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施政報告|酒吧業界稱經營困難 倡撤烈酒稅、刺激夜經濟
【有線新聞】酒吧業界指經營困難,憂慮出現結業潮,建議政府在《施政報告》推出支援措施,降低烈酒稅以及設法刺激夜經濟。 酒吧業協會訪問全港400位酒吧經營者,有七成人認為生意比疫情前跌兩至三成;其餘受訪者指生意更差。所有受訪者希望政府全面撤銷烈酒稅;八成人希望港鐵延長服務時間,鼓勵市民夜間消費。 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當然期望烈酒稅減至零,20%也不要有,零是最好,這是很希望。因為當烈酒稅減至零時,不論酒吧取貨更便宜,二來更多品牌可能來港發展,會令市場更活躍,酒吧也更多不同品牌舉辦活動,會刺激酒吧消費者消費。另外還有九成經營者覺得政府是否應在艱難環境下幫助業界,暫緩全面禁止加味香煙政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施政報告|公屋聯會倡增白居二、單身配額 擴大長者「樓換樓」 測量師學會倡停綠置居
【有線新聞】公屋聯會提出《施政報告》建議,包括調高白居二及單人申請者配額,將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擴展至房委會。 聯會提出10項建議,包括參考房協容許房委會單位長者業主以樓換樓在二手市場放售,加快單位流轉。同時調高白居二配額至9,000個單人申請者配額至兩成以上,並且壓縮資助房屋銷售時間,減低樓市波動的影響。另外建議向嬰幼兒家庭提供置業從價印花稅寬減,而當公屋供應穩定後將出租與出售資助房屋比例,由七三比調整至各一半。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說青年躺平、等公屋,我覺得大部分青年不是這樣,但畢竟有這現象,這時候我們公屋聯會提出的梯階理論,即令到居民由出租公屋到出售資助房屋再到私樓,這合乎我們理念及提倡。因為有充足資助房屋出售,一可解決房署經濟困難,亦能滿足置業需要。」 香港測量師學會就建議暫停「綠置居」計劃,並且限定公屋只出租,同時限制居屋在公開市場出售。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趙錦權:「如果將公屋出售,就會令排隊的人時間無法縮短,所以為何有構思希望政府能夠將出租的單位留在出租隊伍,賣的單位同樣建議。居屋留給合資格買居屋的人買,不是補地價、轉賣出去變私人住宅,因為這做法會將存量一直縮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施政報告|旅議會倡團結各界策略性推廣盛事 開拓穆斯林旅客等新市場
【有線新聞】旅遊業議會就施政報告建議政府應結集業界力量策略性推廣盛事,提升旅遊產品內涵。 旅遊界姚柏良:「與業界不同持分者 有多些緊密合作的平台,使我們可以與很多跨界別多些串連,這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都說了很多遍搞甚麼盛事都好,我們不希望盛事完了就算,而是透過盛事帶動不同業界一起受惠,同時可以讓香港的旅遊產品更加創新、更加豐富、更加有吸引力。」 業界又提議開拓穆斯林旅客等新市場,但需要加強接待配套。又關注有旅客為了省錢在網上預約無牌導遊或車輛,增加旅客風險,同時為持牌旅行社帶來衝擊,建議政府加強提醒旅客要光顧持牌旅遊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9日
施政報告|區議員倡加強取締工廈劏房 增建更多社區客廳、加入家庭社工
【有線新聞】下星期三發表的施政報告將交代解決劏房問題方案,有服務劏房戶的區議員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要加強取締工廈劏房,有營運社區客廳的機構建議日後加入家庭社工等服務,支援劏房戶需要。 全港有約11萬間劏房,居住約22萬人,今年施政報告焦點之一是設定最低標準,取締劣質劏房。服務劏房戶的荃灣區議員伍俊瑜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最低面積定於7平方米、樓底1.8米、廚廁分隔等,又提到荃灣有不少工廈劏房要加強規管。伍俊瑜:「工廈劏房首先已違反土地使用原則,不論有沒有最低劏房標準都應該被取締,以及在消防、排污系統上都有很多問題。我相信一個唐樓的劏房與工廈的劏房,工廈劏房面對的困難嚴峻過唐樓的劏房。」 仁濟醫院在荃灣區有營運過渡性房屋及社區客廳,本身是仁濟醫院董事局主席的荃灣區議員張文嘉認為社區客廳有效針對劏房戶需要,未來應增建更多。張文嘉:「專業服務包括社工幫助調解家庭問題,一些物理治療師可以設計專業課程或活動給予劏房住戶,包括兒童、婦女甚至長者,針對他們需要的問題。」伍俊瑜:「豪宅有會所,我希望唐樓、劏房都有會所,所以這會所不能太遠,一定要近。」 現時過渡屋有一定比例配額供輪候公屋滿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7日
