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香港仔八旬婦捱私家車撞 雙腳捲車底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香港仔有女途人遭私家車撞倒,受傷送院。 事發在下午1時許,一輛私家車由香港仔中心停車場駛出南寧街期間,失控撞倒一名87歲女途人,傷者雙腳捲入車底,48歲男司機報案求助,救護人員到場,將傷者送院搶救。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內地70個大中城市樓價再創逾7年來最大跌幅
【有線新聞】內地樓價持續下跌,上月70個大中城市樓價再創超過七年以來最大跌幅,專家指短期內都難見復蘇。 外媒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測算,9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按年下跌1.5%,是自2015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按月就下跌0.2%,雖然跌幅收窄,但仍然是連續第五個月下跌。70個城市中,只有15個樓價錄得升幅,較8月減少4個,持平則有1個,而下跌的城市增至54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總體還是在降溫的通道,而且短期內要想跨出改善也不太可能,換而言之,當前的這樣一個降溫態勢,在今年甚至明年上半年,它其實都是被延續的。」 他指疫情持續,加上巿場悲觀情緒,導致樓巿一跌再跌。他表示:「疫情肯定是一個最起先的原因,現在我們分析原因的時候,還是要看到老百姓的預期,房地產本身的降溫都可能對老百姓的買房行為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一些房價指數的指標。」 雖然早前多地積極出手救市,推出包括補貼扣稅等政策,但仍然阻止不了跌勢。專家就表示,政策雖沒法一下子令樓市回升,但都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他預期明年上半年會延續今年的下跌趨勢,情況或者要等到下半年尤其是第4季之後,一些房價的指標才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免針紙覆核|被問會否賦權局長廢免針紙 林定國稱正研究判詞、將適時公布決定
【有線新聞】免針紙司法覆核案政府敗訴,律政司被問到會否修例,賦權醫務衞生局廢除免針紙,律政司說正研究判詞,有決定會適時公布。 立法會議員梁熙:「當局會否盡快啟動相關修例工作堵塞漏洞?如果會的話,何時做?」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收到判詞後,醫衞局及律政司都在積極考慮判詞及考慮下一步工作,現在只能跟大家說我們在積極考慮,其實整個周末都在處理這事,一有下一個決定,一定會適時跟大家公布。特區政府處理任何事情必定以遵從法治原則為其中一個最重要基礎,希望大家等一等,討論完畢、有成熟決定會適時向大眾公布。」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內地9月份70大中城市樓價按月跌0.2% 按年就跌1.5%
【有線財經】內地樓價持續向下,按年跌幅再創7年最大。 根據路透測算,9月份70大中城市樓價按月跌0.2%,跌幅略為收窄,但按年就跌1.5%,跌幅是2015年8月以來最大。一線城市樓價按月轉跌,當中廣州及深圳跌0.3至0.5%,上海及北京就升0.2%,二線及三線城市樓價就跌0.2至0.4%。 有代理預期,年底前新樓售價會繼續下跌。 中原中國總裁李耀智:「直至到年底資金壓力,發展商為了出貨,一線城市會好一點,但二三線城市下調幅度大點,以往的二三線城市除了本地需求之外,很多因為一線城市樓價升得太厲害,就外溢至二線周邊城市。一線城市都開始出現回落,可能外溢客戶到二三線會減少了。」 至於首三季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跌8%,跌幅高過市場預期,已經連跌六個月,整體房地產新開工面積按年下跌38%。 李耀智指出,民企面對資金壓力,甚至需要外來幫助「保交樓」,所以開發速度都有減慢,但國企未受到大影響,近期拍賣的土地有八至九成都由國企取得,開發施工進度亦較為正常。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中共二十大提「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分析料進一步落實「共同富裕」
【有線財經】早前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到「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分析形容是中央進一步落實「共同富裕」,至於財金官員「大換班」,實際影響可能要到明年3月兩會時才看到。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出現4個新面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規範財富積累機制。 市場焦點落在二十大揭幕當日,報告提到的這幾個字會否成為新一輪政策主調。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共同富裕這個其實是2017年提出,最近不斷有細節浮出,例如如何規範財富分配,如何規範某些人賺錢太快和貧富懸殊,所以這並不是新消息,甚麼房地產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這些其實都是大家應該要考慮在內地做投資的時候。」 最高領導層換屆的同時,多名主管財金官員包括副總理劉鶴、人行行長易綱、銀保監主席郭樹清,均不在中央委員或候補名單,意味將出現「大換班」。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有些人要退休,因為畢竟年紀到,但也有新人加入,要看明年3月(兩會)的細節。」 滙豐預期,中央或推出更多具體措施鞏固經濟復蘇,預計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年初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有主要政策方向。大摩就預期,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將定在5%以上,並在兩會期間公布,即使重點已轉向平衡增長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下學年起基本法測試擴至直資、幼園教師 涵蓋合約教師、校長
