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污水
- i-Cable
- 2023年06月10日
福島核廢水|日擬排核廢水 謝展寰:將禁高風險水產入口 其餘須經核輻射檢測
【有線新聞】日本計劃排放核廢水入海,為期30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屆時會禁止福島一帶高風險水產入口,其他日本水產亦要經本港核輻射檢測才准入口。 謝展寰:「當然未來科技、技術等變化涉及幾十年這麼長很難預測,但從保障食物安全,保障市民健康角度出發,如果她繼續排,我們需要禁制多久以保障市民健康,我們就會禁制多久。」謝展寰說雖然日本解釋會確保核污水稀釋至無害才排放,但質疑如果已經淨化,為何不留在本國自用,認為解釋欠缺說服力。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福島核廢水|日擬排核廢水 有本港學者批不道德 指釧會影響海洋生物發育繁殖
【有線新聞】日本計劃將福島核電廠核污水排放到大海,有本港學者批評做法不道德。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污水處理理論上可以將所有重金屬、大型污染物去除,最後剩下『釧』水, 對人類、環境的災害比較少,但仍然有害處 。一般有些國家將污水排放在自己的湖泊,因為(釧水)半衰期有12年,放置在湖泊12年之後,那些水可以利用,這是比較有責任感的做法。」 梁美儀說「釧」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發育及繁殖,不是百分百無風險,上月福島核電廠近海捕獲的魚,驗出「銫」超標180倍,顯示2011年大地震後,核泄漏影響嚴重。如果人類進食核輻射污染食物,會出現基因突變甚至癌症,影響人體長達30至50年。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福島核廢水|謝展寰稱若日本排放核廢水 將限制福島等高風險縣份食品進口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物流局局長謝展寰說如果日本排放核廢水到大海,會限制可能受影響的日本食品進口。 謝展寰在報章撰文說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強推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危害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是一個負責任國家的行為。如果日方排放核廢水,政府必定會採取嚴厲措施禁止福島的食品,包括蔬菜及水果、奶類等進口本港,也會對其他高風險縣份的食品實施進口管制。 他又說食安中心4月中開始加強對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檢測,政府亦會與本地相關食品進口業界和餐飲業界保持聯繫。
- i-Cable
- 2023年03月17日
日本擬春季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 駐港領事強調遵守原子能機構評估
【有線新聞】日本計劃今年春季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日本駐港總領事強調排放嚴格遵守國際法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評估。
- i-Cable
- 2023年01月16日
日本東京電力實驗指 經處理核廢水養比目魚 體內輻射濃度未增
【有線新聞】日本發生核電災難12年後,計劃今年春夏之間將排出經處理的核污水。東京電力為了證明這樣做安全,進行了飼養海產的實驗;他們指結果反映魚類體內聚集處理水後,輻射濃度並沒有提高,符合世衛飲用水的安全標準。 東電自去年9月底起,陸續在水糟飼養了扁口種比目魚,合共約800條,還有大約800個鮑魚及一些海藻類生物;分開多個不同環境條件飼養,包括每公升輻射活度約1貝可的普通海水、計劃排水濃度的每公升1,500貝可及預計排放後附近海水稀釋的水平,即每公升30貝可。 這些輻射都是來自氫元素的同位素氚,東電的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過濾核廢水後,仍會殘留這種帶有核輻射的同位素。飼養至今,只有一條比目魚死亡,是以普通海水飼養,並在體內發現寄生蟲。 至於體內累積輻射的情況,按照飼養過程的取樣量度,剛開始時輻射活度會陸續上升,相隔多天後便維持在1,000貝可左右,即低於處理水本身的活度;如把這些比目魚換到普通海水飼養,一、兩天內便會幾乎完全排出氚同位素,輻射水平甚至稍低於普通海水。相 實驗在10月底起又加入鮑魚飼養,至今有20多隻死亡,其中以處理水飼養的數量稍多於普通海水;但部分經專家分析後,相信是運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日本當局通過排放處理核廢水計劃修訂
【有線新聞】日本監管部門批准福島核電廠排放核廢水的計劃修訂,中方再次表明堅決反對排放。 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通過修訂,強調決定僅代表確認核廢水處理系統的安全性,不代表可直接把核廢水排放出海,排水前仍有待當局驗證安全性,亦會配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查核。 日方一直強調核廢水處理後,所有放射性物質會跌至安全限制水平以下。雖然仍含有放射性氚同位素,但風險不高於自然環境輻射。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日方一意孤行,置各方關切不顧,企圖造成既定事實,極其不負責任。
- i-cable
- 2022年02月14日
IAEA專家抵達檢討排放福島核廢水計劃
【有線新聞】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組到日本,檢討排放福島核廢水計劃,並協助相關工作。 工作組一行十多人,抵達首天先與經濟產業省官員,還有東京電力的代表會談。工作組成員包括中國及南韓等各國專家,他們表示要作出客觀及基於科學的檢討,並令相關工作公開透明地進行。日本政府去年4月公布排放核廢水的計劃,指含有輻射的核廢水在當地企業研發的系統處理後,主要放射性物質只餘下氚,強調處理後的輻射量比環境的背景輻射還低得多。但中國及南韓等一直質疑,計劃或會損害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