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全運倒數:沙灘排球
【全運倒數】面對維園主場獨特的高樓環境,香港沙排運動員 「杜氏姐妹」杜詠雯、杜詠彤嚴陣以待,以市區模擬訓練適應距離感。為進一步提升實力,她們赴日集訓,並學習內地選手的攔網技巧,劍指全運八強。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全運會|貝俊龍帆船賽暫居第一 領先次席6分有望衝金
【有線新聞】汕尾舉行的全運帆船賽,港將貝俊龍在男子ILCA7尾二的比賽日,總成績繼續排第1,肯定有獎牌落袋。 13位運動員角逐,這天鬥兩輪,貝俊龍在風速約11節下,一場第4,一場第3名衝線。經過10輪比賽,扣除最差的一場第8,淨總分29分,領先第2位、浙江的王俊龍6分及第3位福建的陳惠超7分,有望為港隊奪得在競賽項目第一金。 帆船港隊總教練Harris Tsolis:「我們有信心贏得獎牌,比賽仍未完結,帆船並非所有事都能掌握,事情能轉變得很快,不過貝俊龍已做足準備,累積了很多經驗,領先對手一段距離,所以他只要放鬆心情,平常心面對,問題不大。」 男子ILCA7星期三鬥多一場就決定獎牌誰屬,若果因為天氣要臨時取消,就以星期二的總成績決定金銀銅牌。男子49ers,祥傑、阿輝這日表現有所回落,三場分第6、7、5名,總成績跌落第四,落後第三的山東組合2分,壓軸一日仍有機會奪得獎牌。 滑浪風帆男子iQFOiL,鄭清然這日鬥5場,其中有一場首名衝線,經過15輪,總成績第7晉身半準決賽,仍然有望爭取獎牌。女子組馬君正同樣第7,晉身獎牌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全運會|建築裝置比賽兩優勝作品亮相 巨型球鞋進駐啟德 水晶樹立於中環海濱
【有線新聞】粵港澳三地首次承辦全運會,相關的建築裝置比賽中,兩件優勝作品在啟德和中環海濱永久展出。 全運66載,來到大灣區開枝散葉,在灣仔添馬公園植下一棵與別不同的水晶生命樹。不鏽鋼樹幹長出用玻璃製成,代表廣東省的木棉花、香港的洋紫荊、還有澳門的蓮花,總數729朵,是三的六次方,象徵三三不盡、六六無窮。《光.花.聚》建築師葉希芃:「玻璃是平時棄掉於回收桶的玻璃瓶製成,那些不鏽鋼可隨時重用,加上樹晚上會發光,以太陽能板在白天吸收陽光、晚上發光,不需要用額外電力發光。」 在維港另一邊的啟德零售館外就有一隻6米高的巨型球鞋,鞋底刻有「同心」圖案,象徵粵港澳三地協力辦好全運會,這兩項藝術品都是全運會建築裝置比賽的優勝作品。《一步一腳印》建築師陳麗喬:「我就將鞋底看成很像中國的『篆刻』,我亦刻上『2025』紀念今年,我很希望一百年後會說『噢,2025年』,有件一百年前的事。」 獲獎作品在全運會後將會永久保存,紀念香港承辦全運會的歷史。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頒獎禮上,表揚設計團隊以具創意方式,展現十五運和殘特奧會協作團結、尊重包容和體育精神。陳國基:「只用了短短六個月時間,就將概念化為紙上設計,變成眼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全運倒數:高爾夫球
【全運倒數】香港高爾夫球運動員張雄熙再度出戰全運會,聯同四位狀態大勇的隊友,在從小熟悉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出擊,憑藉周全計劃與地理優勢,決心鎖定金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全運會|火炬傳遞周日舉行 將跨越維港 楊德強:呈現香港特色
【有線新聞】全運會周日舉行火炬傳遞儀式,香港會以政府總部為起點,跨越維港到終點啟德體育園,深圳、廣州路線會使用無人機等空中傳遞。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主任楊德強表示,香港島和維港作為地標,同樣能呈現自身特色。 楊德強:「中間有很多聯繫和協調,50棒的棒數如何分布、幾多人為體育界,這些大家有協調。另亦希望各有特色、不重覆,有些地方用無人機或其他方式傳遞,是他們的特色,香港都可以選擇如何表達自己的特色,包括金融中心、港島、維多利亞港是我們香港的特色。希望借機會展示出來,不可以將很多元素放進去,變相淡化或失去特色。」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全運會|男子水球決賽 廣東7分勝上海達成六冠霸業
【有線新聞】廣州舉行的全運男子水球,廣東決賽以7分擊敗上海。 爭取6奪全運冠軍,藍帽廣東在主場作戰,首節領先上海6比5。廣東有3位球員攻入3分,包括單在第2節就攻入兩球的張楚鋒。在中路接應,成功射入,打完兩節拉開4分優勢。廣東在3場分組賽都淨勝對手雙位數,其中鬥香港大勝35比4。四強贏湖南13比7,決賽上演上屆翻版,再鬥上海、同樣奪金。一度拉開9分優勢,廣東最後以16比9勝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全運會|11.2四地同步火炬傳遞 香港段全長10公里 50名火炬手參與
