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中國金茂分拆金茂服務在港上市
【有線財經】中國金茂分拆物管業務金茂服務在港上市,金茂服務計劃發行約1億股,當中一成在港公開發售,招股價7.52至8.14元,一手500股,入場費約4111元,預計淨集資近7.3億元,下周三截止認購,預計下月10日掛牌。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資者,包括中國聯塑旗下富匯資本,深圳上市的康力電梯等,合共認購約6.5億元股份。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沙特擬售沙特阿美股權套現900億美元
【有線財經】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據報有意出售沙特阿美股權。 彭博引述消息報道,沙特公共投資基金計劃出售4%沙特阿美股權,套現900億美元,將用於公共投資項目,目前就出售股權正在徵求顧問意見,提供可行方案,包括發行可換股債券、可轉換貸款、出售全部或部分持股,但目前未有最終定案,沙特政府擁有沙特阿美94%股權。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據報本港首隻SPAC申請獲批
【有線財經】據報本港首隻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上市申請獲批,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由招銀國際牽頭成立的SPAC,上市申請已獲港交所開綠燈,將會集資3億美元,併購目標為綠色能源、生命科學等新經濟行業本港今年起推出SPAC上市制度,至今收到7份上市申請。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解決樓價問題 仍需從供應著手
【有線財經】面對「納米樓」成風,政府決定將280呎最低單位面積的要求,擴至所有私人重建項目。 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接受本台專訪表示,認同新措施會令「納米樓」絕跡,但認為若要解決本港住屋問題,仍然是要靠增加供應。劉勵超:「基本的問題,是政府要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將呎價壓低,目前發展商手上都有土地儲備,如果他們想建屋時,要用很多時間做前期工序,例如規劃申請或建築許可。」 私樓呎價貴,不少人將上車願望,放在置業階梯低一級的資助房屋。早前新世界旗下社企,建議發展私人資助房屋,作為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劉勵超透露,政府反應正面。劉勵超:「我不是太擔心政府不給予優惠的補地價,這個項目等於居屋一般,居屋都有優惠補地價,所以基於同樣的原則,我對這個項目,能夠取得較優惠補地價,我是比較樂觀的。」項目採取「漸進式供款」,只需先承造一半按揭,他指當中所涉及風險,最終都會由發展商承擔。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渣打估計香港首季經濟要收縮1.3%
【有線財經】繼大摩之後,再有大行下調本港經濟增長預測,渣打因應第五波疫情,確診數字急升,及再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估計首季經濟要收縮1.3%,但第二季可收復大部分失地,下半年經濟可重拾升軌,不過仍然將全年增長預測,由原先2.3%下調至1.2%。渣打指出,政府現時的預測數字太樂觀,而且嚴格的旅遊限制及房地產可能較長時間疲弱,都會限制經濟復蘇。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比亞迪據報選擇百度作為智能駕駛供應商
【有線財經】比亞迪據報選擇百度作為智能駕駛供應商,內地《科創板日報》引述消息指出,比亞迪將由百度提供行駛與泊位一體化的智能駕駛產品,以及人車共同駕駛地圖,百度的智能駕駛團隊已經提前進場,配合比亞迪開發。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量產合作的汽車型號。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增10,010宗確診 呈報個案近22,000宗 多47人病逝 逾400童公院留醫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10,010宗確診,首度單日破萬,呈報個案接近22,000宗,再多47名患者死亡。醫管局說除非家長都確診,否則不建議陪確診兒童入院。 47名離世患者,包括前一日公布入院後死亡的9歲男童,其餘死者年齡48至100歲,其中5人打了至少一針,有27人是院舍院友,5名65歲以下的死者是長期病患或有濫藥習慣。由於數據滯後,周一至周三再多12名病人離世。 醫管局說目前有400多名確診兒童,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已經達到上限,會盡量安排已確診的家人或監護人陪小朋友入住同一病房,不過沒確診的就不建議陪同。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如有父母陪同,減低了可接收的病童,你陪你的子女進去,但令下一個進不了、大家不樂見。望大家同舟共濟、將心比己,除了自己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得到適當治療。」 醫管局再次呼籲輕症或無徵狀患者切勿召救護車到急症室,以免延誤重症病人送院診治。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BNO資格放寬 97後出生港人可獨立申請 移民顧問料不少年輕人受惠