【有線新聞】下學年起,新入職資助學校的合約老師亦需要通過《基本法》測試。 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通告,指2023/24學年起,新聘教師《基本法》測試要求擴展至直資學校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除常額教師外,以現金津貼聘請的新入職教師,即是合約老師亦須通過測試,有關要求適用於所有教師職系,包括校長。 教育局會於本學年舉辦五輪《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第一輪12月3日舉行,申請名額先到先得。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據報人行行長易綱或在明年卸任
【有線財經】據報人行行長易綱或在明年卸任。 路透報道現年64歲的易綱,未出現在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名單上,預計他明年可能會退休,之前在人行、外管局工作的北京市委副書記殷勇可能是熱門接任人選。 另外,除易綱之外,不少現任財金官員亦未能入選中央委員會,包括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銀保監主席郭樹清。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內地第三季經濟按年增長3.9% 勝預期
【有線財經】中共二十大人事布局敲定,上周突然延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亦正式出爐。 內地第三季經濟按年增長3.9%,表現好過市場預期,較第二季增加3.5個百分點,首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升3%,較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 國統局表示,內地經濟已克服多重衝擊的不利影響,今年首三季主要指標恢復回穩,並保持在合理區間,下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分析認為,第三季經濟表現有所改善,料第四季將持續向好。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如果內地防疫政策慢慢放寬,或者比較穩定的話,對於經濟增長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我們看見,我想二十大之後,相信會有更加多的一些政府的支持措施去重新支撐經濟,例如其實會有越來越多的基建項目落地,甚至乎未來或會有更多的地方債發行,所以我們看到未來而言,經濟的支持措施相信都會加大。」 國統局同日亦公布,上月「三頭馬車」表現,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按年增速較8月放緩2.9百分點至2.5%,低過市場預期的3%,首9個月微升0.7%。 隨著內地極端高溫情況消退,加上部分行業需求回暖,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2.1個百分點至6.3%,好過市場預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疫情加速金融科技應用 本港怎應對行業人才流失?
【有線財經】經歷近三年的疫情,網購、電子交易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這間主要為中小企提供跨境支付的金融科技公司,發展也顯著加快,第2季收入按年增長1.8倍,客戶規模亦翻倍。 Airwallex香港及東南亞總經理陳君洋:「疫情令很多公司就算是一些很傳統的行業,都有思想上的根本改變,沒有一間金融科技公司、甚至銀行亦做不到一個點對點解決方案,即由網上收款或海外收款,到發公司卡、員工花費,怎樣同步至會計系統裡,對公司怎樣控制財務,不用太多密碼管理財務其實挺有用。」 金融科技商機無限,但人才培訓方面似乎還沒跟上,甚至出現錯配。有報告訪問本港126名金融科技公司高層,79%認為缺乏銷售人員,其次是產品設計、數碼營銷及編程。 不少公司亦表明海外企業來港「搶人才」,令人手調配更困難。 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有一些中層以前可能排10年、10幾年,才升至某一個較高級的職位,現在可能早了,是否代表他的能力不能勝任?不是,始終金融科技(領域)反正都是新。人才的流動反而創造更多新機會。」 他又指接觸的企業現時較著重員工有廣闊視野,而非金融科技相關經驗,又指目前政府支援創科的措施主要是針對銀行,期望更多證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據報日本央行再干預匯市 規模至少300億美元 官方拒絕證實
【有線財經】據報日本央行再干預匯市,規模至少300億美元,日本政府就拒絕證實有否入市,分析認為日本的寬鬆貨幣政策及美日息差因素,將繼續令日圓匯價受壓。 日圓兌美元匯價上周五創32年新低後,周一大幅反彈,在亞洲時段曾重上145水平。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日本央行上周可能動用最少300億美元來支持日圓,較9月時的200億美元更多。 但分析認為日本對干預匯市的措施,未必取得太大成效,目前日本央行每月通過購買債券注入數萬億日圓的情況下,壓低債市孳息率曲線,加上寬鬆貨幣政策,都繼續令日圓匯價受壓。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我估再跌穿150亦不意外,視乎11月初議息會議聯儲局(政策)放風,至於日本央行在聯儲局開會前將會議息,但我覺得在這時改變貨幣政策的機會不大,可能要等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明年四月任期完結時,才有機會討論如何退出目前超寬鬆貨幣政策。」 多名日本官員都拒絕評論曾否入市干預匯市,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表示,政府正在與投機者對峙,不會容忍匯率過度波動,會在需要時採取必要行動。負責外匯事務的日本財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就指,為了採取必要應對措施,日本政府已經建立一個24小時監控外匯市場的機制。
- i-Cable
- 2022年10月24日
政府擬禁即棄膠餐具、明年第四季實施 違者罰款二千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例管制即棄膠產品,禁止食肆派即棄膠飲管、刀叉等,當局希望提早於明年第四季實施。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說,塑膠廢物佔本港堆填區都市固體廢物兩成,當局目標明年初向立法會交條例草案,全面禁發泡膠餐具。第一階段包括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派發即棄膠刀叉、飲管、膠杯等,到第二階段才管制外賣膠杯,違者罰款2,000元,有議員質疑為何不全面禁止入口,局方說下一階段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