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醫生
- Cory Kwok
- 2022年08月13日
凍奶茶飲完即痾 地表最強瀉藥!醫生揭肚瀉4大原因+兩類人特別敏感
凍奶茶被稱為「地表最強瀉藥」。不少香港人都愛喝凍奶茶,喝完凍奶茶後不一會更可能出現便意,嚴重甚至會腹瀉。不少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導致長期便秘,若喝奶茶可通便,換個角度則代表可以治便秘、排毒甚至減肥?台大醫院前總醫師、現為蘋果樹北大聯合診所兒科醫生的吳其穎在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上,解釋了喝凍奶茶易引致肚不適的4大原因,並由台灣營養師宋明樺拆解凍奶茶能減肥的迷思。 4大原因喝凍奶茶致腹瀉 冰塊不乾淨令大腸桿菌快速繁殖 吳其穎指出,含糖的奶茶中加入冰塊,會令大腸桿菌滋生得更快。若餐廳未有嚴格控制製冰水源和過程中的衞生,會令冰塊容易受到大腸桿菌污染,並大量滋生。而且很多人士可能買了一杯奶茶後喝不完,會喝一整天。飲品冷藏温度不夠低,加上夏天環境又濕又熱,細菌繁殖速度會非常快速。 紅茶底含決明子 不少連鎖店的紅茶味道大多相似,大家喝的茶底基本上都是以茶包或茶粉沖成,而當中包括一種非常特別的成分,決明子。決明子是常見的中藥藥材,具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功用,市面上鋁包裝的紅茶飲品亦有機會看到這種成分。吳其穎說決明子等同瀉藥,但同時他亦指出,並非所有人服用決明子後都會產生強烈反應,茶中的決
- JL
- 2022年08月06日
拇趾外翻|貪靚女長期穿高跟鞋 腳趾嚴重畸型買鞋要大10個碼 醫生揭拇趾外翻3大成因
很多女士都愛穿高跟鞋、尖頭鞋。不過,小心貪靚出事!有女子因經常穿著高跟鞋和尖頭鞋,導致拇趾外翻,雙腳腳趾嚴重畸型,亦因此需買大10個鞋碼的男裝鞋才能穿上。醫生指出,除了穿鞋方式,亦有其他因素有機會導致拇趾外翻。 經常穿高跟鞋 致拇趾外翻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湖南長沙一名王姓女子因雙腳疼痛,無法走路而到醫院求醫。醫生檢查後,發現女子因受遺傳影響,加上年輕時喜歡穿高跟鞋及尖頭皮鞋,而導致雙腳出現嚴重拇趾外翻,原本穿著35號鞋碼的她,情況嚴重至需穿上45號碼的男裝鞋。 拇趾外翻3大成因 長沙星沙年輪骨科醫院醫生伍文軍表示,患者雙腳屬於重度拇趾外翻,無法走路,故需到醫院求診。而拇趾外翻主要為以下3個成因: 1. 遺傳因素 2. 穿鞋方式和習慣 3. 失天性疾病影響 伍醫生指,特別是女性習慣穿高跟鞋和尖頭皮鞋,較易出現拇趾外翻的問題,因此建議市民要注意穿鞋習慣,選擇穿著寬鬆舒適的鞋子,避免穿著高跟鞋、尖頭鞋,並且需定期進行檢查及早預防,避免腳趾畸形問題加劇。 長期穿高跟鞋5大影響 另外,亦有骨科醫生曾指出,如果女士長時間穿著高跟鞋,有機會會引起足部、膝關節、腳踝等部位的損傷,並出現以下5大問題:
- PL
- 2022年07月29日
天氣酷熱|睡房太熱害大腦零休息等於「白睡」 日本醫生警告:超過這溫度會愈睡愈累
天氣持續酷熱,晚上睡覺當然要長開冷氣,但原來睡覺時周邊環境溫度也有大學問。最近有日本睡眠專家指出,人類睡覺時不能太悶熱,如果超過一個溫度水平,腦部疲勞會不斷累積,倒頭來只會「白睡」,難怪出現愈睡愈累問題。 日本睡眠診所院長梶本修身指出,人類的大腦在睡眠時的活動能力會下降,腦部溫度大概會跌攝氏1度,藉以消除疲勞。 溫度高自律神經無法休息 但如果睡眠時周邊溫度太高,人類機能為了讓腦部溫度下降,自律神經會無休地發出指令,使身體增加呼氣頻率,以增加散熱及促進排汗。長此下去,自律神經會過度運轉,最終只會愈睡愈累,因此他建議睡眠時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8度。 原本睡6小時變8小時 有些人或者會因為慳電,特意將冷氣溫度調高,但隨時得不償失。他解釋指,一個原本睡6小時便可消除疲勞的人,在28度環境下睡覺,由於大腦難以完全休息,可能要睡到8小時才感飽足,這樣一來不但降低睡眠質素,冷氣費也隨之上升。 開冷氣穿厚衣物睡有好處? 他建議,睡眠要飽滿,最佳方法是透過鼻子吸入冷氣空氣,讓自律神經中樞保持涼爽狀態,雖然大腦休息的最舒適溫度為22度至24度,但由於亞洲人較歐洲人不耐寒,大部人在22度至24度環境下睡覺都
- JL
- 2022年07月27日
冷氣消暑 ︳男子吹冷氣突腦中風 半身癱瘓失語言能力 醫生:冷氣溫度不宜過低
