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8歲男童認虛報八仙嶺山火 據悉:父母帶同自首、有ADHD及自閉症
【有線新聞】有人四度報警指大埔八仙嶺仙姑峰發生山火,案件列作浪費警力,其後一名8歲男童向警方承認虛報。 消防員周四下午兵分多路沿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上山,救護車、飛行服務隊直升機亦有到場搜索,結果未有發現煙火或受困人士。據了解,同日晚上父母帶同8歲兒子自首,承認虛報案件,指男童有專注力不足過動症及自閉症,當日在校巴上想起早前電視報道八仙嶺火災事件,男童感恐慌因此報警。警方向男童發出口頭警告,他其後獲准離開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申訴署揭暫託院舍自設關卡「揀客」 社署認過程有不足:已要求簡化申請程序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長者及殘疾人士暫託服務使用率偏低,亦揭發有院舍自設關卡「揀客」。社署歡迎公署調查結果,承認過程有不足,已要求院舍簡化申請程序,盡快接收有緊急需要人士。 申訴專員公署報告指出部份院舍要求申請者通過額外會面或體檢,令有迫切需要人士未能及時獲得暫託宿位。社署重申不容許院舍要求會面、家訪或由使用者自費做額外檢查,社署助理署長吳偉龍:「我相信他們不是有心留難、刁難服務使用者,我們要求基本身體檢查主要目的是基本醫學觀察,例如有沒有吞嚥困難、食物或藥物敏感,至於X光、驗血、驗尿我們覺得不必要,亦要求院舍不可以做這些。」 有業界指,絕大部份個案經醫院社工轉介、手續簡單。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魏仕成:「超過90%服務由醫院醫務社工轉介給我們,基本上沒有傳染病,通常入來才做體檢,社會福利署容許3日內為他進行體檢,手續相對簡單,而自己來申請由家中來入住相對較少。」他又指要求家訪做法不普遍,對特別關注個案會安排視像訪談,經專業評估後甚少拒絕長者入住。 至於各區整體使用率偏低,社署解釋暫託服務是備用性質,有突發事故時作應急用,本月會檢視及調配宿位分布,又會提醒院舍定期更新空缺,暫未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中大醫院接報有人冒認收取個人資料
【有線新聞】中大醫院接獲市民通知指有人冒認醫院致電收取個人資料。 中大醫院指,有市民近日收到疑似電話騙案,聲稱中大醫院通知他們收取醫療文件,或以不同理由嘗試索取個人資料。中大醫院表示已就事件向警方報案,提醒市民醫院只會在回應病人查詢時致電回覆,否則不會主動致電索取個人資料。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數字辦、警方聯多家機構作網絡安全演習 孫東:為全運會、立會選舉作好準備
【有線新聞】政府數字辦、警方聯同多家機構進行網絡安全演習,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期望各部門及單位提高對全運會和立法會換屆選舉的網絡安全防護意識。 孫東:「通過實兵、實網、實戰方式,全方面對參與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的安全防護能力,進行深度檢驗並提供反饋,提升他們的網絡安全防護及緊急應變能力,達至『以攻築防』的效果。今年數字辦再接再厲,整體演練規模進一步擴大,涵蓋更多的公共服務,也正好為即將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立法會換屆選舉做好網絡安全的準備。」 為期三天兩夜的實境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有25個政府部門及9間機構參與,讓參與者在不影響公共服務下模擬黑客攻擊與防守雙方角色,提升人員在壓力環境下的判斷和決策能力,以提升防禦水平和促進整體安全文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口岸爆炸案|三人早前串謀導致爆炸罪成 押後至本月27日判刑
【有線新聞】2020年明愛醫院及口岸爆炸案,三人串謀導致爆炸罪罪成,案件押後至本月27日判刑。 陪審團早前一致裁定三名被告何卓為、李嘉濱和張家俊在反恐條例下,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罪罪名不成立,並以8比1裁定屬於交替控罪的串謀導致爆炸罪罪成。律政司一方陳詞指炸彈首要目的是危害生命,又說被告何卓為鼓吹暴力和敵對警方,更以社運資訊換取與女性的親密關係,希望法官考慮加刑。何卓為代表大律師不同意以此裁斷當事人是危險人物,又提醒他沒有導致他人死亡的意圖,才會被裁定反恐罪名不成立。法官押後至本月27日判刑。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警方過去兩周接逾30宗網上援交騙案 損失金額逾150萬元
【有線新聞】警方過去兩星期接獲超過30宗網上援交騙案,損失金額超過150萬元。 其中一宗一名31歲男子在交友程式認識騙徒,騙徒要求男子約見前付「保證金」,男子於6日內轉賬超過40萬元到5個帳戶,最後與騙徒失聯。警方提醒網上交友時切勿透露個人資料,亦不要轉錢給陌生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首階段工程建議方案刊憲
