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05日
消息指《施政報告》或提早9月發表 致謝動議有望現屆立法會完成
【有線新聞】據了解,因應立法會選舉,《施政報告》將提早至9月發表,致謝動議有機會趕及現屆立法會完成。 《施政報告》一般10月中發表,據了解,適逢今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預計在10月下旬展開,今屆立法會會期將在之前結束,因此今年《施政報告》會提前至9月中下旬發布,各政策局已陸續提交文件,為《施政報告》準備。 致謝議案辯論一般在施政報告發表後4周進行,預計今年的致謝議案有機會於現屆立法會完成辯論和表決,毋須交下屆立法會處理。施政報告一般在發表前約3個月開始公眾諮詢,去年諮詢期定於7月中開始,換言之若今年施政報告提早發表,諮詢亦可能相應提早。 根據立法會公布的會議時間表,暑假後於9月3日復會,每周三舉行例行會議至10月22日,視乎立法會選舉需要,會期可以再調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1日
施政報告|調查:逾六成人滿意 過半支持恢復一簽多行
【有線新聞】有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者滿意新一份施政報告。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上月訪問近千名市民,超過六成市民表示滿意最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不滿意則近兩成半。近七成半人支持政府協助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當中18至29歲青年支持率達到約九成。 施政報告提出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上限劃一調整至七成,約六成市民表示支持,有所保留則近兩成。當中逾兩成半18至29歲市民持反對意見,不支持比率為所有年齡組別中最高,本中指結果或反映部分青年擔憂放寬按揭會令樓價回升,影響將來置業規劃。 另外,逾六成支持立法規管劏房、贊成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及擴大「一周一行」範圍。中心指,結果反映香港市民期望更多措施促進旅遊及零售業,推動本地經濟發展;亦有一半受訪市民支持落實關愛隊撥款恆常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7日
施政報告倡為教師專業發展設20億基金 有議員質疑金額過高 憂投資失利影響培訓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撥款20億元成立基金,應付教師專業發展開支。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金額過高,又擔心投資失利會影響培訓。當局解釋設立基金比較穩定,又說要求教師達到培訓目標並非是很高要求。 教育局近年推出多項措施,希望加強教師專業發展,包括要求新入職及準備晉升的教師參與30小時核心培訓、到內地交流等。當局每年撥款5,000萬支持推行這些項目,由於預計培訓項目增加,局方提出撥款20億成立基金以投資回報應付開支。 立法會議員(金融界)陳振英:「用不同銀碼計算,比較穩妥15億元如何也足夠,15億、2.9厘可以用到2049年,都超過2047。」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我們其實不是希望基金只能夠用到某一年期,希望可以長遠持續穩定用下去。」 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陸瀚民:「如果真的每年投資回報,不能支付每年支出,有沒有可能要動用本金去支付這筆費用?」施俊輝:「如果有需要的話,不排除要動用小部分本金去維持一些必須要推行的項目。」 教育局又定下四大類別培訓項目,包括科學、數學及資訊科技教育,支援學生健康成長、內地或境外交流及教育研究。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林振昇:「很多老師本身一年要上幾十小時持續進修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施政報告|研設體育仲裁機制 林定國:未有具體時間表 需持份者集思廣益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下周會成立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培訓法治人才,又指正探討設立體育仲裁機制。有議員關注設立機制的時間表。 林定國:「在這一刻很坦白說未有確實時間表,但我有一個很好的理由,當然施政報告說要研究,為甚麼要研究?因為這不是律政司一人可單獨處理的問題,有很多持份者要集思廣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8日
