市內未見有任何防範蛇蟲鼠蟻措施,反而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內地新增604宗個案 武漢江夏區即日起臨時封閉
【有線新聞】內地星期二疫情回落,新增604宗新型肺炎本地個案。當中廣西及甘肅各有200多宗,湖北武漢有4宗個案,江夏區主城區即日起實施3天臨時管控措施。 新增個案包括79宗確診和525宗無症狀感染個案。廣西個案最多,有269宗,除南寧市、玉林市各有1宗個案外,其他全部在北海市發現。由本月7日至今,已有4個省市報告20宗來自北海的個案,而廣西此輪疫情個案已經超過2000宗。 甘肅新增234宗,分布在蘭州市、臨夏州和甘南州,當中3宗社區發現個案,患者均居住在蘭州市。 廣東新增7宗個案中,5宗在深圳發現,包括1宗無症狀轉為確診個案,其他個案均在隔離人員中發現。 山東菏澤市新增21宗個案,省衛健委表示,個案屬Omicron BA.2.2.1病毒株,與近期國內疫情高度同源。 至於武漢的4宗個案,全部在江夏區發現,當地主城區即日起實施3天臨時管控措施,區內居民非必要不得外出,公共交通停運、食肆禁堂食等。 而台灣新增25000多宗個案,再多28人染疫死亡,是兩個多月來再次錄得單日少於30宗死亡個案。高雄一間造船廠爆疫,確定病毒為Omicron BA.5,包括兩名小童,是台灣首次錄得兒童感染BA.5病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澳門自6.18後首錄零確診
【有線新聞】澳門昨日沒有新增感染個案,是個多月以來首次。 這波疫情自上月18日爆發,昨天首次沒有新增個案,累計感染人數維持1,816人。當地自上星期六起進入「鞏固期」,工商業包括賭場可以復業,市民每天要做快速測試,上傳結果到澳門健康碼系統。「鞏固期」星期六凌晨完結,澳門政府會視乎疫情,決定延長或再放寬。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元朗721|再多一人被控暴動 據悉非白衣人
【有線新聞】再多一人被控在元朗721事件中參與暴動。 42歲會計師何贊琦提堂後,獲准分別以5萬及2萬元現金及人事擔保,押後至9月7日再提堂。他被控2019年7月22日在元朗朗和路和港鐵站一帶連同其他人參與暴動,據了解他並非白衣人一方。
- i-Cable
- 2022年07月27日
膠袋徵費|謝偉銓倡年底加至2元 指1元成效不足 有市民稱太貴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年底膠袋徵費由5毫加至1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成效不足,提出加至2元,鼓勵市民少用膠袋。 你一個,他一個,購物後沒帶環保袋,5毫一個膠袋也要支付。政府早前刊憲,以「先訂立,後審議」的形式,年底將膠袋徵費加至1元,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成效不足,建議徵費加至2元,謝偉銓︰「政府站在這個立場想穩妥些,特別是經濟(較差)的情況,用1元較低,政府也表示如果是徵收2元時,估計在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的份量會增加,可能會增加四成。」 市民︰「我個人認為2元較合理,(為甚麼合理?)即是懲罰性你們,讓你們不要用太多膠袋。」張小姐︰「2元太貴了,5毫我也不捨得,現時若2元便一定要自備袋。」 政府去年諮詢公眾,調查結果反映支持加到1元或者2元的市民都差不多,剛好各自超過三成。目前買急凍食品都不用付錢買膠袋,不過政府都建議在年底取消豁免。目前修例仍未在立法會通過,政府說如果有議員在審議期限屆滿前,動議調高到1元以上都會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