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葵涌道三車連環相撞 貨車司機被困 獲救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葵涌道有三車相撞,一名貨車司機被困,送院搶救後不治。 網上片段見到密斗貨車切入中線不久,懷疑收掣不及撞向收慢停下的重型貨車。密斗貨車上的46歲貨車男司機困在駕駛室,被軚盤夾著、重傷昏迷,消防用工具撬開車頭,約一小時將他救出,送院搶救後不治。 上午11時許,密斗貨車沿葵涌道入新界駛至荔景邨對開,前方的巴士和重型貨車收慢,貨車撞向重型貨車車尾,重型貨車再撞向巴士,重型貨車男司機及巴士男乘客要送院。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多名高官調動、李百全升任保安局常秘 譚耀宗望各常秘配合局長落實政策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公布高層官員調動,包括廣播處長李百全將升任保安局常秘,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希望各常秘日後積極配合局長落實政策。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很高興看到很多高級公務員能擔任常秘這個職務,常務秘書長這個職務很重要,希望他們可以與各局長充分合作、配合各局長的政策需要。該如何落實?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佘達明倡院舍長者原址檢疫 指年初全送亞博、急症致情況慘不忍睹
【有線新聞】近期老人院舍再出現感染群組,有老人科醫生認為,讓列為緊密接觸者的長者原址檢疫,對病人及醫療系統比較好。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上一次如果我們將所有長者送到亞博館、急症室的話,你看到情況慘不忍睹,許多有病的人入不到醫院,以致死亡率好高。經過上一次教訓,我們今次不可以再重蹈覆轍。長者很淒涼,自己都不知發生甚麼事就送去陌生地方,照顧者不同、食物又不同,對他們來說很焦慮,很多時候有情緒問題。其實院舍支援相當足夠,院舍入面很多時有醫管局老人科外展隊,衞生署有醫生,(院舍)自己亦有私人、私家社區醫生去到院舍支援他們。哪些院舍有問題我們再派醫生上去幫助他們,我想效果會好一些。」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澳門第三輪全民檢測增57宗確診 周五起入賭場需陰性證明
【有線新聞】澳門新增57宗新型肺炎確診,這波疫情累計414人染疫,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累計發現13個混管樣本呈陽性。 近49萬澳門人做了檢測,約21萬人呈陰性,發現13個混管樣本陽性。這輪全民檢測於昨天展開,今天下午6時結束,限期內無做檢測的澳門人健康碼會被轉為黃碼,可能被拒絕進入公共場所,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能離境及被警察送到指定地點接受檢測。 另外7月1日起,所有人進入澳門的賭場都要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檢測證明,員工上班前要再做快速測試。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消息指政府研放寬入境隔離至「5+2」 商界盼再減 醫生建議檢測後才准離開酒店
【有線新聞】消息指,政府研究放寬入境隔離限制,包括考慮「5+2」檢疫方案,商界表示歡迎,但希望再縮短一點;有醫生建議更改檢測安排,減低個案流入社區的風險。 據了解,考慮方案之一是海外入境人士先在檢疫酒店隔離5天,再家居隔離2天。消息亦指政府會審視數據,做好準備才會放寬,包括會研究核酸檢測如何做得更快、更準。商界說縮短一定比維持現狀好,但認為可以更大刀闊斧。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5+2其實不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對一個在香港無居所,要來港辦公務的,5+2,那兩天如果無家可歸,他都是要留在酒店,對他來說是沒改變、沒吸引力。(縮短至)總共3天,我覺得是因應現在的病毒是可以應付,或者不要說3天,5天酒店(檢疫)不要連同+2。」 現時抵港人士要先在指定檢疫酒店隔離7天,在第五天做一次核酸檢測,第六、第七天快速測試陰性就可離開酒店,再家居隔離7天。有專科醫生說如果縮短檢疫期,就要更改這個安排。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在離開酒店當天,一定要在當天早上做核酸檢測陰性才准離開酒店,這樣就可用盡酒店隔離日子。因現在提早了兩天,雖然是7天酒店隔離,但實際只用了5天,容易有第六、七天的走漏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2019上水清潔工中磚命案 一被告母供稱兒子患焦慮、錄口供時欲服藥遭拒
【有線新聞】一名70歲清潔工於2019年懷疑被磚頭擊中死亡,兩名分別18及19歲男子由謀殺改控誤殺罪,兩人不認罪。 被告劉子龍和陳彥廷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陳彥廷的母親出庭作供,回應辯方盤問指警方帶走兒子時,指他涉及一宗傷人案,因兒子有焦慮症,在大埔警署錄口供時手腳震動、眼不能對焦,她想讓兒子服藥,但警察說錄口供期間食藥要申請,沒批准他服藥。控方就問證人,警方控告兒子謀殺,有否感到被背叛,她說自己只擔心兒子有否病發,形容「警察不會騙人」。
