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珍寶海鮮舫沉沒 居民嘆失地標:很可惜 工程師:躉船理應有泵水設備
【有線新聞】上周二離港的珍寶海鮮舫,周日在南海遇到風浪沉沒,有南區居民說失去地標,感到很可惜。有工程師認為海鮮舫入水時,抽水系統理應可將水泵走,整艘沉沒很罕見。 上星期二被拖離香港仔,前往東南亞維修的珍寶海鮮舫未抵埗先沉沒,一去不返。珍寶王國三艘船,只剩下太白海鮮舫。南區居民潘女士:「很可惜,幾乎想哭,是一家人的回憶,我們曾帶外國朋友去,孫子出生也有到場吃飯。真是匪夷所思,這般壞的天氣,不應該做如此倉卒的決策。」南區居民衛先生:「當時花費這麼多金錢,如此代表香港,突然沒有了是比較可惜。是有些問題,沒理由突然沉沒,照常理沒可能會沉沒。」 沉沒的原因,香港仔飲食集團說,珍寶海鮮舫上星期六駛至南海西沙群島附近水域時遇上風浪,船身入水傾側、星期日沉沒。有輪機工程師認為情況罕見,李健光:「本身躉船可以浮在水面,亦應該有自動設備,萬一入水會感應到,自動開啟電泵把水泵走,理論上萬一入水,可以泵走水。」 他又說如果當時沒有人在海鮮舫上當值,有機會察覺不到船身入水,拖船可能要斬纜自保。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認刑毁美心旗下餅店 兩少年分別判入更生中心及勞教中心
【有線新聞】兩名少年前年破壞美心集團旗下餅店,分別被判入更生中心及勞教中心。 兩名被告較早前承認一項刑事損壞罪,案發2020年8月7日,兩人連同另外四人損毀將軍澳廣場東海堂的收銀機屏幕等,18歲被告劉展宏犯案時只有16歲,另一被告目前15歲。 法官判刑指,本案情節屬中等至輕微,考慮被告年幼初犯,一時錯判形勢,用暴力宣洩及解決社會問題,判劉展宏入更生中心,15歲少年因身心評估較為負面、態度懶散,中三輟學後與不良分子來往,判入勞教中心。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洗4,200萬黑錢罪成 夫婦分別判囚三年九個月及兩年半
【有線新聞】一對夫婦較早前被海關揭發清洗4,200萬元黑錢,兩人洗黑錢罪成,分別被判囚三年九個月和兩年半。 被告陳小荣和潘靜侃,被控在2009至2016年利用公司、個人及親友戶口,清洗來自超過20個國家的犯罪得益,涉及3,000項交易,折合約4,200萬港元。海關相信裁決具阻嚇作用,又說將會申請充公令追討兩人的犯罪得益。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迷你倉大火 淘大工業村業主恒隆入稟 向時昌及承辦商索償
【有線新聞】2016年牛頭角時昌迷你倉大火,淘大工業村的業主恒隆地產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時昌迷你倉及三間承辦商賠償。 時昌迷你倉四級大火兩名消防員殉職,淘大工業村的業主恒隆地產入稟高等法院,控告時昌迷你倉,以及另外三間負責迷你倉的裝修、消防設備及冷氣工程的公司,指他們懷疑因疏忽或違反法定責任等造成火警意外,並要求他們賠償,入稟狀未有列明金額。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候任官員利益申報 許正宇擁7單位、部分位於海外 楊潤雄、張國鈞未持有物業
【有線新聞】新班子21名司局長當中,根據其中14人的利益申報,候任文體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及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都無物業。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申報有7個單位,其中3個在澳洲、新加坡、杭州;候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有3個單位,其中兩個出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候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就申報有2個單位;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香港、北京都有物業,未知數量;申報至少有1個單位的有7名司局長,包括黃偉綸、楊何蓓茵和甯漢豪。 另外,候任特首辦主任葉文娟有3個單位,海關關長何珮珊及入境處處長區嘉宏都有一個單位自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有兩個單位出租。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唐山燒烤店四女受害人被鑑定輕傷惹議 多名警務人員受查
【有線新聞】河北省公安廳公布唐山打人事件最新調查進展,再有一名公安分局副局長被免職,另有公安人員接受調查,至於案中四名女受害人,當局指她們只是輕傷,但就引起外界質疑。 案發的燒烤店,近日被發現已清空,有指店舖已經易手,新老闆正進行裝修,但被指清空店舖會影響案件調查。 河北省公安廳周二通報最新調查進展,當中提到4名受害人中,2人鑑定為二級輕傷,另外2人只是輕微傷,但有關說法引起不少爭議,有網民指網傳一名女受害人頭部重創,身體多處受傷,甚至多顆牙齒被打掉,質疑有關的鑑定結果。《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亦撰文,要求詳細披露受害人的傷情,強調媒體不能低調報道。 至於涉嫌打人被捕的7男2女,通報指其中4人月初從江蘇前往唐山,與案中其他疑犯合謀進行網絡賭博洗錢的違法活動,事發當晚在燒烤店飲酒消遺時,對同於店內的女受害人進行騷擾及毆打。 內地傳媒亦指,疑犯在唐山會面,本身是為了商討今年11月世界盃,搭建網絡賭波平台,又揭發他們早在8年前已涉足非法賭博行業,更曾因吸毒、故意傷害等罪獲刑,其中一人在2018年世界盃期間,因開設賭場被判囚三年。 至於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公職人員,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副局長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入境處推網上表格讓境外港人求助
