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2日
貿易戰|中美確認延長暫緩加徵關稅安排90天
【有線新聞】中美確認延長暫緩加徵關稅安排90天。 商務部發表中美斯德哥爾摩會談聯合聲明指,雙方承諾今日起再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中國對美國貨加徵的關稅維持10%,並按雙方的日內瓦聲明採取或維持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非關稅反制措施。 美國對華加徵的關稅亦是10%,不過美國早前指連同20%芬太尼關稅,對華加徵的關稅是30%。美國暫緩對華加徵關稅期限原定本港時間中午12點01分屆滿,總統特朗普稱已簽署行政命令,落實押後互徵關稅安排多90天,並稱會維持在中美經貿易磋商機制達成的共識。 中美上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經貿會談,原則上同意推動雙方暫緩互徵高額關稅90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8日
關稅戰|日本指稅率與協議不符 稱美方承諾退還多收的稅款
【有線新聞】美國對全球多國和地區正式徵收對等關稅後,日本發現稅率不符兩國貿易協議,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指華府對程序出錯表示遺憾,承諾修改命令內容,退還多收的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簽署行政命令,周四起在原有關稅基礎上向日本貨疊加15%對等關稅,但日本政府指按雙方協議應劃一徵收15%,不過行政命令中未有提及此安排,質疑華府多收關稅。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周四訪問華盛頓,分別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會晤。赤澤亮正會後指美國對程序出錯感到遺憾,承諾會修改行政命令,並安排退還多收的稅款,最早可以追溯周四繳付的款項。 美國上月跟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同意將對等關稅及汽車關稅降至15%。赤澤亮正指華府同意發布新一份行政命令,下調日本汽車及零件的關稅。 美國又以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宣布向印度加徵高達50%關稅。英國智庫分析,印度已減低對俄羅斯軍備的依賴,亦有向其他國家進口石油,相信政府可以按現行外交方針作出妥協,避過高額關稅,但認為俄羅斯仍會是印度關鍵合作夥伴。 美國周四起實施的對等關稅不適用於中國,盧特尼克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稱相信特朗普會在下周二暫緩互徵高額關稅期限屆滿前,同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貿易戰|美國向日、韓加徵15%關稅 日方:相信美不會疊加
【有線新聞】美國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對等關稅措施生效。 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形容對等關稅措施生效會帶來數以十億美元收益,即日起貿易夥伴會被加徵10%至50%關稅,其中瑞士的稅率達39%,達成貿易協議的日本及南韓的稅率是15%。 日本稱按協定華府會劃一收15%,但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僅提及為歐盟貨物劃一關稅水平。日本內閣官房官林芳正稱,雙方官員已會面確認協議內容,認為雙方不存有分歧,相信華府不會疊加關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貿易戰|美國累計向印度加徵50%關稅 特朗普威脅向中國加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累計向對方加徵50%關稅,又威脅公布更多次級制裁措施,包括可能向中國徵收額外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向印度進口貨物額外加徵25%關稅,今月27日生效,連同早前宣布的對等關稅,累計稅率達到50%。特朗普指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削弱美國打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對國家安全和外交構成威脅,認為提高關稅是合適和有必要,又聲言會公布更多次級制裁措施,有可能包括中國。特朗普:「這有可能發生,我不知道,我不能透露,我們已對印度採取措施,相信亦會針對數個國家,其中一個國家可能是中國。」 印度跟美國的貿易談判未有進展,總理莫迪強調不會輕易在農民、漁民及奶製品業的利益上妥協,已預備好付出高昂代價。外交部對華府的決定感到非常遺憾,批評加徵關稅不公平、不公正及不合理,會採取一切行動維護國家利益。 巴西部分貨品同樣亦被加徵50%關稅,巴西政府已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與美國磋商申請,指對方違反對世貿的核心承諾,重申巴西願意進行談判解決問題。總統盧拉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稱,不急於反制美國關稅,亦不會放棄談判,但認為特朗普無意對話,自己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7日
貿易戰|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半導體加徵100%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半導體加徵100%關稅。 特朗普與蘋果行政總裁庫克在白宮會見記者,稱新關稅適用於所有進口美國的晶片及半導體,但承諾已在美國生產或設廠的企業將獲得豁免。特朗普又透露,不排除向中國徵收更多關稅。 他早前簽署行政命令向印度貨品加徵額外25%關稅,回應對方購買俄羅斯石油。印度稱會採取必要行動,捍衛國家利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6日
貿易戰|特朗普簽行政命令 向印度額外徵25%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印度貨品加徵額外25%關稅,回應對方購買俄羅斯石油。 特朗普在行政命令表示,發現印度政府正直接或間接購買俄羅斯石油,決定向印度貨加徵額外25%關稅,新措施將於21日後生效。由於特朗普日前已向印度貨徵收25%關稅,意味關稅稅率累計達到50%。 美印關係緊張之際,印度傳媒報道總理莫迪本月31日至下月1日到訪天津,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如果屬實,會是他7年來首次訪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6日
