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發布20條措施強健學生體質
【有線新聞】內地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20條措施,目標是強健學生體質。除了規定體育課時數、課外鍛煉,同時亦會從加強師資、體育設施共享等方面著手,多地學校踴躍響應。
內地從今年起針對學生身體素質,先後發布多項鼓勵運動的規定。教育部、發改委等5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的意見》,提出20條措施加強落實,包括推進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運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鼓勵學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於30分鐘的體育活動、開設多樣性體育課程等。
湖南長沙一間小學安排同一年級學生同時上體育課,按要求每人在籃球、排球等四大項目中,至少需掌握一項運動。長沙虹橋小學校長周琳:「核心就是主修一項,兼修別項。比如現在我們的三年級是7個教學班,我們上體育課時就把他們分成了11個體育專項班,不僅進行選項,還進行分層教學。」
為落實開設形式豐富的體育賽事,北京甚至組織起足球「班超」。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周凱:「今年上半年我們組織了19.6萬場班級聯賽,近600萬人次中小學參與,我們更追求的是學生的深度參與,全面參與。」
重慶有學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將有限空間劃分成32個小型運動場地,充分利用死角位打造「球類訓練牆」、「屋頂足球教室」,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運動,去年學生的體質健康優良率超過了九成。
《意見》中提出的目標還包括建設國家級示範性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進體育監測評價等。例如在山東,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已作為指標被納入學校的分類評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