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6日
貿易戰|稱與馮德萊恩通話良好 特朗普同意與歐盟關稅談判限期延至7月9日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延長暫緩加徵歐盟50%關稅至7月9日,雙方進一步磋商。 特朗普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話良好,對方希望認真談判,看看能否達成協議。馮德萊恩早前指與特朗普有良好交流,歐盟已準備迅速果斷推進談判,但雙方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良好協議。 特朗普早前批評歐盟成立目的是在貿易上佔美國便宜,雙方貿易磋商沒有成果,他提出下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貨品關稅加至50%。
- 資訊節目
- 2025年05月25日
家國天下|中美貿易戰:進不來、出不去
【有線新聞】在美國三藩市,售賣各樣的進口貨,很多都會經奧克蘭港入口,在這個港口處理的進口貨物,超過9成都是供應加州和三藩市灣區。奧克蘭港是全美第8大港口,單計2024年港口吞吐量,超過174萬個標準貨櫃,每年處理大約價值1740億美元的貨物,當中有3成貨物的來源及目的地都是中國。 自貿易戰開打而來,港口代表指已經有不少進出口商加快貨船裝卸,以趕及將貨物在關稅生效前入境美國。對於依賴進出口貿易的港口,目前面對甚麼挑戰,港口又有何方法應對?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進口的鋼材超過2620萬噸,進口鋁材則超過543萬噸,加拿大是主要的進口國。有本港從事出口鋁製品到美國的公司指,美國總統特朗普2018年上任時,推動製造業回流,當時生意已損失3成。這一次特朗普回朝,預計最壞情況會損失6成生意。對港商而言,未來應該轉換賽道,還是繼續捱下去? 關稅戰對香港,中國,美國,以至全球經濟,會造成甚麼衝擊?各國可以如何應對?又有何啟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5日
貿易戰|東盟外長會召開 大馬外長籲團結應對美關稅
【有線新聞】東盟外長會在馬來西亞舉行,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指出成員國需深化經濟融合,團結應對美國關稅的影響。 會議在吉隆坡召開,成員國外長拍攝大合照。東道主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指出,東盟是最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地區之一,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全球經濟很大可能放緩。成員國需在應對未來數年動盪時發揮積極作用,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免受外部衝擊。 東盟領袖後日將與到訪的總理李強,及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舉行首次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5日
貿易戰|奧克蘭港失一成生意 料未來跌幅加劇 船家加快裝卸避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奧克蘭港是全美第8大港口,港口處理的3成貨物來源地及目的地都是中國。港口代表指,即使中美暫緩執行對等關稅措施,但前景仍然不明朗,預計未來生意額跌幅會進一步加劇。 這間茶葉店在三藩市唐人街開業20多年,紅茶、綠茶,應有盡有,價格豐儉由人。茶葉店在全美有5間分店,年銷量25至30噸,所有茶葉都是從中國入口。目前銷售的茶葉都是去年進的貨,沒有受加徵關稅影響,但負責人指賣清存貨之後,新一批的茶葉要加價2成。 在三藩市好像茶葉這類進口貨,很多都會經奧克蘭港入口,在這個港口處理的進口貨物超過9成都是供應加州和三藩市灣區。奧克蘭港是全美第8大港口,單計2024年港口吞吐量超過174萬個標準貨櫃,每年處理大約價值1,740億美元的貨物。 港口有4個運河碼頭,其中3個處理國際貨物,共60個泊位。同一時間可以處理10艘船,港口3成的貨物來源地及目的地都是中國。奧克蘭港市場部經理Carolyn Almquist:「中國是奧克蘭港大部分貨物的主要來源地和目的地,我們非常高興能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中國進口電子產品和電池,我們的進口產品包括大量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和塑膠製品,出口產品包括大量其他農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4日
貿易戰|揚言下月加徵歐盟關稅 特朗普:除非在美設廠 蘋果、三星等亦遭點名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歐盟進口貨品的關稅加至50%,下月一日生效。特朗普是不滿與歐洲的貿易談判進展緩慢,又說只要到美國設廠就不會有關稅。 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一直缺乏進展,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見記者時,再次批評歐盟的成立目的就是在貿易上佔美國便宜;又指對方設立許多不同的貿易壁壘,造成龐大的逆差。他說歐洲每年出口幾百萬架汽車到美國,但就限制美國汽車進口,是時候扭轉情況。而雙方的磋商至今並無成果,所以提出由6月1日起對歐加徵50%關稅。 特朗普:「我不是尋求協議,我指我們設定協議,就是50%,但再次重申,如果在美國設廠將不會有關稅。如果現時有人來說將會在美國興建工廠,我可以和他們談判並給予一些寬限期。」 特朗普在上月的「解放日」公布對歐盟徵收20%的對等關稅,之後將稅率降至10%,並延期至7月8日才徵收,令雙方有足夠時間談判。 財長貝森特受訪時則回應指,特朗普認為歐盟提出的協議方案不及其他國家的方案好,更形容大部分國家懷有誠意談判,歐盟卻是例外。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說,雙方的談判是基於尊重而不是威脅。 另外特朗普亦威脅向蘋果公司徵收最少25%關稅,他說一早已向蘋果行政總裁庫克表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3日