施政報告|減烈酒稅 丘應樺:外界反應正面、經貿辦會主動宣傳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宣布減烈酒稅,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說外界反應正面,經貿辦會主動向外商宣傳,希望推動香港成為貿易樞紐、帶動倉儲、物流和高增值餐飲業。 丘應樺:「我們會將訊息與不同業界溝通,其實很多外國商會收到這訊息後,已對香港特區政府新實施的政策是很有興趣,亦都開始有諮詢。」 議員吳永嘉:「境外經貿辦、亦有國內不同辦事處,我們有否具體措施或方法可以宣傳和吸引這些香港境外商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黃少珠:「我們已經與經貿辦所有主管詳細解釋這個很重要的施政報告措施,當他們針對當地比較強的業務,他們國家見到他們烈酒業務比較強,他們都會接觸當地商會大肆宣傳這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5日
何永賢專訪|施政報告倡增居屋比例 何:不能待公屋輪候跌至3年始改變 指補地價政策重要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逐步增加出售資助房屋比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本台訪問時說,不能夠等到公屋輪候時間跌至3年才改變比例。她又說補地價政策令居屋有投資價值,這個是重要的。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本台訪問提到,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有信心達到30.8萬。會在中後段逐步將公屋和居屋比例,由七比三調整至六比四。何永賢:「眼前5年項目,我手上如果定了是居屋或公屋,有些已開工或招標,已很成熟,在中段後段會請同事拿項目出來看一看。(承諾公屋輪候時間回到3年才改?)輪候時間天天都在變化,如果我見到三年才去改,其實太遲,我一定要有個眼光,就是一邊我看到輪候時間一直下跌,其實空間出現的時候,我今天就要拿我的項目出來看看,哪些是可以慢慢地將它變成資助房屋的項目。」 至於增加居屋比例後,會否取消補地價政策?何永賢:「有一個補地價政策,令到有部分居屋變成可在公開巿場可以轉售,這個靈活性提供了,令到居屋不單止用一個便宜一點的價錢,有一個居所它也有一個投資的價值,我覺得這件事是重要的。」 施政報告針對青年置業,為申請居屋青年提供多一個籌號留特定配額。何永賢說過往政策讓長者、家有嬰兒優先上樓,社會有聲音提出青年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5日
施政報告|倡建照顧者資料庫 孫玉菡:擬社福系統、醫管局部分資料互通作試點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建立照顧者資料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打算以社福系統和醫管局為試點,將部分資料互通,以便及早發現高危家庭介入處理。 孫玉菡:「其中一些方法是兩個地方都做加密,沒有個人資料,但有一個代碼,兩個代碼放到中間碰一碰。如果做得到,起碼試點上會發現這個長者在醫管局出了新狀況。代碼一樣的,代碼回去社福機構系統,將它解密就知道身份,用這個方法有機會既符合私隱條例,也可用好數據庫。」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施政報告|啟德方艙改「青年驛站」 麥美娟:營辦商需自負盈虧、年底交建議書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將啟德方艙改為「青年驛站」旅舍,促進本地與海外青年雙向交流。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營辦商需要自負盈虧,預計年底招標,爭取旅舍明年陸續啟用。 施政報告中提及多項青年措施,包括設「青年驛站」旅舍,為海外來港交流的青年提供住宿,同時亦讓本地青年有地方在文化、藝術等方面發展。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讓一些香港年輕人在旅舍內做文創基地或交流中心,有些青年裏面他們不一定要居住,可能是日常有他們的工作間或者辦活動等。我最強調的是,我們要先有這樣的空間才可讓各地青年朋友來到香港和我們的青年朋友有更多接觸。」 疫情後空置的啟德「方艙」佔地約8萬平方米,有約3,000個房間,麥美娟認為啟用初期可以先局部開放設施,讓青年盡早受惠。當局正物色合適團體,歡迎營辦商和不同機構合作。 麥美娟:「營辦商需要有這方面的經驗,未必是一人做完這麼大的場地,因為也有很多方面,可以找些合作團體、機構一起營運這個地方。但如果把地方切成小份,便局限了營辦機構思考設施如何用。」她又說當局正草擬招標條款,營運商需自負盈虧,旅舍租金由營辦商定價。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2日
