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交通警佩槍走火 沒人受傷
【有線新聞】一名警員佩槍走火,沒人受傷。 該名隸屬港島總區交通部的警員,駐守跑馬地警署。早上9時多,他為佩槍上彈時走火,發射了一發子彈,無人受傷。警方說使用裝備有嚴格的規定,正調查事件。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夏寶龍:二十大報告闡述完善一國兩制新戰略 為港澳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表示,二十大報告闡述了完善「一國兩制」的新戰略,為做好港澳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二十大廣東省代表團周日下午舉行分組會議,出席的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稱,報告深刻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特別是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歷史性成就,系統闡述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做好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夏寶龍稱港澳回歸後,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但也遇到不少波折,特別是修例風波導致香港局勢,一度出現回歸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習近平和黨中央審時度勢,制定港區國安法,採取一系列治標治本的舉措,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治澳等,有力打擊反中亂港亂澳勢力,終結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不設防」的歷史,推進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他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一國兩制一定能夠愈走愈穩、愈走愈好。 而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亦在會上表示,廣東要按照中央部署,做好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的歷史機遇。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澳洲水災持續 總理阿爾巴內塞指情況仍嚴峻
【有線新聞】澳洲東南部水災持續,當局預計今個星期再有大雨,提醒民眾未能鬆懈。 維多利亞州天氣好轉,但積水未退去。當局維持水災警告,估計有超過三萬間房屋被浸或被洪水圍困。澳洲東南部3個州連日暴雨引發洪災,多條河流氾濫,數千居民疏散。氣象部門指未來數天會再有50毫米大雨,總理阿爾巴內塞指情況仍然危險,國防軍已派往多個地區協助。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免費電視77台改名為「HOY TV」
【有線新聞】免費電視頻道77台將會改名為「HOY TV」。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有線寬頻一眾高層,包括集團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曾安業主持新台徽揭幕儀式。 集團說「HOY TV」台徽採用鮮紅色,象徵年輕、朝氣和希望,中間的圓形由有線的標誌演化而成,希望透過全新品牌形象,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有線新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岸田文雄周一以首相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供品。《共同社》引述知情人士,岸田文雄不會在一連兩日秋祭期間參拜靖國神社,做法與前首相安倍晉三以及菅義偉相同。岸田文雄的閣員——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及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已先後到神社參拜。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巴西總統選舉電視辯論盧拉維持領先博爾索納羅
【有線新聞】巴西總統選舉電視辯論,前總統盧拉著力抨擊爭取連任的博爾索納羅應對疫情不力,博爾索納羅則批評盧拉涉貪,民調顯示盧拉維持些微領先優勢。 爭取連任巴西總統的博爾索納羅與左翼前總統盧拉首次單對單,當面在電視辯論上正面交鋒。 盧拉重點攻擊曾違反防疫規定的博爾索納羅抗疫不力,沒及時採購疫苗,甚至取笑確診者。巴西累計逾68萬人死於新型肺炎,盧拉指若非對手沒認真應對疫情,死亡人數可以減半。 博爾索納羅就抨擊曾因貪污罪成入獄的盧拉,在任時貪得無厭,對國家毫無建樹,只留下債務和未完成的工程。 辯論由雙方的扶貧方案講起,但兩人均沒交代資金從何而來,唇槍舌劍兩小時,主力攻擊對手負面消息。 盧拉在月初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得票48%,與得票43%的博爾索納羅躋身第二輪投票,今個月底定勝負。 博爾索納羅的支持度仍然落後盧拉約5個百分點,他力爭透過周日辯論縮窄差距。不過分析認為,辯論沒有改變兩位候選人的形勢。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法國巴黎數萬人示威抗議通脹嚴重
【有線新聞】法國巴黎有數萬人示威,抗議國內通脹嚴重,左翼陣營和工會號召明天大罷工。 在首都巴黎,大批人走上街頭示威,抗議物價飆升、生活成本高漲,要求提高薪酬水平、增加暴利稅、控制能源、租金價格等 有商店玻璃毀爛,銀行櫃員機遭破壞。 大批防暴警察到場維持秩序,施放催淚氣體驅散。警方估計約有3萬人參與示威,主辦方指有14萬人上街。 示威由左翼陣營發起,極左政黨「不屈法國」領袖梅朗雄領導,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諾亦有參與。 梅朗雄批評總統馬克龍令國家陷入混亂,人民才是當家作主的人。 梅朗雄又響應法國4家工會號召,呼籲周二全國大罷工,以癱瘓公共服務、交通和鐵路,進一步向馬克龍政府施壓。 這次號召正值法國面臨煉油廠已連續三星期罷工,全國7間煉油廠中有4間仍停擺,三分一油站面臨燃油短缺。政府早前已下令部分煉油廠工人復工,警告若局勢持續,可能會要求更多人重回崗位,但工會批評政府違憲,號召示威捍衛罷工權。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國泰年底前額外加開近1900班航班
