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內地高校畢業生逾1000萬創歷史新高 城鎮青年就業困難
【有線財經】今年內地預計將會有1076萬名高校畢業生,按年增加167萬人,數量創下歷史新高。惟自去年起,字節跳動、騰訊旗下的遊戲公司等內地多間互聯網企業,不時傳出裁員的消息。 另外加上各地受疫情影響,教育部亦表示今年應屆畢業生會面臨多重壓力,就業甚至比2020年更困難。根據國統局數據,今年2月,內地16至24歲,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達到15.3%,與一月持平。 近年內地不斷出現一些為碩士重考生而設,聲稱考不上就退錢的輔導班,不過就有出現胡亂收費以及貨不對辦的情況。有機構聲稱與其他大學有合作關係,保證考生一定能通過某些學校的面試,甚至可以提供試題和答案。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新加坡學者重用廢棄玻璃 磨粉溝出混凝土 強度不輸傳統採沙製品
【有線新聞】混凝土是重要建築材料,但製造過程需要大量的沙,對環境構成負擔。新加坡一項研究找到沙的代替品,將廢棄的玻璃磨成粉,一樣可以溝出混凝土。 玻璃是惰性物質,不會自然分解。香港每日丟棄的玻璃數以百噸,當中99%長埋堆填區,因為廢棄玻璃中只有少數玻璃樽能重用,一般玻璃垃圾缺乏市場價值,除了造成環保地磚沒甚麼出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有學者發掘出廢棄玻璃的新價值,玻璃的基本結構是二氧化矽,但二氧化矽同時是沙的主要成分,所以玻璃可以是沙的替代品。製造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沙,但過度採沙會破壞環境,所以混凝土用的沙愈來愈「矜貴」,如果可以用玻璃代替,廢棄玻璃就有新生命。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學者將玻璃磨成粉末,以玻璃沙代替真沙,結果發現一樣可以製成混凝土,而且強度和傳統混凝土看齊。甚至可以沿用現時的混凝土3D打印機製造,不會堵塞噴嘴,順利打印出建築結構。 學者正和當地企業合作,希望將玻璃沙混凝土普及化,到時廢棄玻璃就有新出路。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中大醫院關閉指定隔離病房 過去共接收42名確診患者
【有線新聞】中大醫院關閉指定隔離病房。 病房提供24張病床,過去一個多月共接收42名新型肺炎患者。中大醫院說隔離病房關閉後會先清潔和消毒,將通風系統及氣壓調整回正常狀態,需時約兩星期。 在確保符合感染控制標準後,病房會用作一般住院病房,如常接收病人。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葵涌安蔭邨康蔭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葵涌安蔭邨康蔭樓。 在康蔭樓出入口,居民在工作人員協助下登記資料,再到檢測站採樣。 政府審視污水病毒量、確診個案及其他環境因素,決定圍封,目標明日上午1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外交部:中國人的血不能白流 幕後黑手必將付出代價
【有線新聞】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周二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三名當地孔子學院中方職員死亡。外交部表示,中國人的血不能白流,事件幕後黑手必將付出代價。 外交部強烈譴責星期二的恐怖襲擊,對不幸遇難的人員表示深切哀悼,敦促巴基斯坦相關部門堅決打擊涉案恐怖組織,並做好善後和傷者救治工作。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中國人的血不會白流,中方堅定支持巴方反恐努力,將同巴方一道全力追兇,讓幕後黑手受到正義嚴懲。」 巴基斯坦新任總理沙赫巴茲就前往中國駐巴使館弔唁,向遇害者家屬致以慰問,強調會嚴懲兇徒,維護中巴兩國友誼。巴基斯坦總理沙赫巴茲:「我們會追捕這些變態的叛徒、罪魁禍首和殺手,直到我們將他們緝拿歸案,判處最嚴厲的處罰。我們決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干擾破壞中巴兩國友誼。」 遇難的三名中國公民包括當地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黃桂平、教師丁沐舫和志願者陳賽,三人均為四川師範大學派駐在當地協助教授中文。其中院長黃桂平已是第二次派駐巴基斯坦,與他一起在當地的妻子亦是學院的老師,但因為當日不用授課,所以沒在車上。另一名遇難教師丁沐舫出生於河南,畢業於廣西大學文學院,計劃在明年1月派駐工作結束後回國結婚並進修博士課程。而志願者陳賽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據悉李家超已完成撰寫政綱 預計周五會展公布
【有線新聞】消息指,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將會在星期五早上在會展公布政綱。 繼續有多個政黨及團體先後到中環廣場向李家超提交建議書,他未有現身,由多名競選辦副主任接信。競選團隊確認李家超已經完成撰寫政綱,正籌備出台安排,預計周末前會公布。 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譚志源:「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李家超先生及我們團隊基本上完成撰寫政綱,正籌備正式出台的安排,我們有信心周末前可以正式出台。相關具體出台安排,我們競選辦人員很快會向大家詳細講解,日子應該在周末前成事。」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18年大嶼山滑翔傘意外 報告指或與天氣迅速惡化有關
