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顛覆政權案
- i-Cable
- 2023年03月14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稱質疑否決預算案 共同綱領屬戴耀廷想法 無想過犯法故不反對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區諾軒繼續接受辯方盤問,他說曾經在一次協調會議,質疑是否應該否決預算案。 審訊踏入第24天,區諾軒繼續談及他與戴耀廷之間對於是否否決預算案的分歧。區諾軒說戴耀廷在2020年5月新界東第二次協調會議提出運用權力否決預算案,當時自己曾提出質疑,說民主派有很多不同人參選,例如功能界別,要顧及業界利益,不能勉強他人否決預算案。 法官李運騰問既然當時沒共識,為何後來的共同綱領會加入否決預算案的段落?區諾軒說之前的協調會議主要討論替補機制和勝選目標,在文件加入相關條款是戴耀廷的想法,他沒反對是因為當時不曾想過有機會犯法。 區諾軒又說在組織者內部會議曾向戴耀廷反映不同人的意見,戴耀廷就用「積極運用權力」否決預算案的字眼作為平衡點,區諾軒認為字眼有一定程度彈性,包括可以不否決預算案,不過九龍西和新界東之後沒再開會討論字眼。 辯方問區諾軒戴耀廷不要求參加者簽署共同綱領,是否因為知道大家對運用否決權有不同看法?區諾軒認為戴耀廷沒這樣想,當時主要是擔心參加者會被政府取消參選資格。辯方之後再就「三投三不投」與初選的關係盤問,區諾軒說「三投三不投」並非初選的一部分,法官陳慶偉質疑區諾軒
- i-Cable
- 2023年03月10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指戴耀廷著重預算案否決權 與自身初心有別 多數參選人沒興趣討論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區諾軒繼續接受辯方盤問,說戴耀廷著重如何運用預算案否決權,他自己主要關注民主派的勝算,明顯兩人立場上有差異,又說大部分參選人都無興趣討論否決權。 審訊第23天,控方證人區諾軒繼續作供,說由最初的飯局到協調會議從來都沒有傾出一個有效的策略,如何在議會過半後實現五大訴求。將否決預算案與初選綑綁的是戴耀廷,自己沒有認同他的理念,亦沒有鮮明反對,是因為當時未有國安法,自己的初心是為民主派爭取最大勝算。 辯方問是否應該將初選與戴耀廷的《攬炒十部曲》文章分開來看,區諾軒說初選提名表格及相關文件都無說過這篇文章,只是戴耀廷出席港島協調會議時提過一次,亦在九龍西會議「單向地」提過否決預算案,很大部分人都沒有表態因為他們無興趣討論。直至20年4月底才開始有些人辯論,但各區最終都沒有就否決權達成共識,民主黨胡志偉更加表明不會無差別否決預算案。 區諾軒提到劉偉聰出席過九龍西第二次會議,但劉偉聰親自盤問時否認出席,又說從來無收過提及「積極運用否決權」的協調機制初稿,區諾軒說自己是憑記憶作供不排除記錯了,亦不肯定有否發送文件給他。 區諾軒又提到楊雪盈輸了初選後沒有人找她做「PLAN
- i-Cable
- 2023年03月0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指組織者沒清晰討論「五大訴求」內容 黃碧雲及林卓廷等計劃自辯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區諾軒繼續接受辯方盤問,說初選組織者沒有清晰討論過爭取「五大訴求」的具體內容,法官質疑是否只是口號,庭上又披露至少四名被告計劃自辯。 區諾軒作供,繼續講到初選35+的性質。他引述自己在2020年4月《蘋果日報》的一篇訪問,認為當時社會對35+有兩種聲音,一種是透過爭取過半議席,提高民主派的議價能力,另一種是攬炒、否決財政預算案,而他理解的攬炒是指,若對方不合作,自己亦不會合作。 辯方大律師石書銘問區諾軒,文中提到爭取「五大訴求」是否即是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獨立調查警暴、撤回暴動定性、特赦被捕者及爭取雙普選。區諾軒同意,不過他亦聽過其他講法,例如要求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台,或相關官員為警暴問責。 法官李運騰問他,是否代表35+爭取的不止五大訴求?區諾軒說不是,只是當時的社會輿論,大家對於五大訴求是哪五大有不同看法。初選組織者之間沒有清楚討論過固定的五大訴求,不過都是圍繞上述七點。 李運騰追問,是否即五大訴求只是口號,區諾軒說可以這樣解釋。李運騰再用聖誕樹比喻,問是否掛上甚麼都可以,區諾軒答「離不開這七條樹枝」。 辯方又問區諾軒,若政府回應五大訴求其中一、兩點,被