天氣持續炎熱,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室內涼冷氣消暑降溫。日前,一名男子在家中吹冷氣,突然感到手腳乏力,初時不以為意,怎料翌日半身癱瘓,甚至失去語言能力,送院後證實腦中風。神經科醫生列出5大注意事項,建議大眾要留意冷氣溫度、出入溫差等,否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長期吹冷氣 突然半身癱瘓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日前,西安一名姓宋年輕男子長時間於室內開冷氣消暑,隨後突然感到右側肢體乏力,但由於當時仍能走動,便不以為意。結果翌日,事主情況惡化,手腳無法抬起、右半邊身癱瘓、無法說話,同時理解不到別人的說話內容,於是被送到醫院治理。 醫生檢查後,發現事主左側頂、枕、顳葉、側腦室旁出現急性腦梗死,亦即「中風」。經治療後,事主情況已有好轉,逐漸恢復自主行動能力及語言交流能力。 溫差大引致中風 西安市紅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曉輝表示,在天氣炎熱高溫下,很多人會將冷氣溫度調得很低,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當人們進出溫差大的環境時,有機會造成血管突然收縮擴張,人體血液內水分減少,亦會令血液黏稠度上升,容易造成血管閉塞,誘發腦中風。 開冷氣5大注意事項 胡醫生列出5大注意事項,以減低溫差大所導致的中風危險: 1. 冷氣溫度
- PL
- 2022年07月21日
夏季蚊患|出手拍死蚊原來一直做錯 日本醫生:想不痕癢 請忍一忍等牠吸飽
夏季蚊患特別嚴重,大家如果發現被蚊咬,第一反應是不是用手將蚊打死?不過有日本醫生表示,原來這個舉動反而加劇痕癢程度,如果想減輕痕癢,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忍一忍,讓蚊子吸飽血後自行飛走。到底「放生」蚊子的原因為何,一起看看專家解說。 日本松本診療所院長松本浩彦日前撰文指,一般而言大家很難察覺被蚊子咬,原因並非是蚊子的針太幼,而是與蚊子唾液有關。松本浩彦解釋,蚊子咬人時會吐出唾液,作用是避免被咬的生物其血液凝固,這樣蚊子便可繼續順利吸血。 被蚊咬難察覺原因曝光 不講不知,原來蚊子唾液竟含鎮痛成分,所以大家被蚊咬是時一般不會出現痛感,但同時這些唾液會令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導致人們被咬後皮膚有痕癢或紅腫。 拍死令唾液擴散 痕癢加劇 雖然如此,蚊子吸血時其實會將其引起敏感的唾液同步吸回,所以松本浩彦認為,如蚊子在吸血期間被人類出手打死,致敏唾液不但沒被吸走,拍打所產生的力量,甚至會令唾液擴散,最終令痕癢感覺加劇。 理論歸理論,最終能不能忍手還看大家忍耐力。當然,到戶外活動,最好還是做好防蚊措施,例如穿著淺色衣物,或者適時使用「蚊怕水」等防蚊用品。 (全文完) 常見問題 問:為何拍死蚊子會更痕癢?答:因
- CL
- 2022年07月16日
嘉嘉醫療自助班|耳鼻喉科醫生拆解口臭成因+3大除臭法!有口氣隨時是大病先兆
免費電視77台《嘉嘉醫療自助班》近日以「口臭」為討論話題。嘉賓林作及主持人即場用各自的唾液作口臭測試。林作更分享「瘀事」,說自己曾因口臭遭女友拒絕親熱。其實「口臭」除了影響兩性關係,還會出現甚麼問題呢?聽醫生認真講解! 四分一人有口臭 耳鼻喉科專科陳鍵明醫生指「口臭」問題非常常見,有大型研究指有四分一人有口臭。而口臭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常見於口腔及上呼吸道出現毛病,例如:口腔、牙齒、牙肉、咽喉和消化問題等等。 第二類是由於內科疾病,例如患上:腸胃病、肝病、糖尿病、扁桃腺發炎或結石。另外,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吸煙和飲酒,少飲水和心情緊張都會令身體產生怪味,造成口臭。 林作口臭測試 竟然聞到這氣味 嘉賓林作表示:「朝早瞓醒可能會有啲口臭,但一般情況下,都會好注意。」之後他同敖嘉年、梁嘉琪即場參與一個口臭的小測試,以木筷子刮自己脷苔,然後各自聞一聞木筷子上的氣味。結果林作表示聞到筷子的竹片氣味,敖嘉年就聞到車仔麵氣味,梁嘉琪聞到香水氣味,陳醫生則聞到「男人味」!不錯不錯……(誤) 改善口臭3大法! 陳醫生表示,口腔最容易令細菌引致口臭的位置是舌頭和牙肉。因為舌頭有很多坑
- JL
- 2022年07月13日
大腸癌|後生仔不食煙不飲酒竟患大腸癌 醫生揭常吃一類食物出事 經常疲倦竟是高危