施政報告|准技工人才工作七年申永久居民 孫玉菡強調不會擴大至外勞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資助綜援長者入住指定廣東院舍,每月會多給予5,000元支付院舍費用,勞福局強調政府承擔額沒大增。至於容許技工人才來港工作後申請成為永久居民,他強調不會擴大安排至外勞。 香港有約11萬長者正領取綜援,其中約5,600人居於私營院舍或者不適切住房。政府提出明年起資助1,000名綜援長者入住指定廣東院舍,為期3年。除了每月4,400元的綜援金,亦會多5,000元資助支付院舍費用,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說,政府沒吃虧。孫玉菡:「如果綜援長者住香港私院計算標準金額及津貼都是9,000元一個月,住香港私院一個床位要9,000多元,如果上內地指定11間院舍,看過金額,有些地方長者自理能力強,9,000元可以入住,但4,000元住不了 ,反正香港沒有多付少付。」 政府又預計未來欠缺6萬名技工,計劃增加渠道,未來3年讓35歲以下從事須持牌技術工種的技工來港工作7年後可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名額1萬人,孫玉菡說不會將同樣安排套用在輸入外勞計劃適用的工種。孫玉菡:「外勞有些工種你不會覺得永遠不夠人。(而技工永遠不夠。)而且技工現實是甚麼?你希望繼續進修,年輕技工由中工、大工一直上,盡量希望本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2日
施政報告|綜援長者入住廣東院舍另獲5,000元資助 孫玉菡:政府承擔額沒大增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明年起資助1,000名綜援長者入住指定廣東院舍,除了每月4,400元的綜援金,亦會多5,000元資助支付院舍費用,勞福局強調政府承擔額沒大增。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政府永遠沒有吃虧,如果綜援長者住香港私院,計算標準金額及津貼都是9,000元一個月,住香港私院一個床位要9,000多元,如果上內地指定11間院舍,看過金額,有些地方長者自理能力強9,000元可以入住,但4,000元住不了。反正香港沒有多付少付,就在4,400元標準金額之餘,再多付5,000元津貼就可以選擇回內地住院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1日
施政報告|倡設照顧者資料庫 孫玉菡:需連結醫管局醫療紀錄 助及時識別風險
【有線新聞】政府研究建立照顧者資料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社署已掌握七成半長者領取福利的相關資料,但構思中的資料庫要加上醫管局的醫療紀錄,才有助及時識別風險。 施政報告提出研究設立照顧者資料庫,涵蓋護老者及殘疾人士的照顧者。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構思中的資料庫是跨專業、跨機構。他舉例指全港有七成五長者正領取生果金、綜援等不同津貼,社署掌握了他們福利資料,但醫療紀錄就要醫管局提供,加上關愛隊的前線觀察,才可以建立起資料庫。 孫玉菡:「照顧者何時會面對危機,由一個可自行處理事情的照顧者家庭變成需要我們及早介入,我們如何得知呢?如果他們在福利方面出問題,我們會知道,但假設老伴病了、跌倒,進了醫院,我從福利層面是見不到,但醫療紀錄會見到。如果我們有辦法將數個數據庫連結起來,大家有互相溝通的模式,我便可提早得知。」他承認要建立資料庫並不容易,其中一樣要克服的就是私隱問題,期望盡快踏出第一步。 施政報告亦提出改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資助綜援長者入住指定廣東院舍,明年推出、名額1000個。入住的長者除了每月逾4000元的綜援金,會領取多5000元資助,即合共9000多元以支付廣東院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1日
施政報告|取締劣質劏房未涵蓋籠屋 民青局:因應新法檢討發牌條件
【有線新聞】政府將立法取締劣質劏房,不過未有涵蓋受《床位寓所條例》規管的籠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指會因應針對劏房的新法例檢討籠屋的發牌條件。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規管劏房的條例出爐後,我們會考慮新的措施及標準,包括消防安全及樓宇安全等,也會考慮其他新要求,檢視及提高《床位寓所條例》的發牌標準。」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將全港逾450隊「關愛隊」恆常化,撥款亦會增加五成,去到平均每兩年約150萬元,麥美娟沒有正面回應是否受到政治壓力,重申關愛隊成員都是義工,新增的撥款會全數用於關愛隊服務及地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