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棄塑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1日
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今屆滿 有食客嫌紙飲管難用寧自備 餐廳:續找更好替代品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計劃首階段適應期最後一日,明日起餐廳食肆不能再提供即棄塑膠餐具。有市民認為紙飲管難用,寧願自備環保飲管。有餐廳指聽到客人意見,只能邊用邊找更好的替代品。 管制即棄塑膠餐具適應期半年已過去,在灣仔一帶的茶餐廳在包裝外賣時都已轉用較易分解的餐具。看清楚一點,這位食客拿著的咖啡就仍插著膠飲管,更說日後寧願自備環保飲管。食客曾先生:「自己用玻璃飲管。(會自己帶備重用飲管?)是的是的。(寧願不用紙飲管?)是的,太難吸了紙飲管。(有多難吸?)飲東西時會把空氣都吸進來。」 適應期結束之後,所有餐廳食肆不能再派發塑膠餐具。要買外賣的話,只能夠用這些木餐具或紙餐具。這間餐廳在適應期開始不久,已積極「走塑」,但顧客都反映環保餐具質量參差,會繼續找替代品。茶餐廳負責人羅小姐:「都是很易爛那種,因為紙始終有味道,很大木的味道。我們現在盡量再找,(成本)高兩、三成,因為很難找、很易爛,像紙飲管浸一浸就濕了。」 管制即棄塑膠計劃4月起實施,指明發泡膠餐具、膠飲管、膠刀、膠叉、膠匙,不論外賣抑或堂食全部不能再用。膠杯、膠碗和膠飯盒只限用於外賣及銷售。即棄膠手套、酒店的浴帽、牙膏、牙刷等等不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1日
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今屆滿 有食肆稱經濟不景寧購次級餐具 部分供應商仍未清楚合規細節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最後一天,大部分食肆已轉用環保餐具。有供應商說經濟不景,不少食肆寧願選購質素一般的餐具,亦有供應商仍未清楚合規餐具的細節。 這間環保餐具供應商九成中式匙羹都是紙製,「走塑」近半年收到不少投訴,說質素不夠好。這一支較受力,盛飯沒有困難,不過飯粒常常黏著,仍然有點黏飯,亦較一般塑膠羹小,想盛多一些也有困難。並不是沒有更好的替代品,竹製匙羹沒有紙匙羹的問題,但價格貴一倍。環保餐具供應商負責人蘇慶光:「老實說成本當然愈便宜愈好,不用增加餐廳的成本。因應現在經濟不景,看成本去做,如果比較高檔或品質好的,這個是較次要的考慮之中。」 適應期已到尾聲,原來市面並非所有環保餐具都合格。一些紙飲管塗上一層膠膜,若是「水性塗層」這款可回收物料就符合環保署要求。如果塗了「塑膠淋膜」,就不合格。這間餐具供應商到環保署上月巡查時才知道。環保餐具零售商負責人張健龍:「我一知道的時候跟行家談談。他們說,是嗎?我們不知道,供應商給我不行嗎?會有這樣的反應。我便發現,可能未來法例正式生效,如果會執法的話,我相信可能有很多人不知不覺地墮入法網。」張先生的供應商無法提供證明書證明紙飲管沒有「塑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0日
管制即棄塑膠|「走塑」適應斯明完結 飲品店改杯蓋設計、停派飲管 市民:紙飲管濕咗就爛
【有線新聞】「走塑」適應期明日結束,環保署指會先巡查過去半年仍未合規的店舖,警告無效就會發告票,即棄塑膠產品供應商亦是執法重點,食店是否已經轉用環保餐具,市民又習不習慣?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實施大半年適應期即將結束,星期二起膠刀、膠叉、膠匙羹及膠飲管等即棄膠餐具,無論堂食、外賣都要絕跡。荃灣路德圍不少小食店死線前已經棄用,不過這兩間賣豆腐花的店舖膠匙羹就用到最後一刻。店員江小姐:「我們已經有、已經準備好(是怎樣的?)紙匙羹,我自己吃過,不過容易軟,因為它是紙嘛,就是這麼簡單(剩下很多膠匙羹,怎樣處理?)都好快會用光,我們很快應該不會有剩。」 半年適應期,市民又習不習慣呢?孫小姐:「用木匙羹還可以或者用紙都沒問題,都是一次性(會怕紙製的有影響?)一碗豆腐花不會有多大影響。」 適應期原意讓店舖尋找及試用合適替代品,環保署的綠色餐具平台顯示環保飲管有木、有竹、有澱粉製,不過飲品店似乎都偏好紙飲管。Coey:「(喜歡紙飲管還是以前飲管?)喜歡以前膠飲管多點(為何喜歡膠飲管?)因為紙飲管插下去會爛掉,濕了會爛。」 有些飲品店再環保一點,索性不提供飲管,這類凍飲杯蓋有特別設計,打開直接飲就可以。李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2日