施政報告|工聯會倡推「藍表」青年置業計劃 助儲錢作首期
【有線新聞】工聯會建議政府推出協助青年置業的儲蓄計劃。 工聯會一份青年調查發現,雖然今年樓價回落,但仍有不少人認為置業困難,要約15年的收入才買到一個300多呎的單位。工聯會建議政府在現有的綠白表以外,增設「藍表」的青年置業計劃,參與的青年先向政府供款一定年期、例如8年,這筆供款之後會變成首期,資助他們購買政府指定的「青置房屋」。工聯會認為,現時居屋中籤率低,不少人剛成年就開始申請,造成房屋資源錯配,「青置計劃」可以避免這情況出現。 鄧家彪:「有種房屋項目不用抽籤,不過要有承擔,這種承擔就是儲錢。在畢業後,我們建議是18至40歲之間容許他們申請青年儲蓄計劃,為的是未來的置業,令他們可以預期到,比如每個月去儲錢,要儲多少,我們的概念是收入中位數的兩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施政報告|失明人協進會冀優先處理殘疾人士就業困難問題
【有線新聞】失明人協進會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施政報告建議書,期望政府優先處理殘疾人士就業困難問題。 協進會提出政府帶頭聘請更多殘疾人士,透過「職涯教練」協助殘疾人士融入工作,賦權平機會懲處違反反歧視法例的個人或機構,以及改善殘疾照顧者制度。協進會期望政府按照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以及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整合殘疾人士相關公共政策,讓他們有更多社會參與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8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訪照顧者家庭 稱已增撥資源加強暫託服務 有康復者冀服務加額
【有線新聞】李家超到訪沙田區期間,又探訪照顧者家庭並視察日間社區康復中心,他說政府增撥了資源加強康復及暫託服務。有服務使用者期望政府增加名額。 李家超在禾輋邨豐和樓探訪一個照顧者家庭,隨行有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等官員,逗留大約20分鐘。李家超:「(那你每天去中心多少時間?)我現在去中心四天,其中一天做運動,其他三天是日托。」 李家超:「患上肌肉萎縮症的女士,雖然在動作方面有影響,但看到她每天的生活態度都是積極的,也提及每天怎樣做運動或者她媽媽如何照顧她。看得我感受很大,亦證明我們這方面政策要繼續推行下去。我聽到她們的日常需要,我覺得我們《施政報告》要研究如何繼續提供地區服務,這是有幫助的。」 他之後又到瀝源邨一間社區康復中心視察,了解社區的復康服務。中心的服務使用者希望政府可以增加服務名額,中風康復者勞女士:「不太足夠,有些中風人士都希望可積極做物理治療,希望能自己照顧自己。因為中風是一個十分漫長的疾病,康復是以年計,你不知何時才可康復。資源許可都希望可多做物理治療,始終他們是專業人士。」 李家超:「政府過去兩年在這方面都是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將增加這類日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8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到訪沙田三屋邨 獲居民反映維修問題 另與商戶同枱傾市道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下月發表《施政報告》,他再度落區,到訪沙田三條屋邨了解住屋及民生問題。李家超說政府會致力縮短輪候公屋時間。他又到茶餐廳飲奶茶、吃雲吞,與商戶談市道。 兩星期內再度落區,李家超整個上午走訪沙田的禾輋、瀝源及沙角三條都超過四十年的公共屋邨。到埗不久,已有邨民向他當面反映公屋維修的問題。沙田區居民:「特首你看看全都破破爛爛了。(這些要維修。)又說這裡會清拆?早兩年在電視上見到很大個『拆』字。(這些我們會逐步做,而且我們會挑選一些公屋,按次序做。)」 有認真的一面,亦有輕鬆一面,李家超與邨內小朋友聊天,李家超:「這支劍如何玩?(你吹給特首看看。)嘩,要來吹肥皂泡的,這很好玩。」並即場試玩。小五學生Samuel:「(最喜歡哪一科?)英文。(英文,那麼厲害。平日放學來這裡玩耍?)