- i-Cable
- 2023年03月08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指曾有參選人憂觸國安法 稱戴耀廷《攬炒十步曲》「過份了」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區諾軒繼續接受辯方盤問。他說曾有初選參選人擔心觸犯港區國安法,而他直至2020年7月初選記者會前仍相信否決預算案是合法。 區諾軒作供稱舉辦初選的初心不應該綑綁否決預算案的立場,但過程中戴耀廷多次發文,鼓勵參加者運用否決權,到6、7月開始有輿論指初選違法。至國安法立法,他認為初選犯法的風險越來越高。 法官李運騰追問區諾軒和戴耀廷3月已就協調會議作討論,之後近乎每份協調會議文件都有「積極運用」或「會運用」權力否決預算案。區諾軒解釋,他曾經相信這是參加者個人選擇,直到戴耀廷4月發表數篇有關攬炒的文章,他才開始覺得戴耀廷的看法令初選在性質上有變化,又認為戴耀廷《攬炒十步曲》的文章部分內容挑動國家情緒,「他認為過份了」。 辯方資深大律師潘熙就問是否曾有參與初選的人擔心,若同意否決預算案會觸犯港區國安法。區諾軒稱有候選人擔心會否犯國安法,但未仔細到「否決預算案是否犯法」,而他在國安法公布後及2020年7月11日初選記者會前,仍相信否決預算案合法,看不到有人異議。 辯方大律師石書銘就問區諾軒是否只見過余慧明一次,區諾軒說在2020年7月一個記者會上見過。至於早前在庭上作供將
- i-Cable
- 2023年03月06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稱國安法頒布後已盡力解散初選 戴耀廷仍指不違法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區諾軒接受辯方盤問,說曾經與戴耀廷提過如果官方機構指控初選犯法就要考慮停止,而他決定退出後亦已盡力解散初選。 區諾軒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接受辯方大律師潘熙盤問,說國安法頒布前相信戴耀廷作為香港的憲法專家,認為否決預算案令政府回應五大訴求是合法,但都私下向戴耀廷提出一條底線,說「如果有官方機構指控初選犯法就要考慮停止」。 當國安法頒布後,中聯辦嚴厲譴責初選,戴耀廷仍然說初選不違法。區諾軒就覺得已經「響起了我的政治警號」,決定親身去港大找戴耀廷提出要退出,「盡全力去解散整個初選」。 區諾軒又徵詢過政制局時任政治助理吳璟儁,問有否補救措施、組織者一起退出是否可行,對方說只能盡量做;而趙家賢就很努力去看資金問題,避免觸犯勾結外國勢力罪,之後亦提出會跟隨退出。 區諾軒又提到參與協調的人對「積極否決預算案」沒有共識,是因為傳統泛民只希望透過議會過半提高議價能力,而有人就不惜攬炒向北京施壓。兩種觀點持續角力,直至抗爭派發表「墨落無悔」聲明書,令不同光譜的民主派「走盞」空間收窄。 庭上又公開區諾軒兩個月前給鄭達鴻的私人信件,說覺得不認罪的鄭達鴻與李予信被公民黨立法會
- i-Cable
- 2023年03月06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稱林景楠不支持綑綁式否決預算案 與戴耀廷「35+」概念不同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區諾軒繼續作供,說認罪的林景楠曾經講過不支持綑綁式否決預算案。 區諾軒早上開庭時主動提出要修正及補充之前的作供,說學者沈旭暉曾經邀請有興趣參選功能組別的人出席「35+交流會」,席上包括認罪的被告林景楠,他們當時的目標是希望達到立法會過半,但不支持綑綁式否決預算案,概念與戴耀廷的「35+」非常不同。 至於港島協調會議的初選機制初稿提到會積極運用權力否決預算案,法官陳慶偉問區諾軒與會者當時有無這項共識,區諾軒說沒有共識,不同派系對具體手段有不同立場,到2020年6月出現墨落無悔抗爭派立場聲明書,情況才出現變化。
