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基孔肯雅熱|料全港爆發風險屬中等 曾祈殷:傳播速度比登革熱快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第二宗基孔肯雅熱個案仍在分析是否屬本地感染,有傳染病科醫生說未來兩周會否再有新個案十分關鍵,有必要查找隱性傳播鏈。 鳳德邨先後有屋邨住戶及學校校工感染基孔肯雅熱,有傳染病科醫生說病毒潛伏期約兩星期,大部分患者感染後三至七天發病,建議盡早透過血清篩查找出隱性傳播鏈。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如果只做病毒定量分析或者核酸分析,只能捕捉人有沒有潛在病毒發病情況,但過去有沒有機會當區感染過就要透過血清學分析。因為大部分人可能輕微病徵,又不知不覺康復時,要明白當區情況有多嚴重或者問題有多大,才能著力做到相關行動。」 基孔肯雅熱透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傳播,曾祈殷說一旦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大量繁殖,傳播速度比登革熱更快,目前評估全港爆發的風險屬中等。曾祈殷:「我們與內地商務往來、旅遊,無可避免一定繼續有輸入個案。而輸入個案之餘,如果屬於潛伏期內發病又有蚊叮,的確可以造就下一波本地傳播。有沒有大爆發機會,要視乎當局滅蚊方面的成效及追蹤確診者有多快,以及有沒有盡快隔離。有利因素可以說將會入秋,蚊子活動會下降。」 至於染病校工工作的學校已經再安排專業人員滅蚊,亦繼續暫停戶外活動,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基孔肯雅熱|曾祈殷:未來兩周是關鍵 促血清篩查尋隱性傳播鏈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第二宗基孔肯雅熱個案,仍在分析是否屬本地感染。有傳染病科醫生說,未來兩周會否再有新個案十分關鍵,有必要查找隱性傳播鏈。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要在當區可能甚至做些血清學篩查,不只找隱性患者,可能看看過去當區,有沒有人已經康復又再感染,而在血清學上呈陽性。因為如果要知道當區是否曾經有隱性患者出現,但他不覺得染病又康復,因為大部分人可能輕微病徵,又不知不覺康復,要明白當區情況有多嚴重或者問題有多大,才能著力做到相關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基孔肯雅熱|鳳德邨一帶21居民有症狀須抽血檢測 已驗樣本全呈陰性
【有線新聞】鳳德邨一帶至今有大約2,100名居民接受了衞生防護中心的健康評估,當中21人有輕微病徵,須接受抽血檢查,已經有結果的樣本全部呈陰性。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基孔肯雅熱|鳳德邨禮賢會恩慈學校校工確診 學生如常上課 家長:毋須太恐慌擔心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再發現基孔肯雅熱個案,患者是一名校工,所屬學校今日如常上課。 患者工作的禮賢會恩慈學校,學生如常上學,校長在門口迎接,入口處擺放了驅蚊劑及滅蚊燈。校方表示,患者是一名支援人員,周五發病後未有回校。學校一直按照衞生防護中心指引進行滅蚊工作,現時校內不算多蚊,不會特別加強滅蚊。 家長指,校方在短時間內已通報事件,相信學校防蚊措施足夠。家長杜女士:「昨天回校,校工都會用(蚊怕)水幫小朋友噴,因為有時我們都會疏忽忘記噴。」家長伍女士:「蚊子咬到人,不會分本地感染傳染力較強,還是外地傳染力較強。我相信學校已做好預防工作,毋須太恐慌及擔心,對事件沒甚麼幫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8日