- Digital Tech
- 2022年06月28日
林利被老婆控訴呃飲呃食冇性生活 男方指對方醉酒亂講 已決定分居
香港藝人林利(林立洋)跟細14年的台灣女友陳貞均(Erin)於2019年結婚。林利婚後港台兩邊走,因要照顧身在香港患病的母親,加上疫情關係,二人聚少離多。直至去年林利母親離世,林利終正式於台灣定居,專心陪伴Erin。不過,拉近距離反而出現更多磨擦,二人不時爭吵,甚至傳出婚變。近日Erin更在社交網站上載二人吵架的片段,罵林利騙吃騙住。 林利被老婆指呃飲呃食 據台灣媒體報道,日前(26日)Erin在Facebook上載與老公林利對話的影片,疑似帶有醉意的Erin斥罵林利呃飲呃食,「我這麼愛你,等你那麼久,你剛回我,該給我的一定不會給我?你是故意的,騙我吃騙我住!」又指責林利沒有給她鑽戒和婚禮,林利則回應:「結婚一定要錢嗎?一定要鑽戒嗎?你是什麼東西啊你。」 老婆:我們就到此為止 Erin心不死再追問:「那可以給我一點浪漫的感覺嗎?」林利表示並非沒有浪漫時刻,只是Erin經常飲醉而破壞氣氛,又反問Erin:「我住你家,我沒有幫你付錢嗎?」不過Erin似乎嫌金額不夠,最後說了一句:「沒關係,那我們就到此為止!」而林利亦回應:「沒關係,你喜歡到哪都可以。」二人疑似鬧離婚,不過影片現已刪除。 林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有團體安排漁船、巴士、的士掛國旗巡遊慶回歸 維園一連六日辦免費展覽
【有線新聞】有團體舉辦海上及陸上巡遊活動,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 漁民團體聯會安排25艘掛有國旗區旗的漁船在維港巡遊慶回歸,過程約個半小時。另外,慶委會一連6日安排了3輛觀光巴士在各區行駛,同時亦安排了一批的士掛有國旗和慶祝字句在多區巡遊。 維園這6日亦有慶回歸展覽免費開放予公眾,慶委會相信能吸引過百萬市民參觀。觀塘海濱則會有壁畫、紫荊花燈飾等,讓市民打卡。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四年前渣馬跑手暈倒不治 死因庭一致裁定死於自然 家屬感難過:延誤致失救
【有線新聞】50歲男子4年前參加香港馬拉松賽事途中暈倒,留院第4日後不治,死因庭裁定是死於自然。 死因庭完成15日研訊,5人陪審團退庭商議近6小時後,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然,家屬表示接受裁決,但對這結果感到難過。死者家屬廖女士:「畢竟真的在救援上,不論最初到達的急救員、之後內部那種溝通混亂,我相信導致延誤。」 2018年50歲李文德參加香港馬拉松10公里賽事,跑了約6公里後倒地,近半小時才送上救護車,留醫4日後離世。驗屍報告顯示,他死於急性心肌梗塞。陪審團提出13項建議,包括加強訓練醫療輔助隊、應對心臟病發等緊急情況,亦建議田徑總會的意外事故協調中心接線生,當比賽時收到緊急事故電話,必須查詢傷員情況、來電者身份等。 死因裁判官說,會將陪審團建議轉交相關團體,又希望死者家屬走出傷痛,早日釋懷。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小事大意義】蟲來唔會嘥(下):在家養殖黑水虻 家居零廚餘指日可待?
【有線新聞】物流司機Joe在送貨時接觸到不少過期食品,覺得很浪費但又無可奈何。偶然在網上瀏覽到「川上生物科技公司」有志養殖黑水虻去進食廚餘,便自行聯絡負責人陳嘉銘。發現黑水虻不論是果皮、豆渣、枯葉,甚至剩飯剩菜都來者不拒。至今已經自行養殖了幾個月,但又發覺養殖黑水虻不如想象中簡單……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發改委:5月份數據有改善 經濟料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
【有線新聞】國家發改委表示,雖然受疫情和地緣政治影響,內地經濟有下行壓力,但5月份數據有所改善,預料仍能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歐鴻說:「5月份經濟呈現邊際改善,主要指標均有所回升,更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我們完全有信心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超預期變化,確保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當局強調,將持續推動對外開放和穩外資等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包括推進重大外資項目、加強外商投資服務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珍寶海鮮舫|工程師指鑿沉難度、成本高 或埋航道隱患 仍可嘗試扶正
【有線新聞】珍寶海鮮舫翻側事故,內地三沙海事局正跟進,有熟悉海事的工程師認為,如果鑿沉該船,難度及成本高,稍一不慎或會為航道製造隱患,目前仍可嘗試將船隻重新扶正。 註冊資深輪機造船界別工程師司徒家成:「因為上層全部較多使用木材,珍寶還有一個登船平台。反轉等於一塊浮板。任何一個物件都有自浮力,去到一個深度就會停下來、半浮沉的形態。對於在公海來說,會令航行方面就要很小心,因為那裡不能放浮標,沒有人知道船隻在水底時半浮沉移動到哪裡,製造許多航道危險。商船經過的時候吃水比較深,有機會打到。看不到海事局會批准他們弄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