【有線新聞】2018年大嶼山發生滑翔傘意外,一名飛行員死亡,調查報告指可能與天氣惡劣有關。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指,意外原因可能是飛行員在天氣迅速惡化下失去對滑翔傘的有效控制,導致滑翔傘撞落地面,造成飛行員身體多處受傷。 2018年7月22日,該名飛行員在南大嶼郊野公園滑翔傘活動區起飛,警方在六小時後收到飛行員失蹤的報告,之後聯同飛行服務隊搜救;5日後在距離起飛地點東北面約1公里的大東山山坡發現該名飛行員,他其後證實死亡。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廣東大專考期近酒店房價暴漲 商家為牟利迫早訂房考生退租
【有線新聞】廣東大專院校考期臨近,有廣州傳媒揭發,當地有考場附近的酒店和賓館近日房價暴漲,最嚴重甚至升超過10倍。有酒店為牟取暴利,更強迫預早訂房的考生退租。專家認為這些行為已涉嫌違法。 住在廣州市區的應屆考生鄧同學,由於試場位於較遠的增城區,為專心應試,決定提前預訂附近酒店,但就發現考試期間,酒店和賓館房價都漲了好幾倍。最誇張的由127元人民幣住一晚,升到將近1400元,足足超過10倍。鄧先生說:「可能是因為那邊相對比較偏吧,然後酒店的選擇不是很多,然後他們很多那些好像平常都做不出去甚麼生意,然後一到考試周這種就瘋狂漲價,就要賺回來這樣。」 他又說有同學為不想受加價影響,早已提前訂房,怎料你有張良計,酒店都有過牆梯。鄧先生說:「他(考生)剛出考場,價格還沒有漲很厲害,他就訂了。然後後面酒店它就說,甚麼價格錯了或者是怎麼樣的,反正就是要求他說我退給你吧這樣子,就退房也不做他生意。」 有內地記者暗訪這些酒店和賓館,據賓館負責人透露,在考期加價根本就是行規。賓館負責人說:「做久了大家都知道,因為每一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是按這個時候的價格。每一年這個時候都知道的,不是說突然就升上去的。」 當地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強積金四月份每人蝕近1.1萬元
【有線財經】強積金四月份每人蝕近1.1萬元,年初至今已經蝕逾一成,強積金顧問預料,未來一兩個月,情況不會有太大改善。 本港打工仔強積金四月繼續「見紅」,駿隆強積金顧問統計,單計4月份,強積金人均蝕近1.1萬元,較三月虧損的3200多元顯著擴大,由年初至今計算,平均虧損更逾10%,每人累計蝕逾2.7萬元。所有類別基金都錄得虧損,股票基金跌近6%,混合資產基金亦跌逾4%,連最保守的固定收益基金都跌1%。 駿隆集團常務董事陳銳隆:「加息走勢、通脹、俄烏戰爭或者中國疫情,暫時見不到有趨勢,令這些因素可以平穩下來,或甚至會改善,所以未來一兩個月,不認為情況會有太大改善,最多都只是持平。」 他又建議高風險投資者,可考慮已回調的中港股票基金,低風險投資者則可考慮保守基金,但就建議避開債券基金。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金管局就推出數碼港元刊發討論文件
【有線財經】金管局就推出數碼港元刊發討論文件,包括探討數碼港元與轉數快、八達通及手機錢包等電子支付工具有何分別。亦會研究數碼港元,是否有明顯優勢,否則難以產生吸引力。 金管局亦擔心數碼港元,加劇零售支付市場競爭,甚至抽緊銀行資金。當局又強調,尚未就是否推出數碼港元作出任何決定。 總裁余偉文形容,文件是研究的另一里程碑,期望協助本港金融市場,在數碼貨幣領域作最佳部署。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瑞銀指內地防疫政策令流金流走 料A股企業短期面臨下行壓力
【有線財經】瑞銀指內地「動態清零」方針未能釋除海外投資者疑慮,相信資金需要一段時間回歸,而A股的企業盈利,短期亦面臨下行壓力。 內地多區因疫情接連封城,股市亦彌漫悲觀情緒,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累積跌約兩成,深成指數更跌約兩成八。瑞銀指海外投資者,質疑「動態清零」防疫方針,令A股出現淨流出。瑞銀證券中國策略分析師孟磊:「海外投資者其實對我們國家整體動態清零的政策,是比較有難以理解的態度,大部份在歐美的投資者,本國的情況已經與我們國家產生了較大的變化,海外資金回歸是需要一些時間的。總體來說,我們並不認為外資今年大幅撤出,總體還是一個有可能小幅淨流入的態勢。」 瑞銀又認為,在疫情打擊下,A股公司面臨巨大盈利壓力,目前市場預測過於樂觀,預料A股公司今年盈利只會錄得單位數增長,A股短期沒有太多正面利好因素,相信要到第三季,才有機會大幅反彈。 瑞銀認為,人行沒有大幅放寬貨幣政策,相信銀行淨息差仍面對下行風險,當市場回暖的時候,防守性板塊不是市場首選,令內銀股吸引力大減。房地產及服務行業基本面未見有實質改善,反彈空間短暫而且有限。在顯著成本壓力下,多個家電品牌相繼加價,行業估值較具吸引力。
- i-Cable
- 2022年04月27日
早前承認違禁制令 前區議員何惠彬緩刑一年 須支付10萬元訟費
【有線新聞】前元朗區議員何惠彬在社交平台發文煽動暴力,違反禁制令,早前承認藐視法庭、獲判緩刑。 何惠彬前年在Facebook專頁發文煽動他人向警方及國安處職員作暴力行為,違反高等法院頒下的禁制令。他今年初承認藐視法庭,希望法庭判緩刑,讓他可以用工作賺錢支付訟費。法官高浩文認為藐視法庭的案件必須判處監禁式刑罰,但認為本案適合以緩刑方式處理,最終判監一個月、緩刑一年,何惠彬須支付10萬元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