- i-Cable
- 2023年03月0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辯方開始盤問區諾軒 多個政黨憂功能界別難否決預算案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第19日審訊,辯方開始盤問首名控方證人、即認罪的被告區諾軒,他提到多個政黨曾憂慮不能輕易同意否決財政預算案。 區諾軒開始接受辯方盤問,首日由代表鄭達鴻和梁國雄的大律師潘熙提問。區諾軒確認2021年7月至8月期間曾就初選案七次向警方錄口供,其中一份供詞提及與公民黨梁家傑會面。該次會面曾爭議用甚麼手段落實五大訴求,對於很多民主派人士,他們的想法是不一定要癱瘓議會,或者迫特首下台,不同政治光譜的人會有不同想法。 公民黨曾擔心功能組別議員會很難背棄業界去否決預算案。辯方問公民黨的擔心是否有其他政黨都有相同看法,舉例問若財政預算案有全民退休保障,社民連就會投贊成票;區諾軒同意,稱經常在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聽到同類的擔憂,而直到2020年5月,各政黨仍有這個擔憂。 區諾軒提及2020年2月他和戴耀廷與公民黨會面,區諾軒確認受審的被告鄭達鴻不在場。 另外,控方讀出各被告的承認事實,披露警方於2020年12月根據《港區國安法》實施細則,向獨立媒體、立場新聞、蘋果日報以及壹傳媒發出提交物料令,要求遞交相關資料。 林卓廷和黃碧雲的承認事實只提及他們個人參加初選、提交報名表、選舉工
- i-Cable
- 2023年03月0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代表律師稱不知李予信昨已出院 官批若知情可構成藐視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因為腦震盪留醫的李予信出院返回法庭出席聆訊。 李予信的代表大律師關文渭說,李予信星期三早上已出院,通知律師將會到庭,但他不知道,因此繼續為李予信申請缺席聆訊。法官李運騰批評關文渭,說如果知情,是屬於藐視法庭,這件事浪費了過百萬元公帑,但暫時不會撤銷李予信的保釋;關文渭致歉說已經提醒李予信,審訊期間要避免甚麼活動。 控方之後在庭上讀出其中13名不認罪被告的承認事實,包括曾經以候選人身分參加初選,向民主動力繳交一萬元選舉按金,而民主動力曾經向蘋果日報繳付30萬元製作初選論壇,亦提到15名抗爭派候選人曾經發表的參選立場聲明等。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李予信打泰拳意外腦震盪入院 法官押後審訊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其中一名被告李予信腦震盪入院,法官決定押後審訊。 李予信的代表大律師說,李予信星期日打泰拳時出意外,懷疑腦震盪要入院治理。法官質疑被告審訊期間仍然參與危險運動是不理想,要求控辯雙方向醫院了解他的情況。 另外,何桂藍的代表大律師說控方星期二再提交新證據,涉及800頁文件,證供涉及三人,包括前民建聯區議員助理陳鑫,他與早前呈堂的新界西協調會議影片有關,另外還有無綫新聞助理製作經理葉炳棠及一名警員。控方計劃為其中一人申請匿名令,法官回應說申請屬於審訊一部分,由於有被告缺席,決定暫不處理。
- i-Cable
- 2023年02月27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控方就共謀者原則交25頁文件 指控16名不認罪被告 官指需釐清兩問題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控方提交文件說會利用「共謀者原則」,指控16名不認罪的被告,又說涉案的協議最早在2020年2月出現。 初選案審訊第16日,控方提交25頁文件,列出多篇文章、影片、Facebook帖文等,說是引用「共謀者原則」,指控全部不認罪的被告參與串謀的證據。文件的第一個項目是2020年2月15日,一篇關於要在立法會取得過半議席的文章,控方說戴耀廷和區諾軒當日已經達成協議。