不是。(回家做功課?)打機。(打機。)」李家超:「努力讀書、孝順父母,也做做運動。」 他之後到沙角邨綠鷺樓,與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視察因濫用公屋,收回單位後的翻新情況。李家超:「那個案完結了嗎?(完結了)我見到有懲罰他。」 李家超:「過去兩年努力打撃濫用公屋,整體收回5,000個單位,相比以前增加了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8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沙田視察 有居民反映公屋維修問題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下月發表《施政報告》,他到訪沙田區收集市民意見。 李家超落區首站,先到訪沙田禾輋邨豐和樓探訪住戶,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等官員會隨行。有居民向他反映公屋維修問題,沿途與小朋友聊天,又一起吹肥皂泡 。 他之後到耀能協會的日間社區康復中心,稍後會到訪沙角邨綠鷺樓視察翻新公屋單位,有關單位是因應打撃濫用公屋政策而收回,最後會到訪沙角市場及熟食檔與市民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8日
施政報告|中學校長會倡跨專業檢討大學收生要求
【有線新聞】新一份《施政報告》下月公布,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建議當局成立跨專業小組,制定短、中期教育目標,長遠要檢討維持了二十多年的學制以及大學入學收生要求。 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每個人的發展階段都有不同,可能有些人在中學階段其數理學科較強,相對語文能力較弱,現時不少大學都有多一點彈性。我們也詢問過大學校長,你們這樣留彈性,學生會跟不上升學的準則,但對方說我們真的是在看學生的需要。若然真的如此,是否正正反映可能要檢視文憑試『332A2』的入學制度,取而代之會否有機會計最佳5科成績?正如邱校長所說,我們絕對不是降低要求,只是讓不同能力的小朋友都可以看到其價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5日
施政報告|彭博:特首倡下調烈酒稅提振夜經濟
【有線新聞】據報本港計劃下調烈酒稅。 彭博引述消息指,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將提出有關建議,期望再次提振本港夜經濟,又指當局可能考慮引入分層稅制,即是對價格較高的烈酒徵收較低稅項,以便促進高檔酒消費。本港現行向酒精濃度高於30%的酒類徵收相當於100%稅項,遠高於海外主要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1日
施政報告|有議員獻計精準扶貧 限業主通報劏房戶資料 倡最低面積定為7平方米
【有線新聞】政府將於下月中的《施政報告》交代解決劏房問題的做法,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劏房最低面積定於7平方米,由業主自費安排檢查,並要求業主通報劏房戶資料,協助政府精準扶貧。 全港有約11萬間不適切居所,下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焦點之一是交代解決劏房問題做法。民建聯及工聯會建議最低面積標準定於7平方米,同時要符合消防安全等,由業主自費聘請專業人士檢查。 九龍東(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我們落區逐個問劏房居民,究竟……以平方米問,究竟大家覺得一定不能讓人居住、一定要取締的、大家覺得有哪些可以保留,其實共識是7,去到8、9、10,去到10便很多人不發聲了,覺得若取締後我去哪裏?」 九龍西(民建聯)議員鄭泳舜:「你找專業人士視察後,說你的單位遠遠不符合,廚廁連在一起、走火不符合,又很細小的,不符合所有條件的。可能這些最低分的要優先處理,可能我們給他『執正期』,可能一年或多少。」 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目標群組包括劏房、單親及長者戶,鄧家彪建議趁機要求業主通報劏房住戶人數,有否未成年子女及是否正申請公屋等。鄧家彪:「政府經常說我不知道獨居長者在哪裡,不知道劏房戶在哪裡,每次都有新計劃叫非政府機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