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
- i-Cable
- 2023年07月13日
輸入外勞|建造業下周起可申請 涵紮鐵、泥水等工種 料第四季來港工作
【有線新聞】建造業輸入12,000名外勞,涵蓋47個工種,包括紮鐵、灌漿及泥水工人等,亦有18個技術員工種職位,例如地盤管工及電機工程技術員,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建造業可以輸入外勞的工種及職位有47個,包括紮鐵、木工、泥水等29個技術工人工種,工資不得低於該職位的本地入息中位數,由23,100至42,000元不等;另外18個工種涵蓋土地測量員、園景技術員等技術人員,月薪下限25,900元至41,000元。計劃最多可輸入12,000名外勞,最快第四季來港。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次不會再1.2萬配額下就每個工種再定分額,因為這樣可能不夠靈活,大家都知道不同工程項目進入不同階段需要不同人手,如果過分前設這個工種只能輸入多少,可能隨着項目進程有變就失去彈性。」 申請輸入外勞的僱主須證明四個月內曾在本地招聘而未能聘請足夠人手,並須為外勞安排住宿,可以留宿工地或租用元朗潭尾社區隔離設施改建的中央宿舍,預計十月完工。合約價值至少10億元的公營工程項目申請會獲優先考慮,首輪申請下星期一展開,8月16日截止,之後逢一、四、七及十月接受申請,審批預計需時兩個月。
- i-Cable
- 2023年07月13日
輸入外勞|李家超重申僅短期措施 福利培訓定向本地勞工傾斜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立法會出席第二次互動交流答問會,有議員問到輸入外勞如何保障本地勞工,李家超重申只是短期措施 ,福利培訓一定向本地勞工傾斜。 勞工界(工聯會)議員郭偉強:「現時高中低層全天候開放輸入外勞,根本沒有得到勞工界共識。入了行的,擔心會被打爛飯碗,公司不再培訓本地員工,削減本地僱員晉升機會。」 李家超:「這是非長期,這是短期措施,是補充、是有限額,亦不是一定輸入,例如26個行業,我們批一個、入一個,批一個、入一個,不是他想申請輸入就輸入。勞工處亦會把關其他福利、其他培訓,令本地勞工更有機會,一定傾斜給本地勞工,絕對照顧。」
- i-Cable
- 2023年07月10日
輸入外勞|機場、小巴等下周一接受申請 料最快今年第四季入職
【有線新聞】機場及小巴司機等輸入外勞下星期一起接受申請,外勞沒年齡上限,由僱主按需要決定,審批需時一至兩個月,最快第四季到港。 小巴、旅遊巴等客運業最多可輸入1,700名外勞司機,人工不得少於該職業的本地收入中位數,小巴外勞司機月入最少14,300元,跨境巴士外勞司機月入至少有22,000元;他們要持有非本地駕駛執照一年,本地駕駛考試合格,上10至12小時理論、實習課,16小時顧客服務課程,並且通過筆試。 僱主要提供外勞住宿,人均居住面積3.4平方米,大約雙人床那麼大,住宿費最多可以扣一成薪金,生病或受傷要提供免費醫療。 申請期下星期一展開,下月七日結束,審批需時一至兩個月。有小巴營運商計劃申請十名外勞,佔公司可聘請的外勞配額三分一。專線小巴營運陳志輝:「最快要兩、三星期才考到小巴牌,如果是醒目的司機,如果不醒目的不知何時考到,但問題是費用我們不斷支付,他們考多少次我們都要給,最保守估計如果兩星期考到牌,完成所有要求都要一至兩萬元,如果中途發生問題沒履行合約,支出成本便付諸流水。參考澳門有『過冷河』機制,合約未完成前離開,某段時間不可以再去澳門。」 機場輸入外勞下星期一起至月底申請,名
- i-Cable
- 2023年07月02日
