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5日
垃圾徵費|棄大型傢俬須付入閘費 有屋苑擬按重「再徵費」 環保署:更體現污者自付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四月實施,到時棄置大型傢俬垃圾,可選擇買11元的指定標籤或者支付堆填區入閘費,不過這筆徵費未計垃圾運輸費,有屋苑正構思另一套「徵費制度」,說可以更體現「污者自付」。 大埔怡雅苑這裡,專門用來棄置傢俬垃圾,居民要棄置,就要先找管理處開鎖,附近有閉路電視,防止有人胡亂棄置。怡雅苑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梁啟明:「大型傢俬真的是很棘手的問題,我們都辛苦了很多年,後來才劃了位置讓居民棄置,定期安排夾車載走,其實現時負擔都好大,每個月四車,(運輸費)最起碼八千元,一年就逾九萬元,銀碼都頗大。」 明年四月一日實施垃圾徵費後,大型傢俬垃圾入堆填區,還要貼11元的指定標籤,另一個選擇是按重量收入閘費,每公噸介乎365至395元,怡雅苑計劃令污者「自付到底」,屆時傢俬垃圾入閘,除了要攤分堆填區入閘費,還要支付以往由全屋苑包底的運輸費。梁啟明:「我們分了六個(傢俬)類別或八個類別,按體積及重量劃分,(棄置費)希望10元至150元,我們作為管理層,沒有多餘資源去協助居民棄置垃圾。」 以三人梳化為例,環保署估計除開入閘費大約20元,但未計運輸費用,參考怡雅苑的做法,因為梳化體積較大,可能要支付15
- 樓盤傳真
- 2023年12月18日
家家有求|廚餘處理機慳垃圾徵費 山勢形態融入室內設計
主持:陳靖祈、謝詠恩 位於半山的單位,設計師引入附近景觀的山勢元素,令室內設計更隨性自然。家居潮流博覽下星期開鑼,選取部分有趣的參展家品讓大家先睹為快。外國流行的廚餘處理機,簡單操作就能把食物研碎混入污水,可以幫助減少固體廢物。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7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連鎖店願賣指定膠袋 另透露獲邀請參觀福島核電廠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明年4月1日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幾間連鎖店已同意售賣指定膠袋,代替普通購物袋,做到二次使用。 謝展寰:「我們跟超級市場及商舖溝通過,他們可以售賣指定膠袋。市民忘記帶袋,可以買一個指定袋,回家後也可以用來包垃圾,我們稱為二次袋使用,我們認為是好習慣,會跟超級市場及商舖商量,好幾間大型連鎖店同意了。」 謝展寰說早前收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邀請參觀福島核電廠,正向日方查詢詳情,他希望是有意義的訪問。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1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首半年「適應期」執法較寬鬆 之後改以風險為本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明年4月1日實施,環境及生態局說實施後有半年適應期,之後會以風險為本模式執法。 局長謝展寰在網誌說適應期執法會較寬鬆,主要透過宣傳教育鼓勵市民改變行為習慣,如有違規只會警告,之後針對性留意黑點採取行動,不會動用大量人手到處監察,一遇到違規亦不會立即檢控。他又說用作盛載垃圾的指定垃圾袋可「一袋兩用」,市民購物時如沒自備購物袋,可購買指定袋代替普通膠袋,已要求零售商提醒員工主動向市民提出可買指定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7日
垃圾徵費|首半年向公屋、三無大廈等住戶派指定膠袋 或須到指定地點領取
【有線新聞】垃圾膠袋徵費明年4月實施,首半年會向公屋、三無大廈及鄉村住戶供應指定膠袋,當局正研究派發方法。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陸嘉健:「有兩個方法在考慮,一是找物流承辦商逐家逐戶派發,第二個方法是寄一張卡,(市民)持卡去指定地點,領取指定膠袋,當然第二個方法簡單一些,但大家都知道舊區,一個信箱不知有多少戶用,用物流承辦商派發會較精準。」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2日
垃圾徵費|環團、議員冀全面資助私樓設智能廚餘回收箱 居民:香港人很實際
【有線新聞】家居廚餘佔堆填區廢物約兩成三,截至上月中有22個私人屋苑設置智能廚餘回收箱,部分獲得政府回收基金資助。有環保團體及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出資,在全港私樓設置廚餘回收箱。 荃灣荃威花園一月中開始放置三部智能廚餘回收箱,得到回收基金為期四年約127萬元資助。這裏平均每日有200人倒廚餘,根據重量,住戶可獲得綠綠賞積分,再到政府回收點兌換糧油、日用品等。荃威花園住戶Heidi:「養成一個良好習慣,環保回收,人人有責。明年四月一日推出垃圾(徵費)計劃,要養成良好習慣。(記者:節省金錢?)也是,香港人很實際。」屋苑租用三部廚餘回收箱,加上聘請員工清潔、處理行政工作,每月開支約3萬元,再向回收基金實報實銷。 回收基金早前預留一億元,資助私樓放置廚餘智能回收箱,截至7月全港有30個屋苑成功申請,資助額佔總數不足3成。有議員及環保團體認為應該參考公共屋邨做法,由政府承擔設置回收箱以及處理廚餘的費用。港島西(民建聯)議員陳學鋒:「私人樓宇廚餘回收的成效較差,全港私樓區可作片區收集,我相信現在要馬上實行。4月1日(垃圾徵費)距今不足半年,很多市民要時間適應。」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回收塑膠、回
