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英國藝術家赫斯特出售NFT後燒毀作品
【有線新聞】英國前衛藝術家赫斯特燒毀一千幅作品,接下來這個月還會燒數千幅作品。 英國這個畫廊內,著名藝術家赫斯特親手將一幅又一幅的畫作「葬身火海」,他說:「我不是焚燒自己的作品,而是改造它。」 這天他一共「改造」1000幅畫作,眼見作品化成灰,他說感覺比預期好。 赫斯特去年推出首個NFT作品「貨幣」,1萬個NFT對應1萬幅獨一無二、滿布彩色斑點的畫作,據報每幅售價1800英鎊。買家要在NFT和畫作之間二選一,如選擇NFT,實物將被燒毀,結果有4851人選擇NFT版本。 有作品買家說:「當你視它為未來,它便是一種藝術形式、數碼化,我們都有電話。」亦有買家說:「NFT對我而言太新穎,還是可以觸碰的物品較可取。」 赫斯特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數碼藝術和實體之間,價值本質難以定義,自己只是透過火焰把實體作品轉化為NFT,價值不會丟失。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俄羅斯指控烏國情報局長策劃大橋爆炸
【有線新聞】俄羅斯指控烏克蘭情報局長,策劃上星期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並拘捕8人,烏克蘭指指控無稽。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發布片段,海關檢查該輛導致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的貨車,當時未見異樣。 當局指該輛貨車掛格魯吉亞車牌,8月在保加利亞接收,來自烏克蘭港口敖德薩的塑膠薄膜卷,之後輾轉到格魯吉亞、亞美尼亞。 根據X光,重超過22噸的炸藥收藏在22個塑膠薄膜卷內。 貨車上周六駛至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導致4人死亡。當局指一共有12名疑犯參與襲擊,其中8人已被扣留,包括5名俄羅斯人、3個烏克蘭及亞美尼亞公民,指他們參與運送爆炸品,點名烏克蘭情報局長布達諾夫是主謀,一名基輔特工負責協調炸藥運輸,會繼續調查,並根據俄羅斯法律將所有人繩之於法。 烏克蘭內政部指俄方指控是無稽。 俄羅斯繼續大舉空襲烏克蘭,報復大橋爆炸。救援人員在南部扎波羅熱的瓦礫堆救出一家三口,包括一名年輕女童。 導彈又擊中東部頓涅茨克一個市場,當時正值繁忙時間,最少7人死亡,州長警告所有居民撤離。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英國研發表情生動機械人 可隨真人動作作反應 製造商盼建無威脅形象
【有線新聞】英國一家製造商開發了能捕捉人類表情的機械人,它能做甚麽表情? 看到模仿人類的機械人或會因為它表情生硬、皮笑肉不笑,令人感到毛骨悚然。英國一間機械人設計和製造商研發了這個擁有人類表情的機械人,它露出疑惑的表情,似乎對自己的身體很好奇。機械人的名字是Ameca,結合人工智能和人工身體技術,配備鏡頭、麥克風、位置偏碼器等感測設備,使它可以與人互動。 通過對真人的掃描,Ameca能準確地捕捉人體骨骼結構、皮膚紋理和表情,配合擴增實景技術,更可實時模仿人類表情,不止眨眼、張開嘴巴,甚至控制面部「肌肉」。 除了透過面部表情與人互動,Ameca更能根據真人動作作出反應,如眼睛跟著研究人員的手指轉動,甚至當手指碰到它的鼻子,能立即捉着手指,示意研究人員放下。 Ameca現時可供購買或租用,售價超過13萬美元,可以用作娛樂,與遊客、觀眾等互動。製造商希望Ameca以無威脅、性別中立的方式融入社會,又計劃日後替它的能力升級,例如使它可以步行。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綠置居截止申請 預計第四季攪珠、明年第一季揀樓
【有線新聞】新一期綠置居截止申請,預計第四季攪珠,明年第一季揀樓。 觀塘的售樓處,有市民最後半小時才來填表及遞交申請。售樓處晚上7時關閉。 房屋署說有約4萬份來自上一期居屋的有效綠表申請,他們可以自動申請今期綠置居,由於派發地點眾多及可以網上遞交,房委會收到所有申請表後才公布總數。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廣東推出「粵复用」應用程式 全力打造數字政府
【有線財經】近日廣東就推出「粵复用」應用程式,包含全省合共253個數碼政府建設應用、139個關聯產品以及35項公共服務。程式與廣東政務服務網、「粵政易」、「粵商通」等平台打通,覆蓋全省各級政府部門以及有份參與數字政府建設的企業。 平台除了作為公營用途外,亦跟不同企業合作,企業可以透過「粵复用」,推廣自家的應用程式等產品。廣東當局表示,未來將會繼續簡化和優化「粵复用」,確保程式的可靠和安全。 隨著不少國家逐步放寬防疫政策,旅遊市場亦逐步復蘇,帶動今年內地行李箱出口量有所回升。按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內地行李箱出口總額達1487億人民幣,按年增長逾三成。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天地授課」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舉行「天宮課堂」
