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中遠海控去年盈利升近8倍
【有線財經】中遠海控公布業績快報,去年盈利升近8倍,賺逾892億元人民幣,收入上升逾94%,至逾3336億元。 公司指,今年以來,歐美主要港口持續擠擁,主要航線運價穩定,公司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目前經營一切正常,財務狀況良好。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李克強:經濟仍處於高水平 「穩就是進」
【有線財經】國家總理李克強指,5.5%的經濟增長目標仍處於高水平,形容「穩就是進」,又指減稅降費可以加碼。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5%左右,不單創20多年新低,較去年目標6%,甚至實際8.1%增長都要低。總理李克強指,經濟仍處於高水平,形容「穩就是進」,強調今年新增支出不少於2萬億人民幣:「實現5.5%左右的增長,事實上是在高水平上的穩、就是進 是不容易的,必須有相應的宏觀政策支撐,增加的規模主要用來減稅降費,甚至是退稅,這相當於給登高山的時候輸氧。」 要為企業「輸氧」,新增支出規模當中,主要是用來預先退稅,不過即使減稅降費並舉,總規模也只有2.5萬億,與2年前疫情初期相同,他不擔心再推相同措施,令邊際效應遞減:「在2020年衝擊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也就是這麼大的規模,都挺過來了,而且我們這一次調整結構了,把退稅頂在前面,一次性的把留底的稅退給企業,規模約1.5萬億以上,如果效果好,我們還會加大力度。」 至於中美關係,李克強指,兩國合作領域廣闊,有巨大潛力,期望美國放寬出口限制,又指雙方50年前打開大門,就不應關上,更不能脫勾。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京東上季轉盈為虧 蝕52億人民幣
【有線財經】京東上季轉盈為虧,管理層指直播電商的興起,為平台帶來挑戰,但有信心用戶持續增長。 直播帶貨於內地迅速掘起,電商龍頭京東指,對傳統電子零售平台帶來一定挑戰,京東集團總裁徐雷:「流量平台的電商業務都在快速發展,是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直播電商確實是吸引了部份人群興趣及銷售的需求,仍處於流量紅利期的增長狀態,直播電商會對一些平台類型的電商做成更長期的影響,但我們看到挑戰的同時,亦看到很多結構性的機會和合作的空間。」管理層又指,今年宏觀經濟及消費面臨眾多不確定,對行業造成較大壓力,但有信心保持用戶高速增長。 京東上季轉盈為虧,蝕52億人民幣,但經調整利潤有五成增長。大行普遍認為京東業績穩健,但下調其目標價。高盛認為,集團具持續增長動力,業績表現穩固,並顯著跑贏同行,但上季百貨收入下跌23%,令市場擔憂。大摩指,宏觀消費環境疲弱,騰訊亦即將以實物形式向股東分派京東股份,短期對股價構成壓力。野村認為,內地首季經濟放緩,及疫情死灰復燃,無疑會對京東的業務帶來雙重打擊,但有信心京東零售可以帶來兩成增長。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美國據報有意結束與俄正常貿易關係
【有線財經】美國總統拜登據報將呼籲結束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係。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拜登計劃提高俄羅斯商品進口關稅,但需要由國會行使權力,現階段民主共和兩黨都呼籲結束正常貿易關係,如果最終落實,俄羅斯商品的進口關稅將較現時大幅提高,情況就會如同古巴及北韓。 據報有其他國家亦會通過程序,取消對俄羅斯的貿易優惠,目前加拿大已經取消俄羅斯的最惠國待遇,歐盟亦正在考慮跟進。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美國證交會首次將5隻中概股納入「預定除牌名單」
【有線財經】美國證交會首次將5隻中概股納入「預定除牌名單」,中證監回應指,期望中美盡快達成符合法規及監管的合作安排。 有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面臨可能被除牌的風險,美國證交會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將5間中概股公司納入預定除牌名單,當中在港上市的有再鼎醫藥、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及和黃醫藥,被列名單的外國公司,被美國證交會認為無法檢查會計底稿,如果連續三年都未能提交所需報告,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就有權將該隻股份除牌。 中證監罕有在深夜回應,相信雙方一定能夠盡快作出符合兩國法規,和監管要求的合作安排,認為是美國監管部門實施細則的正常步驟,但呼籲美國不要將監管政治化。 富邦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整個中美科技戰或是貿易戰的對抗,已經持續好幾年,亦有不少的大型中概股曾經被除牌或退市,我覺得這些消息對這些小型企業也不是要即時除牌,都有給予時間提供資料的一個寬限期,我覺得是一種政治角力,多於反映這些企業實質營運的前景。」 富瑞與花旗亦認為,今次有公司被納入的名單,只是形式上的行動,主要因為他們較早刊發年度報告,除非兩國政府達成協議,否則最終所有中國企業都會被納入名單。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俄擬國有化外國企業 包括蘋果微軟
【有線財經】據報俄羅斯計劃,將當地的外國企業國有化。 有當地媒體報道,俄羅斯推出反制裁政策,授權國有開發銀行及國家出口擔保機構,向自動離開當地市場的企業沒收及扣押資產,相當於國有化外國企業,據報已經制定目標名單,包括大眾、蘋果、微軟、殼牌、麥當勞、保時捷、豐田等企業。 美國白宮回應指,如果俄羅斯決定將美國企業資產國有化,美國將不得不採取行動。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美國通脹再創40年新高