- i-Cable
- 2023年08月30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非為增加庫房收入 旨在源頭減廢、垃圾分類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明年4月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不是為了增加庫房收入,而是希望做到源頭減廢。 謝展寰指:「徵收垃圾收費目的並非政府『荷包』不夠、乾竭,而要收多些錢,而是我們的經驗看到,全世界都是一說收錢,人們會斤斤計較,如何在垃圾收費節省一些。我們興建了『綠在區區』網絡在外,我們希望能夠建立能夠進入屋邨、屋苑內,都有一些回收點。這樣方便市民、方便住客,他們很容易將(廢物)分類,對於他們如何減廢,相信會變得容易。」
- i-Cable
- 2023年08月26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適應期不少於半年 設200人外展隊 指定膠袋售賣點以千計
【有線新聞】垃圾膠袋徵費明年4月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一定不會再延期,會有不少於6個月適應期。 謝展寰:「我們會有一個不少於6個月適應期,看一看情況可能會延長一下,在那段時間不會立刻執法、立刻派定額罰款告票給你,會先發出警告信,讓大家在一段時間裏慢慢習慣。我們亦會有200人的外展隊,叫『綠展隊』,可能會到屋邨、三無大廈的地方或和一些業界做一些教育,看看他們有甚麼需要協助,有甚麼問題都可以面對面和他們做。」 他又說政府已經選定四間供應商,預計10月開始生產指定的垃圾膠袋。另外會安排數以千計售賣點,包括屋苑內,相信市民購買不會有困難。
- i-Cable
- 2023年07月14日
垃圾徵費|有議員質疑推遲難助市民適應 謝展寰:要考慮不同合作團體執行力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延至明年4月推行,有議員認為若推遲市民會延遲適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推遲是考慮不同合作團體執行能力。 新界北(香港新方向)張欣宇:「其實我們這條條例不是說上星期通過,是在2021年8月通過。如果決定要(讓市民)適應和學習,要派免費的(指定膠袋),既然免費的為何我們不早些開始,擔心的地方究竟在哪?」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我們有很多相關夥伴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到時在操作中亦需作改變,例如為何物管及清潔業他們認為緊張,不要在他們最困難的時間進行。因為生效前,他們要做前線人員的培訓,因為他們到時如何處理的時,前線人員要做這類培訓工作。」
- i-Cable
- 2023年07月10日
垃圾徵費|延至明年因年底屬大掃除旺季 初期擬向特定住戶派指定垃圾袋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原定今年內實施,政府最新建議推遲至明年4月實施。 環境及生態局指考慮到年底和農曆新年前後垃圾處理量大,但清潔業界人手較緊絀,建議推遲垃圾徵費實施日子;又建議實施初期向公屋、「三無」大廈及村屋住戶,免費供應每月20個容量為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牽涉約105萬個住戶,為期六個月。垃圾徵費實施後首六個月會有適應期,執法部門會盡量給予違規者口頭警告。
- i-Cable
- 2023年07月07日
垃圾徵費|消息指或延至明年4月實施 衞生業界:年底節日工作多 難有人手配合
【有線新聞】原定最快年底推行的垃圾徵費,消息指推遲到明年4月實施,政府下星期五向立法會交代。 香港環境衞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如果在十二月(實施),年底會有節日,例如聖誕節、新年,市民通常都會買禮物、拆包裝、裝修、大掃除等活動,所以工作量會增加兩至三成。常規工作要額外找人已經吃力,再加上垃圾徵費的工作,我們須幫忙巡查,又要報告違規事項,需要增加人手,這段時間沒有能力配合。」
- i-Cable
- 2023年05月27日
垃圾徵費|指定膠袋限用綠色 謝展寰:更易辨認、價錢不會貴太多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年底實施,指定膠袋本月12日已截標,收到45份標書。早前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為了膠袋是綠色,對再生物料比例要求降至兩成。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綠色是為了易於分辨:「綠色來說是有一定重要性,因為若所有人也用黑色膠袋來掉棄,我們便難以分辨哪些才是指定的膠袋,有人說可以增加指定標誌,塗上標誌也需要額外花費,成本同樣不變。所以用綠色實際上的執行,將來市民使用、識認方面有好處,價錢並不會貴太多。其實不止不需要在香港設廠,不需要做大量庫存,甚至我們對膠袋的厚薄也不需要太多時,相信我們可以對價錢,可以低三至四成來減低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