年紀輕輕便患上大腸癌?一名胃腸肝膽科醫生在社交平台Facebook分享病例,指有年輕患者問為何不吸煙、不喝酒、不愛吃肉,也會患上大腸癌。醫生解釋50歲以下發病的人,主要是因為經常吃一類食物有關。而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癌症,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出現腹部不適、大便帶血、體重無故下降等症狀,就要盡早求醫檢查。 不煙不酒都會患大腸癌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Facebook分享,遇到不少患大腸腺瘤性息肉或是大腸癌的年輕患者,滿臉疑惑地問他:「我不抽煙又不喝酒也不愛吃肉,為什麼我會長瘜肉(大腸癌)?」 錢政弘解釋,吸煙、喝酒和吃肉的確是引致大腸癌的因素之一,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只適用於50歲人士以上,現時愈多愈多證據認為,50歲以下就發病的人與「肥胖」最有關係,另外則是與吃甜食有關。錢亦指出,近幾年許多國家早發性大腸癌(50歲以下患大腸癌)」盛行率上升,韓國是其中之一。 他引述韓國在《胃腸學(Gastroenterology)》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分析567萬人50歲以下人士的體檢資料,結果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比較容易患上大腸癌,特別是遠處大腸癌(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和直腸癌。 兩大方法
- CL
- 2022年07月10日
嘉嘉醫療自助班|子宮頸癌留意3個早期症狀!18歲後打HPV疫苗無用?
人氣歌手姜濤都有呼籲大家盡快接種HPV疫苗,「是對自己及將來另一半應盡的責任」。事實上,香港女性癌症十大殺手之一就是子宮頸癌,引起子宮頸癌的最大元兇正是HPV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 開電視節目《嘉嘉醫療自助班》請來演藝人郭奕芯一同探討HPV及子宮頸癌的問題。她表示自己兩年前已接種HPV疫苗,用以保護自己及另一半。而女主持人梁嘉琪則表示自己未接種,因聽聞過了25歲才接種HPV疫苗已作用不大。 甚麼是HPV?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指出,不同種類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會引發不同的病症。低危險型的HPV能導致良性疣的產生;高危型HPV:第16型/第18型,可經性接觸傳播至子宮頸,引致子宮頸細胞變異,最終導致癌症的發生。 25歲後接種HPV疫苗無用? 就女主持人梁嘉琪以上的說法,曾醫生表示愈早接種HPV疫苗效果愈好。一般建議9至12歲便要接種HPV疫苗,因為醫學研究發現,在這個年紀接種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最好;如18歲以後才接種,免疫反應會大大減弱;26歲以上接種的效果則仍有爭議。 而且,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感染,如未有性行為經驗,感染機會較細,故在未發生性行為之前已接種HPV疫苗,
- CL
- 2022年07月03日
嘉嘉醫療自助班|濕疹與生蛇有分別!一種偏方可有效治療濕疹?
香港有五分之一人曾患濕疹!嚴重濕疹會使皮膚滲出血水沾污衣物,令患者造成極大困憂。香港開電視節目《嘉嘉醫療自助班》,特意請到皮膚專科醫生區志森,為大家講解濕疹的治理方法。主持們更在醫生面前拿出偏方,聲稱可以治療濕疹,究竟有沒有真正成效呢? 濕疹的4大成因 嘉賓林希靈提出,自己的姪女同樣有濕疹問題,進行後食物測試後,發現她們的致敏源竟是:蛋、奶和檸檬酸。戒掉以上3種食物後濕疹問題便迎刃而解! 嘉賓皮膚專科醫生區志森指出,多達3成的小朋友都有食物敏感問題。而濕疹是皮膚發炎,有些發炎未必源於細菌感染,而是自行發炎!其成因可能是先天性的基因問題,後天受環境因素及致敏源影響,致敏源包括:加工食物、調味料、化妝品、皮膚用品、空氣污染物等等。當免疫系統出了問題,便會引致炎症。 「生蛇」與濕疹的分別 區醫生也指出,「生蛇」絕對不是濕疹,而是病毒感染!若曾經出過水痘,水痘病毒就會藏在體內的神經細胞。當人的免疫系統下降,病毒便會按照神經區域發病,通常是單一邊身體出現水泡,但人體每個位置都有機會「生蛇」,而且,病毒對未曾出過水痘的人有一定傳染性,大家要提高警覺。 濕疹則不會局限在神經區域發病,通常是整個身體,
- CL
- 2022年06月26日
嘉嘉醫療自助班|每10人有1人患糖尿病!粥和老火湯竟是高危食物?