【有線財經】美國通脹再創40年新高,整體物價按年升幅,上月加快至7.9%,是1982年1月以來最高,符合預期,按月升幅亦加快至0.8%,扣除食品及能源後,核心通脹按年升6.4%,較1月高0.4個百分點。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李克強:用登山形容中國經濟發展 稱5.5%左右經濟增長不容易
【有線新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後見記者,指中國經濟增長要達到5.5%左右不容易,就如登山爬得愈高,難度就愈大。 在去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10萬億下,李克強表示,5.5%左右的增長目標是高水平的穩,形容「穩就是進」,比以前也有更重分量。 李克強說:「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今年得有8至9萬億名義GDP增長,就好像登山,如果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爬100米就可以了,如果你要爬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條件也變了,氣壓低,氧氣少,看似放緩了,實際上分量更重。」 他強調,中國現代化仍是一個長期過程,需以發展解決當中的問題。李克強說:「我們今年採取的應對舉措是短期的,那也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決不預支未來,是可持續的。中國還有應對氣候變化、收入差距、債務包括人口等眾多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中長期過程中,包括今年去有力地應對的。」 新型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他說在不少於2萬億的新增支出中,主要會用來減稅降費,以協助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緩解資金緊張的困難,相當於在登高山時輸氧。 就業方面,他說今年城鎮新增勞動力達1600萬人是多年來最高,需要透過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民建聯曾斥僅派局長接待梁萬年 林鄭月娥稱不介懷 籲日後可查詢特首辦
【有線新聞】民建聯早前質疑政府只派局長接待國家衞健委專家梁萬年,其後發現特首早已親自接待而向她公開致歉,林鄭月娥說不介懷事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席李慧琼將新聞稿轉述給我,亦親自向我致歉。我的回應是毋須介懷,如果日後民建聯朋友就政府的工作有任何疑問,可以向特首辦查詢,亦不用提升到行政立法關係,我們與每個政黨交往都坦誠。」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七廈解封 共發現887宗確診
【有線新聞】昨晚被圍封強檢的7幢大廈已經解封,共發現887宗確診。 其中何文田愛民邨德民樓約1,300人做了檢測,209人確診,陽性比率約16%;黃大仙富山邨富仁樓同樣有16%人確診,有186宗個案;屯門友愛邨愛曦樓則有1,640人做了檢測,206人確診。 另外秀茂坪順天邨天樂樓及天暉樓檢測了的1,540人中,有222人確診;至於青衣長亨邨亨翠樓、牛池灣怡發花園分別有59人及5人確診。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港大研究證倉鼠可自然染疫再傳人 反映或為新冠病毒另一宿主
【有線新聞】第五波疫情,社區不單有Omicron變種病毒,還有Delta的傳播鏈,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研究確認倉鼠是自然感染Delta變種病毒,再傳染人類,反映倉鼠是病毒另一宿主。 寵物店女職員1月中確診感染Delta變種病毒,懷疑經染病的倉鼠傳染,當局撲殺了2000多隻倉鼠。研究人員其後在寵物店及倉庫收集了超過100隻倉鼠的樣本,有一半倉鼠均帶有Delta變種病毒,再透過全基因分析發現倉鼠數個月前在外地已被人傳染。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牠們與歐洲的Delta病毒基因極之相似,達99.99%,(病毒)在倉鼠中蔓延了大約3個月,很可能感染源頭來自農場。」 潘烈文又說,病毒可在倉鼠之間互相傳播一段時間,再傳染給人類,反映倉鼠有機會是病毒另一個宿主,即是病毒可以在動物的體內生存及繁殖。潘烈文:「病毒可由一隻倉鼠傳染給其他倉鼠,情況就類似禽流感,一個農場中有禽流感的話,能夠蔓延開去、以致傳播。倉鼠感染後未必有嚴重病徵,可繼續在倉鼠農場或聚集地方,可以繼續傳播。」 全球至今已發現水貂、白尾鹿及倉鼠均可感染到新型冠狀病毒,潘烈文建議要長期監察這些高危物種,檢驗牠們的樣本有否帶病毒。政府說已停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保安局設專隊處理拒絕隔離者 鄧炳強:市民不可選擇入住與否 稍後或票控一人
【有線新聞】消防處推出熱線讓確診者申請盡快入住隔離設施,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已成立專責隊伍上門處理拒絕入住隔離設施的個案,其中一人或會被票控,他提醒有隔離令在身的市民不可選擇是否入住。 熱線推出至今收到的24,000個訊息,當中只有一半是想盡快入住隔離設施的確診者,其餘一半並非真正求助或是資料不全,累計只有26,00人獲安排隔離。對於有市民不願意隔離,鄧炳強說設立了專責隊伍上門處理,「我們的專隊去了79個家居的地方,經終極解釋後有78人有應我們的要求前往隔離設施,餘下一人我們現時正檢視證據,稍後可能會以傳票方式檢控。」 快速測試呈陽性的患者申報後會收到短訊,詢問是否願意入住隔離設施,鄧炳強說市民其實並不可選擇是否入住:「出了隔離令後我們有關當局要求你去隔離中心,你便要去,這個是非常負責任的行為,(詢問意願)只是協助我們安排優次,並不是說不想去便可以不用去。主動要求進入比較容易,屆時如果人人也反建議說不想去隔離中心,沒有能力確定他的情況是否這樣。」被問到會否令市民不再申報,鄧炳強希望社會可以盡自己一分力,令疫情盡快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