特朗普威脅下月起對歐盟加徵50%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建議由下月起對歐盟加徵50%關稅。 特朗普發文指歐盟很難應對,又指控歐盟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在貿易上佔美國便宜,設立許多不同的貿易壁壘,令美國對歐每年有約2億多美元貿易逆差,此數字完全不能接受,又指雙方磋商至今並無成果,所以提出由6月1日起,對歐加徵50%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受訪時則回應指,特朗普認為歐盟提出的協議方案,不及其他國家的方案好,更形容大部分國家懷有誠意談判,歐盟卻是例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3日
中美暫緩關稅90日 林健鋒:有危亦有機 港商要懂求變
【有線新聞】中美暫緩關稅90日,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對港商而言有危亦有機,要懂得求變,又期望銀行方面提供更多支援。 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多了許多美國朋友、美國買家來香港找我們,即是如何將現時在國內生產的貨品幫助他們部分轉移至東南亞其他國家,因為他們相信我們,希望銀行界可以繼續支持我們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不但在周轉方面,在開發新市場方面多些照顧、多些幫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3日
特朗普警告蘋果面臨最少25%非本土生產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向蘋果公司徵收最少25%關稅。 特朗普發文指,一早已向蘋果行政總裁庫克表明,預期美國出售的iPhone,將在美國本土生產,而非印度或其他地方,但如在其他地方生產,蘋果便應承擔最少25%關稅成本。市面有售最新型的iPhone16 Pro,價格約為1,000美元,有金融專家估計,如轉為本地生產新產品,售價可能要高達3,500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3日
石破茂與特朗普通電話 要求撤銷對等關稅 未獲明確回應
【有線新聞】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再次要求美國撤銷對等關稅,但特朗普未有明確回應。 兩人通話約45分鐘,石破茂透露是應特朗普邀請通話,重申反對美國加徵關稅,並會增加在美國的投資,創造就業機會的方針不變。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抵達美國後將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雙方均期望談判有成效。除了貿易,他們亦討論了安全議題,又同意在下月到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時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關稅戰|「末日博士」魯賓尼:美國年底通脹升至3.5% 最快12月減息
【有線新聞】中美關稅暫緩90天,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指若果繼續維持對華關稅145%,對兩國經濟有很大影響;又預計美國通脹年底升至3.5%,最快12月才減息。 中美暫緩關稅戰90天,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賓尼在本港出席經濟論壇時指出,雙方都有動力就關稅問題降溫。魯賓尼:「如果(對華)關稅維持145%水平,對美國通脹是不可以持續的,及令生產所需的關鍵材料短缺。但對中國經濟增長來,說將從4%降至2%,這會令中國陷入衰退,所以即管習近平不需要面對選舉,但你知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數百萬製造業失業人口,會在中國引發巨大社會議題。」 他估計一般情況下,美國通脹率今年底可能升至3.5%,實際收入下降拖累消費者及企業信心,美國未來幾季經濟陷入停滯;而聯儲局需時來判斷通脹形勢,可能要到12月才減息,但他相信科技行業加大投資AI,足以支持美國經濟繼續向前。 魯賓尼:「美國經濟有巨大動能,因為有企業對AI和資本支出的順風,這種趨勢將持續存在。無論關稅如何,像納斯達克上市的七間超大規模技術公司,他們會因為關稅而削減AI方面支出嗎?他們甚至不在乎關稅,我們必須在AI競賽中勝出,否則其他公司會取而代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貿易戰|中方:與美方談判屬彌合分歧重要一步 籲世貿成員國維護多邊主義
【有線新聞】中方在世貿會議上表示與美國貿易談判是彌合分歧重要一步,但多邊主義才是解決方法。 世貿總理事會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中方在首日會議上主動設置議程,提到雙邊會談有時奏效,但中方相信多邊主義是應對全球挑戰的必然和最終選擇,呼籲世貿成員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共同維護以世貿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美國的聲明表示當前構建的多邊貿易體系,無法應對嚴峻挑戰,成員未能解決嚴重貿易失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長建:關稅戰沒直接影響業務 收購不會「志在必得」
【有線新聞】長江基建指出,環球關稅戰對業務沒有直接影響,將會繼續在全球尋找高質素的收購,但不會「志在必得」。 環球關稅戰並未落幕,長江基建指出,旗下大部分業務都是規管項目,比較穩定,關稅對集團沒有直接影響,重申在收購項目上不會抱「志在必得」心態。長建主席李澤鉅:「沒有志在必得的,我們從不以必勝心態尋求併購,我將必勝加一個引號,我認為以中文說更好,沒有志在必得的。團隊繼續在全球尋找高質收購,但世界秩序及市場繼續動盪,是否可以很快完成收購取決於不同因素。」 集團於去年8月完成在倫敦第二上市,李澤鉅:「為集團提供一個海外投資者進行溝通及互動的橋樑,有助可以提升我們作為全球最大型環球基建集團之一地位,倫敦第二上市有望為集團未來進行重大收購,可以增加融資渠道。」 他又指出,業務、盈利及現金流都是非常有韌性,形容長建應該是藍籌中唯一在上市後每年都加派息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