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將屆滿 環保署:會開始執法、主力巡視售賣點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半年適應期本月21日屆滿後,環保署會開始執法。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在網誌表示,環保署會先巡查適應期內發現未合規的零售店鋪,若食肆和酒店收到投訴亦會調查,如果發現不符合新要求會即場發警告信要求10個工作天內改善,若之後仍未合規就會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執法重點是在源頭供應著手,主力巡視即棄塑膠餐具和產品的售賣點,確保不再賣違規產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7日
管制即棄塑膠|適應期本月21日屆滿 外賣禁即棄餐具、禁免費提供棉花棒、牙刷等
【有線新聞】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實施近半年,適應期本月21日屆滿。 措施包括禁止餐廳堂食提供即棄膠餐具,外賣亦不可以提供膠叉及膠匙等,至於其他即棄膠產品包括棉花棒、牙刷及雨傘袋等,亦禁止免費提供。新例4月實施,最高罰則10萬元,但設有半年適應期,容許業界繼續使用存貨。環保署指,至今已有約三成食肆不再提供任何外賣餐具,署方早前表示適應期後如有違規情況,仍會先教育、勸喻及警告,針對屢勸不改才會執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3日
管制即棄塑膠|美心辦餐盒餐具設計比賽 冀提升用家體驗 得獎作品最快9個月後面世
【有線新聞】政府管制塑膠餐具以來,部分環保外賣餐具質量欠佳,使用不方便。有連鎖餐飲集團舉辦設計比賽,徵集方便使用又有創意的餐盒餐具,期望提升用家體驗。 加一元一套餐具,打開有時會發覺物料差,得物無所用,最怕是錢付了,餐具卻在中途丟失,用都無得用。如果有一款餐盒蓋,有齊匙羹、叉,用餐時才拆下來使用,會不會好一些? 環保餐具設計比賽冠軍梅綽玲:「對於某些食客來說,自備餐具可能很麻煩、很困難,可能是普通學生,沒有位置讓他們清洗,如果可以包含在內就會方便得多。」 設計團隊又製成多款杯口尺寸一致的飲品杯,餐廳以後只需訂購一款杯蓋,避免過度生產造成浪費。 另一套設計,醬料兜嵌入餐盒蓋,亦可以拆出獨立使用,提升外賣體驗。環保餐具設計比賽亞軍陳倚琪:「倒瀉了顧客會不開心,回來餐廳說為何醬汁都倒瀉了。為了減少這些不必要的紛爭,我們打算將醬汁放在飯盒上,讓他們拿回家後放心享用。」 這些模型暫時都是3D打印的塑膠產品,集團表示優異的產品日後會進一步研發及測試,再用可再生物料生產。 幾款「未來餐具」都是出自本地連鎖餐飲集團舉辦的設計比賽,集團指設計會進一步改良,生產成本亦會降至合理水平,最快9至12個月後在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2日
管制即棄塑膠|政府指約七成食肆已轉用非塑膠餐具 主要大型連鎖食肆已全面轉用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一個月,政府指約七成食肆已轉用非塑膠餐具。 環境及生態局在社交網頁說,走訪超過7,000間食肆,適應期的首個月已有約七成轉用非塑膠餐具,主要大型連鎖食肆更已全面轉用,仍未轉用的食肆主要是希望在適應期內,用完受規管產品的存貨,只有少部分仍在尋找合適的替代餐具供應商。局方又走訪超過5,000間零售店、酒店和賓館,符合新法例要求的比例更超過九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5日
管制即棄塑膠|美心為第二階段作準備 嘆紙碗難盛中菜熱湯 環保餐具供應商:不應完全走膠
【有線新聞】有中式連鎖餐飲食肆正為第二階段管制外賣即棄膠餐具做準備,但要找到適合的容器取代塑膠產品,能夠放好湯麵、多汁的食物,是否那麼簡單? 第一階段管制計劃下,食肆仍可以向外賣顧客提供膠杯、膠盒等容器,但第二階段管制計劃就不可以了,屆時會全面禁止提供塑膠餐具。這間連鎖快餐店有出售中餐,當中有不少菜式都有湯汁,食肆已經開始物色適合的容器,但較首階段困難。美心集團快餐總監范滿強︰「在市場上真的未有最好的物料去做飯盒、湯碗,因為這些(食物)較重,以及有濕的東西,要蓋緊這些食物用膠蓋容易,用紙較難。」 環保餐具供應商就不斷研發提升容器的耐熱能力。環保餐具供應商蘇慶光︰「中式食物來說比較麻煩,因為它們多油、多汁,如果使用紙盒,因為湯是熱的,會比較容易軟身。如果多油,在(紙盒)表面會有些變色,啡色會變得深色。」這裏有兩款飯盒,供應商說中式食肆通常選擇塗上水塗層的這一款,飯和麵不那麼容易「黐底」;另一款塗上防水防油劑,效果相對遜色。 環保餐具供應商認為政府不應規定所有容器和餐具完全不含膠成份,因為天然物料要做到完全防水防油成本較貴,會加重食肆的經營壓力。政府表示會考慮相關非塑膠替代品的普及性,市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3日