【有線財經】國泰表示今年底前,會額外加開近1900班航班,提供超過50萬個機位。國泰指因應政府9月放寬旅遊限制和檢疫要求,本月已加開超過400班航班往來亞洲及長途航點,有信心今年底客運航點,將較年初增加一倍,又會在11月和12月分別加開約700班和1200班航班,額外提供50萬個機位往來日本和倫敦等較受歡迎的航點。 受香港和內地留學生出行需求帶動,國泰9月載客超過26萬5千人次按年升一倍,按月升近半成,是2020年2月以來最多,不過貨運量按年減少兩成。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英國首相卓慧思相位不穩多名黨友促下台
【有線新聞】英國首相卓慧思執政危機擴大,周日有3名保守黨議員公開表態要求她下台。被指掌握實權的新財相侯俊偉則反對再改選黨魁,強調卓慧思已聽取民意作出改變。 英國首相卓慧思減稅方針滑鐵盧,上任不足一個半月便陷入下台危機。 保守黨多名議員周日表態,公開要求卓慧思辭職,指控她損害英國經濟信譽,並令保守黨四分五裂。 卓慧思周日在報章撰文,再次承認減稅計劃操之過急,強調已聽取意見爭取市場信任。 但黨內的批評更猛烈,資深議員直指政府過去數周施政如同連場恐怖故事。下議員賀方柏說:「政府形同『自由主義聖戰分子』,把整個國家當成白老鼠,進行超自由市場實驗。」 雖然黨內不滿愈演愈烈,但按保守黨規定,卓慧思在上任首年內不會面臨黨內不信任動議挑戰。 但保守黨1922委員會確認,若有壓倒性多數議員推動,可修改有關限制。各大媒體亦已紛紛開始預測下任首相人選。不過保守黨內亦有聲音憂慮,面對民調大幅落後工黨,黨魁接連換人會是雪上加霜。 剛上場的新財相侯俊偉已表明反對現時再改選黨魁,指卓慧思有聽取民意,願意作艱難決定改變決策,呼籲黨內議員團結支持她。他強調政府仍由首相作主,否認外界指他手握實權的說法,又表明無意再競逐黨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二十大強調著力發展實體經濟 五大國有行即表態支持
【有線財經】二十大會議強調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五大國有銀行立即表態支持,並指今年首三季已加大放貸,合計新增超過8.5萬億人民幣貸款,有分析認為,要待十二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地才會推出具體的經濟及房地產政策。 中共二十大會議報告出爐,當中強調要將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內地五大國有銀行旋即罕有地同步刊發通告,交代過去九個月如何加大放貸規模,以配合國家主張支持實體經濟的大方向。五大行在今年首三季新增的貸款合計超過8.5萬億人民幣,當中涉及基建﹑製造業﹑個人消費及綠色金融等方面的貸款。 中行及工行指,將持續支持重點領域行業融資,為有困難的企業紓困。建行、農行及交行提到將加大對民營企業及中小微企的金融支持,亦會支持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二十大會議報告重申「高品質發展」是中央的首要任務,這訊息有助打消部分投資者擔心國家不再以經濟增長為重的憂慮。 會議未有明確談及房地產下行的應對方法或短期政策,只是繼續強調「房住不炒」。汪濤認為是預期之內,因為二十大會議聚焦在長期發展問題,反而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可能討論更多短期政策。她認為現行防疫政策不會短期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據報暫停俄羅斯客戶投資戶口服務 滙豐:因多國對俄限制而要調整
【有線財經】據報滙豐暫停向俄羅斯客戶提供投資戶口服務,滙豐回應指因應多個司法管轄區,對俄羅斯實施的複雜限制,要調整全球提供的金融服務。 俄烏戰事持續,多間俄羅斯企業和當地金融機構被歐美國家制裁。雖然金管局表明銀行業根據香港法律,沒有義務遵守其他國家單方面制裁措施,但仍有銀行擔心「踩界」失去歐美市場,所以暫停向俄羅斯客戶提供投資戶口服務。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指,滙豐在6月發信通知,持有投資戶口的本地俄羅斯客戶,指除非他們同時擁有歐盟居民或公民身份,否則由4月25日開始不能再透過投資戶口進行買賣或獲得顧問服務,信中表明是為了符合歐盟因應俄羅斯對烏克蘭構成不穩定狀態,而採取的限制措施,但個人儲蓄戶口及個人銀行範疇就不受影響。 報道又引述收到滙豐通知的俄羅斯企業客戶指,近期在本港開戶口幾乎無可能,甚至中資銀行都變得非常警惕,很多申請都被即時拒絕,俄羅斯駐港總領事亦收到企業不能開戶口及匯款的個案。 滙豐回應指作為國際金融機構,要因應多個司法管轄區,對俄羅斯實施的複雜限制,要調整全球提供的金融服務。至於渣打、中銀香港、星展、花旗則未對事件作出回應。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職安健修例|議員稱僱主罰款千萬過高 何啟明稱阻嚇罰款不該視作營運成本
【有線新聞】政府擬修例提高僱主違反職安健條例的罰則,包括可公訴罪行最高罰款,由50萬提高至1000萬元,有議員在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上批評是開天索價,政府認為上調罰款合理。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經民聯):「幾個數字,600萬、5000萬、1000萬,哪個數字才能達到政府所言,具阻嚇力的目的,政府一直沒有解說,中間出現如此大的轉折,是否令人覺得信口開河,開天索價、落地還錢。」 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改例不是希望罰到大家,而是希望透過罰款阻嚇大家禁止做某些行為,那些行為是危險的。如果有營運者視之為成本,打算去『計數』,這是不應該的。」 早前選委會議員陳紹雄提出修正案,建議將1000萬元降低至600萬,政府回覆稱1000萬是合理,降低會減阻嚇力,但檢控時限延長至12個月,政府稱會檢視搜證程序,盡早完成檢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