輸入外勞|李家超稱大家都是「香港家人」 會確保本地人優先 指溝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為26個行業輸入外勞,惹來勞顧會勞方代表及多個工會不滿,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大家都是「香港家人」,政府會確保本地人優先,外勞薪酬不可低於行業中位數等。 李家超:「溝通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遠也要做多些,最主要是要把一些事實根據羅列清楚,例如大家看到在數字方面,這數年勞動人口損失20多萬。本地就業優先是我要求、政策要求,執行同事總會按政策做,以及大家都是香港家人,大家當然重視自己這方面權益的保障。
- i-Cable
- 2023年06月25日
輸入外勞|楊何蓓茵指公務員輸入外勞不符《基本法》 大學生投考可助未來政府人手規劃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率團到北京和浙江省考察,她說近日投考不同職系的人數增加,重申公務員輸入外勞不符合《基本法》。 楊何蓓茵:「公務員《基本法》第99條,規定一定是香港永久居民才可以擔任公務員職位,所以對公務員職位而言,我們絕對無意輸入外勞。第二,我們把投考公務員資格,開放予大學三年級同學也可投考,措施開始後,有數個職系也立刻放寬投考資格,有關職系包括紀律部隊職位,投考人數比以往多,暫時未有很詳細分析,但我相信措施不論為政府網羅人才,抑或為有志服務香港青年,早日得到確實前景有幫助,相信對未來政府人手規劃絕對有用。」 楊何蓓茵率領超過20名常任秘書長及部門首長啟程,將到北京國家行政學院研修,期間港澳辦官員會講課,之後會到浙江省考察,參觀杭州亞運會場館準備情況。
- i-Cable
- 2023年06月21日
港鐵研調整服務時間、輸入外勞 有市民憂影響上下班 工會籲先改善本地員工待遇
【有線新聞】有港鐵工會認為單靠輸入外勞不能解決人手問題,至於市民最關心是上下班能否乘港鐵,擔心要轉搭其他交通工具會遇上塞車。 港鐵研究調整服務時間,市民最擔心會影響上下班。周先生:「如果習慣時間、出門坐港鐵上班,假如換成接駁巴士,不知道狀況如何,可能遇上塞車或交通事故便不方便。」梁先生:「因為現在社會復常,可能在街上時間更長,如果服務時間縮短,對我們生活有影響,回家可能不方便。」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如果不是經常出現,是間中出現,為了系統更加暢順,又有提早通知市民,在市民不太繁忙的時段去做一些的延遲,我相信市民是可以理解。」 有議員認為最重要是解決人手短缺。新界北(香港新方向)張欣宇:「某些部門可能欠缺兩至三成人手,非常不理想,根本上只能維持日常運作,制度上規定維修安排未能跟足,令人非常擔憂。人手方面加大投入,才是治本的方法。」 有港鐵工會認為輸入外勞不能解決問題。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薪酬待遇與市場上是有一段距離,因為我們公司實行多技能的工作,入行後需要應付不同的技能,同事有這麼多技能,待遇是否應該較外邊高?」林偉強說除了薪酬待遇,培訓制度及資歷認證,亦是吸引年輕人入行的誘因
- i-Cable
- 2023年06月21日
輸入外勞|周小松指本港勞動力有釋放空間 促政府助婦女及初老就業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輸入外勞,勞工界議員周小松說,本港勞動力仍然有釋放空間,促請當局推出措施配合。 勞工界(勞聯)周小松:「370多萬勞動人口,與人口本身有730萬相比,其實香港勞動參與率偏低,目前勞動參與率只有58%。推高勞動參與率,就可以釋放勞動力,具體目標是甚麼?第一是家庭照顧者,這個政府有統計數字,現在有60萬人。第二目標是初老60至64歲,由於香港退休年齡,多數私人機構都設60至64歲,所以60至64歲勞動參與率都特別低,要推具體措施幫婦女及初老人士,掃除就業障礙。」
- i-Cable
- 2023年06月20日
輸入外勞|民航工會請願 反對欠缺監管機制 促改善本地員工薪酬福利