【有線新聞】英國再放寬申請BNO簽證資格,97後出生的成年人可以獨立申請BNO簽證,移民顧問相信會吸引想去當地發展或升學的年輕人。 97後出生的港人,以往必須跟隨持有BNO護照的父母,才可以以家庭單位申請BNO簽證移民英國,日後就有更大彈性,英國政府宣布放寬BNO簽證申請,容許97年7月1日後出生的成年人,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持有BNO,就可以單獨申請,新措施預計10月起生效。有移民顧問說相信不少年輕人可以受惠,移民顧問周凱婷︰「我們之前收過電話,可能爸爸或媽媽持有BNO,但他又說父母不想移民,較年輕的一群可能想多個機會到外國,亦有些可能打算到英國讀書,這種人會多了。」 BNO簽證計劃去年一月底實施,直至年底一共收到近10.4萬宗申請,約9.7萬宗已經獲批,單計第四季有15,600人申請,比起第三季的24,000人,下跌了三成半,周凱婷︰「有些人到了當地,發現不如想像中一樣或不容易找工作,未過去的人看到,都會要重新審視、考慮。」 去年第四季,有79宗海外申請與1宗英國本地申請被拒,是BNO簽證計劃實施以來,首次有申請不獲接納。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烏克蘭民眾西逃 港人記者逆流抵基輔 同躲地鐵站避空襲:冀以他們角度看故事
【有線新聞】本台昨天聯絡到一名身處烏克蘭基輔的香港記者,他已經離開了市郊進入市中心,俄軍空襲市中心時,他正與當地居民一起在地鐵站內避難。 吳先生︰「現在是基輔時間凌晨約五時,新一輪俄軍攻勢又開始轟炸基輔市中心,我們身處地底地鐵站,暫時沒有感受到太大震動。」吳先生身處的地鐵站,位於地底100多米深,不少人一早將這裏當成防空洞,通宵在此休息。吳先生︰「有貓狗,有人推着輪椅下來。晚上只有零度,來到地底雖然較暖,但席地而睡也頗冷。」 在地底度過了數小時,決定搏一下返回地面。吳先生︰「有消息說俄軍垣克已經進來基輔,有見給此可見街上都很平靜,除了這間超市,其他店舖都沒營業。基輔很大、每個民居很大,他不可能用一隊坦克車就拆毀基輔,也沒理由要攻擊我身處的建築物,不是特別害怕。」 他指仍然有不少基輔人向西出發,嘗試逃離烏克蘭,但亦有人響應政府留下來守衛家園。吳先生︰「如果想要有槍,好像政府會提供槍,如果要物理上相抵抗俄軍,市民手上會有武器。是一個民兵戰爭,相信有這些情況出現。」 數天前,他仍不相信局勢會急轉直下,儘管如此,吳先生堅持不走,因為有故事未講完。吳先生︰「看到新聞說轟炸機墜毁到民居,不能說完全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俄羅斯示威抗議揮軍烏克蘭 多國地標亮藍黃燈聲援
【有線新聞】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集會示威聲援烏克蘭,抗議俄羅斯出兵,包括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俄國城市,監察組織指超過1700人被捕。 數以百計的民眾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響應反對派號召,上街高叫口號,手持「不要戰爭」的標語,抗議俄軍出兵全面入侵烏克蘭。 警方上前拘捕多人,當局在示威開始前已警告民眾,不要參與同外國政治緊張局勢有關的未經批准抗議活動,否則面臨法律刑責。 俄羅斯全國50多個城市都有聲援烏克蘭的示威,部分示威者更揚言要總統普京下台,在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的示威亦遭到警方干預,多人被捕。 人權組織警告,莫斯科政府正進行新一波鎮壓異見潮,聯邦通訊局要求當地傳媒只准使用俄羅斯官方來源的消息,更有國企員工收到指示,不得公開評論烏克蘭議題。 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市中心數千人上街,揮舞烏克蘭國旗,燃放代表烏克蘭國旗的黃、藍兩色煙霧彈,表達對基輔政府的支持。當地人對俄軍出兵「感同身受」,俄羅斯2008年進軍格魯吉亞親俄分離地區南奧塞梯,其後攻擊格魯吉亞多個城鎮。輿論認為與今次俄軍入侵烏克蘭非常類似,當年西方未有適切應對,令歷史重演。 多個國家亮燈聲援烏克蘭。90年代經歷圍城戰的波斯尼亞首都薩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中國放寬俄羅斯貿易限制 莫里森︰放生俄國、不能接受
【有線新聞】澳洲總理莫里森批評,中國放寬與俄羅斯貿易限制是放俄國「一條生路」。 澳洲總理莫里森︰「在世界進一步制裁俄羅斯時,中國放寬俄國小麥進口限制,在這個澳洲、英國、美國、歐洲和日本與俄羅斯割裂的時刻,中國政府放寬與俄貿易限制,這是不能接受的。」 俄羅斯周四向烏克蘭發動攻擊後,中國海關總署同日宣布,取消所有對俄羅斯進口小麥的限制,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月初訪問北京期間達成的其中一項協議。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中國早前以檢疫為由向俄羅斯穀物實施入口限制。
- i-cable
- 2022年02月25日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初步確診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初步確診。 梁文廣的鼻咽拭子檢測結果證實初步陽性,他表示只是輕微喉嚨痛、已經退燒,會繼續在家工作。上星期初他已安排辦事處同事輪流在家工作,近日跟他有接觸的同事會在家中隔離及接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