【有線新聞】入境處推出網上求助表格,讓境外香港居民求助。 市民可以透過入境處網頁填寫網上求助表格,包括個人資料和求助內容,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在收到求助後,會聯絡他們並提供協助,市民亦可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填寫求助表格。 入境處較早前亦設立1868熱線,幫助在境外需要求助的港人。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珍寶海鮮舫沉沒 議員促負責人交代目的地、沉沒詳情
【有線新聞】有曾聯署要求活化保留珍寶海鮮舫的議員,認為海鮮舫負責人要交代沉沒詳情。 立法會議員管浩鳴:「我覺得珍寶這件事是匪夷所思,聽到消息時感到錯愕,似乎一直無交代將﹙海鮮舫﹚移離到哪裡,突然拖曳到海中間便沉沒,究竟原先想拖離到哪處、停泊在哪個地方,為何要去一個如此水深地方,中間經過時又遇到風浪,希望可以告知公眾。」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洪水橋過渡屋「仁愛居」動工 料明年落成 供410伙
【有線新聞】位於洪水橋的過渡房屋項目「仁愛居」動工,預計明年第二季落成。 運房局副局長蘇偉文主持動土禮,「仁愛居」獲政府撥款超過2億元,由仁愛堂負責興建及營運,市建局提供技術支援。項目佔地約5,300平方米,組裝合成興建410個有獨立廚廁的單位,每個可容納1至3人,亦有2個單位為傷殘人士而設,項目明年第二季落成及入伙,最快今年年底接受申請,讓劏房戶及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基層家庭以月租約1,000至3,500元入住,預計4年營運期內可以為約1,500人提供居所。
- Digital Tech
- 2022年06月21日
港女小紅書呻:獲派彩虹邨260呎公屋係骨中骨!網民選6條最劣屋邨
公屋一屋難求!不過,有女網民在網上平台小紅書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輪侯公屋多時,竟獲派彩虹邨260呎單位,嫌「又舊又細」,形容是「骨中骨」。帖文一出即引來網民熱議,有網民留言反駁:「彩虹邨交通四面發達,好多人恨都恨唔到。」 不滿獲派彩虹邨又舊又小 該名女網民在小紅書發文,指一家三口已輪候公屋長達8年,日前終於收到房委會的「上樓信」,通知她一家首派為彩虹邨丹鳳樓1個260呎單位,月租連差餉為1,544元。 然而,女網民不滿獲派單位面積只有260呎,認為對其3人家庭而言太小,擔心難以間出2間房,她表示:「苦等8年終於首派,派舊樓我能接受,可是3人卻只給我260呎,我難以接受!」、「3人最少都派290呎吧?又舊又小,骨中骨,我無法理解!」 網民:仲想點 她又稱寧願付較高租金換取更大居住空間,「想到以後還是要住那麼小的地方,感覺好崩潰」、「260呎3人想要間2間房真的太難了,有290呎我肯定要了」、「連屋邨辦事處都說確實小了點,問我要不要過去看一下」。 網民看到帖文後隨即熱議,有人認同事主獲派單位面積太小,建議她等第二派樓;有人讚「彩虹邨260呎差不多可以用盡,比依家好多公屋好用」;亦有網民指女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英鐵路近30年最大型罷工 逾5萬員工本周罷工3日
【有線新聞】英國鐵路工會與資方就薪酬談判破裂,宣布本周罷工3日,將是近30年來最大型的鐵路罷工。 超過5萬名鐵路員工,在星期二、四和六罷工。工會較早前與資方談判,要求加薪至少7%,但資方只同意加薪2至3%,條件是工人接受裁員和改變工作方式,談判最終破裂,工會又批評政府干預談判。交通部預料受罷工影響,只能維持約兩成列車服務,影響醫院運作、學校考試等。首相約翰遜表示,工會正傷害他們本應幫助的人,影響全國企業和社區。
- i-Cable
- 2022年06月21日
聯儲局官員:需採取可靠行動 避免新一輪高通脹出現
【有線財經】有聯儲局官員認為,需要採取可靠行動,否則會導致新一輪高通脹出現,前財長薩默斯則認為,五年失業率要保持在5%以上,才可以遏制高通脹。 美國通脹高居不下,逼使聯儲局上周加息75點子,創近30年來最大加幅。一向「偏鷹派」的聖路易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繼續認為,聯儲局應該滿足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如果不採取可靠行動,美國通脹可能變得不穩定,導致新一波高通脹及令經濟出現波動。 今年有投票權的布拉德指,雖然聯儲局自3月起展開加息行動對經濟造成一定困擾,但相信經濟能像1994年一樣,即使迅速加息亦可以軟著陸,避免陷入衰退,又指美國勞動市場仍強勁,預計今年經濟有望繼續增長。聯儲局理事沃勒則重申,如果經濟數據符合預期,支持當局在下月的議息會議再次加息75點子。 早前預料美國明年底將會出現經濟衰退的前財長薩默斯認為,美國要遏制高通脹,五年失業率要保持在5%以上,而兩年失業率要達到7.5%,意味就業市場要持續惡化。 他又批評聯儲局沒有承認在對抗通脹的過程有失誤,也沒有意識到對其信譽構成損害,他亦支持聯儲局不應向公眾披露有關貨幣政策走向的信息,放棄前瞻性指引作為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