管制即棄塑膠|可重用餐盒租借服務反應一般 綠領行動冀政府統籌服務
【有線新聞】有餐廳提供可重用餐盒租借服務,但政府管制即棄塑膠後,食客反應仍然一般。有環保團體希望政府可以統籌有關服務,方便巿民以提高使用率。 餐廳負責人Yvonne:「我試過一日有兩至三宗環保到會的訂單,然後我被師傅責罵怎可能做到?怎樣出餐?」Yvonne是這間餐廳的負責人,他們四年前就已經開始提供租借可重用餐盒的服務。客人外賣時想租借只需要交5元按金,不過每個月平均借出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完,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實施後也沒有多了人借用,但Yvonne仍覺得政策是一個好開始。Yvonne:「反而多了客人不需要即棄餐具,例如買回公司或家裏吃,那裏已經有餐具。政府宣傳了很久,我們也有過渡期,逐步改變不會很困難。」客人租借餐盒的時候也想借餐具的話,餐廳也會提供,不會收取額外按金。 綠領行動在3至4月初訪問了171間餐廳,發現當中四分一都不願意參與租借餐具,他們期望香港可以有更完善的配套。綠領行動高級公共事務主任蕭頴妍:「若有一個統籌平台,餐廳就不用再擔心如何清洗或運輸的問題,現在有部份餐廳找洗碗公司洗碗,分別不是跟現在相差太遠。」他們建議政府可以協助統籌租借服務,並於政府設施、港鐵站等設置借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1日
管制即棄塑膠|約七成外賣客「走餐具」 環境局:令人鼓舞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指有連鎖餐廳反映,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實施後約七成外賣顧客「走餐具」。 局方在社交網站指初步反應令人鼓舞,認為香港正建立「走塑」文化,他們又回應坊間的質疑,說紙、木和竹是可再生材料,較由石油提煉的塑膠環保,但強調自備餐具才是減廢的治本方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1日
管制即棄塑膠|環境局:「可降解塑膠」威脅人類生態環境
【有線新聞】第一階段「走塑」已實施逾半個月,近日網上有人質疑即棄塑膠法例並沒有科學根據,認為「可降解塑膠」更環保。環境及生態局在facebook專頁反駁,指一些聲稱「可降解」塑膠產品,很多在堆填區內厭氧環境,或在海洋環境中都不能完全降解,而且還會分裂成為微塑膠,威脅人類和生態環境。 環境局又表示,這些「可降解」塑膠的材質與普通塑膠不一樣,所以不能與普通塑膠一同回收處理,否則會影響塑膠回收再造的質素;而且塑膠主要是石油產品,不是可再生資源。紙、木和竹都是可再生資源,尤其是竹,因著其生長快速,近年已開始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可再生材料。 局方指,就算是可再生材料或是未來研發了沒有害處的「新塑膠」,也不應該被濫用,減少製造廢物才是正途,所以「走塑」是鼓勵市民買外賣時盡量自帶餐具。 首階段走塑實施後,局方指很多市民買外賣時已開始不要即棄餐具,一些連鎖餐廳更反映約7成外賣顧客不要外賣餐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2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稱六個月適應期足夠 外界反應良好、執行暢順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實施後,外界反應良好,認為六個月的適應期足夠。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源頭售賣上,基本上沒有受管制的膠餐具售賣,所以基本上用完剩餘的存貨用完後會轉用(環保餐具),所以六個月的時間是足夠清理存貨。有一些就表示正訂購替代餐具,之後也會轉用,可以看到執行是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