基孔肯雅熱|鳳德邨現第二宗確診 55歲患者附近居住工作 監測範圍內七人有症狀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出現第二宗基孔肯雅熱個案,需要分析病毒基因,以確認是否與首宗本地個案有關連,監測範圍內至今約1,300名居民接受健康評估,其中7人有症狀要抽血檢測。 鳳德邨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後,再多一宗病例。確診的55歲女子在鳳德邨禮賢會恩慈學校工作,潛伏期內先後到過廣東汕尾及深圳,上周五發燒、關節痛及出皮疹,到周日晚才到廣華醫院求醫。 衞生防護中心指由於患者同時到過內地及本地受基孔肯雅熱影響的地點,感染源頭有待確定,會分析病毒基因,以判斷是否與首宗本地個案有關。而患者居於慈雲山慈康邨,距離第一宗本地病例的住所,鳳德邨雪鳳樓距離約400米。 有傳染病專家指需要視乎最新確診者的活動範圍,再評估監測範圍是否要擴大。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蚊不會很準確只在200米範圍內活動,都有機會透過其他方法移動至較遠距離,例如坐車或坐升降機。要不要擴展更大範圍做測試或問卷,就要再平衡人手和行動集中性,如果沒有集中性,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好。」 衞生防護中心晚上在鳳德社區中心舉辦講座,並已經向附近20幢住宅、有感染風險的大約8,000戶派發問卷,至今約1,300居民接受了健康評估,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基孔肯雅熱|傳染病專家:按確診者活動範圍評估是否須擴大監測
【有線新聞】有傳染病專家指要視乎最新確診者的活動範圍及考慮人手,評估監測範圍是否要擴大。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蚊不會很準確只在200米範圍內活動,都有機會透過其他方法移動至較遠距離,例如坐車或坐升降機。如果蚊叮了另一個人,那個人發病初期的活動範圍,亦會把病毒間接帶遠,要不要擴展更大範圍,提升市民意識,做測試或問卷就要再平衡人手和行動集中性,如果毋須做太大範圍,沒有集中性,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基孔肯雅熱|再增3宗個案 55歲患者於鳳德邨工作 正調查與本地個案有否關連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出現第二宗基孔肯雅熱個案,須進行基因分析,調查是否與首宗本地個案有關連。 55歲女子在鳳德邨禮賢會恩慈學校工作,居於慈雲山慈康邨,潛伏期內先後到過廣東汕尾及深圳,上周五發燒、關節痛及出皮疹,到周日晚才到廣華醫院求醫。衞生防護中心指感染源頭有待確定,會分析病毒基因,以判斷是否與首宗本地個案有關,她的同行人士及家居接觸者暫時無病徵。 鳳德邨周日出現首宗本地病例,附近20幢住宅、約8,000戶有感染風險,中心已向他們派發問卷,晚上再在社區中心舉辦講座,至今為約1,300居民進行健康評估,其中7人有症狀要抽血檢測。 另外再新增兩宗輸入個案,分別居於東涌逸東邨及坑口厚德邨,到過佛山、廣州及惠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基孔肯雅熱|鳳德商場設醫護站助評估 徐樂堅:關節痛為關鍵症狀 天氣轉涼或減傳播風險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已為鳳德邨一帶超過450名居民評估,未發現基孔肯雅熱懷疑個案。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單一地區出現本地個案不代表其他地區零風險,會加強在全港控蚊。 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患者居住的鑽石山鳳德邨,早上有人員在附近一帶草叢噴灑滅蚊劑,鳳鑽苑亦有派人繼續清理坑渠雜草。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這區相對較高危,但其他區的控蚊工作也不能鬆懈,「其他地區我們都需要留意,因為有一個區有這一種個案,亦不代表其他區會完全零風險。所以政府會開一個跨部門會議,會討論未來在其他區的大型滅蚊控蚊工作。」 鳳德商場設立了醫護站,向市民、特別是懷疑自己有病徵的人士提供諮詢服務及指導。如何分辨基孔肯雅熱病徵?徐樂堅表示,主要留意關節痛情況。「我們留意到個案多數會在腳關節、手關節,而關節痛是會一路蔓延。例如今個個案,最初是腳踭關節腫痛,後來過了幾天之後就蔓延到手以及腳的其他關節。如果有不舒服,例如有發燒、有呼吸道症狀,快點求醫,因為醫生會幫你核實。」 徐樂堅相信天氣轉涼後,基孔肯雅熱傳播風險亦會降低,但市民在家中仍然要加強防蚊意識。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基孔肯雅熱|三學校被列入傳染範圍 校方清渠道、暫停戶外活動 家長:擔心唔到咁多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後首個上學日,學生照常上學,家長指會提醒子女注意防蚊。