【有線新聞】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舉行「天宮課堂」,是他們在太空站生活超過4個月以來首次「天地授課」,亦是第一次在問天實驗艙舉行。 「天宮課堂」星期三下午舉行,問天實驗艙的3名航天員先後現身,並與地面的學生打招呼:「同學們好,我是神舟十四號任務乘組指令長陳冬。」「我是航天員劉洋。」「我是航天員蔡旭哲,在今天的授課過程中,我擔任太空攝像師。請大家跟隨我的鏡頭,一起體驗科學的奇妙。」 陳冬先介紹問天實驗艙內的睡眠區配置和設備,之後劉洋就負責介紹生活區的配置,包括有熱風加熱裝置、飲水機等廚房設備,還有從天和核心艙轉移過來的太空單車,也展示了各種科學實驗裝置櫃。 隨後指令長陳冬開始演示毛細效應實驗,由地面學生先做一次,然後他在太空艙上再做一次,雙方展開天地互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說:「那和地面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我們在太空由於沒有了重力的束縛,表面張力作用會更加的明顯,會驅動液面不斷的上升,最終液面都會上升到管頂。」 之後劉洋就展開名為水球變「懶」的實驗,將一個鋼球放入水球內,展示在微重力環境下水球振動的現象:「好的,現在鋼球已經放置好了。我們再以同樣的力度來衝擊它,振動確實變小了呢,水球好像變
- Digital Tech
- 2022年10月12日
移民英國|90後女編劇患癌 男友棄高薪陪移英養病超感人|離鄉別井的故事
曾任職電視台編劇的90後女生Heidi,2年前不幸確診癌症,加上工作壓力,又患上焦慮症,更一度質疑男友Chris的心意。結果Chris與Heidi手牽手克服重重考驗,更毅然移民英國,最近他們接受免費電視節目《離鄉別井的故事》主持簡淑兒訪問,談到當年患病時會否擔心拖累男友,Heidi激動落淚說:「有諗過佢屋企人係咪介意,佢又咁後生,會唔會想佢搵一個更加後生更加健康女仔。」 英國生活不方便? Chris與Heidi於2020年移居英國,曾住過倫敦周邊,近半年搬到諾定咸(Nottingham)。這裡生活節奏比起香港慢得多,兩人喜歡這裡城市氣氛有活動、夠年輕,更重要的是有Heidi來到英國認識的一位好友Nigel大力推介,兩人有合作經營YouTube頻道,因此住在同一社區就更方便。 講到英國生活的不習慣,Chris與Heidi和大部份移英香港人都有類似體驗,Chris笑說:「你唔會搵到24小時嘅便利店……初初嚟有小小(唔慣),因為可能半夜三更想買零食,就一定唔會有選擇。」Heidi則表示:「以前喺香港好容易就會嗌到10個8個一齊出嚟玩、打邊爐,呢度可能得一兩個朋友。」 有了多次搬屋經驗,兩人也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第4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警告最差時刻還未到
【有線財經】俄烏戰爭,能源和食品價格高企,全球通脹、利率大幅上升,為經濟增長帶來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來第四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全年增長預測維持3.2%,但預期明年放緩至2.7%,較7月預測時下調0.2個百分點。 基金組織警告,經濟前景下行風險異常巨大,最差的時刻還沒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2023年經濟放緩將是廣泛 ,佔全球經濟三分一的國家 ,預計在今年或明年收縮,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和歐元區(經濟)將繼續停滯,簡而言之,最差時刻還未到,對很多人來說,2023年的感覺像是衰退。」 主要經濟體中,對美國今年的預測進一步調低至1.6%,歐元區明年經濟增長預測 大減一半,至只有0.5%,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測亦輕微降至3.2%,但明年有望重上4%以上。關注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內地房地產行業疲弱,拖累經濟表現進一步影響其他貿易夥伴。至於環球通脹就有望在今年見頂,基金組織估計,今年通脹率會由去年的4.7%,升至8.8%,明年會回落至6.5%。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北京直擊!記者帶你先睹為快 參觀「奮進新時代」展覽
【有線新聞】二十大開幕在即,北京展覽館設置多個展區放有多個軍事、航天模型等,展示中國在過去十年,多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坦克還有東風系列導彈,會場內還設有海陸空軍備模型。北京展覽館為迎接二十大,開設12個單元及33個地方展區,以「奮進新時代」為主題,展示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經濟、國防等多個領域取得的成就,不少模型前面都擠滿了人。 展覽還推出一些互動裝置,讓民眾體驗開直升機,了解國內的航空工業運輸,亦有人專程到「一國兩制」展館留言拍照。市民劉小姐說:「覺得很振奮人心,覺得我們國家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總體來說還是非常符合我們國家實際的,原來的香港同胞們也不用太大改變自己生活方式,又可以享受到來自大陸的各種生活上的物資支持,我們也可以享受到港澳地區服務業、金融業先進的經驗。」 