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
- i-Cable
- 2023年02月06日
消委會去年錄得逾三萬宗投訴 網購佔四成、破萬宗 年增逾七成
【有線新聞】消委會去年錄得逾三萬宗投訴,按年上升一成二,有四成涉及網上購物。 消委會說疫情令網購普及,去年相關投訴破萬宗,按年增加超過七成,涉及超過3,600萬元,主要是延誤或沒有送貨、價格爭議等。隨著旅遊業逐漸復蘇,涉及旅遊的投訴升幅最大,按年升111%,約有2500宗,健身、美容服務投訴就回落。消委會說不良商戶或趁社會復常乘機混水模魚,威迫利誘消費者大額預繳服務,大眾仍要保持警覺。
- i-Cable
- 2023年01月26日
消委會推虛擬實景教材 助特殊需要學生免墮傳銷陷阱
【有線新聞】近年涉及健身中心或美容院不良銷售的投訴,受害人部分是欠缺精神行為能力的人。消委會製作了VR虛擬實景教材,讓特殊需要學生體驗,遇上威嚇或誘惑購買健身或美容服務的情景,希望他們提高警覺。 這班學生戴上VR眼鏡,不是在「打機」。看真畫面,他們在街頭遇上健身中心職員,邀請他們上健身中心,哄他們免費試玩又換禮物,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離開抑或答應。答應了就會轉到另一場景,去到健身中心。又一輪攻勢兼脅迫。 學生:「見到『大隻佬』很凶惡,看他的樣子很凶惡,『怎麼了沒錢嗎?』這樣罵人,實在有點被嚇怕,很真實。」 特殊教育統籌主任麥翠紅:「能夠第一身感受,無論講多少講座,學生不感同身受,可能聽完水過鴨背。今次虛擬實景,就像親歷其境試過一遍,他的記憶便會加深。」 消委會接獲涉及健身中心或美容院不良銷售的投訴,很多時會針對一些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或欠缺精神行為能力的人,因此藉VR加強宣傳教育。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其實特殊人士他們很乖、很聽話,面對這些情況,真的不懂得如何處理,所以他們很多時候為逃離現場便就範。不可能人釘人叫他們,不准做這樣那樣,最重要讓他們學懂如何保護自己。」 教材套還包括小冊子
- i-Cable
- 2023年01月20日
消委會推撲熱息痛藥物搜尋器 列逾600款非處方藥物供參考
【有線新聞】消委會與衞生署推出撲熱息痛製劑名單搜尋器,列出超過600款非處方藥物供市民大眾參考。 消費者可以於搜尋器上輸入藥物的名稱,若該藥物已在港註冊,搜尋器會顯示其註冊編號及成分,部分藥物亦有相片供參考。搜尋器內的684款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可分為口服固體、口服液體、肛門栓劑及複方製劑,市民可利用搜尋器了解藥物成分,決定是否選購該藥物。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萬一想買的產品沒有貨,又或者價錢比較貴,看看有沒有一些同類型的產品可以選購的時候,又或者藥房去介紹的時候,到底產品是否安全或有登記,千萬不要人買我買、人搶你搶這個做法,因為事實上這個市場裏是有非常充足的供應,可能是個別品牌供應比較緊張,或者因為這樣品牌被抬價,但其實同類型產品有684款讓大家選擇。」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消委會|交友應用程式收費不劃一 針對性別年齡等差異月費多四成
【有線新聞】近年流行交友應用程式,消委會發現一些程式同一服務計劃,不同用戶收費不一樣,而且過度收集個人資料。 交友應用程式近年越來越多,註冊及購買服務就可以配對或尋找對象。消委會去年10月至12月下載及試用九個較受歡迎的交友應用程式,基本月費78至235元。發現這兩個應用程式同一服務計劃因應用戶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年薪等不同,收費不一樣,月費最多相差四成多。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未必有機會觸犯法例,但現時的處理方法我們認為是不好,及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同年歲的人都有交友需求,為何某個年歲,價格收費特別昂貴呢?