被列入傳染範圍的學校說,過去兩周都沒有學生出現病徵,會加強滅蚊。 鳳德邨附近學校如常上課,流感高峰加上天氣轉涼,口罩及長袖衣物都相當常見,有家長指已提醒子女注意防蚊。胡女士:「給她噴了蚊怕水才入學校,我們平時也有噴的,聽到(有個案)再噴多些。」Scarlett:「學校有養龜,可能有時洗龜時去水不太好,積聚污水,可能令蚊子滋生。」梁先生:「有時來接他們放學,坐一會兒都有蚊咬。都不太擔心,擔心不了這麼多,自己防蚊做好就可以。」 首宗本地基孔肯雅熱個案,患者居於鳳德邨雪鳳樓,衞生防護中心評估半徑200米內都有感染風險,當中有三間學校。其中一間學校指,學生回校後都要量體溫,亦已安排人手清理校內渠道的雜物,已聯絡相關政府部門安排滅蚊行動。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副校長陶國耀:「我們檢查了過去兩周學生請假個案,都沒有發現有人有基孔肯雅熱病徵。我們都減少了很多戶外活動,包括體育課或一些課外活動需要在戶外進行的,我們都是暫時暫停。小息、食飯都會留在課室進行,減少戶外活動風險。」 患者曾經接送孫兒到區內幼稚園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7日
基孔肯雅熱|鳳德邨450人接受評估 暫未發現懷疑個案 徐樂堅:全港加強控蚊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已為鳳德邨一帶超過450名居民評估,未發現基孔肯雅熱懷疑個案,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全港各區亦會加強控蚊。 徐樂堅:「其他地區我們都需要留意,因為有一個區有這一種個案,亦不代表其他區會完全零風險。所以今天政府會開一個跨部門會議,會討論未來在其他區的大型防蚊控蚊工作。希望再過一段時間天氣轉涼時候,蚊患情況應該會減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6日
基孔肯雅熱|錄首宗本地個案 82歲婦料鳳德邨內感染 附近約8,000戶有風險
【有線新聞】基孔肯雅熱出現首宗本地感染個案,82歲患者居於黃大仙鳳德邨,相信在邨內感染,源頭未找到。衞生防護中心指方圓200米內20幢大廈、共8,000戶都有機會感染,需要進行排查。 新確診的是一名82歲老婦,居於黃大仙鳳德邨雪鳳樓。她本月18日起開始腳踝關節痛,4日後病情加劇,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到廣華醫院求診,血液樣本驗出基孔肯雅熱病毒。她在12日潛伏期內都在香港,對上一次出遊已經是8月底,相信她是在邨內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我們發現不到有任何之前輸入個案有來過鳳德邨這裡。我們調查發現這位婆婆主要在鳳德邨,我們相信可能在這條邨、這個屋苑、或一帶範圍,有病徵比較輕微、無被診斷的個案,近期或在10月份內曾經出沒,讓屋苑範圍內的蚊叮咬從而感染,蚊子之後再傳染他人。」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這個個案其實是比較早發現,她在發病初期已經很早看醫生。我們看病毒測試時,病毒載量其實是高的,證明她是急性感染期。這麼早發現個案,給予我們很大空間,可以盡快做到控制工作。」 衞生防護中心指,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一般活動距離是200米,以雪鳳樓為中心,半徑200米內有20幢住宅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6日
基孔肯雅熱|鳳德邨錄首宗本地個案 居民指區內蚊患嚴重 街坊:避唔到咁多、自己小心啲
【有線新聞】黃大仙鳳德邨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附近居民都反映區內有地方蚊患較嚴重,會做好防蚊措施。 陳先生:「後面球場很多樹林,很多蚊,我都被蚊叮咬,有一點紅腫。我見到有做(滅蚊工作),但是都是有蚊,怎麼辦?」陳女士:「一般巴士站附近會較多蚊,小朋友都比較『惹蚊』,都留意到他們都被蚊叮咬,自己小心一點。平時日常都會做好防蚊措施,落街就噴蚊怕水,避免不了那麽多,唯有自己小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