有學生參觀完後表示,除了繁榮的一面,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給他留有深刻印象。張同學說:「像陝甘寧地區和西藏、新疆,部分地區的脫貧任務還是比較艱巨的,而且有一些省份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展覽在上月27日開幕,一眾中央領導人當日亦有到場參觀,展期將至今年年底,本月下旬起開放給公眾預約。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北京直擊!記者帶你參觀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
【有線新聞】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正式向記者開放,在疫情下,新聞中心的保安及裏面情況如何。 新聞中心首次設在新世紀日航酒店門口保安嚴密,要有大會的證件才可進入;進入前要做指定動作要掃健康寶和行程碼,檢查過去7日有沒有到過風險地區;之後行李及個人都要做安檢,檢查有沒有帶類似剪刀等違禁品。 過了安檢就見到一個大屏幕,即時看到有關二十大的最新消息,新聞中心就設在地下和閣樓,沿路擺放了官方媒體有關於黨的報道,亦有不同的體驗區予記者參觀。 我們再上多層就是媒體工作區,映入眼的是一塊佈景板,上面介紹了十八大以來各項工作和成就;入到記者工作區就好似自修室,劃分一個個設有充電裝置的座位給記者工作;工作區還有電腦,不過只有10多部、也連結不到到境外網站,而且要先到先得。 二十大期間有多場記者會會在新聞發布廳舉行,但只可以容納約200位名中外記者,每場記者會都要報名、限制人數。 大會說為防控疫情,安排了兩間酒店接待傳媒,部分傳媒要坐大會安排的專車,由新聞中心去到另一家酒店,車程約10分鐘。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中共二十大在即 內媒重申中央堅持「動態清零」 分析:以人事布局為重點
【有線財經】中共二十大會議本月16日召開,正當市場憧憬會議前後,內地會否放寬防疫政策,支持經濟加快復蘇之際,官媒《人民日報》一連三日發表文章,重申「動態清零」才能避免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損失,意味防疫政策沒有鬆綁空間。有經濟師相信,今次二十大會議重點在於人事布局,不期望有具體經濟措施出台。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周洪禮:「當然會討論未來五年的大方向,部分經濟或相關政策的大方向,譬如就算如果房地產的話,可以如何增加需求,但不會是幫發展商在供應上作調整,我不會冀盼有太多細節(經濟政策),在這次會議上出台,主要是關於人事變動。」 投資大行高盛刊發報告引述多位學者前瞻二十大的意見,普遍認為無論人事布局有何轉變,內地正面臨的經濟挑戰仍會存在,特別是房地產問題,短時間內仍難解決,中泰國際就認為,二十大人事變動要等到明年全國兩會後才會完成,在這半年期間,政策主要尋求安穩過度,以存量政策及如何落地成效為主,並認為市場反而更應該將焦點,放在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i-Cable
- 2022年10月12日
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公報 確立習近平核心地位、思想指導地位
【有線新聞】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閉幕,會後公報強調過去五年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下,黨和國家取得重大成就,確立習近平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思想的指導地位,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一連四日的七中全會結束,會後發表公報決定,二十大將於周日召開審議修改黨章,黨工作報告及紀檢報告等三份文件。公報首先提到過去一年來,堅持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毫不放鬆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隆重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妥善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風險挑戰,為召開二十大創造良好條件。 而總結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隆重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制定第三份歷史決議。 其中特別提到,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亦展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 全會強調,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