【有線新聞】全運會火炬星期日在香港、澳門、深圳及廣州同步傳遞,香港段跨越維港,全長10公里,有50名火炬手,大會歡迎市民沿途觀賞。 火炬傳遞啟動儀式當日上午9時會在深圳舉行,半小時後四個城市會同步傳遞火炬,各有50棒。香港的50名火炬手當中42人經本地甄選,體育界佔一半,其餘包括贊助機構、義工、青年及少數族裔等。路線全長10公里,途經維港多個地標,其中4公里跑步傳遞。以政總為起點,在灣仔搭渡輪到尖沙咀,上岸後在尖東坐開篷巴士,終點是啟德體育園,預計兩小時內完成。 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主任楊德強:「中環、灣仔一帶有很著名的金融中心及現代化建築,亦充分表現出香港作為國際都市的活力及繁華。以歷史悠久的渡輪將兩岸路線串連起來,凸顯香港新舊交融的文化特色。」四個城市的火種之後會集中到廣州,下午5時舉行熔火儀式。 為了配合火炬傳遞,灣仔北金紫荊廣場一帶早上8時率先封路,附近路段在火炬傳遞期間會間歇封閉。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以及多條道路8時半起封路,至於終點啟德體育園,宋皇臺道上落客區早上8時起封路。由尖東至啟德的巴士傳遞路段,前一晚8時起至翌日下午2時,所有路邊泊位都會停用。 運輸署總運輸主任冼佳慧: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全運會|男子水球名次賽 港隊7比19不敵廣西 第6名完成
【有線新聞】廣州舉行的全運男子水球,港隊名次賽不敵廣西,第6名完成。 白帽的港隊未能抵擋廣西強攻,首節落後0比5。分組賽交手輸11比27,港隊第二節嘗試反撲,隊長鄭希文中路找到機會,先追一球。分組賽3連敗,轉戰名次賽,港隊上場贏重慶22比10,取得今屆首勝。打完兩節落後3比9,何浚鏗及鄭希文今場各自貢獻兩球,港隊仍然未能追上。打完四節港隊輸7比19,取得第6,廣西就第5。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全運會|機場、深圳灣口岸等設專屬通道 已登記人員無須實體證件 容貌識別7秒即過關
【有線新聞】全運會11月9日開幕,入境處昨日開始在4個指定管制站設專屬通道,方便運動員及代表團等過關。入境處處長郭俊峯估計,措施可惠及約5,000人。 入境處為方便全運會運動員和相關人員通關,已經在機場、高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設專屬通道。這些通道都貼上藍色裝飾,並擺放了吉祥物,方便識別。合資格人士首次使用通道要如常出示證件以核實身分,系統會即時為他們登記,啟用容貌識別過關功能。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已登記運動員以及相關人員可以毋須使用任何實體證明文件,全程刷臉過關,只需7秒。除了來自其他省市以及地區運動員外,我們香港運動員團隊亦可以在全運會期間使用這項專屬安排出入香港,讓所有健兒都感受到入境處對他們的支持。」 全運會有兩項跨境賽事,包括男子公路自行車和馬拉松,會採用「前置通關查驗」和「閉環管理」。入境處說全運會期間會密切留意各管制站人流,有經驗應付突發高峰期。入境處邊境管制(車輛)科指揮官黃君彥:「靈活調派人手加開櫃位,不會影響平時一般市民出入境。現在有新技術,會否在未來發展予其他訪客使用?我們會總結今次使用專屬通道經驗,繼續努力研究利用科技予市民或訪客,有更便捷通關體驗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全運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11月2日舉行
【有線新聞】全運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下月2日在深圳舉行,香港、澳門、深圳和廣州將會同步展開火炬傳遞活動。 火炬傳遞共有200棒,每個城市跑50棒,每棒大約跑50至100米。在香港賽區以政府總部為起點,途經添馬公園、中環、灣仔海濱、金紫荊廣場、文化中心和太空館,終點是啟德體育園,期間除了跑步,亦會使用渡輪和開篷巴士。 當局稱設計路線全面串聯城市地標,展示城市特色,部分路線會加入機械人、無人駕駛汽車、低空飛行器等,凸顯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全運倒數:場地自行車
【全運倒數】香港自行車隊自1997年首次參與全運會以來成績斐然,今屆主場出擊,第三度出戰的自行車運動員繆正賢,希望憑藉熟悉主場的得天獨厚優勢與測試賽勇奪第三的狀態,延續屆屆奪牌佳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全運會|嚴選75義工培訓任禮儀助理 咬筷子練露齒笑、每步相隔30厘米 廣東導師特意赴港指導
【有線新聞】距離全運會開幕不足兩星期,一班香港賽區的禮儀助理加緊訓練,準備以最佳姿態迎接運動員和嘉賓。有首次擔任禮儀助理的義工相信訓練對個人和職業發展有益。 挺胸收腹,保持微笑,每一步要相隔30厘米,不論是舉托盤的手勢,還是走路的速度都要做足要求。兩位專程由廣東來的專業禮儀培訓導師認為舉手投足之外,最重要的是表情管理。禮儀培訓導師李靜:「他們不像我們內地,他們有一個笑容標準的訓練。我們增加了用筷子咬筷子的方式,令到他們知道肌肉是怎樣去收緊,和情緒方面的調動亦都用多了。有一種工作的榮譽感,人生當中可能是唯一一次機會能夠登上十五運全運的這個頒獎典禮的工作環境。」 那麼怎樣笑才算合格?導師說這樣的笑才能稱得上是香港賽區形象代言人。李靜:「八顆牙齒,好像我現在這樣的狀態,是很真誠和熱情的一個表達。」 首次擔任禮儀助理的新力軍指機會難得,甚或對未來職業發展都有幫助。禮儀助理陳穎欣:「我們會學會如何與有特殊需要的人去服務他們,令他們開心地接受獎項之餘,亦感受到我們的關懷。例如跪姿的訓練,對話上如何留意用字,一些服務技巧都可能令之後我將來做社工,要面對他們的時候都會運用到。」 全數75位禮儀助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