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食材成本添壓力 三藩巿中餐廳指加價無可避免 部分商家擬結業
【有線新聞】美國三藩市唐人街超過一半的商舖是餐廳,有中餐廳負責人指,雖然中美暫緩執行對等關稅措施,但關稅上調,加價是無可避免,未來可能要轉賣三文治等這類無需從中國進口食材的食物。
在三藩市唐人街到處都是中餐廳,這一間開業10年,主力做川菜,辣子雞、水煮魚都是這間餐廳的招牌菜。負責人林敏婕指,目前近7成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入口,烹調川菜需要用上大量醬料,如花椒油、辣椒醬、辣椒乾等,每個星期消耗20箱醬料,成本佔總開支約一半。她指關稅上調,為食材及其他經營成本增添壓力。
目前餐廳8成的生意都是外賣,每日平均會消耗800個餐盒。林敏婕:「現在新的來貨價已經起價,因為大家一起搶貨,因為你搶,大家就會起價10%。只能多撐三、四個星期,如果長期都是沒辦法。」
目前每道菜大概賣17美元,折合約130元港元。林敏婕指部分供應商已經加價5%,她暫時未有調整價格,但長遠計,餐廳要加價才可以維持營運。她預計會流失1成客人,已經作出最壞打算。「如果大家都加價,我可以吃牛扒,我用不著吃中餐,中餐是便宜的。如果中餐的貨源貴那麼多,不如你做其他,你做一些食物成本沒那麼高的,不用一味要中國入口那些,譬如三文治,很簡單又便宜,都是美國取貨,不需要向中國入貨。」
三藩市中華總商會會長劉運方指,唐人街有1,000間商舖,大部分都指未來生意難做。「因為就算他們買回來的東西貴了30%,他們都不能在餐單上加30%,他們要加到差不多讓他們可以維持生意,所以正式來說他們可能賺少了,或者甚至不賺。但現在真的有很多不確定性,不知道怎麼辦,就是見步行步,能過一天就過一天。」他又指已經有部分商家捱不住,打算結業。