若不解釋清楚或一早告訴消費者會造成不公。」 進階訂閱選項都有差異,這一個應用程式女性用戶的選項少過男性,但女性用戶可自由向男性用戶傳送和檢視訊息,相反男性用戶想互動就要付費。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很多商家或應用程式對用戶的收費差距很大,但條款中只是很簡單描述說收費受很多限制影響、因素考慮,所以機制不清晰,我們認為如果大家不知道機制會認為很奇怪。」 消委會促請這類交友程式提高收費透明度,同時不應過度收集個人資料,消費者亦要慎防跌入交友陷阱。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消委會|十款洗衣乾衣機表現參差 籲消費者注意定期保養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十款洗衣乾衣機,發現表現參差。 十款洗衣乾衣機,售價五千多元至逾二萬元。以人造纖維測試,最好及最差的潔淨比率相差近三成,洗衣表現較好的三部及乾衣表現較好的三部,全部來自不同牌子;而它們的耗電及耗水量相差多達八成;有洗衣乾衣機慳電慳水表現最差,但洗得最乾淨。消委會稱測試顯示不同牌子型號的表現相當懸殊及參差,消費者亦應注意定期保養。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消委會|15款雞精部份成分不符 籲進食雞、蛋等攝取蛋白質效益更高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5款雞精,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產品都是低鈉和高蛋白。不過消委會指食原型食物攝取蛋白質更划算,不要以雞精取代正餐。 不少人想進補又或通宵捱夜後,會選擇食雞精一類保健品,消委會化驗市面15款雞精產品,由傳統雞精、滴雞精到熬雞精都有,每盒約200元至1,000元;15款中有14款是「高蛋白」,12款是「低鈉」,僅一款雞精驗出含膽固醇;部分產品的標示及實際成分有出入,有兩款實際鈉含量比標示高出兩至三成,一款的蛋白質實際含量比聲稱低兩成。 雞精中可以紓緩肌肉疲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消委會發現不同產品中氨基酸含量各有不同,液體雞精最多可相差2.4倍;不同包裝的含量都有分別,液體平均每份可攝取0.261克氨基酸,固體雞精每份只能攝取0.081克。 消委會指如果想多攝取蛋白質或氨基酸,更划算的方法是食原型食品,以100克去皮雞腿肉計算,只需約5.8元就攝取到約26克蛋白質。如果單靠雞精去補充等量蛋白質,最多可能要付出多290倍價錢。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消費者購買時要考慮自己需要甚麼,如果需要補充蛋白質,其實有時原型的食物都可以達到所需的蛋白質,要衡量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消委會|有隱形牙套公司欠牙醫臨床診斷 箍牙或適得其反
【有線新聞】消委會調查發現,有隱形牙套公司沒有提供牙醫臨床診斷,顧客箍牙時未必能矯正牙齒,甚至令情況惡化。 消委會去年9月至12月以神秘顧客形式接觸六間隱形牙套公司,其中一間在開始箍牙前沒有提供牙科檢查。開始箍牙後有兩間不需要顧客定期到牙科覆診,其中一間沒有註冊牙醫跟進療程,另一間只提供遙距跟進服務。 消委會指,箍牙是專業牙科治療,部分牙套公司或中介包裝成一般商品及服務,消費者欠缺保障。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消委會|11款漱口水長用可使牙齒有漬斑 部分酒精濃度不足以有效殺死細菌和病毒