【有線新聞】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首階段工程建議方案刊憲。 全長約4.5公里的第一階段道路工程,計劃設有7個車站接駁泥圍和新發展區內的企業、科技和住宅區,並會銜接正在興建的屯馬綫洪水橋站和輕鐵泥圍站,以及正在規劃的港深西部鐵路。當局已經就首階段工程進行諮詢獲得廣泛支持,預計2026年展開招標,2031年完工,期望能配合新發展區的人口入住時間表投入運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施政報告|有議員促停輸入外勞保障本地工人 又倡公務員預設「不自動跳point」
【有線新聞】立法會繼續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有議員關注輸入外勞政策未能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建議按本地就業情況考慮停止輸入外勞。有議員又指部分公務員不如實評核下屬表現,建議將「不自動跳point」設為預設選項。 進入第三日的辯論,有議員關注輸入外勞政策未能杜絕僱主以外勞取代本地工,建議設停止輸入外勞機制。顏汶羽:「較早前有餐飲業僱主聘用後勤人員充數達到聘請外勞要求,嚴重損害本地廚師就業機會,民建聯建議按照行業失業率、就業機會,收緊甚至暫停外勞批准,必要時實施零配額、零批准的安排。」 梁子穎:「僱主聘用非本地工人後就業及工作的形態不斷改變 ,很多工友不敢出聲,寧願自己忍受損失,因香港就業環境太小,不想被排擠及列入黑名單,不想其他就業機會都失去。就算政府推出舉報熱線未能反映真實情況,希望特區政府多加留意現時勞工市場、就業環境,不要給假象誤以為無問題。」 施政報告亦提出研究更嚴格的公務員增薪點評核機制,有議員質疑要證明下屬表現差步驟繁複,部門主管傾向不如實評核。管浩鳴:「對於難以管理的『麻煩下屬』,主管反而傾向給予好評希望他們盡快調職,形成『送走瘟神』的荒謬現象,有首長級公務員更透露若果要證明下屬表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入境處聯勞工處突擊巡查食肆打擊黑工 拘19人
【有線新聞】入境處聯同勞工處打擊非法勞工,拘捕19人。 入境處和勞工處人員上星期突擊巡查全港133個地點,包括食肆和物流倉,拘捕13名非法勞工,包括5名非華裔外賣員及8名清潔、洗碗等工人。行動中又拘捕3名聘用非法勞工的僱主及3名本地外賣員賬戶持有人,涉嫌協助及教唆非法勞工以及串謀詐騙。入境處指今年首9個月一共拘捕956名非法勞工及443名僱主,又指上月推出的舉報專線至今已經接獲過百宗舉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與港府等簽備忘錄 推動港口共用數據平台
【有線新聞】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與特區政府及珠江中轉物流三方簽署備忘錄,推動港口共用數據平台。 中心研發的港口社區系統能在跨企業及多運輸模式下共享貨物狀況數據,協助追蹤貨物,並以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安全。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系統有助提升物流業效率及相互協作,政府會加強與海外物流業界建立戰略伙伴,宣傳香港優勢。 陳美寶:「我們一定要建立一些戰略性的夥伴,無論在物流業或航運業裡面,我們未來都希望和不同的港口和不同的城市建立夥伴的關係。透過智能化、數字化和我們在綠色港口的建設,我們是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國際化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THE世界大學排名|教大首次晉身 李子建:增聘學者等有利研究環境
【有線新聞】教育大學首次晉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排第195位,教大校長李子建相信校方增加聘任學者及招攬研究生,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研究有利研究環境。 李子建:「我們教育大學當然在教育學科研究相對較突出,但我們在語言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環境科學都不斷進步和提升,有很多傑出教授在教大工作,整個研究氣氛和產出都在進步。」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社署:了解長者殘疾暫託服務有不足會檢視 強調屬備用性質、難需求預測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長者及殘疾人士暫託服務使用率偏低,社署表示了解到服務有不足,強調暫託服務是備用性質,需求難預測、變化大,本月會檢視及調配各區宿位分布和使用情況。 社署助理署長吳偉龍:「我們看到最近的緊急事故,例如幾次大廈停電、颱風襲港或突然移除戰時炸彈要疏散居民,暫託宿位起到及時支援作用,讓受影響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暫住。如果充分利用滿額了其實就不能使用這些位置,所以要了解性質,當然亦知道申訴專員指出我們有些計法可能因為實際偶然空置宿位比預期少,根據我們現時定義和計算方式,實際使用率可能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