【有線新聞】民航工會到政府總部請願,反對機場擴大輸入外勞。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及機場員工向運輸及物流局政治助理陳閱川遞交請願信,說機場工種難招聘是因為工時長、薪酬低、交通費昂貴,建議先改善員工的薪酬福利,設立免費或優惠價的員工巴士專綫,又促請政府盡快交代機場員工交通津貼方案細節。工會亦批評政府繞過勞顧會,要求加強監管輸入外勞及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 i-Cable
- 2023年06月20日
輸入外勞|稱將嚴格審批申請 李家超:「做大個餅」令經濟有活力
【有線新聞】勞顧會昨日開會,勞方委員不滿政府解除對26個低技術工種輸入外勞的限制,集體離場抗議,行政長官李家超重申,會嚴格審批每個申請。 行政長官李家超:「審批不表示一定批准,必須有充分證據證明,第一、確保本地無法招募,第二、有實際需要,第三、審批結果過程都會諮詢勞顧會,希望大家明白我們一定要確保整體香港有足夠勞動人口,香港才可運作得好,服務才不會下跌,這樣「做大個餅」令整體經濟有活力,對所有行業,包括勞工都是重要。」
- i-Cable
- 2023年06月19日
勞顧會商輸入外勞 勞方離場抗議計劃涵蓋26個低技術工種
【有線新聞】勞顧會開會討論輸入外勞,勞方委員不滿政府撤銷26個低技術工種不可以輸入外勞的限制,離場抗議。 政府公布輸入外勞計劃後,勞顧會首次開會討論。其中建造業及運輸業的申請毋須勞顧會審批,放寬容許26個低技術工種聘請外勞,事前亦無與勞顧會討論過。 勞方委員在開會近3小時後宣布離場抗議。 勞顧會勞方委員譚金蓮: 「7月就實施,實質上我們可以表達意見的空間是『零』。」 勞顧會勞方委員林偉江: 「(政府)全部是『先公布、後諮詢』,完全不重視勞顧會眾多成員的意見。政府一次過剔走26個工種,完全不(限制)2年的話,我們覺得完全不能夠接受,尤其沒有任何數據、沒有任何客觀方式講清楚哪個工種缺多少人。」 資方委員贊同政府計劃。 勞顧會資方委員施榮懷: 「26個工種又好,或者兩個行業(計劃)又好,都是因應香港實際的需要去解決問題,我覺得不要大家去糾纏太多以前是否經過勞顧會,現在又不經過。香港的僱主如果在香港能夠聘請到人,沒有人願意輸入勞工。」 勞方建議兩個行業計劃應該設立日落條款,資方認為言之尚早,現在最重要找夠人手推動經濟發展。
- i-Cable
- 2023年06月19日
勞顧會開會 料討論輸入外勞
【有線新聞】勞顧會開會,預料討論輸入外勞等議題。 僱員代表譚金蓮、林偉江等到海港政府大樓開會,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發展局等官員亦有出席。政府早前宣布就建造業及運輸業推出特別計劃輸入外勞,有勞顧會委員稱未獲政府諮詢,預料會議將討論相關議題。
- i-Cable
- 2023年06月18日
輸入外勞|機管局林天福:助航班量回升應對年底旺季 亦有利本地工人晉升
【有線新聞】機場輸入外勞名額6,300個,機管局稱第一批最快10月來港,有望解決人手不足,趕及年底前增加航班應對外遊高峰。 全面通關以來,香港航班升降量只回復到疫情前六成。機管局說至少20間航空公司想加開班次,但礙於人手不足無法成事,輸入外勞可突破樽頸。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每班航班需要多少人服侍,是有一定比例,它(航空公司)覺得不夠人、沒有保障,就不敢接生意。」 機場外勞牽涉十個前線工種,包括地勤、機艙工作員、維修技工等。林天福估計第一批最快9月來港:「增加競爭、令外航加多些班,到今年聖誕才有望令機票價格降下來。」他又稱外勞不會威脅本地就業,更有助本地員工晉升:「有這班外勞之後,原本有經驗的工人可擔任工頭,工作性質不同,變成毋須自己做,可以督導外勞,又可以多些薪金。」 獲准聘請外勞的僱主,每月須按人頭向機管局繳交400元,機管局亦會撥出相若款項全數津貼本地員工交通費。林天福估計約一萬多名本地員工會受惠,每人每月可獲約300元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