【有線新聞】消委會檢視市面32款漱口水,發現超過一半產品沒有提供完整的使用指引。 這17款漱口水沒有列出使用分量、次數、適用年齡等,有八款只印有日文說明;消委會認為不理想,敦促生產商盡快改善產品標籤。 有11款產品標示含有西吡氯銨或氯己定,雖然是漱口水中常見成分,長時間使用可能令牙齒有漬斑。 消委會又說,部分漱口水標示含有酒精成分,但一般濃度不足以有效殺死細菌和病毒,漱口水只是輔助產品,最有效清潔牙齒的方法是刷牙、用牙線及牙縫刷。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消委會|12款兔糧營養成分不符歐盟指引 不建議無限量餵飼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12款兔子乾糧,發現全部產品營養成分不符合歐盟的寵物食品的指引。 有一半產品至少一種營養素含量未達標,例如粗纖維量偏低、粗脂肪或澱粉質過高,可能導致兔子過胖、腸炎或嚴重腹瀉等。全部產品礦物質含量,包括鈣、磷、鈉、鎂亦未符合歐盟標準,可能令兔子有牙齒問題及骨質疏鬆。 消委會說兔子的膳食應以大量乾草或牧草爲主,配合各種新鮮蔬菜,絕不建議無限量餵飼兔糧。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消委會|17款「Gel甲油」含歐盟禁用致癌物 倡自購帶到美甲店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25款水溶性樹脂指甲油,即俗稱的「Gel甲油」,發現有17款含歐盟禁用致癌物,消委會建議停用。 現在於美甲店或家中都可以Gel甲,用UV燈照射後固化定型,除了較傳統指甲油持久,圖案都較複雜。消委會測試了25款指甲油,全部都驗出有機溶液甲苯,含量低於歐盟規定的指甲油上限,可能刺激眼睛、皮膚、影響發育中的胎兒。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甲苯雖然不是禁用物質,但始終都有一定風險,建議找一些比例含量較低的產品使用,Gel甲也會安全一點。」 更要小心的是有17款Gel甲油驗出含歐盟《化妝品法規》禁用的致癌物,消委會建議不要使用。其中13款驗出微量萘,具揮發性,人體有機會吸入。甲醛2019年起亦被歐盟禁止加入化妝品,有三款Gel甲油驗到有甲醛可以令指甲變硬,但有致癌、致敏及流產風險。另外還驗出三款歐盟禁用致癌物,一款中國製的Gel甲油驗出微量致癌物苯,內地、歐盟都禁用,可能導致頭痛、損害神經和免疫系統。 黃鳳嫺:「如果自己Gel甲不方便或沒那麼美觀,想使用專業服務但想較安全,不妨考慮自己購買較安全的產品,再帶到美甲店打扮會較好。」消委會建議Gel甲時保持空氣流通,Gel完盡快洗手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消委會比較信用卡現金回贈計劃 簽帳回贈率最高相差逾26倍
【有線新聞】消委會比較21間信用卡機構簽帳現金回贈計劃,發現回贈率最高相差逾26倍。 消委會收集了8月至10月各間機構恆常現金回贈計劃資料,發現富邦銀行白金卡及Titanium卡回贈率最高,可達6%;中國建設銀行eye及tiramisu信用卡最低,只有0.22%,相差超過26倍。 15間機構的恆常計劃最少每簽帳200或250元回贈1元。各種簽帳類別中,海外簽帳回贈較高,可比本地多1至2倍。 消委會亦比較限時及恆常計劃,發現限時的回贈較高,但附帶條件較多,包括有名額、回贈上限及較高簽帳要求。
- i-Cable
- 2022年12月05日
海外物業代理獲豁免 消委會:保障不足 政府:監管代理或適得其反
【有線新聞】香港的海外物業代理獲豁免,不用持有地產代理牌照,消委會認為對消費者保障不足。房屋局及地監局認為海外物業大部分問題源自發展商,強制代理持牌不能解決問題。 泰國發展商欠租,有業主懷疑香港經紀推銷時沒有查清楚發展商的商譽、財政狀況,出事後找經紀協助取回單位,發現他根本沒有香港地產代理牌照,又要求收取4000元服務費。 泰國住宅買家王太(化名):「我以為有事可以找香港經紀,所有事情他都說是你跟發展商的交易,我也找不到一份文件他是有責任,因為他沒有跟我們簽署任何東西。好像孤兒,沒有人理會。」 香港法例規定,只是代理海外物業的經紀不需要持牌,同時代理香港及海外物業的才需要。持牌經紀要向買家提供海外物業資料單張、書面警告聲明,盡職審查報告,確定賣方真實存在、財務安排等,還要提供法律意見副本,即是當地對境外買家有沒有轉售、出租物業的限制。地監局說過去五年有兩個持牌經紀及七間持牌公司違規被紀律處分,不過沒持牌的海外物業經紀就不受規管。 這間國際物業代理公司七成經紀取得牌照,他們多次向地監局及政府要求強制海外物業代理持牌。仲量聯行亞太區國際住宅部主管黃嘉欣:「我覺得真的不合理,大前提大家都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