據統計,香港有75萬糖尿病患者,即大約每10個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中國人社會裡糖尿病多屬遺傳病,同時有年輕化趨勢。香港開電視節目《嘉嘉醫療自助班》邀請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為觀眾講解治療糖尿病人的飲食注意事項,及解答有關「戒糖」的迷思! 該集嘉賓藝人劉錫賢,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多年,最高血糖指數曾達14度!根據香港糖尿聯盟,理想的血糖指數應介乎4至8mmol/L: 糖尿病與胰臟有關! 糖尿病是因為血裡的葡萄糖份太多。那麼,是否戒掉所有甜食就可以避免患上糖尿病呢? 唐醫生指除了遺傳因素和飲食不當,患上糖尿病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胰臟功能不足,胰臟無法叫停肝臟為身體製造糖,胰臟亦無法立即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故此令血中的糖份過多。 而胰臟功能一旦減退,單靠藥物是不能夠治癒或將功能回復,所以改善糖尿病的最好方法都是保養身體和注意飲食,少吃含糖及高脂食物,減輕胰臟負擔。 要避開令血糖升高的食物! 唐醫生建議,只要注意飲食和盡量少食以下10種食物,可減低患病風險:1.粥2.老火湯3.果汁4.含糖飲料5.河粉6.伊麵7.即食麵8.糉子9.糯米雞10.糯米製食品 粥和老火湯竟是高危食物 唐醫生解釋,
- CL
- 2022年06月19日
嘉嘉醫療自助班|答10條問題!即Check有冇產後抑鬱 男人女人都有機會患上
香港7成產後婦女都患有輕微的產後抑鬱症。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在香港開電視節目《嘉嘉醫療自助班》上講解,原來不止媽媽,爸爸都有機會患上產後抑鬱!在醫學上,有一份「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來計算患上產後抑鬱症的嚴重程度,一起看看下文了解吧! 何醫生指「產後抑鬱症」是中文譯名,如根據英文名稱「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本意,其實是包含了3個不同疾病。 【1】Baby Blues孕婦生產幾天或幾小時後的情緒不穩定,情況通常在數小時或一至兩星期後就會痊癒。 【2】Postpartum Depression直接翻譯是「產後抑鬱」,不論男士或女士都有可能出現,在生產一年前後均有機會發生。 【3】Postpartum Psychosis情況較嚴重但較少機會發生。情況會嚴重致病人產生思覺失調,通常在生產後一個月內發生。 Check下有冇產後抑鬱!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EPDS) 何醫生指剛生產的媽媽,可以運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測下自己有沒有產後抑鬱症!以下有10條問題,每條問題均附有4個選項答案及分數(括弧內),回答10條問題後將答案的分數相加,就可得出總分數,並從總分數初步看
- JL
- 2022年05月08日
母親節|醫生媽媽放棄高薪 辭職照顧自閉症囝囝 曾因兒子感丟臉 全靠老公一句說話重新振作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必須要好好表達心意,媽媽無私的照顧、付出的愛,真的很偉大。日前,一位原本為專科醫生的媽媽黃溢妮(Stephenie),在節目上分享照顧自閉症兒子的心路歷程,感動了一眾觀眾和網民。Stephenie和丈夫Alan育有一兒一女,其兒子患有自閉症,Stephenie為了照顧兒子,決定辭去工作。 辭職照顧自閉兒 Stephenie的8歲兒子顥之,在2歲的時候確診患有中度至嚴重自閉症,認知能力只有3至4歲。為了照顧兒子,Stephenie辭去工作,專心陪伴兒子每天進行訓練。 Stephenie表示,因為不少自閉症孩子都較容易激動,難以跟別人合作,但顥之卻很聽話,惟能力不高,很多簡單指示都要經長時間訓練才有進步。後來,顥之因認知問題被醫生評估需入讀中度智障特殊學校,Stephenie坦言當下難以接受,於是專門到了一間為自閉兒童開設的幼稚園進行面試,最後仍被拒絕。 兒子當眾大便感丟臉 Stephenie指當時非常難過,每天靜下來,只要想到兒子就會哭,坦言似被判死刑。她又憶述,有次跟朋友一同帶了兒子到遊樂場玩耍,當時兒子正值學習上廁所時期,結果Stephenie一不留神,兒子便在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