法官陳慶偉問當時的協議有否牽涉其他人?控方說,會用這篇文章指控全部被告,即使部分人當時未參與串謀計劃。 代表林卓廷和黃碧雲的大律師沈士文認為控方文件涵蓋的內容太闊,希望控方收窄,並質疑是否能依賴來指控全部被告。代表鄒家成的大律師陳世傑問到串謀細節,法官陳慶偉說控方已經說明串謀在2020年2月開始,以寬鬆的定義來看,串謀不一定是犯罪,僅指一種協議。法官李運騰就說需要釐清兩個問題,包括當時的協議未屬於違法、「共謀者原則」是否適用;以及如果部分被告當時未加入,控方能否用同一個原則指控他們。 辯方提出需要時間消化文件及商討,法官押後案件至星期三再訊,控方已完成盤問首名控方證人區諾軒,預料之後由辯方盤問。
- i-Cable
- 2023年02月2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稱35+不「白紙黑字」協議減DQ風險 胡志偉曾指反對政府建校恐被「抽秤」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續審,已認罪的區諾軒繼續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說當時不想「白紙黑字」要求參選人簽署協議文件,是為了降低被取消參選資格的風險。 區諾軒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說九龍東參選人在2020年6月的協調會議後,表明要發布公開協議,說明「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他當時擔心大會若不接納隨時可能會「兵變」,但認為大會已經無能力處理。 區諾軒說不想「白紙黑字」增加參選人被DQ的風險,法官李運騰問35+計劃中甚麼建議令他覺得參選人會被DQ,區諾軒說當時輿論的看法是,如果運用基本法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是罔顧後果,會被視為不尊重基本法。又說曾經跟胡志偉會面,對方說民主黨不希望簽署非官方協議,原因是民主黨對立法會議案的立場,無理由政府建學校和醫院都要反對,恐怕被人「抽秤」。胡志偉最終在初選報名表簽署一份「共同綱領」,區諾軒說主辦方沒有要求參選人簽署,這不是官方文件,相信他以個人身份簽署,並非代表民主黨。 控方之後引述戴耀廷2020年7月向初選參選人發布的訊息,說35+的目的「不提否決任何一個議案」、「不提癱瘓政府」,區諾軒說當時中聯辦譴責初選有機會犯法,認為戴耀廷是修正說法,避開法律風險。控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區諾軒:五區協調運用否決權有共識 沒候選人公開反對 惟新界西字眼不同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認罪被告區諾軒繼續以控方證人身分作供,說五個選區只有新界西協議否決預算案的字眼與其他區不同,又認為各區在2020年6月初已經達成共識。 區諾軒繼續解釋他Facebook一篇回應「墨落無悔」聲明的貼文,說初選五個直選地區在協調會議後各有共識及協調文件,當中四個區有「積極運用基本法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的字句,只有新界西的字眼是「會運用」。他說沒有出席新界西協調會議,到2020年6月中才知道新界西文件的字眼與其他區不同。參選人提交提名表格時,只有新界西和九龍東有夾附這份聲明。 區諾軒說截至6月19日,都看不到有參加者公開地反對運用否決權去否決預算案。法官陳慶偉問是否即截至6月19日,所有參加者都同意運用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區諾軒說不敢這麼武斷,只是沒人公開反對。之後他補充是直至7月15日、即他退出初選工作時,都沒聽過有人公開反對。 區諾軒說初選中有一定程度的參加者曾提到「攬炒」,按他理解,意思即透過否決財政預算案促使行政長官下台。控方之後問及初選組織者WhatsApp群組一份戴耀廷撰寫的記者會採訪通知草稿,內文提及「經過三個多月努力終於達成共識」,區諾軒解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