貿易戰|特朗普:倘中美達成貿易協議 年底前會與習近平會面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指,美中若達成貿易協議,年底前會跟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特朗普接受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稱,習近平要求跟特朗普會面,若兩國達成貿易協議,相信二人年底前將會晤,又聲稱目前雙方關係良好,近乎促成協議。 特朗普又透露,最快下周會公布對進口藥品半導體及晶片的關稅,起初可能會向藥品徵收小額關稅,一年至一年半後稅率會升至150%,最後達25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貿易戰|特朗普再批購俄石油 將調高印度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批評印度購入俄羅斯石油,聲言將大幅調高印度的關稅。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聲稱印度不單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更將大部分在公開市場上出售賺取高額利潤,批評印方不在乎有多少烏克蘭人被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殺害,因此將大幅提高對印度的關稅。 印度外交部回應,華府針對印度的措施不公平和不合理,指出自俄烏戰爭爆發後,傳統石油供應轉向歐洲,購入俄羅斯石油是全球市場形勢所迫,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4日
貿易戰|格里爾指中美貿易談判積極 聚焦稀土議題 軍工業:關鍵礦物出口受阻、價格飆60倍
【有線新聞】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形容跟中國的貿易談判積極,聚焦磋商稀土磁鐵和礦產供應。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軍工業界指,中國拖慢對軍用物品生產商的關鍵礦物出口。 中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第三輪經貿會談,原則上同意推動繼續暫緩對等關稅及反制措施。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形容雙方談判氣氛積極,但仍需磋商技術細節。他又透露會談聚焦討論稀土磁鐵和礦產供應,華府致力確保中國稀土磁鐵及周邊物品的供應鏈保持暢通,認為已完成一半工作。 雖然中國近期同意放寬部分出口管制,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軍工企業指,中方拖慢出口用於軍事或太空工業部件的關鍵礦物。有軍工軟件公司統計,美國逾8萬件武器零部件需用到受中國管制的關鍵礦物,生產商難以尋找中國以外的供應商。供應鏈受阻令部分關鍵礦產的價格升至少5倍,其中用於生產F-35等戰機引擎的釤價格是平常的60倍。 美國周四起將落實向全球徵收對等關稅,格里爾指各國稅率近乎確定,不預期會再降低。被加徵39%關稅的瑞士考慮購入美國液化天然氣,或增加對美投資,以促成貿易協議。加拿大亦尋求下調關稅,負責處理加美貿易的勒布朗預期兩國領袖數日內會談,總理卡尼強調會跟美國合作做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4日
貿易戰|格里爾︰美中貿易談判進展正面
【有線新聞】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稱與中國有積極貿易談判。 格里爾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指美國近期與中國的談判進展正面,聚焦稀土磁鐵和礦產供應,華府會致力確保磁鐵由中國流入美國,周邊供應鏈如以往般暢通,認為已完成一半工作。格里爾又指美國新一輪關稅稅率是按照貿易協議、貿易逆差或順差的水平而設定,基本上已確定,不預期未來數天稅率會降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關稅戰|加拿大部分貨品即日起加徵35%關稅 卡尼表失望 特朗普稱仍願磋商
【有線新聞】美國公布對全球貿易夥伴的新對等關稅,下周四生效,但加拿大部分貨品即日起會加徵35%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失望,美國總統特朗普則稱仍願意磋商。 美國暫緩向全球徵收對等關稅期限屆滿前夕,總統特朗普於白宮簽署行政命令,連同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調整69個貿易夥伴的關稅,新稅率屆乎10%至41%,下周四生效,附件清單不包括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中國。 根據行政命令,日本及南韓按貿易協議下調至15%,敘利亞被徵收最高的41%,緬甸及老撾徵40%,瑞士則面臨39%關稅,印度是25%。附件沒有涵蓋的國家及地區則維持在4月公布的10%,特朗普亦提到,若有國家有意規避關稅經第三國轉口貨品,則要額外收取40%轉運稅。 歐盟貨品按協定收15%,若目前商品關稅低於新水平,則會提升至15%。巴西的對等關稅列為10%,但特朗普以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遭受政治逼害為由決定加40%關稅,部分貨品累計加徵50%對等關稅。 特朗普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批評加拿大未能有效堵截芬太尼等毒品及採取反制措施,決定將部分貨品關稅,由25%上調至35%,跟其他國家不同,加拿大的新關稅即日生效。 至於墨西哥,特朗普早前跟墨西哥總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貝森特:有信心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惟需磋商技術細節
【有線新聞】美國財長貝森特指有信心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仍需磋商技術細節。 貝森特:「中國是強硬的談判者,我們也是,這次談判由副總理何立峰牽頭,我非常敬重他,他既是政治家、強硬的談判者,也是高層級領導。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作出反彈,並表明立場,我們仍有不少技術細節需商議,我相信最終會達成協議,目前還未完全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